- 年份
- 2024(7821)
- 2023(10745)
- 2022(9612)
- 2021(9085)
- 2020(7629)
- 2019(17629)
- 2018(17604)
- 2017(33982)
- 2016(18548)
- 2015(20942)
- 2014(20763)
- 2013(20550)
- 2012(18766)
- 2011(16840)
- 2010(16525)
- 2009(14813)
- 2008(14190)
- 2007(12031)
- 2006(10549)
- 2005(8862)
- 学科
- 济(73740)
- 经济(73662)
- 管理(51410)
- 业(50365)
- 企(40909)
- 企业(40909)
- 方法(35305)
- 数学(30688)
- 数学方法(30307)
- 农(21343)
- 地方(18026)
- 中国(17831)
- 业经(17167)
- 财(16398)
- 学(16334)
- 农业(14714)
- 理论(12739)
- 环境(12283)
- 技术(12235)
- 和(12017)
- 贸(11751)
- 贸易(11745)
- 易(11361)
- 制(11299)
- 务(10448)
- 财务(10381)
- 财务管理(10367)
- 划(10307)
- 教育(9847)
- 企业财务(9829)
- 机构
- 大学(256040)
- 学院(255886)
- 管理(106228)
- 济(98521)
- 经济(96267)
- 理学(93224)
- 理学院(92211)
- 管理学(90556)
- 管理学院(90123)
- 研究(84157)
- 中国(60282)
- 科学(54855)
- 京(54617)
- 农(43803)
- 财(42017)
- 业大(41935)
- 所(41814)
- 研究所(38637)
- 中心(38513)
- 江(36550)
- 范(34589)
- 农业(34320)
- 财经(34304)
- 师范(34270)
- 北京(33975)
- 经(31298)
- 院(30768)
- 州(29681)
- 经济学(27958)
- 经济管理(27958)
- 基金
- 项目(184869)
- 科学(145104)
- 研究(135168)
- 基金(132761)
- 家(115669)
- 国家(114683)
- 科学基金(99009)
- 社会(83158)
- 社会科(78723)
- 社会科学(78699)
- 省(75382)
- 基金项目(71863)
- 自然(65774)
- 自然科(64189)
- 自然科学(64174)
- 自然科学基金(62973)
- 教育(61699)
- 划(61516)
- 编号(55873)
- 资助(54373)
- 成果(43696)
- 重点(41053)
- 部(39990)
- 发(39649)
- 创(38739)
- 课题(38232)
- 创新(36068)
- 科研(35179)
- 大学(34048)
- 教育部(33992)
- 期刊
- 济(105030)
- 经济(105030)
- 研究(72021)
- 中国(46657)
- 学报(41610)
- 农(39120)
- 科学(38324)
- 管理(37083)
- 大学(31441)
- 教育(30071)
- 学学(29531)
- 财(29463)
- 农业(27997)
- 技术(23570)
- 业经(18732)
- 融(17071)
- 金融(17071)
- 经济研究(15793)
- 财经(15175)
- 图书(14445)
- 业(14178)
- 科技(13835)
- 问题(13708)
- 理论(13155)
- 资源(13106)
- 技术经济(12885)
- 经(12800)
- 实践(12253)
- 践(12253)
- 版(11804)
共检索到359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亮 陶红军
首先阐述了林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然后借助1990~2004年湖北省的林业数据,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湖北省林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得出林业中间消耗和各项物质投入对林业产出的弹性,并按弹性大小对林业各项物质投入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研究结论是湖北省林业生产应该增加中间消耗的投入,并且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林地地力,实现林业的电气化和机械化生产。
关键词:
林业 综合生产能力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鹏 黄良港
湖北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状况对全国粮食安全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分析了湖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及潜力,并就如何提升湖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表明:通过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打造粮食核心产区以及重点提升六个能力能有效的提升湖北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湖北省的粮食在10年内增产500万t。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湖北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潜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跃强 陈池波
基于1991~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良种投入和耕作技术对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良种投入相比耕作技术对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挥出更大的正向促进作用,但良种投入对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积极影响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不断研发新良种,积极满足耕作技术的适用条件,注重耕作技术的长期使用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慧军 吕丽华 李英杰 孙世刚 王桂荣
本文基于历年来河北粮食生产的统计资料,分析了1949年以来河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变化趋势,以及影响粮食产量增长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与粮食产量均呈显著相关;科技创新水平在粮食生产中起重要作用。提出了河北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项战略措施:即推动粮食生产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科学利用和严格保护农业资源;增强集约运作能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通过粮食生产优惠政策的支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黎 龚勋 张文斌
目的:了解湖北省2007年到2010年4年间的综合医院偿债能力情况。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描述性分析与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偿债能力的现状及变化发展趋势。结果:湖北省综合性医院的负债水平偏高,短期偿债能力发展良好,长期偿债能力陷入困境。结论:应该适当控制负债资产,提高流动资金利用率并提示固定资产的收益能力,以提高整体偿债水平,促进综合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综合医院 偿债能力 负债水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正洪
本文根据主导因子及综合分区原理,对与我省森林火灾有关的主要气候要素进行单项及综合区划,共得到3级共8个林火气候区,其中,重、中等火灾区各占1/7,轻火灾区占5/7。
关键词:
林火气候 主导因子 综合分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红亮 陈百明
我国历来较多关注食物中的粮食,而忽视畜产品、水产品等其它食物类型,使得在分析地区食物生产能力时出现较大的偏差。区域间的土地利用统筹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加强对地区间食物生产能力差异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从各类食物的折算入手,以县为研究单元,从土地生产食物的现实能力、持续能力和潜力3个角度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计算方法,旨在对各县的食物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定量计算,其中现实生产能力、持续生产能力、产出潜力分别考虑的要素有单位食物生产用地的生产能力和食物生产用地变化指数,生产基础稳定性、生产能力稳定性和投入-产出能力,单位食物用地的食物生产潜力和食物用地的增长潜力。在此基础上,首先统一折算各类型食物为等谷量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白云涛 林巧文
文章首先对河北省农业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其次对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3类因素10个指标,同时选取2004~2014年上述10个指标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与粮食总产量高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大;其它影响因素按照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列为: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从业人员、农村用电量、人均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它们都与粮食产量中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较大。最后提出充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可以相对稳定地达到一定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力。为总体评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五类十七项指标,除运用一般方法外提出综合指数法。对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状进行评估基础上,分析了200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景。提出五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宏观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文杰 冯中朝
采用C-D生产函数,测度耕地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影响其实质就表现在耕地流失上:包括耕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质量的降低。详细剖析了耕地流失的途径,鉴于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的数量有限,开发的难度极大,得出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实途径,只能是减少耕地隐性流失。最后提出减少耕地隐性流失、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耕地流失 C-D函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蒲明 王雅鹏
文章运用1983~2005年我国粮食生产的有关数据,选取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这两个最主要的指标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粮食生产仍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单产是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粮食播种面积,农业的抗灾能力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水平,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同时加强农业抗灾能力建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课题组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种新的概念,是在农业发展实践中逐步加深认识而提出来的。要使我国农产品供给持续地满足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需要,须从诸投入要素及其转换效率入手,为所需的农业综合产出能力构筑稳固的基础。在此刊出的国务院研究室农业部课题组的研究报告,就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评估方法、现状分析、前景预测及相应宏观政策作了全面阐述,对当前及今后的我国农业发展都意义重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伟 王祎
文章参照中国科学院提出的有关评价区域生存支持能力的指标,建立了一套湖北省区域生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17个区域生存支持能力进行了科学地评价与对比,客观地分析了湖北省生存支持能力的特征,为制定湖北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利国 王占岐 柴季 李冰清
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法、系统聚类法对湖北省耕地多功能进行评价与分区,引入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研究该分区方案下的耕地多功能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耕地生产功能强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湖北省中部沿江平原区,国民经济贡献功能分布规律与耕地生产功能分布总体呈现相反的空间格局,社会保障功能高值区在全省范围内呈U字型分布,而生态安全维护功能值自东向西呈现出低高相间的特征;DAGUM基尼系数分解结果显示,制定的多功能分区方案能有效地实现耕地多功能分区。对耕地开展多功能分区并进行多功能管护是有效保护耕地的新出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劲峰 李蓉蓉
由于目前的灾害预测、预报水平还很低,人们只有深入了解各承灾体的承灾能力,对承灾体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才能有效地做到防灾、减灾。由于各地的经济条件及自然条件不同,农田承灾力也不大一样。适当选取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通过调查分析,综合考虑各参评因子在承受和防御农田各种自然灾害中的作用大小,灾后恢复生产能力的强弱,以及各参评因子在全省各县(市)的可对比性,据此确定农田承灾力参评因子权重,计算综合指数,划分评分标准,分别对全省各县进行评定,最后进行分区综合评价。对各地农田承灾力的分析评价与分区,有助于进一步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为大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农田承灾力 湖北省 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