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2)
2023(6377)
2022(4456)
2021(4045)
2020(2922)
2019(6306)
2018(6351)
2017(12274)
2016(6596)
2015(7557)
2014(7609)
2013(7161)
2012(6131)
2011(5403)
2010(5386)
2009(4982)
2008(4821)
2007(4362)
2006(4243)
2005(3890)
作者
(18877)
(15923)
(15873)
(15415)
(10133)
(7504)
(7038)
(6300)
(6129)
(5659)
(5514)
(5321)
(5090)
(5078)
(5019)
(4809)
(4596)
(4595)
(4568)
(4505)
(4049)
(4042)
(3887)
(3679)
(3642)
(3591)
(3588)
(3584)
(3192)
(3175)
学科
(28325)
经济(28298)
(17700)
管理(16713)
(12777)
(12663)
企业(12663)
中国(11072)
业经(9021)
地方(8716)
农业(8473)
方法(7210)
(6427)
(6404)
数学(5910)
数学方法(5847)
(5731)
发展(5514)
(5505)
(5084)
产业(4905)
(4752)
(4459)
银行(4450)
(4278)
(4183)
金融(4181)
环境(4170)
信息(4050)
理论(4050)
机构
学院(94358)
大学(91485)
(37415)
经济(36549)
研究(33541)
管理(33219)
理学(28128)
理学院(27808)
管理学(27215)
管理学院(27068)
中国(24820)
科学(20575)
(19097)
(17548)
(17400)
(16651)
(15464)
中心(15205)
研究所(15120)
业大(14407)
(13675)
师范(13542)
农业(13529)
财经(13449)
(12370)
(12227)
(11955)
(11826)
经济学(11795)
北京(11704)
基金
项目(63784)
科学(50336)
研究(49053)
基金(44591)
(38733)
国家(38340)
科学基金(32752)
社会(31708)
社会科(29871)
社会科学(29862)
(27002)
基金项目(23228)
教育(22117)
(21210)
编号(20861)
自然(19209)
自然科(18732)
自然科学(18728)
自然科学基金(18381)
成果(17007)
资助(16940)
(15558)
课题(15367)
重点(14827)
(13388)
(13303)
国家社会(13058)
发展(12838)
(12793)
(12623)
期刊
(46904)
经济(46904)
研究(28325)
中国(20915)
(18678)
学报(14926)
科学(13736)
(12745)
农业(12561)
教育(12421)
管理(12110)
大学(12006)
学学(11367)
(9344)
金融(9344)
业经(9288)
技术(8248)
经济研究(7276)
问题(6575)
财经(6523)
(5657)
(5599)
(5310)
现代(4914)
资源(4732)
农业经济(4535)
(4535)
科技(4512)
职业(4316)
商业(4259)
共检索到144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华娇  陈蓉  
湖北省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不高、城镇体系和功能不健全、城市建设方式粗放等突出问题,不利于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面对农耕文化深厚、土地约束趋紧、环境压力加大等现实约束,湖北应通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式,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湖北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菁  刘卫  
文章从民生、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三方面构建湖北省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三个城市圈(群)的12个地市2007~2013年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07~2013年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从0.34上升到0.56,整体呈现东高西低;7年间各地市民生城镇化发展和质量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一致,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受质量发展影响较大;全省城镇化质量耦合协调度从0.54提高到0.58,耦合程度逐年提高,处于基本耦合阶段。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开华  方娜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模型,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园区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省12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指数和系统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湖北省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协调发展度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整体协调度较低。因此,应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园区的发展质量,增强城镇人口吸纳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实现"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经济提升—产业配套完善—人口空间重组—城镇化—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过程。从而实现产业和人口的空间集聚效应,形成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互动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唯  周慧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对农民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提高,并通过促进工业的发展和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工资性收入的提升。从而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并当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城镇化建设,并通过转移性支付以提高农民收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久生  涂建华  晏群  彭华伟  李兆华  李惠萍  鄢兆平  高守杰  
该文按照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思路,采用到湖北省有关市(县)采取实地查勘、问卷调查和走访农户等方法,就湖北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成因、思路和对策进行实地调研。同时,有针对性分析近20年来,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状况,剖析湖北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在自然资源和环境、城镇规划建设和城镇发展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顺应城镇发展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确定湖北省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飞  何丽丽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农业经营性收入、务工收入及其他收入。城镇化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之一,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被提到一个新高度。新型城镇化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农民增收能否持续、高速的发展成为新的课题。文章对湖北省部分市(县)采取实地查勘、问卷调查与走访农户、搜集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就湖北省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农民增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产品产值,减少农业产业链内耗,实现农民增收;(2)新型城镇构建农民市民化社会构架,提高了农民工资收入与社会福利收入,增加了农民收入;(3)新型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帆  王振伟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动力,是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志,"十八大"中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文章以湖北省为例,通过计算2004—2013年间湖北省各市州的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全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各市州的新型城镇化得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但是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全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可以分为4大类:城镇化水平高的武汉市;城镇化水平较高的鄂州市、随州市、黄石市、襄阳市、宜昌市;城镇化水平中等的十堰市、潜江市、孝感市、咸宁市、荆州市、荆门市;以及城镇化水平低的随州市、仙桃市、恩施州、神农架林区、黄冈市、天门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建强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过渡转型的重要时期。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产业机构深度调整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特殊背景,处于加速发展和加速转型的关键阶段。近年来,河北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全省城镇化发展还相对滞后,还存在一些问题。推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应从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产城融合、提升建设管理水平等方面采取重点举措。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彭青  侯建国  赵恒春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发布表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未来的城镇化会在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理念下有序推进。当前,河北省正处于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更好地与京津对接合作,携手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提升河北省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聚集更多的先进生产要素,加快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进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小如  黄亚平  
我国山区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69.79%①,全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山区;全国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84%分布在山区。山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一半的人口脱贫致富,故山区对于我国城镇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城乡二元分割的摆脱具有核心性的话语权。由于政策的倾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如今,欠发达山区县交通条件陷入困境,基础设施欠账累累,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乡镇空间离散、发展无序。笔者运用相关性分析及分形理论方法,分别从交通网络密度、城乡空间紧凑度及交通设施人均拥有量三方面进行定量测算,明确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度。在辨析欠发达山区县城镇化的背景与明确交通发展动力的前提下,指出实现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进云  张安录  杨钢桥  
为阐明湖北省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程度,引入城镇化不平衡指数这一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城镇化的地域差异与各地的发展条件是基本相适应的,并针对其城镇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湖北省城镇建设应寻求相对均衡;应壮大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增强其经济能力和辐射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健民  张清  邹军华  
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湖北省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城镇化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挑战、高职院校适应城镇化建设的措施,为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作垫脚石,促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湖北省城镇化的现状接轨,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为湖北省城镇化建设的高效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如铁  杨青山  宋宁  王越  
首先,梳理了建国以来辽宁省的城镇化历程,认为2002年至今是进行新型城镇化探索的重要阶段。其次,从产业、土地、人口、城乡关系四个方面对辽宁省新型城镇化路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产业方面是"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路径,主要与思维方式、人才培养、产业政策相关;土地方面是"投资驱动"路径,城镇化以土地的平面扩张为重点,主要影响因素为我国的土地和财税政策、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建设监管;人口方面是"集中型"路径,城镇化主要由省内农业人口转移推进;城乡关系方面是"城市倾向"路径,城乡二元特征明显。最后,提出符合辽宁省实际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如铁  杨青山  宋宁  王越  
首先,梳理了建国以来辽宁省的城镇化历程,认为2002年至今是进行新型城镇化探索的重要阶段。其次,从产业、土地、人口、城乡关系四个方面对辽宁省新型城镇化路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产业方面是"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路径,主要与思维方式、人才培养、产业政策相关;土地方面是"投资驱动"路径,城镇化以土地的平面扩张为重点,主要影响因素为我国的土地和财税政策、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建设监管;人口方面是"集中型"路径,城镇化主要由省内农业人口转移推进;城乡关系方面是"城市倾向"路径,城乡二元特征明显。最后,提出符合辽宁省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建议,一方面要"破",即破除和规避不利影响因素,在思维方式、政策制度、建设管理等方面不断消除城镇化建设中遇到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一方面要"立",即利用有利影响因素,加快制度创新,以更好的产业政策、人才政策适应城镇化发展要求,提升城镇化质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陆仰渊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要求,之后作出了详细的规划。实行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佳路径。该文从分析不同层级的城市功能入手,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当根据不同城市规模、不同功能、不同性质,有梯度地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