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51)
- 2023(5157)
- 2022(4316)
- 2021(3562)
- 2020(2858)
- 2019(6517)
- 2018(6277)
- 2017(12261)
- 2016(6264)
- 2015(7079)
- 2014(7076)
- 2013(7226)
- 2012(7040)
- 2011(6719)
- 2010(6933)
- 2009(6545)
- 2008(6015)
- 2007(5288)
- 2006(5169)
- 2005(4760)
- 学科
- 济(59562)
- 经济(59530)
- 地方(18867)
- 管理(17436)
- 方法(16167)
- 数学(14959)
- 数学方法(14915)
- 中国(13522)
- 地方经济(12585)
- 业(11950)
- 学(8992)
- 业经(8527)
- 企(8357)
- 企业(8357)
- 环境(8354)
- 农(7841)
- 经济学(6775)
- 发(6598)
- 城市(6464)
- 财(6159)
- 产业(5681)
- 农业(5678)
- 资源(5636)
- 制(5555)
- 融(5432)
- 金融(5432)
- 体(5130)
- 和(5059)
- 城市经济(4705)
- 总论(4571)
- 机构
- 学院(103463)
- 大学(103226)
- 济(58503)
- 经济(57440)
- 研究(41080)
- 管理(37413)
- 理学(31775)
- 理学院(31331)
- 管理学(30930)
- 管理学院(30738)
- 中国(29400)
- 科学(22587)
- 财(22546)
- 京(21185)
- 经济学(20322)
- 所(20095)
- 研究所(18113)
- 财经(18091)
- 经济学院(17934)
- 中心(17211)
- 经(16388)
- 江(15003)
- 院(14590)
- 范(13489)
- 师范(13424)
- 北京(13276)
- 农(13168)
- 财经大学(13082)
- 科学院(13031)
- 业大(12579)
- 基金
- 项目(65990)
- 科学(53263)
- 基金(49627)
- 研究(47266)
- 家(42192)
- 国家(41903)
- 科学基金(36824)
- 社会(34865)
- 社会科(33251)
- 社会科学(33238)
- 基金项目(26657)
- 省(25867)
- 自然(21647)
- 自然科(21128)
- 自然科学(21125)
- 自然科学基金(20721)
- 划(20222)
- 教育(19797)
- 资助(19702)
- 编号(16602)
- 发(16357)
- 国家社会(15180)
- 重点(14965)
- 部(14385)
- 济(14384)
- 经济(14251)
- 发展(14107)
- 展(13946)
- 人文(12765)
- 创(12765)
共检索到162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民春 朱森林
文章以湖北省12个地级市作为研究样本,构建有效的投入产出指标,基于2008—2013年六年间的统计数据,分别采用经典CCR模型与DEA交叉模型计算各自城市效率,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虚拟DMU的引入,明确各决策单元的提升空间。研究表明,2008—2013年间,湖北省整体效率偏低,效率发挥程度约为理想状态的一半,且城市之间效率差别明显,具有实业支撑的城市效率明显高于无实业支撑的城市,无论是湖北省还是各地市级,城市效率提升空间均较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珊 陈美琪
对城市间经济联系的认识是评价区域战略和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基础。文章通过建构引力模型,对湖北省17个地市级城市的经济联系进行了量化,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在Ucinet软件下对湖北省17个地级市的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了湖北省城市经济联系的基本状态,这种状态的认识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有益的。结果显示,湖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正在日益的紧密。武汉市具有强烈的影响力,襄阳和宜昌两个副中心城市的外向影响力也在增强,这有利于带动湖北西部城市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经济联系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军杰 吴丽
本文以DEA模型为基础,对湖北省12个地级以上县市的城市用地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得出其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试图为今后城市土地利用方向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DEA模型 城市用地效益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徐小伟 陈银蓉 陈昱
在测度2001—2009年湖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基础上,选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率为社会经济因素,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城市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均为一阶单整序列;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城市土地集约度与社会经济因素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68.36%。因而,政府应采取长期和短期结合的策略,加大城市建设的投入,加强土地利用管理,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使经济和城市化有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清 龚胜生 邓京津
旅游经济腹地的研究对于区域旅游规划和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运用场强模型和栅格技术对湖北城市旅游经济的扩散强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湖北省整体场强分布呈多中心环状发散和轴向扩散的双重特征,各城市场强沿主要交通线路向外延伸,构成由西南——东北向、西北——东南向和南北向三大场强轴线形成的"A"字型场强格局。从腹地格局来看,鄂东地区表现为武汉一家独大的特点,其与周边城市的关系以包含和半包含为主;鄂西地区则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特点,相互关系以并存和竞争为主。总体而言,鄂西地区发展较好,鄂东地区较为落后,总体呈"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据此提出了构建湖北省旅游业"五核三区"的"品"字型发展战略。
关键词:
城市旅游经济腹地 场强 空间格局 湖北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雄 张安录
研究目的:在区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测算湖北省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主要类型农地资源的价值。研究方法:收益还原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结果:湖北省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各类型农地资源单位面积总价值为:水田25.04万元/hm2,旱地29.48万元/hm2,菜地83.99万元/hm2,水域养殖地79.23万元/hm2;其中非市场价值为:水田10.90万元/hm2,旱地14.38万元/hm2,菜地24.93万元/hm2,水域养殖地37.19万元/hm2。研究结论:农地非市场价值是农地总价值测算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农地价值的测算对制定农地保护、征地补偿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地价值测算 条件价值评估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勇 祁春节
湖北省作为我国中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存在较严重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导致这种不平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由历史文化,经济与社会,制度与体制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些因素导致湖北省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
关键词:
湖北省 城乡差距 影响因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春萍
在湖北省城乡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明显扩大,主要体现在人均收入、财产、生活水平和家庭支出的恩格尔系数差距。这种差距形成的主要因素表现在历史遗留、工农业发展差距不断加大、农业产值比例逐年降低和工农业反差系数逐年增大。
关键词:
城乡经济 二元经济结构 统筹发展 差距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耀彬
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分形方法和断裂点模型对湖北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进行定量测度和空间的次级划分,并对其形成演变规律进行时空分析和优化提升。研究显示:(1)该省城市分布密度较大,且区域人口分布与城市分布基本一致。(2)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类型现状正处于集聚型,城市空间分布有着"沿路、沿江、沿线"的三沿特点,次级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变化类型有着向均匀型演变的趋势。(3)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变化正处于初步网络化阶段,大中城市向心集聚和扩散2种力量基本均衡,城市总体空间分布有着"沿江"的一元性向"三沿"的多元性演化的趋势。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对其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发展提出了优化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莹 罗静 郑文升 田野 田玲玲 陈国磊
采用GIS及Python等技术手段,构建湖北省城市关联网络,提取出与各县(市、区)关联强度前2、前5、前10和前20的城市网络,对其网络结构及复杂性进行分析后,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探索湖北省城市网络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城市中心性空间分布呈现一主两副、东高西低的特点。(2)随着城市网络等级降低,湖北省城市网络结构由以武汉为中心的单极吸引型转变为以武汉为主中心,以宜昌、襄阳为次中心的主次复合辐射型。(3)节点的择优连接倾向随着网络等级的降低而更加凸显,但不同等级网络次中心的影响力呈现出尺度与区域差异。(4)资源优势与用地成本、市场潜力、劳动力成本与区位因素对城市网络的影响力依次变小;近邻优势在低等级城市网络中表现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娟文,刘耀彬,白淑军
为了推动湖北省城市化进程,以更好地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以全国和湖北省1952年以来各年城市化率作为研究样本,探讨了湖北省城市化的总体水平、空间差异和发展特征。并根据湖北省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发展阶段性,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1986-1994和1995-2000两个时间段,对湖北省近15年来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是:区域经济水平、科技教育水平的高低一直是湖北省城市化发展重要而且稳定的影响因素;工业化对湖北省城市化的影响最为重要,目前由于影响因素的多元化,其地位相对来说略有下降;第三产业、农村非农产业也是影响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而且其作用还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是城市化发展不可忽视的支持因素,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城市化同步进行。相对而言,湖北省经济外向度、民众投资、消费能力尚不够强,交通、医疗业尚未形成优势,所以这些因素对湖北省的城市化的影响尚不明显。
关键词:
城市化 特征 因素 相关分析 湖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芬 邓宏兵 李俊杰 徐博
城市投资环境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常认为城市投资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城市所拥有的影响和决定投资运行系统健康成长并取得最优(预期)效益的各种主观与客观因素的有机复合体。对湖北省城市投资环境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不仅能全面、客观、科学而真实的了解湖北省各城市投资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