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18)
- 2023(2584)
- 2022(2158)
- 2021(1970)
- 2020(1569)
- 2019(3646)
- 2018(3526)
- 2017(6284)
- 2016(3598)
- 2015(4051)
- 2014(4108)
- 2013(4233)
- 2012(4058)
- 2011(3634)
- 2010(3910)
- 2009(3415)
- 2008(3620)
- 2007(3338)
- 2006(3032)
- 2005(2660)
- 学科
- 济(16818)
- 经济(16808)
- 管理(9792)
- 中国(8382)
- 地方(7327)
- 业(6813)
- 城市(5997)
- 企(4720)
- 企业(4720)
- 城市经济(4327)
- 农(4252)
- 方法(4084)
- 环境(3536)
- 数学(3436)
- 数学方法(3397)
- 学(3390)
- 财(3376)
- 业经(3124)
- 发(2986)
- 农业(2915)
- 制(2807)
- 地方经济(2688)
- 方城(2591)
- 理论(2534)
- 资源(2080)
- 划(2062)
- 银(2052)
- 和(2049)
- 银行(2038)
- 行(1908)
- 机构
- 学院(52230)
- 大学(51925)
- 研究(20798)
- 济(19357)
- 经济(18586)
- 管理(17884)
- 中国(15091)
- 理学(14349)
- 理学院(14056)
- 科学(13960)
- 管理学(13765)
- 管理学院(13667)
- 京(12016)
- 所(10809)
- 农(10182)
- 研究所(9673)
- 中心(9382)
- 财(9376)
- 江(9360)
- 省(9120)
- 湖(8667)
- 范(8585)
- 师范(8529)
- 业大(8519)
- 农业(8229)
- 院(7881)
- 北京(7585)
- 州(7137)
- 师范大学(6991)
- 财经(6763)
共检索到87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培旻
以城市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为主线,对“经营城市”的利弊、供给主体的选择、举债规模的确定、建设方式的创新等方面,逐一展开论述。提出若要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应当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应当确立决策与投资相统一的供给主体,而不能简单地进行公司化运作;需要对地方政府负债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而不能无限制地盲目负债;应当采用有效竞争与对管网空间适度垄断相结合的建设方式,既要打破垄断,又要防止恶性竞争。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有效供给 城市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业旺 罗芳
文章以湖北省地级市交通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选取湖北省交通投资相关指标和环境产出指标,采用基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对2004—2016年湖北省交通基础设施效率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在考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碳排放增加的环境约束后,湖北省交通基础设施实际平均全要素生产效率及技术进步均低于不考虑环境约束产出时的效率,在不考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环境污染这一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高估了湖北省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玉祥
一、湖北省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发展战略目标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湖北省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工业,以钢铁、建材、化工原料为重点的原材料工业以及综合运输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为主轴的交通通信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均处于屈指可数的位次。但是,从发展前景供需形势来看都不容乐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小锋
本文利用湖北省21个村的实际调查数据,从农户参与意愿比率和参与模型两个层面,研究农户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农户参与意愿调查表明,农户普遍关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但参与意愿不强烈。参与模型的定量分析表明,农户选择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农户风险态度、产量风险、价格风险和减灾投入成本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对灾害影响程度的认知、肥沃程度、灌溉条件、耕地面积、专业技能、家庭人口数对农户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加入农合组织对农户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婷 黄汉俞
近几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使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但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成为制约当地"三农"发展的"瓶颈"。基于此,对华中地区的湖北省荆州市岑河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农民对现有农村基础设施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岑河镇的能源动力类、生活饮水类、交通运输类、信息通讯类基础设施现状良好,而农田灌溉和文卫娱乐基础设施还有待改善;2)农民对供电设施、生活饮水设施、道路设施、信息通讯设施、教育医疗设施满意度较高,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的满意程度较低;3)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总体满意度主要受4个因子的影响,依次为教育医疗设施、水利设施、卫生...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现状 满意度 因子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梅红 万敏
地质景观是自然山水旅游的核心资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对地质景观保护最为有效的做法是把地质景观比较集中的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建成地质公园,形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在地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游线基础设施对地质景观的脆弱性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不同地质景观脆弱性,如何进行地质景观游线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是本论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梅红 万敏
地质景观是自然山水旅游的核心资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对地质景观保护最为有效的做法是把地质景观比较集中的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建成地质公园,形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在地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游线基础设施对地质景观的脆弱性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不同地质景观脆弱性,如何进行地质景观游线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是本论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杰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情况,发现影响改革推进的主要问题是对基础设施传统的公益品观念及由此形成的收益机制缺失,提出城市基础设施应该还其商品属性。并就建立合理收费机制,以及鉴于行业部门的特殊情况,辅以财政“模拟收益机制”进行了探讨,试图解决建设型财政的困境。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市场化 收益机制 公共财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渝祥 江立勤 陈琦
浅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BOT方式黄渝祥,江立勤,陈琦在我国,随着城市基本建设的迅速进行,资金供需出现了极大的缺口,如何有效地筹集资金,以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I3o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目前国内外较为流行的一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明浩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城市经济的现代化、城市社会的现代化、城市文化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因此,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要实现城市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基础设施现代化是重要的前提,也就是说,城市现代化首先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概括起来是:具有运转的系统性和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建设的超前性和形成的同步性,服务功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孙红蕾 马岩 郑建明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人口逐年攀升,正确理解和准确测度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对提升城市承载力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从效率角度,综合运用DEA方法与Malmquist指数对江苏省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测度,探讨江苏省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标杆管理、协同发展、长效机制三方面提出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耀彬
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分形方法和断裂点模型对湖北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进行定量测度和空间的次级划分,并对其形成演变规律进行时空分析和优化提升。研究显示:(1)该省城市分布密度较大,且区域人口分布与城市分布基本一致。(2)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类型现状正处于集聚型,城市空间分布有着"沿路、沿江、沿线"的三沿特点,次级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变化类型有着向均匀型演变的趋势。(3)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变化正处于初步网络化阶段,大中城市向心集聚和扩散2种力量基本均衡,城市总体空间分布有着"沿江"的一元性向"三沿"的多元性演化的趋势。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对其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发展提出了优化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莹 罗静 郑文升 田野 田玲玲 陈国磊
采用GIS及Python等技术手段,构建湖北省城市关联网络,提取出与各县(市、区)关联强度前2、前5、前10和前20的城市网络,对其网络结构及复杂性进行分析后,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探索湖北省城市网络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城市中心性空间分布呈现一主两副、东高西低的特点。(2)随着城市网络等级降低,湖北省城市网络结构由以武汉为中心的单极吸引型转变为以武汉为主中心,以宜昌、襄阳为次中心的主次复合辐射型。(3)节点的择优连接倾向随着网络等级的降低而更加凸显,但不同等级网络次中心的影响力呈现出尺度与区域差异。(4)资源优势与用地成本、市场潜力、劳动力成本与区位因素对城市网络的影响力依次变小;近邻优势在低等级城市网络中表现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