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58)
- 2023(19739)
- 2022(16845)
- 2021(15711)
- 2020(13351)
- 2019(30427)
- 2018(30145)
- 2017(58425)
- 2016(31817)
- 2015(35637)
- 2014(35319)
- 2013(34761)
- 2012(31949)
- 2011(28425)
- 2010(28709)
- 2009(26438)
- 2008(26098)
- 2007(23033)
- 2006(20391)
- 2005(17954)
- 学科
- 济(129526)
- 经济(129388)
- 业(108766)
- 管理(102218)
- 企(94755)
- 企业(94755)
- 方法(60258)
- 数学(50178)
- 数学方法(49351)
- 农(39899)
- 财(38601)
- 业经(35552)
- 中国(31762)
- 农业(27395)
- 务(26909)
- 财务(26820)
- 财务管理(26771)
- 地方(25882)
- 学(25572)
- 企业财务(25391)
- 制(24819)
- 理论(24059)
- 技术(23026)
- 贸(22377)
- 贸易(22362)
- 和(22107)
- 易(21728)
- 策(21293)
- 划(20246)
- 环境(19367)
- 机构
- 学院(451175)
- 大学(445638)
- 管理(180575)
- 济(179009)
- 经济(175221)
- 理学(156075)
- 理学院(154395)
- 管理学(151355)
- 管理学院(150553)
- 研究(146585)
- 中国(112221)
- 京(94611)
- 科学(92413)
- 财(83727)
- 农(79045)
- 所(73907)
- 业大(69829)
- 江(68306)
- 中心(67587)
- 研究所(67207)
- 财经(66326)
- 农业(62006)
- 经(60372)
- 北京(59037)
- 范(57153)
- 师范(56565)
- 州(54191)
- 院(53484)
- 经济学(52760)
- 财经大学(49065)
- 基金
- 项目(306694)
- 科学(241861)
- 基金(222368)
- 研究(222255)
- 家(194303)
- 国家(192605)
- 科学基金(166663)
- 社会(138860)
- 社会科(131595)
- 社会科学(131559)
- 省(121432)
- 基金项目(117291)
- 自然(110539)
- 自然科(108011)
- 自然科学(107986)
- 自然科学基金(106050)
- 教育(102963)
- 划(101148)
- 资助(92554)
- 编号(90856)
- 成果(72394)
- 重点(68791)
- 部(66852)
- 发(65353)
- 创(64785)
- 课题(62530)
- 创新(60054)
- 科研(58585)
- 教育部(57098)
- 大学(56917)
- 期刊
- 济(197996)
- 经济(197996)
- 研究(128546)
- 中国(84550)
- 农(72364)
- 学报(71189)
- 管理(70006)
- 财(67068)
- 科学(65588)
- 大学(54638)
- 学学(51903)
- 农业(50063)
- 教育(48562)
- 技术(42636)
- 融(39200)
- 金融(39200)
- 业经(34647)
- 财经(32094)
- 经济研究(30881)
- 业(28421)
- 经(27553)
- 问题(25435)
- 技术经济(23713)
- 统计(21718)
- 版(21654)
- 科技(21512)
- 现代(20978)
- 图书(20731)
- 策(20360)
- 理论(20268)
共检索到662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单玉红 朱枫 刘梦娇
为探索湖北省县域差别化的种植业生产要素结构调整措施,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模型评价湖北省耕地生产效率并测度其生产要素结构的合理性。研究结果显示:(1)剔除外部环境和统计噪声的影响后,各研究单元的DEA相对效率值均有所提升,各生产要素投入的冗余度降低;(2)鄂西山区和鄂东南丘陵地区有较高的农业劳动力要素投入冗余;(3)鄂东北丘陵地区和江汉平原部分区域的农业机械投入冗余度都比较高,但二者有着投入过度和利用强度不高的区别;(4)化肥投入冗余度未呈现出规律性空间分布,江汉平原和鄂西北部分地区化肥投入冗余率过高,需缩减化肥投入用量。从方法上讲,三阶段DEA模型可在一定程度消除外部环境和随机误差对耕地生产效率表现的影响,有助于还原真实耕地生产效率和制定区域差别化的生产要素调控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单玉红 朱枫 刘梦娇
为探索湖北省县域差别化的种植业生产要素结构调整措施,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模型评价湖北省耕地生产效率并测度其生产要素结构的合理性。研究结果显示:(1)剔除外部环境和统计噪声的影响后,各研究单元的DEA相对效率值均有所提升,各生产要素投入的冗余度降低;(2)鄂西山区和鄂东南丘陵地区有较高的农业劳动力要素投入冗余;(3)鄂东北丘陵地区和江汉平原部分区域的农业机械投入冗余度都比较高,但二者有着投入过度和利用强度不高的区别;(4)化肥投入冗余度未呈现出规律性空间分布,江汉平原和鄂西北部分地区化肥投入冗余率过高,需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颜聪聪 车斌
将地貌特征内生化,对新疆85个县市按照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戈壁、沙漠7种主要地貌类型进行划分,从要素投入角度研究新疆种植业生产效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选取2017年新疆各县市种植业生产数据,分析各地貌区种植业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外部环境、统计噪声和管理无效率均显著影响种植业生产效率,有必要剥离这3种要素;新疆种植业生产效率整体不容乐观,对第一产业的过度依赖反而加重了第一产业的负担;各地貌区种植业生产效率差异明显。新疆种植业要素投入严重过剩是生产效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建议因地施策,引导过量生产要素有序流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杰 石春娜 国亮
提高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是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的基本要求。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2015年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如果不排除外部环境变量和随机变量的影响,综合效率水平被低估;中国各省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的综合效率水平较低,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较低造成;各省市根据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以分为4种不同类型;自然资源是同其他林业资源一样同等重要的资源投入要素。针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测算问题,三阶段DEA模型相比传统DEA模型的测算结果更为科学准确;各类型省市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相天东
我国实现减排承诺必须依赖于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笔者选取我国30个省(区、市)2000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所考察的30个省区市综合技术效率偏低,西部的综合技术效率最高,东部的纯技术效率最高。东部的技术效率要高于中西部,而西部又高于中部。我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依次递减。同时,东部全要素生产率也高于中西部。未来我国可以采取增加科研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与水平等措施来提高我国碳排放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秀意
本文运用基于非径向和非角度及包含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BM-DEA模型三阶段对我国28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依据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属性进行异质性分析。同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金融科技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上市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正向促进作用,主要的作用路径是通过促进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上的创新;(2)相较于城市商业银行,这种促进作用对国有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表现更大,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3)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后,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纯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说明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更多表现在技术进步方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相天东
我国实现减排承诺必须依赖于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笔者选取我国30个省(区、市)2000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所考察的30个省区市综合技术效率偏低,西部的综合技术效率最高,东部的纯技术效率最高。东部的技术效率要高于中西部,而西部又高于中部。我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依次递减。同时,东部全要素生产率也高于中西部。未来我国可以采取增加科研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军华 倪明 李帮义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2008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和乡村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是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的有利因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效率的不利因素。我国各省市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各地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侧重地提高管理水平或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从而改善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志亮 刘成玉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实证分析了2012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研究得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支出是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的积极因素;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效率的不利因素。研究同时表明,投入调整前后测算的农业生产效率发生了明显变化;依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划分,可将各省份的农业生产效率归为四种类型,各省份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侧重的改善技术管理或调整生产规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韧 莫廷程
自2007年我国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以来,政策效率倍受关注。本文以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共31个决策单元,运用DEA三阶段模型对2009年~2014年我国农业保险政策补贴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险补贴政策总体效率较高,具体表现为东部优于中部,西部更次之;有些省区已出现补贴低效的状况。同时,环境和随机误差对补贴政策产生了较重要的影响。其中农户受教育程度、人均收入等因素对于补贴效率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保费补贴 效率 DEA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蕾 于成成 王敏 杜栋
选取2009年、2013年、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环境变量中,提高城镇化水平、教育水平、工业化发展水平均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效率,而粮食播种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比、地方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等指标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农业改革前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发生了明显的提高,2009~2013年各省市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明显,随着改革的深入,2013~2016年生产效率提升速度放缓。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吴江 谭涛 杨珂 杨君
在中国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双重目标下,科学评价全要素能源效率并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考虑了指标之间的不可分性,使用NUSBM模型和ML指数测算了中国30省份2005-2015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同时采用三阶段NUSBM-ML指数将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纳入框架进行分析,并将采用SBM-ML指数测算的结果、Hybrid-ML指数测算的结果与本文测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年均增长23%,技术进步具有重要贡献,而技术效率下降是制约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内部主要原因。(2)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东-中-西"的格局,中部与东部差距正在逐渐缩小。(3)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后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了4%,外部环境水平偏低制约着整体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且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比中部地区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水平的影响。(4)评价全要素能源效率时忽视指标之间的不可分性会高估评价结果。最后建议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改善全要素能源效率,在内部方面以提高技术效率为主,而外部方面则要通过环保措施、调整结构、价格机制、吸引外资、强化研发等举措改善不利的环境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启楠 张凡凡 陈学军
本文以2006年-2016年粮食主产区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三阶段DEA对其粮食生产效率进行精确评价,同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剔除环境影响后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效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效率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主要由规模效率偏低所致;从区域分布来看,粮食生产效率表现出从东部地区向中西两边逐级递减趋势,但从区域内部差异来看,西部地区省份之间的差距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对粮食生产效率有促进作用,但作用程度不明显,维持一定的粮食零售价格指数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而农业机械总动力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反而会阻碍粮食生产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永安 董刚
使用三阶段DEA模型,在排除外部环境条件和随机误差影响的情况下,对2001—2007年中国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效率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中国城市效率的环境响应机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效率受城市空间格局、区位条件、政府竞争环境、人口环境和历史条件等外部环境条件以及随机误差的影响;具体而言,外部城市影响程度强或区位条件较好有助于降低城市要素投入的冗余水平;政府竞争环境较激烈或历史发展条件较优越会促使城市要素投入冗余水平提高;人口环境对城市各类要素投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波 张学军 郭军华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8年区域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剥离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效率值的影响后,区域生态效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例及人均受教育年限促进生态效率的增长,而环保财政支出并没有对生态效率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各省市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各省市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分别着重进行管理水平的提高或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改善生态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