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77)
2023(16569)
2022(14278)
2021(13338)
2020(10988)
2019(25019)
2018(24913)
2017(47926)
2016(26093)
2015(29234)
2014(29558)
2013(29185)
2012(27481)
2011(25119)
2010(25687)
2009(23557)
2008(22798)
2007(20324)
2006(18369)
2005(16809)
作者
(77321)
(64235)
(63768)
(61070)
(41241)
(30752)
(29019)
(25191)
(24596)
(23270)
(21937)
(21838)
(20744)
(20677)
(20051)
(19872)
(18999)
(18775)
(18437)
(18332)
(16359)
(15994)
(15566)
(14849)
(14475)
(14391)
(14384)
(14238)
(13083)
(12851)
学科
(121845)
经济(121737)
管理(72379)
(67915)
(53775)
企业(53775)
方法(44357)
数学(38180)
数学方法(37741)
中国(33589)
地方(32096)
(32049)
业经(26025)
(25875)
(25136)
农业(21789)
(20651)
(19615)
贸易(19601)
(18871)
环境(18512)
(18346)
银行(18300)
(18082)
金融(18079)
地方经济(17988)
(17692)
(17544)
理论(17317)
技术(16370)
机构
学院(375671)
大学(375373)
(157484)
经济(153943)
管理(144845)
研究(136773)
理学(123510)
理学院(122044)
管理学(120049)
管理学院(119364)
中国(102650)
科学(83516)
(81572)
(71138)
(70412)
研究所(63721)
(61998)
中心(60770)
(57734)
财经(55305)
业大(54111)
北京(52583)
(52396)
师范(51940)
(50094)
(49510)
农业(48088)
经济学(46947)
(46339)
(41880)
基金
项目(247704)
科学(194083)
研究(183923)
基金(177002)
(153859)
国家(152512)
科学基金(129837)
社会(114889)
社会科(108711)
社会科学(108683)
(97452)
基金项目(93275)
教育(83672)
自然(82865)
(81793)
自然科(80833)
自然科学(80816)
自然科学基金(79334)
编号(75820)
资助(73329)
成果(62915)
(57294)
重点(55912)
(54262)
课题(53466)
(50689)
创新(47295)
国家社会(46506)
科研(46382)
教育部(46110)
期刊
(187521)
经济(187521)
研究(119362)
中国(78107)
(57246)
学报(57042)
管理(55110)
科学(53877)
(51469)
教育(45405)
大学(42903)
学学(40195)
农业(39577)
(38028)
金融(38028)
技术(33635)
业经(29877)
经济研究(29731)
财经(27094)
问题(23698)
(23257)
图书(20447)
(19921)
技术经济(19495)
理论(18217)
(18035)
科技(17837)
资源(17668)
现代(17538)
世界(17133)
共检索到583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承喜,魏尚平,邓有成,付春晖  
一、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到2001年底,湖北省有64个县(市),包括39个县,24个县级市,1个林区。64个县(市)国土面积占全省的82.2%,人口占全省的68%,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7%。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交汇点,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是省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道金  
湖北省县域经济近年来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其收入分配领域存在财政收入水平低、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究其原因,突出表现在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和农业脱节、金融发展滞后和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尚待建立等几个方面。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静  
本文对近年来湖北省县域资金运作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证明资金外流使得县域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影响了县域投资和经济增长,并据此着重分析了金融方面的成因,认为在县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环境下,县域金融体制和制度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县域金融深度不够,资金注入动力不足,进而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彭志雄  
湖南有86个县(市),2022年县域经济占全省的比重达54.4%。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整体实力、产业基础、城镇化水平、民生福祉不断得到夯实和改善,但县域经济发展质效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动能不足、产业园区运行机制不畅等问题也尤为突出。对此,必须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着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通过做大做强县域主导产业、提高产业园区发展质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进程、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途径,走出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灿伟  张俊飚  
基于湖北省2009年县域经济发展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县域经济呈现"双核结构""、金字塔结构""、圈层结构"和"点-轴结构"空间特征,省内发达县域(第一、二圈层)位于"宜昌市和武汉市"两个内核周边,沿长江、沪蓉高速、京广、京九、焦枝铁路等轴线集中;第三圈层位于江汉平原核心和东部,第四圈层位于省际边缘区;从空间上看,湖北省县域经济形成小范围的"高-高"集聚,但不存在明显的"低-低"聚集,出现聚积发展型、极核发展、均衡发展、边缘发展四种类型。根据分析,本文提出建设武汉-荆州都市连绵区、打造宜昌市和襄樊市城市增长极点、强化"两轴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焯章  叶三薇  
文章在建立湖北省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湖北省76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计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以此将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划分为4种类型,在对4种类型县域的经济区位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壮大和协调发展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彦  陈全明  
一、湖北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人力资本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旗帜鲜明的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发展县域经济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概念,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县域经济已日益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当省会城市和大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放慢日渐饱和时,县域经济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东部沿海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已经成为省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主要增长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华新  龚金保  莫之军  李婧  吴晓玲  杨大银  潘新洲  彭叶军  王中顺  白红升  姜向东  谢俊  
郡县治,天下安。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战略。本文对2003年以来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点,探讨财政扶持政策的着力点,提出运用财政杠杆进一步加快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新江  陈绪新  
本文在简要论述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之后 ,紧密结合安徽省情 ,从纵向比较的角度 ,深刻分析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并对今后如何发展安徽省县域经济做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思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姚征  
如何发展农村金融,为湖北省农村经济的起飞注入有效资金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与难点。本文从县域金融这一角度探讨了全省农村金融运行的特点及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县域金融发展的相应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焕喜  丁萃华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山东省县域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较大。由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定量分析可知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红雨  
本文介绍了湖北省县域保险市场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了保险业在县域范围发展不够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快县域保险发展步伐的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毅  陆玉麒  丁正山  余茂军  车冰清  
以人均GDP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利用尺度方差、总体差异测度指数、区域特定方向差异指数对2000~2014年期间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表现的最佳尺度、方向性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县级尺度方差最大,市级次之,区级最小,即尺度越小,尺度方差越大,县级尺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对湖北省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最大;22000~2007年,湖北省区域经济总体空间分异程度不断增大,2007年以后逐渐缩小;3湖北省县级尺度水平经济差异的主要方向是中心与外围之间,中心与外围的差异以2007年为分界点呈先增大后缩小的趋势,沿江轴带与内陆的差异总体上趋于缩小,核心与边缘的差异趋势与中心与外围基本相同;4历史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进泰  徐峰  王世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静  
文章选取湖北省32个典型县域单位,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按有关统计年鉴,得出1998年和2010年的产业结构比重及类型。结合县域经济类型,分析了湖北省各县域产业结构类型演变对县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影响,并由此得出结论与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