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66)
2023(4759)
2022(4086)
2021(3659)
2020(3043)
2019(6872)
2018(6490)
2017(11914)
2016(6615)
2015(7431)
2014(7475)
2013(7362)
2012(6748)
2011(6116)
2010(6044)
2009(5374)
2008(5210)
2007(4530)
2006(4080)
2005(3581)
作者
(19860)
(16494)
(16408)
(15665)
(10301)
(8059)
(7575)
(6604)
(6400)
(5905)
(5786)
(5708)
(5309)
(5204)
(5165)
(5084)
(5070)
(4865)
(4662)
(4609)
(4135)
(4060)
(4047)
(3830)
(3809)
(3797)
(3672)
(3632)
(3409)
(3402)
学科
(32271)
经济(32251)
管理(17214)
(15740)
地方(13195)
(13174)
企业(13174)
方法(11685)
数学(10132)
数学方法(9943)
地方经济(7940)
(7902)
中国(7883)
业经(7068)
(6381)
环境(5837)
农业(5731)
(5324)
(5296)
理论(5116)
技术(4854)
(4321)
金融(4320)
(4302)
(4231)
(4130)
资源(3916)
(3608)
银行(3599)
(3445)
机构
学院(93058)
大学(91768)
管理(36098)
(35081)
经济(34206)
研究(33130)
理学(31442)
理学院(31012)
管理学(30272)
管理学院(30114)
中国(24606)
科学(22831)
(19557)
(16939)
(15790)
研究所(15733)
中心(15656)
(14806)
(14739)
业大(14702)
师范(14595)
(13934)
农业(12549)
(12514)
北京(12205)
师范大学(11847)
财经(11391)
(11151)
(11139)
技术(11050)
基金
项目(68137)
科学(54259)
研究(49939)
基金(47449)
(41681)
国家(41330)
科学基金(35700)
社会(30920)
(29852)
社会科(29288)
社会科学(29277)
基金项目(25663)
(23999)
教育(23061)
自然(22911)
自然科(22326)
自然科学(22319)
自然科学基金(21858)
编号(20517)
资助(18597)
(16334)
重点(16206)
成果(15852)
课题(15314)
(14528)
(14180)
创新(13578)
计划(13024)
发展(12991)
科研(12791)
期刊
(38919)
经济(38919)
研究(24886)
中国(20632)
学报(14314)
科学(13836)
教育(13292)
(13142)
管理(12324)
大学(10768)
(10588)
学学(10110)
技术(10104)
农业(9584)
资源(7446)
(6770)
金融(6770)
业经(6375)
(6179)
统计(6055)
经济研究(5875)
科技(5640)
决策(5351)
(5309)
技术经济(5096)
财经(4658)
问题(4512)
(4415)
图书(4389)
职业(4338)
共检索到136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伟  王祎  
文章参照中国科学院提出的有关评价区域生存支持能力的指标,建立了一套湖北省区域生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17个区域生存支持能力进行了科学地评价与对比,客观地分析了湖北省生存支持能力的特征,为制定湖北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穆晓雅   徐天乐   葛小东   黄佳佳   荣维康   曹聪格   曾妍玉  
为从区域尺度研究净碳排放变化特征及碳中和能力并从区域尺度上实现“碳中和”目标,借鉴《IPCC温室气体排放》、《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给定的方法、碳密度法等方法,对湖北省碳排放量、碳汇量及净碳排放量(CO_(2-e))进行了评价,并针对净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分析湖北省区域碳中和能力。结果显示:2000-2020年,湖北省区域碳汇总量为264 178万t,历年碳汇量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增长幅度约135.21%,年均增长约6.76%;湖北省2000-2020年区域碳排放总量为910 331万t。历年碳排放总量的变化趋势可分为2个阶段,2000-2010年为第一阶段,湖北省碳排放总量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2011-2020年为第二阶段,湖北省历年碳排放总量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第一阶段湖北省净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Z_(M-K)统计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阶段湖北省净碳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但Z_(M-K)统计量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即湖北省净碳排放量在第二阶段有下降趋势,但这种趋势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当前湖北省的生态系统碳汇量与碳排放量仍有巨大差距,净碳排放量的变化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应当持续深入进行碳减排,优化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并大力发展碳捕获技术与相关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承刚  李妍  
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以湖北省6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项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通过变异系数法给各项指标赋权,并应用优化的TOPSIS评价法对其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分析。然后根据各县市经济实力与理想值的相对接近度,将湖北省全部县市分为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比较分析各类型县市之间的不均衡发展,与此同时比较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江、浙及中部各省之间的差异。最后就如何解决湖北县域经济非对称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黎  龚勋  张文斌  
目的:了解湖北省2007年到2010年4年间的综合医院偿债能力情况。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描述性分析与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偿债能力的现状及变化发展趋势。结果:湖北省综合性医院的负债水平偏高,短期偿债能力发展良好,长期偿债能力陷入困境。结论:应该适当控制负债资产,提高流动资金利用率并提示固定资产的收益能力,以提高整体偿债水平,促进综合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亮  陶红军  
首先阐述了林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然后借助1990~2004年湖北省的林业数据,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湖北省林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得出林业中间消耗和各项物质投入对林业产出的弹性,并按弹性大小对林业各项物质投入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研究结论是湖北省林业生产应该增加中间消耗的投入,并且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林地地力,实现林业的电气化和机械化生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劲峰  李蓉蓉  
由于目前的灾害预测、预报水平还很低,人们只有深入了解各承灾体的承灾能力,对承灾体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才能有效地做到防灾、减灾。由于各地的经济条件及自然条件不同,农田承灾力也不大一样。适当选取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通过调查分析,综合考虑各参评因子在承受和防御农田各种自然灾害中的作用大小,灾后恢复生产能力的强弱,以及各参评因子在全省各县(市)的可对比性,据此确定农田承灾力参评因子权重,计算综合指数,划分评分标准,分别对全省各县进行评定,最后进行分区综合评价。对各地农田承灾力的分析评价与分区,有助于进一步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为大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关高峰  李诗珍  姜前昆  
建立了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值法进行指标因子归并,进而得出湖北省13个地、市、州物流能力度量值,通过雷达图揭示了各物流网络节点物流发展能力的差异,最终构建了核心物流枢纽、区域物流枢纽、重点节点城市为主的三级物流网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本文综合考虑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属性得出耕地的综合水平,并据此采用系统聚类法将湖北省102个县(市、区)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和耕地盈余区,界定县级层面耕地保护补偿关系。结果显示,全省共有57个耕地赤字区、12个耕地平衡区以及33个耕地盈余区,表明湖北省耕地资源综合水平偏低;省内综合水平差异显著,最高为0.2099,最低为0,平均水平为0.0838。此外,通过构建经济与资源耦合机制,确定区域发展战略类型,探讨耕地保护补偿分区的发展战略分布规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启仿  陈江龙  
文章简述了传统测算区域经济差异的方法,以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个指标为例分析了湖北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同时建立了评价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体系,选取1990~1998年有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湖北省区域经济综合差异,并进行了排序和分类;得出了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立君  杨振轩  刘斐然  
文章从区域经济联系潜力、产业结构互补性、市场互通性和生产活动关联性四个维度构建了湖北省区域经济联系评价体系,并测算了湖北省2000—2015年的区域经济联系指数。通过测算,识别了湖北省最为重要的区域经济联系伙伴。结果表明,湖北省区域经济联系水平在波动中不断提高,但在区域经济联系格局上呈现"远亲强于近邻"的现象和"┣型"格局,即与南北方向的省区和东部发达区域的联系较强,而与邻近的西部地区联系较薄弱。同时,高铁效应对区域经济联系格局及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文成  杨树旺  易明  
本文选择了区位商作为测定指标,但与传统的区位商指标不同的是,作者分别选用了两个指标值——经济总量和消费量计算区位商值(Q值和Q'值)。随后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出了湖北省主要产业的1991年、1999年、2001年和2003年的区位商值,并对此作了相应的分析、比较。
[期刊] 征信  [作者] 左月华  王丹  
从农村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县域视角构建金融环境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的农村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湖北省县域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域金融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考虑到各因子得分与创新的内外生性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湖北省行政县金融创新更依赖于政策性推动,内生性发展不足;大部分区域金融创新体现为政府推动与市场内生并存的格局;实施不同创新方式的效果与县域区域差异有关,市场内生性金融创新对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作用较为明显;应正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支持和鼓励实施各类金
[期刊] 征信  [作者] 左月华  王丹  
从农村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县域视角构建金融环境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的农村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湖北省县域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域金融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考虑到各因子得分与创新的内外生性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湖北省行政县金融创新更依赖于政策性推动,内生性发展不足;大部分区域金融创新体现为政府推动与市场内生并存的格局;实施不同创新方式的效果与县域区域差异有关,市场内生性金融创新对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作用较为明显;应正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支持和鼓励实施各类金融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娥  王立  
文章以湖北省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基于2006年湖北省第三产业各行业的真实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评价全省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水平,并以此为依据,对全省第三产业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