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0)
- 2023(14783)
- 2022(12319)
- 2021(11113)
- 2020(9085)
- 2019(20444)
- 2018(20129)
- 2017(38672)
- 2016(20625)
- 2015(22902)
- 2014(22825)
- 2013(22611)
- 2012(21101)
- 2011(18881)
- 2010(19467)
- 2009(18436)
- 2008(18565)
- 2007(17153)
- 2006(15635)
- 2005(14592)
- 学科
- 济(93645)
- 经济(93509)
- 业(90908)
- 企(81408)
- 企业(81408)
- 管理(80353)
- 业经(32546)
- 农(31560)
- 方法(30694)
- 财(29960)
- 中国(27621)
- 地方(25584)
- 制(23985)
- 农业(22434)
- 技术(22432)
- 数学(21891)
- 数学方法(21717)
- 务(20928)
- 财务(20893)
- 财务管理(20861)
- 企业财务(19763)
- 体(17311)
- 和(17016)
- 划(16796)
- 策(16704)
- 银(16644)
- 银行(16627)
- 理论(16409)
- 行(16097)
- 融(15851)
- 机构
- 学院(300462)
- 大学(292421)
- 济(128336)
- 经济(125655)
- 管理(120049)
- 理学(101294)
- 研究(100317)
- 理学院(100236)
- 管理学(99048)
- 管理学院(98453)
- 中国(80479)
- 财(63191)
- 京(61956)
- 科学(56876)
- 江(50565)
- 所(49817)
- 农(48700)
- 财经(47836)
- 中心(46055)
- 研究所(43980)
- 经(43014)
- 业大(40188)
- 州(39520)
- 北京(39020)
- 范(37993)
- 师范(37676)
- 农业(37362)
- 经济学(37331)
- 院(36413)
- 省(34988)
- 基金
- 项目(187195)
- 科学(150105)
- 研究(144109)
- 基金(134238)
- 家(113882)
- 国家(112727)
- 科学基金(99328)
- 社会(93459)
- 社会科(88587)
- 社会科学(88565)
- 省(78557)
- 基金项目(71077)
- 教育(64841)
- 划(61772)
- 自然(61188)
- 自然科(59749)
- 自然科学(59734)
- 自然科学基金(58730)
- 编号(58711)
- 资助(52830)
- 成果(47422)
- 发(45682)
- 创(44916)
- 课题(41903)
- 重点(41902)
- 创新(40991)
- 部(40960)
- 制(40821)
- 业(40072)
- 发展(37770)
- 期刊
- 济(161355)
- 经济(161355)
- 研究(94800)
- 中国(71006)
- 管理(53403)
- 财(52488)
- 农(47880)
- 科学(39021)
- 学报(36886)
- 教育(34391)
- 融(33660)
- 金融(33660)
- 农业(32490)
- 大学(30034)
- 业经(29748)
- 技术(29194)
- 学学(28200)
- 财经(24273)
- 经济研究(23521)
- 经(20952)
- 问题(20310)
- 业(19031)
- 技术经济(17337)
- 现代(15874)
- 贸(15639)
- 科技(15592)
- 商业(15146)
- 世界(14918)
- 经济管理(14344)
- 财会(14063)
共检索到484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健旋
2009年以来,美国政府陆续推出"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规划"、"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等重大举措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以期保持美国制造的全球领先地位。德国政府先后推动实施了"2006高科技战略"、"2020高科技战略"、"工业4.0战略",持续聚焦智能制造优势,以保持德国制造的技术领先和持续发展。"中国制造2025"描绘了中国制造转型发展、创新驱动的路线图和系统性举措。德、美、中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方面的战略重点及政策举措,具有许多共同点,但各自着力点又有所不同,值得深入比较借鉴。
关键词:
制造业战略 政策重点 智能化 创新驱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峦叶 崔春莹 周昱岑 徐晓林
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由此引发对该政策效果的讨论。为评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设立对相应领域的促进效应,以湖北为典型对象展开事件研究设计,基于2016—2019年季度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设立对湖北省先进制造业的推动效果。结果表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设立的确能显著推动所处领域的当地产业发展。进一步检验发现,通过创新投入扩张的中介机制,该政策对集成电路制造业产出的促进效应最大,其次是金属冶炼设备和金属切削加工业。基于创新载体功能定位,发现创新中心建设能有效激励创新活动,服务于区域内先进制造业核心产业集群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梁文达,李梦花
一、新的历史时期湖北省人口 发展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我省的人口发展提出了重大的战略任务。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我们的指导思想是:1,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的理论为指导,提出我省人口发展的战略任务,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相协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雷礼 陈思杭 李诗珍
基于2000-2019年湖北省制造业、物流业与金融发展环境面板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析等检验方法分析制造业、物流业与金融发展环境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发展水平是物流业发展水平、金融发展环境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物流业发展水平与金融发展环境互为格兰杰原因;制造业发展水平对物流业发展水平、金融发展环境均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物流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发展水平、金融发展环境具有短期抑制作用与长期促进作用;金融发展环境对制造业发展水平具有短期促进作用与长期抑制作用,对物流业发展水平的作用是正向促进作用与反向抑制作用交替而行。最后,基于实证结果,对湖北省制造业、物流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喻春娇 郑光凤
基于湖北省200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运用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产业关联指标分析了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程度。结果表明: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二者之间的直接消耗情况看,制造业不仅对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如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依赖性较大,而且对技术及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的依赖程度较高,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平均直接消耗水平不高,而且明显低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均直接消耗水平;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及其分解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以及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不强,同时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引力作用十分微弱。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发展程度较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涂人猛
湖北省现代旅游业是在80年代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七五”期间,全省有组织接待海外旅游者累计达59.5万人次,平均年增长41.4%,旅游外汇收入总数累计达7471美元,年增长43.4%,其中,1990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已达15.57万人,外汇收入达2263.18万美元。现在,全省有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启文
对外贸易对湖北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外贸的绩效,湖北省在选择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时,应从本省的实际出发,既要重视发挥比较优势,但又不能以比较优势战略作为基本的战略模式。而是要以动态的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振新制造业,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光电子产业。
关键词:
对外贸易战略 比较优势 制造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卫武
体荆州地区,1978年鲜蛋收购量达1.3亿斤,占全省的二分之一和全国的十分之一。江汉平原经济地位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拥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优势。(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江汉平原是在古云梦泽的基础上经长江和汉江三角洲不断伸展、淤积、合并而成的河积、湖积平原。除北部、东部、西部边缘地区有部分低丘、岗地而外,大部分地区地面平坦,田块完全可按机械化作业要求并连。就是在江汉平原的外围地区,也属第四纪堆积平原,一般地势起伏和缓,岗顶宽平。在自然状况下,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佳 熊涓
利用2007-2016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文章构建了制造业绿色创新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效应。研究发现: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具有双重效应;知识产权制度和财政制度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但短期内二者对创新效率的提升效果不足以抵消产业持续增长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环境制度对当前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但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环境污染行为。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的绿色创新效应根据区位因素变化有所差别,应当制定区域差异化制度政策使制度供给在适宜的区间内充分释放积极效应。由此提出要结合区位因素制定区域动态差异化制度体系、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保护作用,尽快释放制度供给效应,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以向高端化和服务化发展,从而强化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制造产业 技术创新 体制制度 供给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笑丰 郭婷
文章以2008—2010年23家湖北省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分析了湖北省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对其总体评价为:资产管理效率较高,资本结构趋于优化,但未能实现规模经济,总风险仍然较高,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针对其问题,从优化制造业结构、发展产业集群、关注资本结构和降低生成成本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以提高湖北省制造业上市公司绩效,促进其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上市公司 财务绩效 产业集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喻金田,阳攀登,窦泽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歌
装备制造业是河南省近年来确定并积极培育的六大高成长性产业之一。尽管河南省装备制造业近年来通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后危机时期保持了持续平稳增长态势,但随着外部形势的变化以及内在矛盾的日益凸显,亟待进一步推动产业提升发展。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的提升发展应围绕打造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产业链基本齐全、产业配套本地化较完善的"龙形产业"体系,以成套化、服务化战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配套化、差异化战略做强做精"龙身"、"龙尾"企业,以信息化战略、开放创新战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围绕"蜂巢型"产业布局进一步集聚化发展,实现"龙形产业"体系在空间上的呈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艳霞 梁天宝
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探明两者融合的影响因素是推动两者有机融合的关键。文章运用扎根理论,以湖北省装备制造业为例,挖掘提炼出影响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的因素;然后借助解释结构模型,测算推理出各影响因素的逻辑层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两者融合的因素是融合前置、融合主体单元、单元间协同、"单元—环境"链接、环境及融合期望六个因素,因素之间逻辑关系层次可分为五个层次。最后提出加强参与主体对融合预期积极感知、强化主体单元间协同等促进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