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7)
- 2023(14576)
- 2022(12303)
- 2021(10999)
- 2020(9755)
- 2019(22061)
- 2018(21899)
- 2017(42677)
- 2016(23388)
- 2015(26427)
- 2014(26437)
- 2013(26489)
- 2012(24779)
- 2011(22293)
- 2010(22509)
- 2009(21425)
- 2008(21665)
- 2007(19824)
- 2006(17507)
- 2005(15952)
- 学科
- 济(106220)
- 经济(106070)
- 业(94437)
- 管理(84041)
- 企(83077)
- 企业(83077)
- 方法(50532)
- 数学(41596)
- 数学方法(41291)
- 财(35397)
- 农(34072)
- 业经(31012)
- 务(24695)
- 财务(24665)
- 财务管理(24619)
- 制(24477)
- 农业(23774)
- 中国(23752)
- 企业财务(23397)
- 地方(19755)
- 技术(19359)
- 贸(18266)
- 贸易(18260)
- 学(17902)
- 和(17827)
- 易(17700)
- 体(17520)
- 划(17258)
- 理论(16799)
- 策(15944)
- 机构
- 学院(350461)
- 大学(346971)
- 济(148460)
- 经济(145523)
- 管理(138415)
- 理学(119071)
- 理学院(117821)
- 管理学(116137)
- 管理学院(115483)
- 研究(113484)
- 中国(89049)
- 财(72342)
- 京(71822)
- 科学(69047)
- 农(65626)
- 所(58611)
- 财经(56840)
- 江(55652)
- 业大(53675)
- 中心(52801)
- 研究所(52654)
- 农业(51853)
- 经(51447)
- 经济学(45639)
- 北京(44374)
- 州(42713)
- 财经大学(41793)
- 范(41511)
- 经济学院(41506)
- 师范(41063)
- 基金
- 项目(228086)
- 科学(180806)
- 基金(167377)
- 研究(164921)
- 家(145285)
- 国家(144002)
- 科学基金(124681)
- 社会(106632)
- 社会科(101077)
- 社会科学(101044)
- 省(91586)
- 基金项目(89005)
- 自然(81150)
- 自然科(79271)
- 自然科学(79248)
- 自然科学基金(77966)
- 教育(75575)
- 划(74812)
- 资助(68568)
- 编号(65584)
- 成果(52454)
- 部(51428)
- 重点(51342)
- 创(49650)
- 发(48725)
- 业(46336)
- 创新(45807)
- 制(45463)
- 课题(45192)
- 教育部(44062)
- 期刊
- 济(167877)
- 经济(167877)
- 研究(100639)
- 中国(67377)
- 农(60784)
- 财(60722)
- 学报(54090)
- 管理(53281)
- 科学(50529)
- 大学(41320)
- 农业(41114)
- 学学(39449)
- 融(33724)
- 金融(33724)
- 技术(30750)
- 财经(29386)
- 教育(29100)
- 业经(28911)
- 经济研究(25633)
- 经(25135)
- 业(24132)
- 问题(22399)
- 技术经济(20006)
- 贸(17485)
- 版(17106)
- 财会(17024)
- 统计(16767)
- 商业(16417)
- 现代(16392)
- 世界(16251)
共检索到523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家胜
在构建以2004~2011年间湖北省29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文章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方法对湖北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来源及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4~2011年间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技术效率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规模效率呈下降趋势,而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艳
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性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热点问题。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探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行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验证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艳
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性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热点问题。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探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行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验证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薛万东
本文运用B&CⅡ模型,使用Coelli编制的软件"Frontier"4.1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函数和技术效率进行了估计,计算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分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针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各种因素,如技术进步、所有制结构、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源素质,就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B&CⅡ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臻 倪艳 孙亚杰
文章选取了2000—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中部地区六省2000—2016年的GTFP和传统TFP,对GTFP和传统TFP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湖北省绿色技术进步指数和绿色技术效率指数水平均较低。湖北省的GTFP值在中部六省中处于较低的水平,但TFP值处于较高的水平。然后选取了湖北省2000—2016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了VAR模型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各变量对GTFP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能源结构优化和科技创新均对GTFP增长有促进作用,且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大于城镇化率和能源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国顺,谷金花
采用数据包络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对湖南制造业中的10个行业1993~2002年期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技术效率的改善和技术进步等作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行业的生产率水平在此期间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其提高不仅依赖于技术进步,也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改善。基于实证结果及分析,对湖南制造业的发展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浩 岳彩同 汪彦斌
利用2006—2010年我国27个大中型制造业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对TFP的直接影响作用,并将FDI作为中介变量纳入研究模型,分析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通过影响FDI进而对TFP产生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财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外向度对FDI流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对TFP有正向作用,但弹性系数较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方健雯
利用1999-2006年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水平联系和前后向关联两种途径对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了避免外资测度变量选择的偶然性,本文分别选择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数的比重作为外资测度变量,以考察外资溢出效应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水平溢出效应和后向溢出效应,而前向溢出效应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传忠 曹建
探索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是解析基础研究与经济关系的重要视角。本文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Hicks-Moorsteen指数法测度全要素生产率(TFP),就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TFP的影响及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TFP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且存在长期滞后效应。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技术效率是基础研究提升高技术制造业TFP的作用路径,但前沿技术进步的路径机制未得到实证支持,由此提供了我国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支撑不足现象的一种解释。异质性分析表明,基础研究在高技术制造业TFP较低地区的积极影响更显著,企业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TFP的促进作用大于非企业基础研究。调节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放大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TFP的提升作用,产学研合作没能正向调节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TFP的作用。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促进基础研究发挥生产率提升作用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敏洁 程中华 徐常萍
R&D、FDI和出口是技术创新系统知识输入的重要来源。文章研究了三者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果显示:2002—2016年我国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1.01%,东部综合效率水平高,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各区域最低。粗放式发展下,中西部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未见明显改善,产出不足制约了中西部产出效率的提高;由于R&D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创新系统失灵以及"技术依赖"下形成的低端锁定,R&D、FDI和出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摆脱低端锁定的依赖路径成为东部制造业的当务之急,不同于东部,出口显著促进了中西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R&D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都为显著正向影响,而出口导向的FDI成为推动中西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动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能
本文用基于非参数的M almqu ist指数方法,研究了1985~2003年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构成的时序成长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该期间中国制造业TFP年均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效率变化反而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分别采用横截面以及时间序列方法对中国地区之间制造业TFP的差异也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东、中和西部地区制造业TFP以及技术进步增长率差距呈发散趋势,地区TFP差距持续扩大很大部分可以由地区技术进步程度的差异解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玫 刘春生 陈飞
根据广东省制造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空间集聚指数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出该省产业集聚指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通过对计量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广东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和相关企业应该重视产业集聚对生产率的提高作用,利用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来促进区域经济和企业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竞争优势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胡日东 曹婧博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不利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会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并通过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是多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非线性的,并有异质性表现。以200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的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现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促进效应在中部地区最为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而在西部地区不显著;人口老龄化会通过提高劳动力成本、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增加R&D投入等路径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应优化和完善人口、教育及劳动政策,积极发掘和创造人口红利,以弱化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结构的消极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依赖人口红利的要素驱动转向利用技术红利的创新驱动,进一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英明
本文分析了产业集聚对中国区域制造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引致的共有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负相关,共有集聚不经济却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正相关。产业集聚引致的城市化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正相关,城市化不经济却与规模经济的增长显著负相关。产业集聚对技术变化率的影响不显著,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类似于对区域制造业规模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规模经济 技术变化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云枫 周健明
1997-2006年期间,北京市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年均增长率为10.2%,TFP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则出现年均2.4%的衰退,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继续推动北京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必须在保证技术进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时,对技术效率进行优化和提高。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效组织和整合企业资源,加大制造业产业布局的调整力度,实现产业规模经济以及协同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日本制造业“路在何方”——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的启示
基于资源环境修正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布动态分析
湖南省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产业集聚、技术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长三角20个制造行业的实证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FDI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湖北省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产业协同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分析
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性研究——基于制造业规模分布及其变化
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程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