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8)
- 2023(5113)
- 2022(4358)
- 2021(4312)
- 2020(3661)
- 2019(7367)
- 2018(7412)
- 2017(14164)
- 2016(7767)
- 2015(8693)
- 2014(8847)
- 2013(8851)
- 2012(8234)
- 2011(7499)
- 2010(7588)
- 2009(7181)
- 2008(6807)
- 2007(6323)
- 2006(5842)
- 2005(5090)
- 学科
- 农(44846)
- 济(34432)
- 经济(34405)
- 农业(29899)
- 业(28399)
- 管理(14487)
- 业经(12351)
- 地方(11464)
- 农业经济(10120)
- 方法(9481)
- 村(9036)
- 农村(9028)
- 数学(8576)
- 数学方法(8474)
- 中国(8426)
- 发(8384)
- 土地(7730)
- 制(7636)
- 企(7571)
- 企业(7571)
- 发展(6907)
- 展(6899)
- 劳(6614)
- 劳动(6614)
- 收入(6447)
- 学(6377)
- 人口(6344)
- 农业劳动(6293)
- 策(6131)
- 及其(6045)
- 机构
- 学院(113648)
- 大学(105839)
- 济(45849)
- 农(45417)
- 经济(44788)
- 管理(43201)
- 研究(39038)
- 理学(37577)
- 理学院(37189)
- 管理学(36353)
- 管理学院(36185)
- 农业(34499)
- 中国(31667)
- 业大(27763)
- 科学(25859)
- 京(22046)
- 农业大学(21459)
- 中心(20426)
- 所(20426)
- 江(19781)
- 省(18775)
- 研究所(18553)
- 财(17105)
- 业(16247)
- 经济管理(15989)
- 范(15340)
- 师范(15162)
- 州(14803)
- 科学院(13966)
- 发(13873)
- 基金
- 项目(78275)
- 科学(60808)
- 研究(58639)
- 基金(54395)
- 家(47355)
- 国家(46791)
- 科学基金(39853)
- 省(36491)
- 社会(36185)
- 社会科(33669)
- 社会科学(33659)
- 基金项目(29986)
- 农(27216)
- 划(26517)
- 编号(25913)
- 自然(25397)
- 教育(24880)
- 自然科(24715)
- 自然科学(24708)
- 自然科学基金(24225)
- 资助(20810)
- 成果(19315)
- 发(18955)
- 重点(17333)
- 课题(17197)
- 部(16501)
- 创(15968)
- 业(15767)
- 发展(15278)
- 展(15029)
共检索到174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立辉 黄进良 孙俊英
及时、客观、准确地预测粮食产量,对于国家粮食政策的制定、价格的宏观调控、对外粮食贸易、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种植结构调整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利用遥感数据、统计数据、气象数据及实地调查数据等多源数据,在数据库平台的支持下,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的系统架构模式,使用面向矩阵的程序语言IDL开发的湖北省农情遥感速报系统。该系统以县级区域为统计单元对湖北省主要农作物进行长势监测、种植面积估算、单产预测与粮食产量估算等。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速度快、稳定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可为湖北省的农业决策与粮食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随着野外地面实测信息对遥感监测结果的标定和检验,以及技术方法和遥感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仁东 李劲峰
本项研究首次采用90年代最新时相的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TM假彩色合成图像,对整个湖北省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及其植被覆盖特征进行1∶25×104比例尺的大面积遥感宏观调查与制图,并以全数字化方法进行了各地类现状面积的量算,比较客观地揭示了该省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反映了地表覆盖的现状特征,充分体现了卫星遥感方法用于资源调查与动态研究的综合优势。对土地利用现状的结构分析表明、目前全省耕地、林地的生产力水平亟须提高,水域资源,尤其是湖泊资源有待保护,应进一步合理规划各类建设用地,控制其规模,严禁滥占乱用土地
关键词:
土地资源,遥感分析,湖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仁东 隋晓丽 彭映辉 唐万成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采用遥感、GIS一体化技术,利用1989~1990年和1999~2000年获取的陆地资源卫星图像,建立了湖北省近10年来两个不同时期的同比例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库,并对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减少了0.68%,林地减少了0.18%,各类建设用地总计增加了7.92%,水域面积增加的幅度为3.01%。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转型主要发生于上述4类之中,尤其是耕地与水域相互之间的转变比较频繁。动态度计算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最快的区域均处于大中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江汉平原、鄂东的大部分地区及鄂西的宜昌,土地利用变化较快;鄂西山区绝大部...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变化 湖北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晓华 魏二虎 李军 李劲峰
根据 1999年TM影像解译了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 ,然后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 ,选择土壤、地形、坡度等评价因子 ,对湖北省土地资源进行了适宜性评价 ,简要地将全省土地资源划分为九等。评价结果表明 :湖北省水热条件好 ,土地适宜性广 ,宜农林牧业同时利用的土地广泛分布 ;但是本省的基本农田面积小 ,土地垦殖率高 ,低产田面积大 ,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 ;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资源的供给条件 ,利用要求不相适宜 ,利用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勇 王庆云 黄德明
采用多时相、多波段不同类型卫星像片与野外建标相结合,对湖北省芦苇土壤资源进行了目视解译研究。结果表明:芦苇与其周围地被的影像特征分异明显,易于判读,效果良好。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芦苇土壤资源分布图,图斑116块。通过数字化仪和数字式求积仪量算得出全省芦苇面积为548.14km ̄2。
关键词:
芦苇土壤资源 卫星像片 遥感判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帆 李仁东 王海芳
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为基础,利用2005和2007年获取的遥感数据,结合地面调查,对湖北省2000~2007年的耕地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进行了制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湖北省耕地面积在不断下降,7a间净减少125387hm2;水域扩张是耕地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占到耕地流失面积的54.6%,其中又有88%是转变成坑塘;耕地资源变化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江汉平原水域的扩张导致超过湖北全省的一半耕地流失发生在江汉平原,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主要发生在湖北中东部和平原地区,湖北中西部耕地减少则是生态退耕造成;2005年以来,建设用地扩张明显,是2005年以来耕地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今后湖北应...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遥感 GIS 湖北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轶青 陶建斌 陈曦 陈濂 卫诗琪
在耕地总量减少、质量下降与人口持续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的背景下,耕地集约化利用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现有耕地集约化利用指标定义主要有种植频率和复种指数等.种植频率是对种植模式的硬划分(如单季或双季),会损失部分信息.复种指数是以统计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到,忽略了行政区内作物分布状况的空间异质性.该文引入"种植强度"这一概念,实现对耕地集约化利用状况的精细表达.通过分析不同土地覆盖及不同复种状况的耕地在时间序列植被指数上的差异,构建特征空间,利用线性光谱分解的方法在时间维度上进行混合像元分解.以湖北省为研究区估算耕地种植强度,基于湖北省县级尺度和样区像素尺度验证,相关系数达到0.9.该研究为复杂地形、复杂种植结构下的种植强度估算提供了新的方法,可用于区域尺度耕地集约利用状况的精细制图.
关键词:
混合像元分解 种植强度 耕地集约化利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芳 李婷慧 董佳丹 陈晓玲
我国从“十一五”开始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然而,由于大气污染源复杂多样,尤其对分散污染源监测上存在盲区;相关的统计数据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切实的减排成效.卫星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大范围全覆盖的监测手段,能反映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趋势,从而客观反映减排成效.因此,研究通过对OMI卫星遥感长时序大气污染监测产品的时空趋势分析,解析了湖北省内“十一五”以来SO_2与NO_x减排成效,结果显示湖北省内大部分地区SO_2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NO_2浓度则无显著变化趋势,宜昌、荆门等地区表现为显著增加,亟需重点关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邹金秋 周清波 陈仲新 刘佳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农业遥感监测系统的技术模式和建设方案,充分调研农业部农情遥感监测业务的需求,同时分析实验室各种现有系统,设计并选择了一种较科学的系统集成方案。系统集成考虑功能、经济、扩展以及稳定等多方面因素,最终选择利用O rac le10.0G建立数据库;利用ArcG IS9.2为地理信息平台,完成空间和属性数据的显示、统计分析以及信息服务等功能需求;利用Erdas8.6为影像数据处理平台,并用其V isual C++开发包进行系统定制与开发。系统的建设以现有"国家级农情遥感监测系统"为基础,进行功能升级和扩展。该系统的建设,将大大提高我国农情业务监测的能力和科学性,是对我国农业遥感技术的一...
关键词:
农情 遥感 系统集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雷林 高峰 官文江 陈新军
针对国内渔业企业对于渔场预报系统的需要,设计和开发基于近实时海洋遥感数据的渔场预报系统。系统分为陆地数据服务和渔情预报软件两个模块,其中:陆地服务模块负责收集全球近实时海洋环境数据,并提供环境数据下载服务;渔情预报软件可以从陆地服务器下载海洋环境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使用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模型进行渔场预报,为渔业企业和作业渔船的捕捞决策提供辅助。两个模块之间以国际海事卫星船队宽带系统作为数据传输手段。前期的远洋渔船应用试验表明,该系统能稳定下载海洋环境数据并实现渔场预报,预报结果作为捕捞决策的重要辅助信息,可为渔业生产者选择作业地点提供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
海洋遥感 渔场预报 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模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毛志华 朱乾坤 潘德炉 龚芳
渔场海温速报是开展渔情分析和确定中心渔场的基础,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快速提供大面积海洋环境参数分布图,由于大洋渔场超出了陆基卫星地面站的接收范围,发展船载遥感系统是提供远洋渔场海洋环境条件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介绍基于船载的北太平洋渔场海温速报系统、海表温度遥感反演算法和渔场海温速报产品制作等内容。海温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海表温度与船测温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周平均偏差小于0.01℃,RMS平均值为0.7967℃。系统已业务试运行2年,完成北太平洋渔场海温速报产品制作33期,取得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
北太平洋渔场 卫星遥感 海表温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信谱 高万彬 庄尔奇 刘强
在充分了解湖北省马尾松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马尾松人工林速生丰产的适用技术和相应措施,即选用优良种源、适宜的立地条件、正确的栽培技术,适时抚育和密度管理等。
关键词:
马尾松 速生丰产 人工林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春争 冯益明 舒清态 李增元 武红敢 车腾腾
小班区划是森林资源调查中最主要的任务。为了减少小班区划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证小班区划的一致性,从功能需求角度,设计了一种基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林业小班区划的系统,并对系统各部分功能进行较为详细的设计与说明。开发并实现了遥感数据处理、多尺度分割和面向对象分类等关键技术,借助该系统,可以实现基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林业小班边界的内业自动生成,小班区划精度符合林业实际生产需求。目前,该系统已在重庆和海南等地推广应用。图8表1参1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