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89)
- 2023(15992)
- 2022(13737)
- 2021(12592)
- 2020(10743)
- 2019(24191)
- 2018(24193)
- 2017(47250)
- 2016(25450)
- 2015(28490)
- 2014(28346)
- 2013(28441)
- 2012(26237)
- 2011(23312)
- 2010(23293)
- 2009(21811)
- 2008(21388)
- 2007(19127)
- 2006(17205)
- 2005(15120)
- 学科
- 济(111638)
- 经济(111509)
- 业(101794)
- 企(83259)
- 企业(83259)
- 管理(83009)
- 方法(50512)
- 农(48887)
- 数学(41084)
- 数学方法(40724)
- 业经(33731)
- 农业(32624)
- 财(31391)
- 中国(26624)
- 技术(23069)
- 地方(22690)
- 务(22027)
- 财务(21962)
- 财务管理(21940)
- 学(20961)
- 企业财务(20786)
- 制(20675)
- 贸(18679)
- 和(18675)
- 贸易(18669)
- 理论(18408)
- 易(18144)
- 划(17426)
- 策(17371)
- 环境(16704)
- 机构
- 学院(370534)
- 大学(364070)
- 济(154081)
- 管理(152829)
- 经济(151074)
- 理学(132272)
- 理学院(130937)
- 管理学(129006)
- 管理学院(128346)
- 研究(120613)
- 中国(92920)
- 京(76915)
- 科学(75169)
- 农(74614)
- 财(67497)
- 所(60942)
- 业大(60575)
- 农业(57478)
- 江(56193)
- 中心(55819)
- 研究所(55465)
- 财经(54200)
- 经(49365)
- 北京(47615)
- 范(45616)
- 师范(45225)
- 经济学(45192)
- 州(44405)
- 院(42987)
- 经济管理(42225)
- 基金
- 项目(252653)
- 科学(199950)
- 研究(185358)
- 基金(184184)
- 家(160004)
- 国家(158549)
- 科学基金(137544)
- 社会(118478)
- 社会科(112100)
- 社会科学(112067)
- 省(101347)
- 基金项目(98593)
- 自然(89253)
- 自然科(87179)
- 自然科学(87159)
- 自然科学基金(85644)
- 教育(82452)
- 划(82217)
- 编号(75956)
- 资助(74683)
- 成果(58733)
- 重点(56017)
- 部(55521)
- 发(55065)
- 创(54459)
- 课题(50668)
- 创新(50354)
- 业(48800)
- 国家社会(48576)
- 科研(47757)
- 期刊
- 济(175529)
- 经济(175529)
- 研究(105251)
- 农(73545)
- 中国(69255)
- 学报(57177)
- 管理(56827)
- 科学(55045)
- 财(52451)
- 农业(50303)
- 大学(43881)
- 学学(41988)
- 技术(34762)
- 业经(34252)
- 教育(33222)
- 融(31820)
- 金融(31820)
- 业(26177)
- 财经(26130)
- 经济研究(25726)
- 问题(23274)
- 经(22387)
- 技术经济(21709)
- 科技(19210)
- 版(18080)
- 资源(17952)
- 现代(17881)
- 理论(17220)
- 世界(17134)
- 商业(16797)
共检索到543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勇
文章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了2004~2009年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通过Malmquist指数的分解,分析了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内在动力。结果表明,湖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共同作用使湖北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作用不明显。通过分析,认为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针对湖北省农业主产区的区域地理特征,提出了应走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道路以提高规模效率,最终促进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卫平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sit指数法,研究了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时序成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59%,其中,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5.48%,而农业效率变化指数反而年均下降2.78%。从各省区情况看,测算的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除云南、内蒙古、上海、贵州和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负增长外,其它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都实现了正增长。从构成上看,绝大多数省区呈现出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效率损失并存的局面。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谷成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对转型期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间演变和省区空间分布进行实证分析,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三部分。结论表明,转型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为显著,各省区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较大,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这一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农业前沿技术进步贡献,技术效率状况改善的贡献很有限。此外,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也是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谈存峰
作为评价农业经济单位经济运行效率高低与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业竞争力。选取甘肃省14市(州)面板数据,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1991~2012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1991~2012年间,甘肃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1.3%,其中,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0.7%,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0.6%,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了甘肃农业年均增长率的22.61%。表明此时期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增进对甘肃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各类要素的投入,农业增长与发展的动力还远未从投入为主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为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端明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1978~2005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978~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了快速和健康的增长,年均增长率3.3%,其中农业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1.7%,农业技术效率增进年均增长率1.6%。但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表明,中国农业增长与发展的动力已经由投入为主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为主。
关键词:
曼奎斯特指数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闵锐 李谷成
本文以粮食主产省湖北为例,通过对其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单要素生产率变迁进行实证分析,重点结合粮食生产投入情况,对该省粮食生产率增长所反映的资源利用效率与技术进步特征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增长特征非常显著,并且生产技术选择中表现出诱致性技术进步特征;技术进步成为湖北省粮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该省粮食经济增长本质上仍以要素积累型增长为主,经济增长成本较高,指出湖北省粮食生产发展方式转型刻不容缓。提出了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与推广力度;发展环境友好型粮食生产模式;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勇斌 刘汉成 凌远云
按照湖北省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将其划分为较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三块经济区域 ;采用 CD生产函数模型 ,结合湖北省 1995— 1999年的农业统计数据 ,测定不同地区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结果表明 :对农业总产值增长发挥作用的因素表现为 ,农用物质投入起着重要作用 ,农业劳动力投入作用的地区差异性明显 ,耕地面积投入起的作用不大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成反比。在此基础上 ,针对不同的发展区域 ,提出了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湖北省 农业技术进步 地区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彦志
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对2003—2008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的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分析生产率变化的动力来源以及各地区的差异,并进一步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指数显示波动性上升趋势,且主要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增长呈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性;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前的技术水平显然不能满足高校的需求。最后针对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动的特征对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生产率 技术进步 规模效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明利 吕新业
水稻作为我国粮食产业中的重要品种,在我国已保持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只能依靠提高生产率和科技进步水平。本文在这一现实背景下,运用基于DEA分析法的Malmquist指数对我国不同种类水稻,从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方面分析了其时序变动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并给出了研究结论。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战伟
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针对传统的Malmquist指数不具有传递性特征并且面临潜在的线性规划无解问题,结合非径向、非角度的SBM函数,仿照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的构造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SBM-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分析了2001-2013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从长期看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水平的变化严重背离,很少见到二者同时增长的情况;区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较大。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战伟
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针对传统的Malmquist指数不具有传递性特征并且面临潜在的线性规划无解问题,结合非径向、非角度的SBM函数,仿照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的构造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SBM-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分析了2001-2013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从长期看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水平的变化严重背离,很少见到二者同时增长的情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诗波 王亚静
笔者从农户角度出发,以湖北省6个生态农业试点县为研究范围,以农户生产技术效率为研究对象,剖析了涉农企业、农村中介组织和政府等外生性因子对循环农业生产中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研究表明,循环农业发展中政府、农村中介组织和农业企业的行为及其他外部因素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重要影响;而"政府+协会+农户"、"政府+企业+协会+农户"发展模式对提高循环农业农户技术效率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循环农业 农户 技术效率 外生性变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炎涛 李伟
一、测算方法与步骤本文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假设条件下,运用广义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计算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弹性,然后采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计算出年平均技术进步增长率,继而测算出湖北省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弹性系数α和β的确定——广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晓慧
文章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研究表明,1993-2008年中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0.6%,其中技术效率改善0.4%,技术进步率为0.2%,不同时期生产率增长的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全要素生产率对流通业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流通业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