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9)
2023(14720)
2022(11806)
2021(10775)
2020(8798)
2019(19439)
2018(19328)
2017(36673)
2016(19924)
2015(22269)
2014(22507)
2013(22297)
2012(20793)
2011(18609)
2010(19226)
2009(18215)
2008(18305)
2007(16817)
2006(15584)
2005(14644)
作者
(57949)
(48614)
(48242)
(45664)
(30907)
(23269)
(21714)
(18907)
(18637)
(17522)
(16623)
(16299)
(15755)
(15673)
(15092)
(14701)
(14232)
(14154)
(14087)
(14030)
(12359)
(12310)
(11892)
(11439)
(11191)
(10941)
(10935)
(10917)
(9843)
(9688)
学科
(93253)
经济(93122)
(89346)
(70793)
企业(70793)
管理(66709)
(48006)
业经(32740)
农业(32239)
方法(30242)
中国(29432)
地方(26139)
(26034)
数学(21882)
数学方法(21713)
(20596)
技术(18624)
(17768)
财务(17732)
财务管理(17710)
企业财务(16725)
(16582)
(16440)
(15968)
(15558)
(15547)
贸易(15539)
(15238)
银行(15220)
理论(15031)
机构
学院(291925)
大学(282602)
(125364)
经济(122811)
管理(114246)
研究(99864)
理学(96441)
理学院(95444)
管理学(94085)
管理学院(93536)
中国(81053)
(61331)
(60269)
(58107)
科学(57907)
(50502)
(50363)
中心(47210)
农业(46460)
业大(44877)
研究所(44833)
财经(44099)
(39735)
(39268)
(38619)
师范(38303)
北京(37810)
(36630)
经济学(36289)
(35138)
基金
项目(182072)
科学(145250)
研究(139234)
基金(130216)
(111105)
国家(109853)
科学基金(95911)
社会(91085)
社会科(85902)
社会科学(85881)
(76660)
基金项目(68783)
教育(61742)
(60019)
自然(58513)
编号(58246)
自然科(57140)
自然科学(57127)
自然科学基金(56121)
资助(51067)
成果(46502)
(45508)
(40426)
重点(40357)
课题(40319)
(39777)
(39576)
发展(37661)
(37058)
创新(36937)
期刊
(161036)
经济(161036)
研究(90375)
中国(69429)
(64069)
(46540)
管理(46473)
农业(43021)
科学(40602)
学报(40301)
(34620)
金融(34620)
业经(33218)
教育(32520)
大学(32436)
学学(30460)
技术(27773)
(22628)
经济研究(22584)
财经(21884)
问题(21609)
(18919)
技术经济(16762)
世界(16210)
农村(15838)
(15838)
农业经济(15238)
(14995)
现代(14795)
商业(14770)
共检索到474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润方  谭诗斌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农机化历史轨迹的考察分析,认为目前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农业机械发展失管失控,机具配套比例失调,技术状态渐趋恶化,农机化投入产出效益不佳。本文就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涉及到:(1)关于我国近中期农机化功能目标;(2)关于农机化技术发展重点;(3)关于我国农村小规模农业条件下的机械化发展思路;(4)关于农机社会化服务;(5)关于农机发展的宏观调控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实  刘颖  刘大鹏  
本文选取1996—2014年湖北省16个市(州)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水稻技术推广率指标,并采用普通面板回归和空间Durbin模型两种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技推广率、农业机械化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技推广率与农业机械化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直接和空间影响都经历了由不显著到显著的演变;其中,农技推广率对湖北省水稻生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逐步形成稳定的空间溢出效应;湖北省市(州)层面下,农业机械化对本地水稻生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周边地区水稻生产具有显著的空间挤出效应。因此,加大科研投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规范跨省份农机服务市场是提升湖北省水稻供给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昭雄  王红玲  胡动刚  汪伟平  
本文根据2000—2012年湖北省农户农业机械化投资相关数据,对农户农业机械化投资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投资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农户已成为农业机械化的投资主体;农民人均纯收入、亩均受益、劳均耕地和政府亩均农业机械化投资对户均农业机械化投资均具有显著影响,对户均农业机械化投资的综合关联度分别为0.7230、0.7715、0.7143和0.7445。为此,笔者提出了促进农户农业机械化投资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映年  游天屹  吴昭雄  胡动刚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农业机械化投资规模总量及其比重情况,利用回归拟合方法得出其符合指数增长模式,表明政府机械化投资每年增长速度较快以及与农户农业机械化投资之间的博弈。同时,本文以湖北省为例,从纵向和横向角度,运用信息熵理论开展政府农业机械化投资强度分析。由此,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坚持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执行相应的庇古政策和配套的产权政策,采取阶段性的扶持措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和政策引导作用,注重统筹兼顾特别是大力扶植丘陵山区等弱势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晶  丁士军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在综合考虑各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其增长速度的基础上,运用象限图法和泰尔指数法,分析了湖北不同县域农机化发展类型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湖北县域农机化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类型,且在平原、丘陵、山区之间以及各县之间呈现分异性。发展活跃型和滞后型的县域数量居多,活跃型和潜力型县域从北至南绵延平原丘陵交错、国道贯通的中部地带,缓慢型县域集中于武汉城市圈的偏东地带,滞后型县域则聚集在西部和东南部偏远山区。泰尔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总体相对差异缩小的同时,三大地形区组内、组间差异以及各地形区内县域之间的差异都在缩小,组内差异是区域总差异的主要贡献者,但组间差异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晶  陈玉萍  阮冬燕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对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构成重大挑战。本文基于自然地理条件视角解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区域差异,从阻隔效应、收入效应和结构效应三个维度构建地形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分析框架。利用1991~2011年湖北省县级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山区地形、农民收入以及种植结构等因素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利用回归分解法和泰尔指数分解法测度地形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区域差异的贡献率。分析发现:地形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区域差异的解释程度达到35%~50%,是造成农业机械化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地形的阻隔效应构成地形总效应的主要戍分,在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初期地形的阻隔效应大幅度跃升,但2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曲凌夫  
本文论述了实行农业机械化对建设现代农业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路,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汝坤  
分析了发展云南省农业机械化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 ,并提出了与此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特点、要求和发展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广森  
农业机械化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从建平县小麦生产的发展看农业机械化的作用辽宁省建平县农机管理局李广森一、前言农业机械是农业的生产工具,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作为科技的载体和结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装备程度和生产力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金良  
本文从理论分析了我国机械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运用Panel-data模型对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劳动力的替代,但与劳动力、耕地和化肥等生产要素并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因此,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使机械化全面促使农业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敏丽  
论述了农业机械化分阶段发展的理论依据,从农业机械的替代效应、农用总动力结构变化、人畜机作业费用构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等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得出我国农业机械化仍处于初步机械化阶段的结论。提出应根据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农业机械化区划和经济区划,并在农业机械化区划的基础上,结合新情况,拟定不同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实施方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江  王雅鹏  
一、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生产的基础。"可见,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只有农业发展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吐尔逊·买买提  谢建华  
[目的]以新疆各地区为基本单元,对其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区划,为分类指导全疆各地区农机化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2001~2014年统计数据作为数据源建立了农机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指标标准值。构建了基于指标标准值、熵和变异系数的指标组合赋权法。依据此法,为各指标赋予权重,从而建立新疆2001~2014年14地区农机化发展水平关系数据模型。以各地州2001、2005、2010及2014年的农机化发展水平作为聚类样本,应用系统聚类法对其进行区划分析。[结果]从时间维度上,4个年段新疆各地州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簇间距离阀3.5、4.4、4.8和5.2条件下区划时,各划分区域农机化发展水平呈现出先高低分化,后趋同的态势。从空间维度上昌吉、巴州、塔城、博州和克拉玛依等5个地州农机化发展水平在不同的区划距离阀和时段内均显现为高度相似特征。[结论]以北疆为主的划分区域中相邻地区农机化发展水平聚集效应较明显。同时区划结果也揭示,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和喀什在4个区划年段中农机化发展水平的高度相似特征。其余各地区在研究年段内农机化发展水平聚集效应较弱。为不同地区农机化发展水平区划、农机化管理和服务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蔡键  唐忠  
华北平原地区探索出的小规模经营条件下的大马力机械化模式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华北平原地区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机械化发展模式,是因为该地区出现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从生产要素角度对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在华北平原出现的经济原因的分析表明,农业机械与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农业机械与土地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劳动力与资本的相对价格不断上涨刺激了农民的机械需求,这是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出现的前提条件;地貌类型与经营规模的匹配程度,将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实现农业机械化及其实现形式;华北平原地区地貌类型与经营规模不相匹配,是推动社会分工、产生新的市场——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根本原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郝庆升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到经营者对农机的购买力 ,使用农业机械的经济效益决定着经营者是否购买或使用农机 ,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政府对农业、农机工业及农机科研与教育的扶持 ,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外在动力。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个阶段中 ,各种动力因素曾起着不同的作用 ,政府作为外在动力主体 ,应采取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