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2)
2023(10107)
2022(8361)
2021(7499)
2020(6049)
2019(13687)
2018(13701)
2017(25554)
2016(14117)
2015(16057)
2014(16330)
2013(16068)
2012(15581)
2011(14021)
2010(14259)
2009(13034)
2008(12677)
2007(11388)
2006(10291)
2005(9548)
作者
(42629)
(35430)
(35062)
(33252)
(22715)
(16949)
(15997)
(13873)
(13818)
(12978)
(12151)
(12043)
(11601)
(11323)
(11239)
(10743)
(10524)
(10385)
(10314)
(10064)
(9151)
(8923)
(8657)
(8233)
(8170)
(7977)
(7913)
(7891)
(7446)
(7318)
学科
(59974)
经济(59901)
管理(33327)
(33145)
地方(23744)
中国(22319)
(21676)
企业(21676)
(20896)
方法(16638)
业经(15801)
农业(14282)
(13424)
(13177)
数学(13117)
数学方法(12981)
地方经济(12083)
(11502)
(11422)
(11413)
金融(11406)
银行(11394)
(11275)
(11211)
(10176)
贸易(10162)
环境(10015)
理论(9791)
(9700)
(9517)
机构
学院(196548)
大学(192863)
(76425)
研究(75802)
经济(74279)
管理(69355)
理学(57329)
中国(57119)
理学院(56506)
管理学(55488)
管理学院(55100)
科学(47785)
(43364)
(39894)
(39885)
(35966)
研究所(35916)
(34808)
中心(34641)
农业(30946)
(30795)
业大(30673)
师范(30453)
(29002)
(27706)
(27627)
北京(27517)
财经(26339)
技术(24244)
师范大学(24080)
基金
项目(128096)
科学(98815)
研究(97523)
基金(86734)
(75839)
国家(75040)
科学基金(62541)
社会(59830)
社会科(56394)
社会科学(56380)
(56172)
基金项目(45674)
(44355)
教育(43329)
编号(41909)
自然(37529)
自然科(36587)
自然科学(36575)
自然科学基金(35840)
成果(35484)
(34660)
资助(34352)
课题(30793)
重点(29325)
发展(28091)
(27608)
(26399)
(26289)
(25182)
创新(24637)
期刊
(99491)
经济(99491)
研究(62422)
中国(53503)
(38631)
学报(33411)
教育(30246)
科学(29220)
农业(26324)
管理(26103)
(26042)
大学(24927)
学学(22962)
(21226)
金融(21226)
业经(18829)
技术(18279)
图书(16884)
经济研究(15029)
(13536)
问题(12877)
书馆(12806)
图书馆(12806)
财经(12489)
(10899)
(10884)
论坛(10884)
资源(10320)
(9924)
科技(9915)
共检索到329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浩  王玉凤  
文章构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估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影响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组织状态、运营服务和服务限制等三个公因子,并以公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湖北省2008—2015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综合指数。研究发现,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组织状态因子对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文化服务投入规模和力度的持续加大能带来组织状态和服务体系发展水平的显著性提升;服务运营因子要求政府实时关注人口的增长与服务需求的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服务限制因子要求政府兼顾好服务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  张毅  沈怡杉  
文章从发展基础、经济贡献和增长潜力三个维度构建了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组合评价模型对湖北省现代服务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评价,揭示了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壮大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传清  李绍腾  陈扬亚  
文章选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10年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综合发展规模、影响力和发展质量等3方面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排名。研究发现,湖北省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上游,位居全国第11,中部六省之首,湖北省服务业发展在规模和影响力上均具有较大优势,但在发展质量方面尚待进一步改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颖  
在全面推进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以综合反映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效率、效果,及时修正区域低碳经济的战略途径,是亟待突破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利用2010年湖北省12个城市的统计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到了影响以上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主因子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欢  罗畅  成金华  王鸿涛  
发挥绿色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的检测、评估和导向作用,从绿色美丽家园、绿色生产消费、绿色高端发展三个方面构建了湖北省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评价方法和熵权法,测度湖北省2004—2013年各地市州绿色发展水平,运用Moran’s I指数及其散点图分析湖北省绿色发展空间关系。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包括:1湖北省2004—2013年各地市州绿色发展水平排序为随州、十堰、武汉、襄阳、宜昌、咸宁、黄冈、荆门、恩施、荆州、鄂州、孝感、黄石,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排序为襄十随城市群、荆荆宜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湖北省各地市州要有重点地改善绿色生态环境,推进绿色清洁生产,践行绿色消费,促进绿色高端发展。2湖北省绿色发展水平存在空间关联效应,但时空关联性趋于降低,存在离散现象。湖北省绿色发展需在武汉城市群、襄十随城市群和荆荆宜城市群的框架下,发挥随州、十堰、宜昌、武汉等城市在湖北省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作,推进协同发展,防止绿色发展的分化风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邹蔚烈  
近年来,湖北省竹溪县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夯实文化扶贫根基。县财政、文化等部门多方筹资,投入7000多万元支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总面积16750平方米的县文化馆、图书馆、全民健身中心,还扶持新建和改善了15个乡镇文化站、297个标准化农家书屋、5个文化大院,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公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世敏  
农家书屋被宣传为一项文化惠民工程,然而其重心却是出版发行的载体。这导致了农家书屋建设初期轰轰烈烈,后期除了出版物偶尔更新之外,几近沦为摆设,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效能。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新形势下,农家书屋亟待转型。农家书屋应该以服务为本位重新定位,通过与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和公共图书馆系统的联通,及时嵌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雪晴  田家华  
文章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基于主客观权重法与基尼系数法测度湖北省17个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各维度的发展差异;并利用ArcGIS和GeoDa软件分析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各维度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综合发展水平尚不均衡,多数城市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短缺区;各维度不存在发展差距悬殊的情况,但基础教育与公共文化发展水平在各城市间的差距相对较大;多个维度及综合发展水平均存在局部空间集聚特征,尤其是鄂中地区属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洼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雪晴  田家华  
文章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基于主客观权重法与基尼系数法测度湖北省17个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各维度的发展差异;并利用ArcGIS和GeoDa软件分析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各维度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综合发展水平尚不均衡,多数城市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短缺区;各维度不存在发展差距悬殊的情况,但基础教育与公共文化发展水平在各城市间的差距相对较大;多个维度及综合发展水平均存在局部空间集聚特征,尤其是鄂中地区属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洼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帆  王振伟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动力,是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志,"十八大"中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文章以湖北省为例,通过计算2004—2013年间湖北省各市州的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全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各市州的新型城镇化得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但是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全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可以分为4大类:城镇化水平高的武汉市;城镇化水平较高的鄂州市、随州市、黄石市、襄阳市、宜昌市;城镇化水平中等的十堰市、潜江市、孝感市、咸宁市、荆州市、荆门市;以及城镇化水平低的随州市、仙桃市、恩施州、神农架林区、黄冈市、天门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玮  
建立与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覆盖农民生产生活各领域、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跳出当前"三农"工作窘境,促进农业繁荣、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并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突破口。湖北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多元主体无序共生导致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服务总体水平低下导致供需矛盾突出;服务主体发育缓慢导致市场化程度偏低。应明晰多元化服务主体的功能定位,拓展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内容,搭建综合性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镧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湖北省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提取产业发展规模、产业发展环境、企业创新能力、产业发展速度等四个公因子,并基于因子得分排序对各高新区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排序和分类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各高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志  张振  孙志国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是当今重要的课题。文章在阐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和协调度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经济综合水平指数与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的协调度测度模型,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运用1990~2005年统计年鉴、全省及各地市州环境公报等各类统计资料,测算出1990年以来湖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度,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升保  
文章根据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从经济效率、经济运行稳定性、经济结构、人民生活、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代价六个维度上构建了包含30个基础指标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标准离差法和G1法三种赋权方法分别对指标进行赋权,进而基于极差最大化原则确定最优组合权重。采用组合赋权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湖北省经济发展质量的时序演变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