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7)
- 2023(11770)
- 2022(9988)
- 2021(9125)
- 2020(7859)
- 2019(18209)
- 2018(17829)
- 2017(34604)
- 2016(18854)
- 2015(21413)
- 2014(21610)
- 2013(21587)
- 2012(20902)
- 2011(19080)
- 2010(19590)
- 2009(18362)
- 2008(18269)
- 2007(17019)
- 2006(15348)
- 2005(13663)
- 学科
- 济(99247)
- 经济(99177)
- 管理(50339)
- 业(45971)
- 企(34668)
- 企业(34668)
- 方法(34640)
- 数学(30828)
- 数学方法(30530)
- 地方(27610)
- 农(26350)
- 中国(24134)
- 财(20061)
- 学(19245)
- 业经(18757)
- 农业(17450)
- 制(16171)
- 地方经济(15480)
- 贸(15480)
- 贸易(15473)
- 易(14902)
- 环境(13967)
- 融(13128)
- 金融(13126)
- 银(13093)
- 银行(13069)
- 和(12971)
- 策(12661)
- 行(12550)
- 理论(11050)
- 机构
- 学院(275360)
- 大学(272278)
- 济(124274)
- 经济(121586)
- 管理(101387)
- 研究(100809)
- 理学(85078)
- 理学院(84050)
- 管理学(82626)
- 管理学院(82097)
- 中国(77486)
- 科学(60180)
- 京(57783)
- 财(56590)
- 所(52367)
- 江(48424)
- 农(48212)
- 研究所(46996)
- 中心(46637)
- 财经(43083)
- 业大(39265)
- 经(38699)
- 经济学(38586)
- 农业(37593)
- 范(37241)
- 师范(36902)
- 北京(36296)
- 院(35852)
- 州(35653)
- 省(34604)
- 基金
- 项目(171920)
- 科学(133999)
- 研究(128926)
- 基金(121365)
- 家(104461)
- 国家(103534)
- 科学基金(87609)
- 社会(80889)
- 社会科(76464)
- 社会科学(76439)
- 省(70451)
- 基金项目(63619)
- 教育(58543)
- 划(56841)
- 自然(54450)
- 编号(53498)
- 自然科(53023)
- 自然科学(53004)
- 自然科学基金(52005)
- 资助(50487)
- 成果(44626)
- 发(39922)
- 重点(39367)
- 课题(38432)
- 部(38037)
- 创(34613)
- 发展(32826)
- 性(32799)
- 创新(32528)
- 国家社会(32441)
- 期刊
- 济(151521)
- 经济(151521)
- 研究(87340)
- 中国(59199)
- 农(44237)
- 财(43723)
- 学报(39588)
- 管理(37335)
- 科学(36820)
- 融(30206)
- 金融(30206)
- 大学(29886)
- 农业(29619)
- 教育(29376)
- 学学(27975)
- 技术(25591)
- 经济研究(24232)
- 业经(23448)
- 财经(21779)
- 问题(19415)
- 经(18867)
- 贸(15600)
- 技术经济(15527)
- 业(15281)
- 统计(14326)
- 资源(13851)
- 国际(13415)
- 世界(13362)
- 图书(13272)
- 理论(13104)
共检索到440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丽 李明武
内河航运以其环保和资源节约优势极大拉动着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铁路公路的兴起,地位开始下降。从湖北省长江航运的SWOT分析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湖北省长江航运的发展。
关键词:
湖北 长江经济带 长江航运 SWOT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业付 罗晰
文章从长江航道建设和流域经济两个子系统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运用协调度模型研究近10年来它们之间的协调状态:2004年处于基本不协调状态,2005-2009年处于协调状态,2010年处于基本协调状态,2011-2013年处于协调状态,还未出现明显的不协调状态。但随着国家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深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对于统筹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区域经济布局,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长江黄金水道 流域经济 主成分法 协调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良华
提出建设西江黄金水道上向东开放龙头城市是梧州抢抓珠江—西江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机遇而做出的城市发展新定位,南广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梧州正式迈入高铁经济时代,讨论了高铁经济对于梧州建设西江黄金水道上向东开放龙头城市的"双刃剑"效应,最后为梧州加住机遇快速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铁经济 西江黄金水道 龙头城市 梧州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阴地处江尾海头,是长江下游新兴的工业港口城市,市域面积988平方公里,人口116万。近年来,江阴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等50项全国性荣誉称号。在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公布的“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百强中名列前茅。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8亿元、财政收入68.6亿元、全社会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婧伶
发挥广西西江黄金水道的航线优势,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对广西形成西江经济带,打造我国沿海经济新一极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SWOT法分析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现代物流的发展优势、主要劣势、发展机遇和发展挑战,笔者认为建设广西西江黄金水道现代物流体系要做好产业布局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疏通滞航和加强区域内外合作。
关键词:
广西西江 黄金水道 现代物流 SWOT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乐章 李芳 常贤波
文章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为分析框架,利用湖北省沿江48个小城镇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将数据中14项统计指标降维为经济实力、人口与区域、水运设施、居民收入、工业园区5个公因子,对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小城镇建设进行综合测评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湖北省沿江小城镇建设明显领先于全省小城镇整体水平,水运基础设施构成沿江小城镇发展的主要优势,但沿江小城镇发展极不均衡。因此,文章提出以重点城镇为核心,建设特色城镇,梯次推进均衡发展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小城镇建设 沿江城镇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商
一部2030年前治理开发“黄金水道”的宏伟蓝图——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最近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鉴定。该报告达35万字,内容涉及水利、地矿、农业、交通、能源等许多方面,是今后40年长江流域开发治理系统工程的基本框架和指南。该报告在资源与环境方面的规划目标是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电,努力减少环境污染。根据规划要求,近期将大力开发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水资源,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彬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营、泛珠三角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的进一步推进,广西沿江经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全球一体化面前,只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继而与国际接轨,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志纯,高新华
浦东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和开放,以及即将进行的长江三峡电站的建设,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经济带的开发和开放提供了契机。浦东的开放是以长江流域为背景和后盾的。特别是拟议中的三峡电站的建设,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将是高科技、新设备、高功能、现代化建设的结晶。三峡电站的建设必将带动其它产业的综合发展。这一态势同浦东开发区的结合,显然将促进长江中下游的开放,这是客观发展规定了的。周志纯、高新华先生对此作了研究,现予发表。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爱军 彭艳
通过选取沿湖北省长江经济带的14个乡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它们的基本经济要素指标,经过数据处理、分析,得出这些小城镇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律。并提出了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镇特色经济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小城镇 特色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彬
一、国外流域成功开发模式的经验1.因地制宜,选择重点,综合利用,形成特色。国内外实践表明,根据国情区情域情选择开发的主导目标,综合利用水资源的战略是经济可行的。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是世界流域开发的一个成功典型,流域管理局从防洪入手,突出发展水运、水电、配合火电、核电、优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新玲 黎鹏 甘丽华 蔡颖
从经济社会角度对湖北省生态足迹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选取了经济、消费、产业结构、人口四个方面的变量,为了消除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先通过因子分析对原自变量进行信息提取和综合自变量合成,然后用合成的综合自变量对湖北省生态足迹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消费、产业结构和人口均显著影响湖北生态足迹水平,为此,湖北省应该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来降低生态足迹水平,进而促使湖北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生态足迹 驱动因素 长江经济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祝平
湖北省经济展望及对策蒋祝平一、湖北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1.湖北经济发展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和主要经济指标较改革之初均有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增长,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非农产业占GDP比重超过75%,1997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伟 缪江波 夏俊楠 武静
研究湖北省长江经济带沿岸地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演化规律,对于促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实现沿江地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时空维度对2010、2015及2017年湖北省长江经济带沿岸15 km内的土地利用及"三区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7年,城镇空间不断侵占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农业空间同步占据生态空间,生态空间明显减少;生态空间转化为农业空间最为显著,农业空间、生态空间转变为城镇空间是空间交叉转换的主流趋势;地理基础条件决定了"三区空间"的总体分布特征,相关政策推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产业模式调整,但在农业空间的功能提升、城镇空间的集约高效利用、底线控制等层面还存在政策短板和有效的落地机制,总人口和城镇人口规模的增加以及乡村人口规模的稳定,是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增长的内在动力,"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耦合机制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