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1)
- 2023(12063)
- 2022(10268)
- 2021(9526)
- 2020(8055)
- 2019(18401)
- 2018(18149)
- 2017(34600)
- 2016(18624)
- 2015(21005)
- 2014(20850)
- 2013(19912)
- 2012(18157)
- 2011(16141)
- 2010(15808)
- 2009(14005)
- 2008(13274)
- 2007(11421)
- 2006(9581)
- 2005(8051)
- 学科
- 济(74407)
- 经济(74321)
- 管理(51280)
- 业(47338)
- 企(39020)
- 企业(39020)
- 方法(35548)
- 数学(31718)
- 数学方法(31222)
- 农(19950)
- 财(19037)
- 中国(17848)
- 学(16903)
- 业经(15226)
- 地方(15101)
- 制(14024)
- 农业(13235)
- 理论(12028)
- 务(11868)
- 体(11822)
- 财务(11816)
- 财务管理(11789)
- 技术(11664)
- 环境(11634)
- 贸(11442)
- 贸易(11437)
- 企业财务(11217)
- 和(11109)
- 易(11025)
- 融(10646)
- 机构
- 大学(255733)
- 学院(255341)
- 济(100526)
- 管理(99976)
- 经济(98481)
- 理学(87448)
- 理学院(86452)
- 研究(86082)
- 管理学(84634)
- 管理学院(84194)
- 中国(62496)
- 科学(55493)
- 京(52521)
- 农(45897)
- 财(45587)
- 所(42531)
- 业大(41308)
- 中心(40472)
- 研究所(39571)
- 江(37342)
- 财经(37078)
- 农业(36255)
- 范(34594)
- 师范(34152)
- 经(34007)
- 院(32380)
- 北京(31426)
- 经济学(30675)
- 州(28739)
- 技术(27959)
- 基金
- 项目(187977)
- 科学(149427)
- 基金(137942)
- 研究(134167)
- 家(122114)
- 国家(121193)
- 科学基金(104315)
- 社会(85348)
- 社会科(80953)
- 社会科学(80926)
- 省(74591)
- 基金项目(73596)
- 自然(69134)
- 自然科(67560)
- 自然科学(67539)
- 自然科学基金(66287)
- 划(62989)
- 教育(62488)
- 资助(55301)
- 编号(53022)
- 重点(43522)
- 成果(41822)
- 部(41704)
- 发(40245)
- 创(39492)
- 课题(37160)
- 创新(37088)
- 科研(36938)
- 国家社会(35877)
- 计划(35612)
- 期刊
- 济(101275)
- 经济(101275)
- 研究(67215)
- 中国(46695)
- 学报(43679)
- 农(40016)
- 科学(39603)
- 财(35102)
- 管理(34281)
- 大学(33352)
- 学学(31746)
- 农业(27706)
- 教育(27673)
- 技术(23790)
- 融(18511)
- 金融(18511)
- 财经(17516)
- 业经(16995)
- 经济研究(15899)
- 经(15002)
- 业(14673)
- 问题(13593)
- 版(13316)
- 资源(13267)
- 统计(13230)
- 科技(12702)
- 策(12142)
- 技术经济(11883)
- 业大(11623)
- 决策(10879)
共检索到357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俊东 孙琳琳
从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技术转化的3个阶段、4个参与主体出发,研究建立一套产学研合作效率评价体系,并采用超效率DEA方法对湖北省12个地市的产学研合作效率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湖北省内各地产学研合作效率水平差异明显,部分地市尚未达到有效水平,但总体上随时间的变动呈上升趋势。为此,针对4个参与主体,从科技成果转化的3个阶段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DEA 效率评价 湖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林青 谭力文 张真
本文利用极大值法对湖北省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结果鉴别出8个大集群,包括了42个部门中的36个。其中“农业—食品集群”、“金融—零售集群”,以及由“建筑集群”、“钢铁—汽车集群”和“运输—石油集群”组成的集群群在湖北省经济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投入产出表 极大值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海朦 胡静 吕丽
文章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了生态旅游地多元主体冲突分析的理论框架,以湖北省神农架为案例地,运用质性分析方法解析了多元主体冲突的演变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生态旅游地冲突是行动者网络构建过程中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利益失衡而引发的异议,具有动态变化性;(2)冲突随着行动者的增加逐渐趋于复杂化,呈现萌芽、显化和升级的渐进式发展趋势;(3)资本分化和利益受损是冲突形成的内在根源和直接原因,制度缺位或失灵是冲突形成的充分条件,权力失衡、社会分层和旅游失序则是中介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真 赵应文 熊熹 赵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聂艳 罗毅 于婧 陈芳
借助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定量测算了1999—2011年湖北省17个行政单元的耕地压力指数并分析了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999—2011年湖北省耕地压力呈弱倒"U"型,根据耕地压力指数的时序变化可将17个单元分为持续拉升区、和缓保持区、平稳下降区;1999—2011年的Moran’s I值表明湖北省耕地压力具有较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2001年Moran’s I值最高,2005年Moran’s I值最低;2011年17个单元的局部自相关指数表明湖北省各行政单元的耕地压力在空间上也具有一定的集聚或分异特征,尤其是以武汉市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湖北省耕地压力的热点(高峰)地区。研究结果对制...
关键词:
耕地压力 空间自相关 时空规律 湖北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九兴 杨钢桥
大样本的农地整理项目绩效研究,对科学制定农地整理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湖北省2001~2009年322个省级投资农地整理项目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农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13项指标,借助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值,加权得到各项目绩效评价总分值,并分析了项目绩效及其空间分布特征、项目绩效与单位面积投资、项目数量与地区耕地资源禀赋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多数农地整理项目的绩效处于一般水平,少数项目达到绩效良好水平,在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一定投资标准范围内,单位面积投资与项目绩效之间相关性显著,投资增加会导致项目绩效的增加;因应不同的工程模式区,各地市州之间...
关键词:
农地整理项目 绩效评价 空间特征 湖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耀彬
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分形方法和断裂点模型对湖北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进行定量测度和空间的次级划分,并对其形成演变规律进行时空分析和优化提升。研究显示:(1)该省城市分布密度较大,且区域人口分布与城市分布基本一致。(2)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类型现状正处于集聚型,城市空间分布有着"沿路、沿江、沿线"的三沿特点,次级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变化类型有着向均匀型演变的趋势。(3)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变化正处于初步网络化阶段,大中城市向心集聚和扩散2种力量基本均衡,城市总体空间分布有着"沿江"的一元性向"三沿"的多元性演化的趋势。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对其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发展提出了优化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会琴 王林 闫晓冉
旅游效率评价对合理配置旅游要素和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DEA分析方法,构建了湖北省旅游效率评价指标,对湖北省15个市、州的旅游效率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为各地区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策。
关键词:
旅游效率 DEA 湖北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江松颖 刘颖 万晶
"藏粮于地"是新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分析湖北省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特征,运用LMDI方法对影响粮食产量的耕地利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湖北粮食生产正处于稳定增长时期,但其周期性波动特征并未改变,粮食产量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湖北省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中间高,两边低的区位特征;单产提高与复种指数上升是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种植业结构调整与耕地资源减少导致了粮食减产;由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差异,不同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程度与方向、耕地资源的利用方式都不相同。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调整耕地利用方式,合理安排耕作制度,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农业科技创...
关键词:
粮食生产 耕地因素 时空特征 湖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广析
文章运用三阶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湖北省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湖北省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得到各产业对于外部冲击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对短期经济冲击最敏感,而第一产业对短期经济冲击最不敏感。短期经济冲击对第一产业的发展不会产生根本影响,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显著影响。第一产业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与经济发展规律和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一致。
关键词:
三次产业 结构转型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广析
文章运用三阶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湖北省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湖北省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得到各产业对于外部冲击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对短期经济冲击最敏感,而第一产业对短期经济冲击最不敏感。短期经济冲击对第一产业的发展不会产生根本影响,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显著影响。第一产业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与经济发展规律和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一致。
关键词:
三次产业 结构转型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珊 徐琪 陈熙元
文章基于湖北省人口普查数据,选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人口老龄化指标,运用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等分析方法,探讨2000—2020年湖北省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北省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实现了由年轻型到深度老龄化的转变;湖北省县域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集聚程度先减弱后增强;湖北省人口老龄化重心呈现不规律移动,在钟祥市和天门市之间迁移,重心移动速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根据单因子探测结果可知,人口死亡率是影响湖北省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大因子;交互探测结果显示,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的交互作用对湖北省人口老龄化的解释能力最强。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时空格局 重心迁移 驱动因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婷婷 邓宏兵 陈虎群
文章从时空角度出发,以湖北省2004~2012年县域投资环境竞争力为测度指标,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和GIS技术,采用变差系数、首位度、泰尔系数等传统区域差异指标,分析湖北省投资环境的总体差异;并运用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标准差椭圆等空间分析方法对近十年湖北省投资环境局部异质性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表明:湖北省县域投资环境水平的相对差异呈波动缩小趋势,县域之间的不平衡性在减弱;县域投资环境竞争力集聚性增强,各县域存在着极强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但是,湖北县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的空间特征呈现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成"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标准差椭圆在总体上有小幅度的收缩趋势,基本上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范围覆盖了除西部县域的大部分地区,县域投资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北—东南格局,并且这种分布格局有进一步凸显的趋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崔家兴 高喆 滕媛媛 王山海 顾江
探究2008-2016年湖北省各县域乡村地域人口外流的空间特征和演变机制,研究发现,湖北省乡村人口外流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格局,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研究期内外流比例呈全面上升趋势,人口外流高值区从东部向西部扩展,乡村人口外流比例与其收入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期内外流目的地为省外的人口比例显著降低,省内流动的比例表现出增高趋势;乡村人口外流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空间格局可以利用"推—拉"理论从家庭综合理性角度较好地解释,并根据机制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方杰 王宏志 王璐瑶
湖泊是抵御湖区水系洪水灾害的天然屏障,而水库是现代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共同肩负着防洪减灾的重任。为探明湖北省湖库洪水调蓄能力,选取湖泊可调蓄水量、水库防洪库容作为评估指标,通过构建湖库洪水调蓄能力评估模型,分析全省湖库洪水调蓄能力及空间分异特征。结论如下:(1)湖北省湖泊、水库综合洪水调蓄量为416.02×10~8 m~3,其中湖泊可调蓄水量为79.69×10~8 m~3,水库防洪库容为336.33×10~8 m~3,分别占湖库洪水调蓄功能总量的19.16%和80.84%;(2)湖泊可调蓄水量较大的地区包括武汉、荆州、鄂州、黄石等地市以及鄂东丘陵、江汉平原,而单位面积湖泊调蓄洪水能力较强的地区为鄂州、黄石、咸宁、黄冈,其值分别为405.99×10~4、400.31×10~4、392.32×10~4和391.22×10~4m~3/km~2;(3)水库防洪库容较大的地区主要为鄂西山地的宜昌和十堰,分别为119.18×10~8 m~3和103.03×10~8 m~3,占全省防洪库容总量的66.06%,而鄂州、天门和神农架水库防洪库容极小,不足全省水库总防洪库容的1%;(4)湖库综合调蓄能力空间分布特征与水库洪水调蓄能力空间分布相一致;从湖泊、水库洪水调蓄能力的构成来看,以湖泊防洪为主和以水库防洪为主的地市不相上下,水库在湖北省防洪体系中占绝对主体地位,同时湖泊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湖泊萎缩、水库险病等突出问题,可以通过退田还湖、除险加固等工作提高湖库综合调洪能力。本研究可为湖北省湖库防洪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