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7)
2023(7135)
2022(5995)
2021(5489)
2020(4673)
2019(10385)
2018(10354)
2017(19635)
2016(10844)
2015(12070)
2014(11997)
2013(11903)
2012(11097)
2011(10055)
2010(10105)
2009(9644)
2008(9498)
2007(8527)
2006(7786)
2005(7072)
作者
(31507)
(26745)
(26342)
(25347)
(16957)
(12816)
(11879)
(10212)
(10205)
(9589)
(9273)
(9170)
(8728)
(8502)
(8479)
(8162)
(7896)
(7830)
(7781)
(7608)
(6776)
(6578)
(6392)
(6198)
(5962)
(5939)
(5903)
(5901)
(5355)
(5255)
学科
(42626)
经济(42551)
管理(36310)
(31314)
(24230)
企业(24230)
(14825)
方法(14346)
(13572)
(13504)
地方(13223)
数学(12278)
数学方法(12158)
中国(11735)
业经(10579)
农业(10377)
环境(9289)
(9173)
(8748)
资源(7589)
体制(7560)
(7239)
(7237)
财务(7214)
财务管理(7194)
(7156)
(7150)
银行(7135)
(6961)
金融(6956)
机构
学院(154669)
大学(154080)
(62672)
经济(61121)
管理(58673)
研究(54175)
理学(49915)
理学院(49264)
管理学(48433)
管理学院(48138)
中国(41375)
科学(33558)
(32622)
(32452)
(27486)
(27000)
(26352)
中心(25313)
研究所(24641)
财经(24408)
业大(23258)
(21948)
(21472)
(21219)
师范(21043)
农业(20901)
(19909)
北京(19698)
(19575)
经济学(19275)
基金
项目(105627)
科学(84158)
研究(77320)
基金(77143)
(66971)
国家(66433)
科学基金(57606)
社会(50486)
社会科(47870)
社会科学(47856)
(44544)
基金项目(41971)
自然(37082)
自然科(36040)
自然科学(36030)
自然科学基金(35344)
(34883)
教育(34578)
编号(31267)
资助(29995)
成果(25295)
(24917)
重点(23934)
(23418)
(23109)
课题(21784)
(21781)
国家社会(20901)
创新(20589)
教育部(19887)
期刊
(75295)
经济(75295)
研究(46026)
中国(36634)
(25866)
(25354)
学报(24328)
科学(22903)
管理(21713)
大学(18385)
学学(17198)
农业(16918)
教育(14430)
(14425)
金融(14425)
技术(12382)
财经(12323)
业经(12181)
资源(11376)
(10480)
经济研究(10094)
问题(10023)
(8558)
图书(7858)
(7559)
科技(7512)
(7509)
现代(7370)
理论(6923)
技术经济(6918)
共检索到241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谭力  张志  张高华  
矿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湖北省东部矿产资源违规开采点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成因机制,对遏制违法开采行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结合野外调查获取的2011-2014年矿产资源违规开采点数据,采用空间插值、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和重心模型等方法,从全部矿产资源、主要违规矿种的违规开采点密度分布特征和违规开采点重心转移两个层次、三个方面揭示矿产违规开采点空间转移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违规开采点集中分布在大冶市和阳新县,具有向大冶市与铁山区结合部转移的特点,但金属矿产违规重心几乎不变,建筑石料用灰岩逐年向阳新县转移,主要受矿产资源禀赋特征、交通便捷程度、不同行政单元结合部和经济发展刚性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违规开采点重心呈"Z"型转移,迁移轨迹与监管疏漏导致的不同区域违规开采数量变化和重要矿种分布情况有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谭力  张志  张高华  
矿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湖北省东部矿产资源违规开采点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成因机制,对遏制违法开采行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结合野外调查获取的2011-2014年矿产资源违规开采点数据,采用空间插值、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和重心模型等方法,从全部矿产资源、主要违规矿种的违规开采点密度分布特征和违规开采点重心转移两个层次、三个方面揭示矿产违规开采点空间转移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违规开采点集中分布在大冶市和阳新县,具有向大冶市与铁山区结合部转移的特点,但金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波  
对湖北省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用区位商指标分析湖北省金属矿产资源产业经济基础和结构,从产业集中度、市场占有率及产品结构方面分析资源产业的市场结构。主要结论是:①金属矿产资源产业经济基础规模较大,钢铁工业具有相对优势,需确立金属矿产资源产业的经济基础地位;②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集约化生产,重点发展钢铁和有色金属加工业;③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的竞争力;④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与供给;⑤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⑥开发新的金属矿产资源和非传统矿产资源产业,形成金属矿产资源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文龙  史雪瑞  
我国资源开采地政府矿产资源收益统计存在制度不够完善、核算方法较为滞后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矿产资源收益优化配置的障碍。文章通过分析国际上政府矿产资源收益统计成果,借鉴IMF矿产资源收益统计模板和EITI收入模板,结合我国资源开采地政府矿产资源收益统计的现状,提出了适合我国资源开采地政府矿产资源收益数据统计的标准模板及数据采集策略。该模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资源开采地政府矿产资源收益数据有限的困境,有助于资源开采地政府矿产资源收益统计与国际接轨,为矿产资源收益优化配置提供了收入统计基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牛富荣  吕红霞  张文龙  
财政制度是资源开采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本研究借鉴资源富集国家财政制度的框架和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矿产资源财政制度的实践,分析发现资源开采地政府在收益管理制度、跨年度预算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由此提出构建预测资源收益模板、制定中短期财政规则、建立中期支出框架(MTEFs)等适合我国资源开采地政府的配套财政制度方案。该方案降低了资源开采地政府的制度设计成本,有助于提升资源收益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中短期稳定和长期可持续的目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穆东,黄小龙  
矿产资源在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破坏严重,恢复和治理成本高,开采企业难以独自承担恢复和治理费用,资金的缺乏致使矿产资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得不到有效控制。本文提出了建立矿产资源开采专项环境基金,以确保矿产资源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恢复和治理的资金来源。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宋韦剑  李淑贞  闵涛  李文胜  
为解决国土部门矿产资源监管缺位、滞后的问题,改变原有"被动"监管机制,结合矿山环境特点,从国土部门的视角,提出了基于矿山物联网和WebGIS技术构建矿产资源开采远程监控系统的方法,并与应用实例相结合,系统阐述了矿产资源开采远程监控系统系统框架、组网方法及核心算法。在徐州地区煤矿及石膏矿的试点研究表明,系统改变了原有工作模式,在越界开采和储量管理上效果突出,能够适应国土资源部门对矿产资源开采的监管需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陶建格  沈镭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矿产资源价值的认知是人们研究矿产资源的起点,明确了矿产资源的价值才能建立起有效的资源管理规制和资源市场机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矿产资源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矿产资源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体现矿产资源价值的定价是经济社会实现资源配置的价格机制基础;同时,矿产资源定价是依赖于不同的资源配置目的而形成的资源配置管理方法。随着矿产资源可供给问题的出现,矿产资源竞争和定价权问题成为当前资源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我国的矿产资源定价机制也在逐步形成。供求机制是矿产资源全球统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矿产资源的主要方法;在矿产资源市场上,资源市场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文盛  孟立贤  
虽然我国学者对生态补偿的研究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没能建立起较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文章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定义出发,提出了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相结合,由定价机制、实施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构成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承武  蒲春玲  
由于现行资源开发体制和财政税费制度的原因,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资源所在地政府和居民利益受到一定损失。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资源产权制度,资源税费制度、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和资源补偿法律制度层面对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利益受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要理顺中央政府、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确立资源地区对属地资源的收益权,建立资源属地收益和异地有偿使用的利益协调机制,加大对资源地的补偿,使新疆尽快走出"富饶的贫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海霞  苏珺  
面对矿产资源开发中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补偿机制通过对矿山、矿区、矿城以及资源型地区的补偿行为,采用相应的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法律手段,使环境毁损责任主体负担环境成本,并对保护、治理改善环境行为进行补偿,尽可能恢复环境的原有功能,是涉及市场机制、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综合制度安排。
[期刊] 改革  [作者] 苏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离不开生产要素市场的完善,而生产要素市场的完善离不开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一般而言,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源、资金和劳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黎元生  王文烂  胡熠  
指出当前中国矿产资源开发而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根源在于生态补偿机制缺失,并提出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需要着力解决"由谁补偿"、"补偿多少"和"怎么补偿"3个基本问题。即实行"新旧账"分治,明确矿山环境恢复补偿主体以及责权利,多渠道筹集废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以重置成本为依据确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标准,因地制宜地确定征收办法;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的招标、监管和效益评价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兴  刘京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相关学者已经从多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其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对策研究的针对性仍显不足。本文将从内涵、要素与实现方式三方面对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进一步推动对该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孔凡斌  
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加速矿区生态环境修复进程,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国家战略的优先领域。阐述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中造成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系统分析我国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政策进程和实施效果,梳理我国建立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面临的现实困难和机制障碍。结合我国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从补偿资金的筹措机制、使用机制、行政部门间协调规划、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建立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