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6)
2023(4951)
2022(4081)
2021(3777)
2020(3172)
2019(7130)
2018(7125)
2017(12829)
2016(7212)
2015(8141)
2014(8277)
2013(8118)
2012(7898)
2011(7087)
2010(7070)
2009(6341)
2008(6277)
2007(5817)
2006(5368)
2005(4498)
作者
(21607)
(18352)
(17713)
(17442)
(11505)
(8877)
(8096)
(7012)
(6968)
(6776)
(6293)
(6209)
(6117)
(5775)
(5644)
(5619)
(5443)
(5183)
(5057)
(5021)
(4685)
(4481)
(4441)
(4293)
(4148)
(4110)
(4089)
(4061)
(3704)
(3651)
学科
(28751)
经济(28644)
管理(17356)
地方(15706)
(13235)
(12919)
环境(9543)
中国(8842)
农业(8777)
(8048)
(7841)
企业(7841)
方法(7444)
业经(7234)
地方经济(6943)
生态(6434)
数学(6198)
数学方法(6096)
资源(5724)
(5394)
(5297)
(5046)
(4969)
(4617)
土地(4174)
农业经济(4045)
教育(3799)
(3671)
贸易(3664)
(3583)
机构
学院(94023)
大学(91002)
研究(37830)
管理(32966)
(32938)
经济(31826)
中国(27998)
理学(26950)
理学院(26501)
科学(25927)
管理学(25857)
管理学院(25701)
(21738)
(20954)
(19553)
中心(18710)
(18005)
研究所(17821)
业大(17488)
(17189)
农业(16615)
(15883)
师范(15746)
(15200)
(14225)
(14166)
北京(12756)
师范大学(12598)
科学院(11962)
技术(11823)
基金
项目(66757)
科学(51057)
研究(49968)
基金(44148)
(39101)
国家(38713)
科学基金(32152)
(31320)
社会(29535)
社会科(27561)
社会科学(27551)
基金项目(24363)
(23883)
教育(21926)
编号(21342)
自然(20741)
自然科(19979)
自然科学(19970)
自然科学基金(19523)
成果(16991)
资助(16723)
(16442)
课题(16345)
重点(16182)
(13183)
(13158)
(13117)
发展(13037)
计划(12798)
(12785)
期刊
(45837)
经济(45837)
中国(28880)
研究(26924)
(20657)
学报(16835)
科学(14763)
教育(14720)
农业(14338)
大学(12258)
学学(11241)
(10847)
管理(10762)
资源(9654)
技术(9368)
业经(8772)
(8427)
金融(8427)
(7864)
图书(7552)
书馆(5925)
图书馆(5925)
问题(5800)
(5321)
(5245)
林业(5240)
科技(5162)
经济研究(5085)
职业(4980)
(4582)
共检索到159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蒋立  王安  杨布朗  张志涛  朱烈夫  
文章采用典型调查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三峡库区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工程对农户生计影响等内容,对湖北省生态屏障区内的秭归和巴东2县5镇12村359户农户开展了问卷调查,从生态林管护、生态林转经济林、抛荒地造林、生态产业发展缺乏配套政策、生态政策执行面临的财政管理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从生态保护与修复、森林管护制度、生态产业配套政策、经济林产业发展措施、解决抛荒地造林问题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蒋立  王安  杨布朗  张志涛  朱烈夫  
文章采用典型调查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三峡库区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工程对农户生计影响等内容,对湖北省生态屏障区内的秭归和巴东2县5镇12村359户农户开展了问卷调查,从生态林管护、生态林转经济林、抛荒地造林、生态产业发展缺乏配套政策、生态政策执行面临的财政管理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从生态保护与修复、森林管护制度、生态产业配套政策、经济林产业发展措施、解决抛荒地造林问题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志涛  蒋立  张鑫  张海鹏  郜亮亮  
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是维护三峡水库生态安全的的重要屏障。2010年以来,生态屏障区内开展了以长江两岸森林工程和三峡库区后续植被恢复项目等生态恢复工程,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采用典型调查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工程对农户生计影响等内容,对重庆市屏障区内的涪陵、忠县、云阳和奉节等区县开展了实地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区内创新工程营造林机制,经济林产业呈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各级生态建设政策全面保障。政府向退耕农户提供长期稳定的租地补贴,才能保持生态林现状。从事柑橘生产的农户面临着技术、市场等风险。为了生态屏障区内增绿增收,建议创新绿色发展理念,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巩固生态屏障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姚阳  刘智超  蒋琳琳  
向区外转移一定数量的过载人口是三峡生态屏障区土地生态功能建设的前提。基于农户访谈与问卷调查,对三峡库区典型生态屏障区内的涪陵、奉节、秭归、夷陵4区县的农户转移意愿进行了抽样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转移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61.3%的被调查户愿意转移,影响农户转移意愿的主要因素为户主文化水平、家庭非农收入比重、人均耕地面积、村社距集镇距离和村社环境,户主的文化水平越高、家庭非农收入比重越大、人均耕地面积越多,所处村社距集镇的距离越远、环境越差,则农户向外转移的意愿就越强烈。另外,地区因素对农户的转移意愿也存在一定影响,4个样本区县中农户转移意愿强度从大到小依次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学雷  蔡述明  任宪友  陈世俭  
三峡工程的兴建给库周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给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水库蓄水将导致库区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容量不足等等。三峡水库周边的水位变动区域的干、湿交替区———湿地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功能和环境景观特点,新建大型水库周边湿地开发利用对库区移民安置及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应对其进行有效、合理、安全的综合开发利用。三峡库区湿地的水位具有年内周期性涨落变化特点,以库区水位变动带来划分不同的区域,并结合库区涨落带的坡度、土壤和水文等条件,探索与不同湿地区域段相适宜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式。这种因地制宜的湿地生境开发利用途径对缓解库区人地矛盾,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和景观将发挥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馨越  魏朝富  倪九派  
三峡生态屏障区的建设是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的重要内容,能够起到保护三峡水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作用。然而,库区内过度的人类活动和尖锐的人地矛盾给生态屏障区的建设任务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本文在分析三峡工程生态屏障区人口转移必要性的基础上,从"迁-安-融"三个方面建立了人口转移的运行机制,并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探讨了实施保障的构建。研究表明:迁移阶段主要是权益折算、差额置换构建补偿机制以及重点推进机制;安置阶段主要以货币化等住房方式和就业方式进行安置;融合阶段要从产业化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工业园等方面推动产业发展,以及从户籍改革等方面加快城镇建设,同时从就业培训等方面培育安置人口,从而保证生态屏障区人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淑娴  彭毅  
湖北省秭归县因其位于三峡库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本文对秭归县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做了简单介绍,从中总结出了秭归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秭归县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等良好的发展契机,充分发展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以县内龙头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及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争取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将秭归县的农村地区建设成为富裕、文明、民主的新型农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金亮  黄志霖  邵景安  李阳兵  
从点格局角度研究林地及其不同类型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探求空间异质性在林地景观中的连续变化和分布趋势。选取点格局密度和Ripley K函数,建立重庆库区生态屏障区不同样带和1997-2005年间林地景观的点格局数据库,以此分析林地及其3种不同类型景观的样带梯度分布和空间聚集特征变化。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林地景观点格局的样带梯度分布在整体上表现出空间极不均衡特征,中心点上游林地景观点格局密度呈"双峰"梯度空间分布特征,下游呈"阶梯"梯度空间分布特征;②在各级空间尺度和时间变化上,屏障区林地景观格局都表现出局部空间聚集分布,与1997年相比,2005年林地分布范围在扩张,且空间分布均匀程度在提高,而空间聚集分布的特征在减弱;③有林地景观空间聚集特征与整体林地景观接近一致,有林地的基质优势在减弱。灌木林地分布在空间上比有林地更为集聚,在时间上聚集程度也在加强。疏林地由于在空间上扩张速度快致使其空间聚集发生减弱,空间分散性更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烈夫  殷浩栋  张志涛  柯水发  
基于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的1 080户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和OLS分组回归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生态补偿形式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进而验证生态补偿能否实现精准扶贫。研究发现:生态林、退耕还林和经济林等三种现金补偿方式更有利于高收入农户;长江绿化项目雇员等工作岗位型补偿在低分位数上显著提升了农户的家庭收入。现行三峡生态屏障区生态补偿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益贫作用,但为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后续应考虑到农户异质性以扩大其适应范围,并注重措施的长期性执行和保障机制的完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靖塬  
阐释了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建设的内涵与意义,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农村地区的调研,发现该区域生态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环境脆弱、建成环境污染、建设资源困境、清洁能源问题、乡土文化流失等客观问题,并从理论体系、方法路径、规划模式、技术路径、文化保护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展开思考,以期推动重庆三峡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建设的良性发展,探求人与环境的和谐之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立冬  邓远建  张陈蕊  
本文以三峡工程后续建设为背景,结合三峡库区湖北省巴东县的实际情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明确了该县绿色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定位了该县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目标,阐述了绿色农业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布局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巴东县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世勇  
三峡库区地处长江咽喉地带,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敏感生态经济区。三峡库区的战略地位决定了生态与经济必须同步建设、同时优化和协调发展。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面临人地矛盾突出、财政困难和资金缺乏、科技创新和人才不足、地方政府的"经济人"行为、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难点。推进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兼具生态与经济的双功能产业,加大国家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与人才支持、完善库区综合统一的管理体制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国庆  王琰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时代背景下,三峡库区由于其地域、气候、资源等特点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区域。文章从农村移民的生态意识角度对三峡库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三峡库区农村生态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旭  池辰  何伟军  
三峡屏障区环保整治中利益相关者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反应情形,是有效构筑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内生动力。基于该区域重点移民县中608名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分析了该区域特有主体(原住民和水库移民)对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水体质量、生物多样性、旅游景观等环保属性及其组合方案的接受与支付意愿。研究表明:经济条件不同的原住民与移民均具有较强的生态意识,但迫于发展的压力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环保行为;两类群体在库区生态修复中更重视植被改善与水源涵养(104.93元),而对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物种保护和旅游景观(30.88元)关注较少;移民与原住民愿意支付的最佳方案为优先恢复植被并进行水土保持(方案5),但前者(392.97元)的支付水平是后者(128.02元)的3倍;后靠安置的移民从屏障区中未能获得足够的生态资源支持,再次进行生态移民可能比单一的生态补偿更有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放,杨京平,鲁柏祥,吴明清,祝庭耀  
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在三峡库区工作和调查,对三峡库区建设中的移民安置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难题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迫切性、现实性与可能性,并说明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是实现移民安置、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建设一流的园艺业、发达的养殖业和加工业是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