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83)
- 2023(7374)
- 2022(6588)
- 2021(6046)
- 2020(5421)
- 2019(12527)
- 2018(12690)
- 2017(23892)
- 2016(13884)
- 2015(16102)
- 2014(16665)
- 2013(16388)
- 2012(15640)
- 2011(14132)
- 2010(14440)
- 2009(13450)
- 2008(13596)
- 2007(12675)
- 2006(10812)
- 2005(9708)
- 学科
- 济(53177)
- 经济(53117)
- 管理(34196)
- 业(32217)
- 方法(25037)
- 企(24379)
- 企业(24379)
- 数学(22169)
- 数学方法(21946)
- 农(17118)
- 学(14817)
- 中国(14263)
- 财(13973)
- 地方(12405)
- 制(11939)
- 农业(10748)
- 业经(10238)
- 贸(10117)
- 贸易(10117)
- 易(9767)
- 银(9003)
- 理论(8964)
- 银行(8950)
- 体(8861)
- 和(8798)
- 行(8555)
- 融(8540)
- 金融(8532)
- 务(7959)
- 财务(7928)
- 机构
- 学院(202811)
- 大学(202465)
- 济(75792)
- 研究(74523)
- 经济(73851)
- 管理(70434)
- 理学(59671)
- 理学院(58881)
- 管理学(57542)
- 管理学院(57190)
- 中国(55141)
- 科学(51113)
- 农(48448)
- 京(44584)
- 所(41578)
- 农业(39057)
- 研究所(38178)
- 业大(37876)
- 财(35329)
- 中心(34345)
- 江(33057)
- 北京(27917)
- 范(27606)
- 财经(27353)
- 师范(27183)
- 省(26683)
- 院(26592)
- 州(25752)
- 技术(25555)
- 农业大学(25261)
- 基金
- 项目(134484)
- 科学(101086)
- 研究(93882)
- 基金(92421)
- 家(83481)
- 国家(82734)
- 科学基金(66899)
- 省(55910)
- 社会(54476)
- 社会科(51247)
- 社会科学(51226)
- 基金项目(48995)
- 划(46725)
- 自然(44711)
- 教育(43734)
- 自然科(43578)
- 自然科学(43557)
- 自然科学基金(42775)
- 编号(39605)
- 资助(38917)
- 成果(33379)
- 重点(31366)
- 发(29708)
- 课题(28875)
- 部(28760)
- 计划(27869)
- 创(27113)
- 科研(26347)
- 科技(26087)
- 创新(25471)
共检索到304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书棋 胡华 李勇 孙华
利用湖北Ⅵ系继选育群1990~1997年生长和胴体性能测定资料,对湖北白猪生长及胴体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遗传力的估计范围内,生长性状各组分间表现为较强的相关关系(P<0.05或P<0.01)胴体性状各组分间表现为中到低的相关关系。通过相关关系分析得出生长性状应注重和6月龄重的选择,胴体性状表现为多基因或基因组控制且之间的交互作用大,应采取综合性状选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万正 梅书棋 徐子清 吴金英 孙华
通过对湖北白猪新系90头样本的活体性状的9个变量与胴体性状的10个变量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得出了决定两组性状间相关关系的三对典型变量。湖北白猪活体性状与胴体性状之间的相关主要是由:腹围、臀宽及活体膘厚与板油率密切相关,胸围、臀宽、臀长、臀围与屠宰率及后腿比例密切相关,体长、胸围与瘦肉率和肥肉率间的较强相关所决定的。分析表明:湖北白猪新品系具有前胸开阔,腹部紧凑,臀部丰满,背膘薄的特点。选育中要加强胸围选择,注意保持适宜的体长。可以依据3个活体性状典型变量的信息利用达到改良胴体性状的目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柳小春 肖调义 何伟光 马海明 刘鑫 刘峰 何俊
【目的】研究猪生长性状相关基因多态性,各多态位点对猪生长及胴体性状的影响,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PIT1、HDAC1、IGF2基因在不同品种酶切位点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对生长与胴体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PIT1基因C等位基因、HDAC1基因G等位基因、IGF2基因A等位基因均有显著提高生长的效应,达100kg活重所需时间一般可缩短6~9d。PIT1基因C等位基因、HDAC1基因G等位基因、IGF2基因A等位基因提高瘦肉率3~5个百分点、背膘厚降低2~3mm,生长性能指数得到相应提高。【结论】上述基因的有利等位基因有可能在选种中作为分子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清义
对1988~1992年淮南猪育肥与胴体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淮南猪胴体重、胴体长、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等的遗传力较高(0.629~0.723);宰前活重和屠宰率的遗传力较低,分别为0.174和0.173,板油比例、花油比例及肥肉率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603、0.574和0.243.表型相关及遗传相关值与国内外资料有很多不同特点,反映了淮南猪边长边肥、体型短宽的品种特性.
关键词:
猪 育肥与胴体性状 遗传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雪蕾 刘榜 彭勇波 刘雪颖 张庆德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PPARGC1A基因第9外显子A1747C位点在通城猪及其杂交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并分析其对胴体性状的影响。猪PPARGC1A基因第9外显子A1747C位点在通城猪(n=24)、瑞典长白猪(n=26)、英国大白猪(n=23)、长大通(n=43)、大长通(n=40)存在多态分布,在长白猪中只有AA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析表明国外品种中CC基因型频率低于国内地方品种;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CC基因型个体的胸腰椎背膘厚、肩部背膘厚和三点平均背膘厚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等位基因C是胸腰椎背膘厚和三点平均背膘厚的增效等位基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永红 邓昌彦 熊远著
以人源小卫星探针33.15分析了通城猪和湖北白猪Ⅲ系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城猪平均10.58条带,湖北白猪Ⅲ系平均16.5条带。DNA指纹图谱相似系数通城猪为0.797,湖北白猪Ⅲ系为0.723。湖北白猪Ⅲ系2条特征带为2.7kb和4.2kb。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珍芳 陈文广
养猪业的目的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猪肉及其制品的消费需求 ,这既包括对其量的需要 ,也包括对其质的需求。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和高瘦肉型猪种的饲养 ,猪的肉质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文章主要阐述了评定猪胴体和肉质的主要性状、遗传力及其遗传相关
关键词:
肉质 遗传力 遗传相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文敏 谢红涛 徐永杰 李德臻 熊远著 杨明柳
克隆了大白、长白和梅山猪肌球蛋白轻链调控蛋白2基因(MRLC2)内含子2序列,经比对发现,在内含子2中18个碱基突变和8个碱基缺失,其中179bp处的C/T突变引起Hin6I酶切位点的改变,运用PCR-Hin6I-RFLP对179头大白×梅山F2代猪进行家系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酶切位点与屠宰率呈极显著相关,表现为加性效应,CC基因型个体比CT基因型、TT基因型个体有更高的屠宰率;与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相关,CC基因型个体评分比CT基因型、TT基因型个体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龙梅 郭玲 刘玉兰 付书林 陈洪波 张晶 邓昌彦
以梅山猪、大白猪和长白猪为研究对象,筛选出MRKN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并进行PCR-RFLP验证,利用PCR-Bst UI-RFLP对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285头)DNA样品酶切分型,将分型结果与猪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猪MRKN3基因编码区有7个SNPs,分别为293C>G、361G>A、497G>A、630G>A、678T>C、1376C>T、和1407T>A;其中678T>C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外不同猪种中存在差异;猪MRKN3基因678T>C位点与内脂率及臀部膘厚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又兵 钱凯凤 刘永建 任旭鸽 周臣 游祥宾
通过测定约180日龄的8个群体(梅山、大白、长白、大白×梅山F1代、梅山×大白F1代、长白×大白F1代、大白×长白F1代以及大白×梅山F2代)459头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分析MYOG在猪群体中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YOG在猪群体中呈现3种基因型,即AA、AB、BB;群体瘦肉率的提高与BB基因型显著相关,相较于AA与AB基因型,其提高幅度分别为3.57%和3.28%;在大白×梅山F2代群体中,MYOG的基因型与背最长肌pH值、股二头肌pH值呈显著相关;在大白×梅山F1代群体中,MYOG基因型与股二头肌大理石纹MM2呈显著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又兵 钱凯凤 刘永建 任旭鸽 周臣 游祥宾
通过测定约180日龄的8个群体(梅山、大白、长白、大白×梅山F1代、梅山×大白F1代、长白×大白F1代、大白×长白F1代以及大白×梅山F2代)459头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分析MYOG在猪群体中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YOG在猪群体中呈现3种基因型,即AA、AB、BB;群体瘦肉率的提高与BB基因型显著相关,相较于AA与AB基因型,其提高幅度分别为3.57%和3.28%;在大白×梅山F2代群体中,MYOG的基因型与背最长肌pH值、股二头肌pH值呈显著相关;在大白×梅山F1代群体中,MYOG基因型与股二头肌大理石纹MM2呈显著相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爱军 王新安
采用条件数量性状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体重性状不同生长期进行遗传分析;基于von Bertalanffy模型,对大菱鲆6种交配组合的生长曲线划分为缓慢生长期、快速生长前期、快速生长后期和渐进期,并与各生长期所对应的遗传分析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6种交配组合的缓慢生长期、快速生长前期和快速生长后期基本上是一致的。在缓慢生长期,检测到新的条件加性方差和条件显性方差,其相应的条件加性方差分量比率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相应的条件显性方差分量比率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在快速生长前期,交互检测到达到极其显著水平...
关键词:
大菱鲆 体重性状 快速生长期 遗传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庆信 樊俊华 陈东宝 李绍章 胡宏宇 华文君 王翀
以湖北白猪为实验材料,显微注射OMT/PGH基因(绵羊启动子和猪生长激素的融合基因)于1125枚1~4细胞期的早期胚胎核内,共产仔167头,产仔率14.8%。Dot(斑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印迹转膜杂交)检测,29头阳性,阳性率17.9%。通过传代进行转基因的遗传分析。G_0×G_0的配种组合,产仔63头,其中阳性20头,阳性率31.7%;G_0×非转基因猪的组合,产仔66头,其中阳性10头,阳性率15.2%。对11头G_0猪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的结果,其生长激素的浓度相当于对照组的2.03~6.70倍。16头G_0猪180日龄的生长速度比同窝对照提高11.8%;11头G_1猪...
关键词:
OMT/PGH基因 整合 表达 遗传 猪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艺 吴际友 程勇 陈明皋 刘球 龚玉子 黄明军 张珉 吴其军
以8年生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测定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等生长性状,并进行了遗传分析。红椿家系间的树高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树高家系遗传力是0.231 9,单株遗传力是0.122 1,变异系数为4.7%。8年生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胸径家系遗传力是0.530 2,单株遗传力是0.264 6,遗传变异系数为12.9%,且胸径的遗传力高于树高。本次测定选出TC12,TC20,TC02,TC04,TC15等5个优良家系。
关键词:
红椿 半同胞家系 生长性状 遗传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张国武
对 19年生杉木 8× 8半双列杂交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这 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析 ,并采用指数选择法进行全同胞家系选择。结果表明 :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 ,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占遗传方差的 75 %以上 ,即各性状的遗传控制方式均是基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 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97% 4 1.4 9%和 8.4 8% 34.2 0 %。 3个生长性状之间遗传相关均为密切正相关 ,3个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之间则均为弱度遗传负相关。亲本连 5和高 37在 3个生长性状中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 ,龙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