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9)
2023(10744)
2022(9264)
2021(8176)
2020(7205)
2019(16598)
2018(16304)
2017(31723)
2016(17261)
2015(19621)
2014(19828)
2013(20067)
2012(19079)
2011(17596)
2010(17832)
2009(16945)
2008(16650)
2007(15141)
2006(13644)
2005(12446)
作者
(54493)
(45998)
(45762)
(43925)
(29083)
(22166)
(20714)
(18079)
(17438)
(16552)
(16029)
(15217)
(14976)
(14710)
(14709)
(14337)
(13823)
(13583)
(13343)
(13180)
(11715)
(11535)
(11331)
(10676)
(10608)
(10229)
(10213)
(10126)
(9449)
(9170)
学科
(94921)
经济(94845)
管理(48420)
(43617)
方法(36722)
(34057)
企业(34057)
数学(32556)
数学方法(32295)
地方(23226)
(21748)
(21331)
中国(20661)
(18470)
业经(17008)
环境(15798)
农业(14860)
地方经济(14721)
(14224)
贸易(14218)
(13941)
(13671)
(13036)
(11882)
金融(11880)
(11313)
银行(11262)
(10862)
(10757)
理论(10716)
机构
大学(263411)
学院(262020)
(117123)
经济(114778)
研究(98328)
管理(95289)
理学(81548)
理学院(80506)
管理学(78989)
管理学院(78534)
中国(73146)
科学(62146)
(56084)
(52637)
(51200)
(50827)
研究所(47965)
中心(43424)
业大(42127)
(40769)
农业(40554)
财经(40063)
经济学(37142)
(36143)
北京(35612)
(34770)
(33920)
师范(33512)
经济学院(33230)
(31601)
基金
项目(170865)
科学(132980)
基金(123753)
研究(119290)
(110006)
国家(109131)
科学基金(91274)
社会(76446)
社会科(72338)
社会科学(72313)
(67547)
基金项目(65267)
自然(59553)
自然科(58034)
自然科学(58010)
自然科学基金(56989)
(56745)
教育(53526)
资助(51626)
编号(46050)
重点(39736)
(38964)
成果(37665)
(37447)
(34652)
课题(33172)
科研(33149)
计划(32864)
创新(32601)
国家社会(31644)
期刊
(136775)
经济(136775)
研究(78787)
中国(52275)
学报(47104)
(45844)
科学(41489)
(39792)
管理(34639)
大学(34479)
学学(32960)
农业(30860)
经济研究(22787)
(22684)
金融(22684)
技术(21708)
教育(21365)
财经(20855)
业经(19969)
(18027)
问题(17808)
(16712)
技术经济(14838)
(14212)
统计(14156)
(13339)
资源(13011)
世界(12917)
(12552)
国际(12322)
共检索到401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向书坚  卢小兰  
本文应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了湖北省1980~2007年的各类生态足迹,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GDP与各类生态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结果表明GDP分别与总生态足迹、耕地足迹、化石能源足迹和建筑用地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与草地足迹、水域足迹和林地足迹不存在协整关系。经Granger因果检验,存在从GDP到总生态足迹、化石能源用地足迹和建筑用地足迹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以及从耕地足迹到GDP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这表明长期以来湖北省为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导致了过度的能源消费,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对生物资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为保证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改变这种资源依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曼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利用湖北省1980-2005年的年度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技术、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本文对湖北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时间段内,湖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但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宇  王俊平  
本文以1980—2017年湖北省出口、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数据为样本,构建三者间动态关系指标体系,引入产业结构作为控制变量,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三者间长期关系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三者间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结论显示:湖北省出口、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出口增长对能源消费存在长期正向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于短期,在长期,对经济发展并无推动作用。相比对能源消费的解释度,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水平解释度显著降低,表明湖北省出口结构倾向于能源密集型,出口产品附加值低。能源消费短期内对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长期则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中才  王广成  关晓吉  
本文综合应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我国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了中国1961年~2001年的生态足迹及能源足迹、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水域足迹。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GDP与各种生态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GDP分别与总生态足迹、耕地足迹、能源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GDP与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水域足迹不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资源、能源消耗型;并建立了GDP与总生态足迹、耕地足迹、能源足迹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应用模型分析发现增加1%的GDP产出需要增加0.61%的生态足迹,需要增加2.38%的能源足迹、1....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梅艳  何蓓蓓  刘友兆  
综合应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江苏省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了江苏省1985~2006年的生态足迹及能源足迹、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水域足迹,在此基础上,对GDP与各种生态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GDP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林地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是GDP的单向Granger原因,林地足迹与GDP之间是双向的Granger原因。并建立了GDP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林地足迹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利用模型分析发现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91.84%。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军华  
文章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来描述我国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动态关联性。冲击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之间存在较强的交互响应作用,一方面经济增长是生态足迹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生态足迹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盈  高宝俊  
本文利用1985—2008年湖北省GDP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湖北省地区GDP与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GDP的增长对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程度最大;而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影响并不明显;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湖北省GDP增长的主要潜在动力。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民  张建中  朱晓影  
流通业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要素的经济运行方式,以流通业为载体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是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基于1978~2007年湖北省流通业和经济增长发展水平的相关数据,通过VAR模型计量分析了湖北省流通业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平稳关系和动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发展湖北省流通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扬子  李孟哲  
文章以湖北省2003—2016年的进口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湖北省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进口总额的增长能够有效推动湖北省的经济增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口对经济作出了持续且累进的贡献。因此湖北省应该提高对进口贸易的重视程度,出台政策提升湖北省进口贸易的规模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腊珍  向晓祥  
文章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理论: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依据湖北省1985~2006年的经济数据,对湖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经济计量分析。实证研究发现,湖北省环境压力指标基本符合经典的EKC,但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废水的排放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N型发展趋势,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EKC呈倒U型并分别在2005年和2004年达到转折点。在拟合了EKC后,进一步计量研究了产业结构与EKC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对EKC形状有着显著的影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汪俐妍  
作为华中地区的人口大省,湖北省产业结构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往往伴随着经济增长,关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是为了湖北省未来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本文基于湖北省统计年鉴中湖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湖北省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决定了湖北省经济的增速。因此,湖北省应在夯实农业的基础上,优先发展第二产业,同时鼓励发展第三产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莫明浩  王学雷  任宪友  王慧亮  周海燕  
为了分析洪湖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洪湖市2000-2007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同时基于生态足迹理论,运用水足迹模型,计算了洪湖市的水足迹。结果表明,洪湖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呈整体上升趋势,由1.450 8 hm2攀升到2.022 3 hm2,8年间增长近40%,其中能源用地和耕地生态足迹的贡献率最大;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不大,稍有下降趋势。2000-2007年洪湖市均表现为生态赤字,且随着生态足迹的不断增大,生态赤字逐渐加大,2007年人均生态赤字达1.373 1 hm2,表明生产、生活强度已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洪湖市处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钱文婧  贺灿飞  
从生态足迹视角出发,采用1952~2007年的数据探讨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对生态足迹各个构成项的分析表明,煤、石油、天然气和电的消耗在各项中增长最快,要控制我国生态足迹的持续增大,必须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增长速率。回归分析结果则表明,在我国语境下,宏观意义上的资源环境综合压力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我国资源环境压力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出现倒"U"形;同时,我国当前面临特殊的国际背景,必须采取有效手段进一步控制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否则倒"U"形曲线将转向环境质量再次降低的"N"形曲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六君  毛谭  刘为  方福康  
本文通过中国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 ,讨论了生态系统在资源供给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资源生态足迹是生态足迹的主要部分 ,反映了经济系统的资源消费。计算发现 ,1961~ 1999年中国资源生态足迹持续增长 ,从 1961年的 3 .3亿hm2 逐年递增到 1999年的16.8亿hm2 ,年平均增长率为 4.4%。资源生态足迹的增长支持了同期的经济增长 ,但是 ,实证比较发现资源生态承载力大大低于资源生态足迹。这些实证结果表明 :一方面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了资源消费持续增加 ,而另一方面 ,中国生态系统资源供给能力有限 ,不能支持当前的资源消费及其增长。由于自然资源是经济系统进行生产的物质基础 ...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国沛  
文章通过对湖北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总产值进行协整分析,观察到在短期内投资大于产出,而由短期的非均衡状态调整到长期的均衡状态的速度较慢。从生产性行业和非生产性行业的角度考察了湖北2009~2012年的投资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