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742)
- 2023(22388)
- 2022(19284)
- 2021(17676)
- 2020(15089)
- 2019(34135)
- 2018(33582)
- 2017(64493)
- 2016(34915)
- 2015(38972)
- 2014(38143)
- 2013(37597)
- 2012(34361)
- 2011(31167)
- 2010(31334)
- 2009(29289)
- 2008(28455)
- 2007(25318)
- 2006(22596)
- 2005(19864)
- 学科
- 济(148709)
- 经济(148485)
- 管理(105648)
- 业(97065)
- 企(81632)
- 企业(81632)
- 方法(63285)
- 数学(54182)
- 数学方法(53500)
- 财(38475)
- 农(37939)
- 中国(37756)
- 学(33344)
- 业经(32581)
- 地方(31476)
- 制(28705)
- 环境(25463)
- 农业(25383)
- 贸(24247)
- 贸易(24232)
- 技术(23805)
- 理论(23673)
- 务(23622)
- 财务(23536)
- 财务管理(23489)
- 易(23432)
- 和(22988)
- 企业财务(22280)
- 银(22206)
- 银行(22127)
- 机构
- 大学(494993)
- 学院(493039)
- 济(200971)
- 经济(196821)
- 管理(189926)
- 研究(168770)
- 理学(164199)
- 理学院(162319)
- 管理学(159252)
- 管理学院(158368)
- 中国(125750)
- 科学(105253)
- 京(104993)
- 财(94040)
- 所(85030)
- 农(83946)
- 研究所(77519)
- 中心(76556)
- 业大(76210)
- 江(76148)
- 财经(74639)
- 经(67820)
- 农业(65756)
- 北京(65472)
- 范(63726)
- 师范(62956)
- 经济学(61667)
- 院(61322)
- 州(58674)
- 经济学院(55327)
- 基金
- 项目(337802)
- 科学(264866)
- 基金(245456)
- 研究(241166)
- 家(215887)
- 国家(214124)
- 科学基金(183344)
- 社会(154326)
- 社会科(145813)
- 社会科学(145767)
- 省(132583)
- 基金项目(129500)
- 自然(120283)
- 自然科(117452)
- 自然科学(117418)
- 自然科学基金(115307)
- 划(111085)
- 教育(111024)
- 资助(101322)
- 编号(95964)
- 成果(77477)
- 重点(76349)
- 部(73844)
- 发(71711)
- 创(71589)
- 课题(66842)
- 创新(66585)
- 科研(64831)
- 国家社会(63790)
- 教育部(63145)
- 期刊
- 济(223431)
- 经济(223431)
- 研究(143944)
- 中国(97484)
- 学报(84456)
- 农(75373)
- 科学(74359)
- 财(73801)
- 管理(71676)
- 大学(63959)
- 学学(60651)
- 教育(51316)
- 农业(51023)
- 融(43439)
- 金融(43439)
- 技术(42677)
- 财经(37384)
- 经济研究(36333)
- 业经(35122)
- 经(32112)
- 问题(28320)
- 业(26493)
- 版(24628)
- 科技(24403)
- 技术经济(24269)
- 统计(23053)
- 图书(22988)
- 资源(21981)
- 理论(21951)
- 策(21639)
共检索到731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政 孙博文
基于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2006—2012年的县域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方法对其绿色增长效率进行分析。构建一个影响绿色增长效率的经济-社会-环境-创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并基于拓展STIRPA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绿色增长效率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在影响因素分析中,地区经济越发达,环境保护激励越强,越有利于绿色增长效率提升。地区收入差距与固定资产投资都不利于绿色增长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设施、城镇化率和交通一体化发展,使绿色生产效率提高;废水和固废处理等环境治理能力改善能够提升绿色生产效率,同时单位GDP能耗降低意味着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创新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绿色效率的提升。最终,研究提出了促进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增长效率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华飞 肖静 冯兵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14—2018年工业面板数据,运用SBM模型测算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采用中介效应和门槛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及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有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直接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17.7%;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呈现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即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由负向不显著向正向显著转变,且正向显著影响呈边际递减规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斐 张雪蓉 连欢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102个城市2004—2018年绿色创新效率,构建中介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影响下的中介效应,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在不同FDI发展水平下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空间非均衡性;加强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FDI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FDI存在双门槛效应,呈现"N形"非线性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羽 蔡茜 焦柳丹 唐颖
为缓解城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高效发展的关键保障。论文以2014—2018年长江经济带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来衡量绿色技术创新的效率,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总体水平较低,且各城市的发展极为不均。(2)从空间分布来看,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表现较好且发展水平也较稳定,而中上游城市的改进空间较大。(3)从动态变化来看,在整个研究期间,样本城市整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13.1%,技术创新效率指数提高了4.5%,技术进步变化指数提高了12.1%。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羽 蔡茜 焦柳丹 唐颖
为缓解城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高效发展的关键保障。论文以2014—2018年长江经济带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来衡量绿色技术创新的效率,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总体水平较低,且各城市的发展极为不均。(2)从空间分布来看,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表现较好且发展水平也较稳定,而中上游城市的改进空间较大。(3)从动态变化来看,在整个研究期间,样本城市整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13.1%,技术创新效率指数提高了4.5%,技术进步变化指数提高了12.1%。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康文梅 夏克郁
具有重要生态地位和独特区位优势的汉江生态经济带肩负着巨大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任务。本文采用IPCC方法测算了汉江生态经济带2005—2019年13个地级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并运用Tapio指数分析法分别从时间、空间层面总结了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汉江生态经济带整体碳强度显著下降43.3%的同时,汉江生态经济带整体及其包含的13个地级市的脱钩指数均在不断缩小,大部分地级市已属于弱脱钩状态;汉江生态经济带上游的脱钩指数一般低于中下游地区,且下降速度更快,生态经济带内上中下游及其涵盖城市之间存在不协调性、不均衡性,还未形成更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因此,应通过完善顶层设计、促进区域间合作、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等措施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建设,促进我国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树旺 吴婷 李梓博
在绿色生态理念下,如何有效提高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发挥其绿色经济支撑带作用,对推动中国经济提效增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绿色创新视角,选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并采用面板Tobit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驱动机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总体上不断提高,但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自2009年开始存在显著且不断加强的集聚趋势,局部空间集聚不断趋向高高集聚,且高高集聚主要集中于上、下游流域;从影响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因素来看,企业污染成本、技术市场成熟度与市场开放程度对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利于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创新效率呈倒U型,具有明显的拐点效应,产业结构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据此,从加强流域绿色创新合作、改善技术市场环境、提高环境规制效率等方面提出提升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飞鸿 李静
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以2007—2020年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科技型环境规制影响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创新的机理。研究发现: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科技型环境规制共同推进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创新,科技型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绿色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发展程度相似地区之间较之于地理距离临近地区之间更加显著,并且其作用效果在不同流域、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间具有差异性。应进一步加强跨行政区域科技型环境规制的合作与交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实施差异化的科技型环境规制,因势利导地发挥其对产业绿色创新的倒逼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习明明
基于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中108个市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计量的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且使用空间面板自回归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实证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上游和中游地区基础设施环境对创新效率的影响要显著高于长江下游地区;经济环境对长江上游区域的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很显著,但对长江中下游区域并不显著;间接融资金融环境水平提升并不能有效促进地区创新效率的提高;人文教育环境与财政环境对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需要从改善创新环境等方面着手,提升地区科技创新效率。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创新环境 创新效率 空间计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陆菊春 王新怡
为实现我国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变,以长江经济带3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评价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及其时序动态演变规律,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不同区域效率的制约因素。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上升,下游、上游和中游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区域差距悬殊;中游地区技术进步优于上游地区,但技术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整体上邻近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提高会对本城市产生正向溢出效应,但中游地区的溢出效应为负;整体上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城市开放均促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环境规制与效率呈"U"型曲线关系,但在不同区域各因素的表现具有显著差异。并为长江经济带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以及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从建设协调发展带、改进地方政策实施理念和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秀
智慧物流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新模式,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日益显现。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智慧物流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习平 管可
文章采用2003—2014年湖北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统计数据,构建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测算了绿色发展效率以及演化趋势和特征,并计算出各城市投入和产出冗余度和不足度,为湖北长江经济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大环境保护提供决策和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颖
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城市绿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研投入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物质保障,因此在分析企业科研投入、技术创新和城市绿色发展之间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企业科研投入、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过程和内在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科研投入、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均存在显著性影响,但在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其影响效果差异较大;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效果差异较大,企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影响效果显著,外观设计专利的驱动作用效果不显著;技术创新在企业科研投入和城市绿色发展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间接影响效果占总效应的65.5%。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冲 李雪松
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实证检验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而FDI则对经济增长效率有显著抑制效应,二者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FDI进一步强化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效率的促进作用,同时金融发展水平是发挥FDI溢出效应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分区域来看,下游地区与长江经济带总体回归结果较为一致;中游地区金融发展和FDI对经济增长效率均有抑制作用,且二者能否促进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均依赖于对方的发展情况;而上游地区金融发展、FDI均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升,并且当金融深化超过一定程度时,更有助于发挥FDI正向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明玉 袁宝龙
基于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工业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网络SBM-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及其阶段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异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不高,不同区域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性。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自愿意识型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这对设定合理的环境规制形式以促进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提高,进而打造我国绿色经济支撑带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