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
- 2023(1176)
- 2022(928)
- 2021(929)
- 2020(787)
- 2019(1733)
- 2018(1806)
- 2017(3161)
- 2016(1888)
- 2015(2218)
- 2014(2191)
- 2013(2341)
- 2012(2224)
- 2011(2085)
- 2010(2147)
- 2009(2000)
- 2008(2024)
- 2007(1719)
- 2006(1701)
- 2005(1464)
- 学科
- 济(7244)
- 经济(7240)
- 管理(6411)
- 资源(4550)
- 业(3944)
- 地方(3280)
- 农(2846)
- 和(2827)
- 企(2695)
- 企业(2695)
- 环境(2674)
- 学(2615)
- 方法(2209)
- 人事(2206)
- 人事管理(2206)
- 农业(2089)
- 中国(1946)
- 生态(1942)
- 发(1930)
- 数学(1823)
- 数学方法(1800)
- 业经(1572)
- 地方经济(1547)
- 开发(1414)
- 利用(1290)
- 理论(1237)
- 划(1210)
- 土地(1178)
- 组织(1177)
- 建设(1168)
- 机构
- 学院(28679)
- 大学(28444)
- 研究(11262)
- 管理(10652)
- 科学(9178)
- 济(9049)
- 理学(8895)
- 经济(8788)
- 理学院(8751)
- 中国(8685)
- 管理学(8474)
- 管理学院(8431)
- 农(7051)
- 所(6604)
- 京(6530)
- 湖(6234)
- 研究所(6186)
- 业大(5788)
- 农业(5762)
- 省(5533)
- 中心(5228)
- 范(4769)
- 资源(4721)
- 师范(4716)
- 江(4638)
- 南(4375)
- 科学院(4324)
- 北京(4172)
- 院(3924)
- 北(3860)
共检索到45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光复
湖北省是中国樟油的重要产区之一。应用GC/MS技术,分析了湖北各种樟油的化学组成,共鉴定出108个化合物;经植物化学分类研究,发现湖北樟油的主要化学类型,现知共有12个;对于每个化学类型主成分的经济用途和应用价值,分别作出了比较分析与评述;报道了各类型樟油的产地、生态环境和物理性质。这些研究成果为湖北樟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樟油 植物化学资源 应用 湖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斌 许莉勇
以樟树青籽和樟树紫籽为研究对象 ,采用浸提法与水蒸汽蒸馏法来提取樟油。结果表明 ,用丙酮、石油醚和乙醇作溶剂浸提樟树籽 ,青籽的得油率为 2 70 %~ 3 1 0 % ,紫籽的得油率为 0 70 %~ 0 93% ;用水蒸气蒸馏樟树籽 ,青籽的得油率为 2 80 % ,紫籽的得油率为0 90 %。樟树青籽提取樟油效果优于樟树紫籽。表 3参 4。
关键词:
樟树 樟树籽 樟油 浸提 蒸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初庆刚 胡正海
利用超薄切片法和透射电镜研究油樟油细胞和粘液细胞发育过程。依据油细胞 3层细胞壁的发育将其分为 4个阶段。阶段 1:仅有初生纤维素壁层 ,又可分为原始细胞和细胞液泡化二时期。质体内具白色小泡和黑色嗜锇滴 ,细胞质中有黑色或灰色的嗜锇物质 ,以及嗜锇物质与液泡的融合。阶段 2 :栓质化壁层的形成。片层状的栓质叠加在初生纤维素壁内侧。阶段 3:内纤维素壁层的形成。较厚而结构松散的内纤维素壁层逐渐形成 ,并叠加在栓质化壁层的内侧 ,大液泡成为充满嗜锇油脂的油囊。阶段 4:油细胞成熟及细胞质解体。杯形构造由内纤维素壁层向细胞腔内突起形成 ,油囊由液泡膜包被连接到杯形构造上。解体的细胞质变得电子不透明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德铭,赵南仿
今天,只要粗略地观察一下市场,就不难觉察到,食油,这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已不再象过去那样匮乏了。在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低量供应、紧张平衡之后,供求矛盾有所缓和,市场正趋活跃,人民吃油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也必须看到,这几年油料生产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消费增长和社会需求增长的速度更快,供求矛盾还没有根本好转。取消统购实行合同定购以后,如何改革食油销售政策,如何通过搞活流通促进油料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探讨解决的问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宏青 刘敏 冯光柳 周月华 万君
利用湖北省77个气象站1971~2000年气象资料以及6个野外观测点的加密观测资料,计算了有关风能参数,对湖北省风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受地形和气候共同影响,湖北省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及汉江中游的主要风口、山体相对孤立的中高山区以及大型湖泊的周边地区等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的区域。由于湖北省北部山地较为破碎,从鄂北岗地到整个江汉平原均处于冷空气南下的通道上,其许多地方风能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鄂西的河谷盆地及鄂东的低山丘陵风能资源贫乏。
关键词:
湖北 风能资源 评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世哲
全国第一辆太阳能车是湖北省金属学会所属的“星期天技术开发公司”于1984年8月研制成功的。这辆用玻璃纤维和铝、钢制成的“太阳号”车,长3.5米,宽1.2米,高1.1米,自重150公斤。车顶装有由2808块单晶硅片组成的10平方米蛙板,用来吸收太阳能给两个高效电池供电。发动机功率近1马力,车的平均时速可达24公里,能连续行驶4小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正法 梁称福
依据湖北四湖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 ,将区内野菜的生境分为湖泊、塘渊沟渠、沼泽、河流洲滩、村落和田土等生态系统 ;以二单元分类方法记述了四湖地区 3 4科 5 9属的野菜 79种 ;阐述了区内重要野菜的种类、野菜蕴藏量、利用价值和开发利用现状 ;提出了开展四湖地区重点野菜资源调查研究、制订野菜资源的保护措施、建立野菜商品生产基地及野菜人工驯化栽培等开发利用对策。
关键词:
四湖地区 野菜资源 野菜开发利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垣 徐凤琳
就湖北省丘岗、平原有代表性的黄褐土、黄棕壤、红壤,潮土、灰潮土,水稻土中的淹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等主要农业土壤类型,分析讨论了土壤的表面化学性质与其粘粒的矿物、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仁东 李劲峰
本项研究首次采用90年代最新时相的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TM假彩色合成图像,对整个湖北省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及其植被覆盖特征进行1∶25×104比例尺的大面积遥感宏观调查与制图,并以全数字化方法进行了各地类现状面积的量算,比较客观地揭示了该省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反映了地表覆盖的现状特征,充分体现了卫星遥感方法用于资源调查与动态研究的综合优势。对土地利用现状的结构分析表明、目前全省耕地、林地的生产力水平亟须提高,水域资源,尤其是湖泊资源有待保护,应进一步合理规划各类建设用地,控制其规模,严禁滥占乱用土地
关键词:
土地资源,遥感分析,湖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志翔 王鹏程 徐永荣 周必成 宋丛文 伊藤辉胜
以湖北省杜仲资源调查为基础,分析了湖北省杜仲资源的分布特点及生长差异,对不同类型的杜仲种质资源进行了收集和繁殖试验,确定了影响杜仲繁殖保存效果的主导因子,为湖北省杜仲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杜仲 种质资源 繁殖保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渝 杜江 张俊飚
以湖北省所辖的17个市、州为样本,选取与农业水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关的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计算出各个市、州的水资源利用的效率评价指标,对这些地区的效率水平进行了排序,并且具体分析了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低下的原因所在。结果表明,生态效益已经成为影响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提高区域内总体效率水平,应寻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对均衡。
关键词:
农业 水资源 利用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浦震寰
通过对湖北物流职业教育教师资源现状的广泛调研,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交流信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及交流信息提炼,发现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良好的状态和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教师资源 物流职业教育 调研 湖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庆宾 杨婉蓉
文章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2004—2014年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发现:2004—2014年,湖北科技创新资源总体集聚能力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在全国层面始终处于上游水平;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空间结构由"一核多次"向"一主两副"的特征演变。
关键词:
科技创新资源 集聚能力 时空演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涂汉明,方辉亚,郭建武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这种技术经济活动的实质,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材料”,通过人类劳动加工,使其成为具有旅游使用价值的旅游吸引物。由于旅游资源具有不同于其他资源的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季节性、永续性、广泛性、变异性和交叉性等特点,因此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深入认识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律和特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保护关系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否被破坏,历史文化遗产能否世代继承和保存,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振伦
我和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陈德懋在1984年11月16日~12月1日的调查中,发现了我国特有的珍贵稀有植物资源保康野生蜡梅.它分布在海拔200~800m 之间,以海拔400~600m 密度最大,并集中分布在过渡湾的茨滩沟、寺坪箱子沟、台口东、西沟,金斗的九里川、石灰山及茅河口,马桥的芋头河、毕架、鸡骨岭、中坪、鳌头山、南沟、林川河,欧店的响铃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