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9)
- 2023(11988)
- 2022(9956)
- 2021(9193)
- 2020(6875)
- 2019(15817)
- 2018(15378)
- 2017(28683)
- 2016(15825)
- 2015(17640)
- 2014(17782)
- 2013(17655)
- 2012(17141)
- 2011(15670)
- 2010(16534)
- 2009(15353)
- 2008(15114)
- 2007(13944)
- 2006(13098)
- 2005(12087)
- 学科
- 济(69989)
- 经济(69905)
- 业(43758)
- 管理(41461)
- 农(34241)
- 企(28510)
- 企业(28510)
- 中国(25468)
- 地方(24879)
- 农业(22954)
- 业经(19130)
- 方法(17709)
- 财(16457)
- 制(15722)
- 数学(15034)
- 数学方法(14714)
- 发(14533)
- 银(14155)
- 银行(14139)
- 行(13756)
- 融(13570)
- 金融(13569)
- 学(13567)
- 环境(13205)
- 策(12938)
- 地方经济(12572)
- 贸(12212)
- 贸易(12194)
- 易(11710)
- 发展(11110)
- 机构
- 学院(230003)
- 大学(223098)
- 济(95400)
- 经济(92957)
- 研究(86833)
- 管理(81714)
- 中国(68981)
- 理学(67232)
- 理学院(66333)
- 管理学(65123)
- 管理学院(64668)
- 科学(50987)
- 京(49134)
- 财(46358)
- 所(44629)
- 农(43896)
- 中心(40332)
- 江(39754)
- 研究所(39446)
- 范(34783)
- 师范(34487)
- 财经(33727)
- 农业(32698)
- 业大(32388)
- 北京(32233)
- 州(32103)
- 院(31017)
- 省(30978)
- 经(30243)
- 经济学(28201)
- 基金
- 项目(140435)
- 研究(110002)
- 科学(109447)
- 基金(96700)
- 家(82954)
- 国家(82098)
- 科学基金(69301)
- 社会(68623)
- 社会科(64599)
- 社会科学(64587)
- 省(58052)
- 教育(50034)
- 基金项目(49780)
- 划(47236)
- 编号(46895)
- 自然(40633)
- 成果(40283)
- 自然科(39575)
- 自然科学(39567)
- 资助(39232)
- 自然科学基金(38782)
- 发(37117)
- 课题(34675)
- 重点(32217)
- 发展(30682)
- 展(30140)
- 部(29972)
- 创(28965)
- 年(28621)
- 性(28569)
共检索到389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秀红 刘祺铭
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美丽中国这一伟大目标的关键。近年来,湖北大别山地区依托本地资源,通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旅游等举措,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针对该地区绿色发展中存在的认识不到位和落实不够等问题,本文提出应该坚持"基础为先、产业为基、生态为纲"的理念,建立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议,进一步推动大别山地区的乡村振兴。
关键词:
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 湖北大别山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锋 陈冬梅
小城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发展乡村旅游则是推动小城镇建设的重要途经。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之一的孝昌县小悟乡应抓住"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之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与小城镇建设互动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小城镇建设 优劣势 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海琼 任全玉
首先阐述了湖北大别山区特色农产品资源及物流现状,接着分析了湖北大别山区特色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困境,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提出了要实现大别山特色农产品物流信息化。
关键词:
大别山 特色农产品 物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锋
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是湖北大别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湖北大别山区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有利条件,提出了推进板块基地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农村中介组织、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加强生态文明等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产业化 优势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爱玲
抢抓湖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战略机遇,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实现农产品绿色营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湖北省大别山区实施特色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别山区 特色农产品 绿色营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周
信息成为数字、数据和产生价值是由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实现的。我国乡村应用信息技术的硬体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软体条件尚需作较大的改进。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乡村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系统保护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更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和更多的信息技术产品,使信息技术成为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的推动力,成为规范各利益相关者行为的评价工具,让农民手中的智能手机在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乡村应用信息技术的重点要由协调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拓展到协调农民和市场的关系。信息技术的突破和信息技术服务的创新,是一个不断有新起点,不断出新人才的领域,它是年轻科技人员,包括大学生、研究生施展才华,为推动中国乡村和农业绿色发展作贡献的重要平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佑恩 ,魏中海 ,王齐庄 ,马彦民 ,易法海 ,龙作泉
进入90年代后,大别山地区经济开发的重点,将从帮助农民解决温饱问题开始向彻底摆脱贫困的区域经济开发目标前进。为了检验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扶贫效果,给各级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我们选择了31个县(市)[其中包括9个非贫困县(市)]作为分析样本,并根据1985~1989年的统计年报资料,经过初选,选出11项指标作为分析指标,从而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其分析结果如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谦 杨凯健 黄耀志
乡村空间格局反映了乡村地区真实的人地关系。本文借鉴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探索保护和更新乡村空间的有效途径。将长三角水网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在提炼乡村空间构成要素并分析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以水系网络为主导因素归纳出长三角水网地区典型的8种乡村空间类型,并通过其演变机制及进程的分析,对其演化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引导水网地区乡村空间在图底格局、城乡关系、聚落之间以及聚落内部关系等方面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水网地区 乡村空间格局 演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瑞 孙芸 栾敬东
大别山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连片特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使农业产业在大别山区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提升大别山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区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大别山区茶、高山蔬菜、中药材、竹、板栗和蚕桑等农业特色产业的实地调研情况,从技术、产品、人才、产业等方面,分析了大别山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别山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提出了大别山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明确一个目标、创新两个机制、构建三类体系、提升四项技术"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别山区 农业 特色产业 发展优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洁 夏婷
如何深化“两山”转化路径已成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路径在于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绿水青山中蕴含的生态资源价值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从而打通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一体化关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本文从我国“两山”建设及转化发展情况和浙江“两山”转化的实践内容、优势成效、转化路径及经典案例中得到相应启发,发现浙江虽然在“两山”转化中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在转化行动中仍然存在几大问题,并进一步从生态资源金融服务中心的五大功能定位出发,从零散资源集中收储、非标资源明确产权、低效资源招商开发、创新产品增信主体、产业培育带动收益等五大方面给出相应建议,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媛媛 张瑞 陈慧媛 李星明
推动乡村产业绿色转型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的重要途径。论文以湖北省大冶市为案例区,探究其2015—2020年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时空特征和障碍因子并进行问题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类型分区和空间优化,最后从新内生发展视角提炼出促进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调控路径。结果表明:(1)大冶市乡村产业绿色转型水平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17、2018年间提升最为明显,但内生转型动力不足,外生转型动力难以持续。各乡镇乡村产业绿色转型水平差异显著,城郊乡镇和农业优势乡镇转型效果突出,山区乡镇和街道的转型普遍缓慢。(2)产业转型维度是制约乡村产业绿色转型的主要维度,反映出乡村产业链延伸不足、生产效率不高和农户融入不深的问题。绿色转型维度的阻碍相对较小,表明研究区乡村已经实现了从末端污染治理到产业源头绿色发展的阶段性转变。(3)研究区乡村产业绿色转型类型区可划分为高水平—高速度型、高水平—低速度型、低水平—高速度型和低水平—低速度型4类,针对各类型区提出了相应的空间优化策略。(4)基于新内生发展视角,应在优化调控乡村内部人、地、业要素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外部的政策、资本、市场和技术等要素,同时促进内外部要素动态互动和有机整合,以激发上下联动、内外共生的新内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动力。研究结果可为乡村转型研究提供有益视角,并为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柯珍堂
"十二五"时期,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仍在欠发达地区。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等亟待解决的难题。以黄冈市为例,分析和概括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性思路。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欠发达地区 乡村旅游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兴兴 朱守银 彭超
理清绿色食品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对于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绿色食品的内涵与要求,与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基本契合。基于绿色食品带动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提炼总结出绿色食品带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结合当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瓶颈,提出绿色食品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政策建议: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建设专业化绿色食品市场体系和销售渠道,强化绿色食品品牌打造与宣传。
关键词:
绿色食品 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敏
本文从"三农"问题着手介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分析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并根据中央一号文件从乡村绿色发展的角度研究实施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本文还结合乡村发展特点从五方面剖析乡村振兴实施之路。
关键词:
乡村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 重要性 保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军萍
绿色化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深刻认识绿色化的理论意义,探索首都乡村绿色化发展的科学路径,对于北京市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文章采取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等方法解读绿色化发展内涵、分析乡村绿色化发展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加快首都乡村绿色化发展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绿色化内涵包括经济学维度、社会学维度和生态学维度,表现出动力、公平、质量3方面特征,追求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平衡五大目标。(2)首都乡村绿色化面临机遇和挑战,在生态、农业与农村发展基础、转型动力、投资力度、政策支持等方面具备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在资源环境、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意识、区域差异等方面...
关键词:
首都 乡村 绿色化发展 路径 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