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33)
2023(15114)
2022(13025)
2021(12215)
2020(9906)
2019(22854)
2018(22885)
2017(43499)
2016(23726)
2015(26767)
2014(27084)
2013(26733)
2012(24828)
2011(22559)
2010(22621)
2009(20700)
2008(19773)
2007(17612)
2006(15838)
2005(13783)
作者
(68994)
(57357)
(56945)
(54035)
(36510)
(27647)
(25827)
(22444)
(21955)
(20545)
(19848)
(19323)
(18356)
(18106)
(17495)
(17373)
(16970)
(16748)
(16459)
(16216)
(14267)
(14238)
(13755)
(13214)
(12882)
(12866)
(12835)
(12772)
(11550)
(11510)
学科
(99593)
经济(99488)
(63012)
管理(61064)
(46568)
企业(46568)
方法(38432)
(37541)
数学(32341)
数学方法(31990)
中国(30277)
地方(28993)
农业(25210)
业经(24678)
(21485)
(21205)
(17810)
(16741)
环境(16076)
(16033)
贸易(16017)
理论(15643)
(15410)
(15404)
银行(15367)
(15259)
(14959)
金融(14955)
技术(14840)
(14816)
机构
学院(333458)
大学(331423)
管理(130624)
(128774)
经济(125615)
研究(116342)
理学(112119)
理学院(110739)
管理学(108869)
管理学院(108249)
中国(87383)
科学(73466)
(72591)
(60069)
(58526)
(57853)
中心(53261)
研究所(53216)
业大(51166)
(51142)
(48773)
师范(48342)
北京(46362)
农业(45690)
财经(45373)
(42373)
(41663)
(41117)
师范大学(39045)
(37496)
基金
项目(227054)
科学(177514)
研究(168886)
基金(161726)
(140277)
国家(138963)
科学基金(118840)
社会(105043)
社会科(99062)
社会科学(99036)
(90622)
基金项目(87219)
教育(76117)
自然(75997)
(75171)
自然科(74116)
自然科学(74101)
自然科学基金(72716)
编号(70798)
资助(65453)
成果(57443)
(52640)
重点(50481)
课题(48935)
(48750)
(46540)
创新(43255)
科研(42646)
国家社会(42261)
发展(42176)
期刊
(153589)
经济(153589)
研究(99654)
中国(70394)
(59465)
学报(52281)
科学(50192)
管理(46100)
(41198)
教育(40932)
农业(40478)
大学(39910)
学学(37313)
(31364)
金融(31364)
业经(28742)
技术(28685)
经济研究(22210)
财经(20551)
问题(20376)
图书(19945)
(18733)
(17451)
资源(17283)
科技(16784)
(16472)
理论(16013)
技术经济(15394)
现代(15294)
(15177)
共检索到505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锋  陈冬梅  
小城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发展乡村旅游则是推动小城镇建设的重要途经。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之一的孝昌县小悟乡应抓住"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之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与小城镇建设互动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群  
小城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则是推动小城镇建设的重要途经。长阳县都镇湾镇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建设发展步入了一个健康、良性循环的快速发展时期,但仍存在经济实力较弱、优势资源未被合理开发、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建设结合发展不够深入等一系列问题。基于以上问题,特提出长阳县都镇湾镇发展乡村旅游和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春雷  张明善  
精准扶贫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而扶贫效率是检验扶贫手段是否成功的重要保证。基于此本文研究旅游扶贫效率及其空间分异规律,从而检验旅游精准扶贫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本文选取湖北大别山区16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DEA模型、使用Arc GIS软件对扶贫效率评价及空间分异规律进行研究。根据研究数据将湖北大别山16个县市区分为4种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的不同特点提出了旅游扶贫模式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春燕  资明贵  周梦  罗静  
融合型乡村旅游以实现乡村地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提高乡村旅游融合性对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意义深远。论文基于融合型乡村旅游研究的西方逻辑与框架,结合国内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与乡村发展实际,构建涵盖网络、规模、赋权、内生性、嵌入性与互补性6个维度29项指标组成的乡村旅游融合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大别山区潜山市为例,运用ArcGIS空间可视化、地理加权回归分析,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乡村旅游融合性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潜山市乡村旅游融合性水平存在明显空间差异,潜山南部乡村旅游融合性水平明显优于北部,各村域单元乡村旅游融合性提升潜力较大;(2)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联结较弱,“美丽空心村”现象是潜山市提高乡村旅游融合性水平的瓶颈;(3)旅游开发时段、资源依托类型与乡村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潜山市乡村旅游融合性水平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各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会增强乡村旅游融合性水平的空间分异。融合型乡村旅游是实现价值共创与综合效益的乡村旅游模式,上述研究成果可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同时促进融合型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海琼  任全玉  
首先阐述了湖北大别山区特色农产品资源及物流现状,接着分析了湖北大别山区特色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困境,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提出了要实现大别山特色农产品物流信息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秀红  刘祺铭  
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美丽中国这一伟大目标的关键。近年来,湖北大别山地区依托本地资源,通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旅游等举措,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针对该地区绿色发展中存在的认识不到位和落实不够等问题,本文提出应该坚持"基础为先、产业为基、生态为纲"的理念,建立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议,进一步推动大别山地区的乡村振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Erik Holm-Petersen  张殿恩  
引言在全世界,旅游业是发展最快的经济产业。本文探讨"乡村旅游"的本质及其对小城镇发展的作用。一、乡村旅游的本质1844年,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写了《旅行即生活》。他从哥本哈根城出发,遍游欧洲,脱离城市生活的疲惫与乏味。如今,人员流动性的增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顾寒月  王群  杨万明  
适应性循环是社会-生态系统经历开发、保护、释放、更新的过程,可表征社会-生态系统发展趋势。文章基于旅游地恢复力、潜力以及连通度三要素,指出Holling和Tsao适应性循环模型的局限性,对其病态陷阱进行完善,并提出阶段判定的量化指标,揭示阶段转化的主导因素。根据修正后的理论模型,以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较为敏感的贫困山区金寨县为例,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10—2017年间的恢复力、潜力以及连通度进行定量分析,判断和预测旅游地适应性循环阶段及转化趋势,验证修正后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金寨县目前处于贫困陷阱,根据当前转化条件,未来将趋向于赌博陷阱;受政策的影响也可能进入开发阶段或保护阶段,若发展过程中避免陷阱可能带来的资源浪费,适应性循环将呈良性运行。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春燕  罗静  
在森林覆盖下的林场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或农村社区的"表露于外"而"备受关注",随着林场禁伐和国营林场的转制改革,林场社区原本在事业单位建制下的"身份优越"和"工资丰厚"越发与现实相悖,也越发坠入贫困的"深渊".基于为期2年的跟踪调查,在梳理薄刀峰林场旅游和社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旅游驱动下的社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薄刀峰林场社区空间形态及其空间组织的演进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旅游已成为薄刀峰林场社区经济发展,尤其是精准扶贫的主要依靠.但由于长期依赖于"打工经济",外出务工依然是薄刀峰林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国琴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豫南大别山区鸡公山等4个重点景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时空对比研究。2010—2014年,豫南大别山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总体处于发展阶段:鸡公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处于发展阶段,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南湾湖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处于基本阶段,灵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层次分析法不仅是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有效的方法,也是发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健,张小林  
乡村社区是指一定乡村地域上具有相对稳定和完整的结构、功能、动态演化特征以及一定认同感的社会空间,是乡村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和空间缩影。通过乡村社区研究可以较为全面地洞察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空间特征与过程及其变迁的动力机制。苏南是中国乡村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现代乡村社区的变迁。本文回顾了苏南现代小城镇发展历程与特点, 从乡村社区观念、经济、文化、聚落和保障5 个方面剖析了小城镇发展对苏南现代乡村社区变迁的作用, 并系统分析了苏南现代小城镇建设与乡村社区的发展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柯珍堂  
"十二五"时期,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仍在欠发达地区。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等亟待解决的难题。以黄冈市为例,分析和概括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性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志军  董晓君  田凤霞  
农村小城镇是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连接城乡的桥梁与纽带,发展农村小城镇对解决“三农”问题,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对湖北磨市镇的研究表明,资源的持续利用是资源型农村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实现资源型农村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善资源的利用效率,关注资源的边际分配和利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媛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的新兴产业,对振兴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村和农民的城镇化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乡村旅游应坚持政府主导、规模经营、分类开发、重视人才的发展道路,更好地服务于城乡建设。这对于新时期稳步提高农村的城镇化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甲康   周勇   高浩然   刘禹城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促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华中地区124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探测器量化多个影响因素对华中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影响效果,构建综合优势度模型评价华中地区乡村旅游综合优势度,并结合重点村分布和综合优势度分布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以评估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的协调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华中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呈现多核心的集聚分布,受多维影响因素综合影响,各因素间协同影响作用突出;2)综合优势度分析显示,华中地区乡村旅游综合发展优势总体上表现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与重点村空间分布高度耦合,且耦合协调类型与综合优势度成正相关;3)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发展优势受各因素协调效果的制约,资源禀赋是选址的首要考虑指标,而交通条件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可为乡村旅游创新提质和产业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