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7)
- 2023(9608)
- 2022(8560)
- 2021(8278)
- 2020(6944)
- 2019(16053)
- 2018(16221)
- 2017(31399)
- 2016(17222)
- 2015(19488)
- 2014(19391)
- 2013(19270)
- 2012(17654)
- 2011(15772)
- 2010(15597)
- 2009(13960)
- 2008(13313)
- 2007(11345)
- 2006(9811)
- 2005(8287)
- 学科
- 济(66572)
- 经济(66504)
- 管理(48455)
- 业(45784)
- 企(38257)
- 企业(38257)
- 方法(31143)
- 数学(26876)
- 数学方法(26571)
- 农(17946)
- 中国(15713)
- 学(15577)
- 财(15077)
- 业经(14605)
- 地方(14547)
- 农业(12156)
- 技术(11310)
- 理论(11294)
- 和(11094)
- 贸(11062)
- 贸易(11055)
- 制(10791)
- 易(10669)
- 环境(10589)
- 务(9789)
- 财务(9731)
- 财务管理(9714)
- 划(9320)
- 教育(9257)
- 企业财务(9202)
- 机构
- 大学(239928)
- 学院(238485)
- 管理(97706)
- 济(87832)
- 理学(85888)
- 经济(85749)
- 理学院(84871)
- 管理学(83265)
- 管理学院(82862)
- 研究(79332)
- 中国(55525)
- 科学(53137)
- 京(50981)
- 农(44395)
- 业大(41173)
- 所(40559)
- 财(37953)
- 研究所(37556)
- 中心(35394)
- 农业(35310)
- 江(33502)
- 北京(31607)
- 范(31450)
- 师范(31144)
- 财经(31000)
- 院(28593)
- 经(28288)
- 州(27411)
- 技术(26740)
- 师范大学(25205)
- 基金
- 项目(173050)
- 科学(134733)
- 基金(124564)
- 研究(123622)
- 家(109615)
- 国家(108695)
- 科学基金(92755)
- 社会(74903)
- 社会科(70736)
- 社会科学(70713)
- 省(69590)
- 基金项目(67771)
- 自然(63117)
- 自然科(61622)
- 自然科学(61607)
- 自然科学基金(60491)
- 划(57974)
- 教育(56646)
- 编号(50954)
- 资助(50843)
- 成果(40549)
- 重点(38660)
- 部(37252)
- 发(36513)
- 创(36226)
- 课题(34897)
- 创新(33714)
- 科研(33357)
- 计划(32619)
- 大学(31742)
共检索到333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翠莲 马平福 李合生 张自国
以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HPGMR NK58S)为供试材料,分别测定了在不同光周期下植株的光合速率、光合磷酸化活力以及同化物质的运转情况等。结果表明,长日照处理(LD)植株的光合速率、光合磷酸化活力以及同化产物向穗部的转运能力等均低于短日照处理(SD)植株。但是同化物质向植株下部的转运能力却是LD植株为高。电镜观察发现,LD植株的气孔发生异常,其气孔开度及保卫细胞的体积等均小于SD植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莫磊兴 李合生
从红光、远红光处理下农垦58S叶、穗内源多胺的分析和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的使用,对多胺在农量58S育性转换中的作用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农垦58S叶片多胺变化与育性转换无明显关系;幼穗的多按水平受光敏色素间接调控并与育性转换密切相关。在不同发育时期,光敏色素对多胺的调节作用不同,对育性起主要调节作用的多胺种类也可能不同;我胺对农垦58S育性转换的调节作用与多胺的含量及不同多胺间的比值有关,其中精胺(Spm)、亚精胺(Spd)含量和Spm/Spd比值可能是重要因素。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脒腙(MGBG),能部分逆转红光诱导的不育性,并在长光照完全不育的条件下促进农垦58S产生少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伍素辉 李合生
以农垦58S为材料,探讨了光敏色素调控农垦58S的育性转换与硝酸还原酶(NR)的关系。结果表明,NADH以每毫升0.2 mmol·L~(-1)对黄化苗的NR活性最强;预照光在24小时以内,NR活性随照光时间延长而呈极显著正相关;红光和远红光照射后,NR活性均有一定程度增高,红光的作用大于远红光,且红光与远红光能相互逆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汉来 张自国 元生朝 李玉珍 张端品
在14.5小时长光照下,利用人工气候箱对农垦58S和W6154S于幼穗分化不同时期分别进行不同温度处理。育性结果表明农垦58S的育性转换温度敏感期为颖花原基分化期至单核花粉期,W6154S的温敏期为雌雄蕊形成期至单核花粉期。农垦58S的温敏期较长,育性受低温影响后在高温下要较长时期才能恢复不育;W6154S育性易受低温影响,但温敏期较短,在高温下不育性恢复快。在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感温性鉴定中,建议在雌雄蕊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末期进行温度处理。
关键词:
光敏核不育水稻 育性转换 温度敏感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自国 曾汉来 元生朝 张端品 王本宣 李玉珍
利用人工气候箱控制不同光照长度和不同温度,在光敏核不育水稻材料幼穗分化第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至抽穗期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农垦58S及其以农垦58S为供体转育而来的其他3个不育系,在育性转换中均受到光周期与温度的共同作用。农垦58S、6334S表现光周期作用的温度范围较宽;W6154S、W7415S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也表现出较强的光周期效应。就此,作者提出了育性转换的光温作用模式,并讨论了新型光敏不育材料的选择目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国生 杨书化 李泽炳 万经猛 梅明华
采用红光—远红光逆转效应、光温控制及等位性测验等方法,探讨了N58s及其转育的光温敏核不育系W6154s,W7415s,33001s和31111s的光敏及温敏特性。结果表明,光敏色素参与了N58s,31111s和33001s育性诱导过程,红光间断长暗期诱导可条件下,其育度显著降低,远红光能部分逆转红光的诱导效应。W7415s育性受光敏色素的调节,W6154s育性基本不受光敏色素调控。W6154s育性在较高温度(>27.12℃)下表现不育,在较低温度下表现可育,诱导完全不育的临界温度在27.12℃以上。W7415s,33001s,31111s和N58s育性主要受光周期调控,温度也存在一定的互作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建勋 李泽炳 万经猛 杨书化 靳德明
以4个光敏核不育系为母本,12个粳稻和爪哇稻品种为父本,用4×12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建成轮回选择的基础群体S_(89)。1989~1992年夏季在武昌考察了S_(89)及第1、2、3轮改良群体S_(89)S_(91)及S_(92)。结果表明:各轮异交群体中88%以上的植株于武汉地区粳型光敏核不育水稻的稳定不育期内(即7月中旬至9月1日以前)抽穗。各轮异交群体内均出现不育、部分不育和可育株的育性分离。各轮异交群体中不育株的平均异交结实率为17.2%~5.9%。第1轮改良群体S_(90)的单株理论产量比基础群体S_(89)提高了0.8%。实验结果说明光敏核不育性用于水稻轮回选择是可行的。
关键词:
水稻 光敏感核不育性 轮回选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自国 元生朝 曾汉来 李玉珍
采用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第一光周期反应钝感的品种与第一光周期反应敏感的光敏核不育系杂交,F_2代分单株在人工光照条件下进行两个光周期反应的鉴定。结果表明,所用组合的第一光周期反应属数量性状,F_2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第二光周期反应属一对主效隐性基因控制。两个光周期反应分属不同基因(组)控制,但第二光周期反应的不育基因与第一光周期反应感光性强的基因组表现有连锁关系。两个光周期反应的基因(组)可以分离重组,形成第一光周期钝感,第二光周期敏感的光敏核不育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莎 姚家玲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对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和可育水稻农垦58N的花粉及花药壁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垦58S雄性败育起始于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在发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终结于单核晚期,形成典败型花粉;TUNEL检测显示,农垦58S的绒毡层细胞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PCD),但解体过程缓慢,一直持续到花粉发育后期,使单核花粉无法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而败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光行 申岳正 陈平 赵建宗 邓景扬
在北京(39°56'N)长日、中温条件下,分析了弱感光型光敏不育水稻C407s与秋光、南65两品种配制的正反交F1、BF1、F2和F3代的雄性育性表现。结果表明,在弱感光型遗传背景下光敏不育性及其育性恢复受两对独立的细胞核隐性主基因控制和修饰基因的作用。讨论了缩小样本出穗期的离散度和利用F3家系育性类型分析资料的必要性及所谓“育性抑制基因”影响下光敏不育性状表达的种种异常情况。
关键词:
粳稻,雄性不育,光周期,弱感光性,遗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礼平 张端品 林兴华 谢岳峰 李泽炳
对14个光、温敏不育系的花药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花培能力差异很大,愈伤组织诱导率变化幅度为0~28.78%,绿苗分化率变相为0~54.55%,白苗分化率普遍较高。不同基本培养基及激素配比对同一种材料的培养效果不同,最适蔗糖浓度为6%。短日可育条件下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花培能力高于长日不育条件下的花培能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爱斌 肖层林 谢树新 邱茂健 吴升高
为了探索光温敏核不育系139S应用基础,利用自然生态条件下3年分期播种试验和人工气候室(箱)、冷水池鉴定,对温敏核不育系139S的温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为22.6~23.0 ℃.育性敏感期在幼穗分化第Ⅳ至Ⅵ期,其中以第Ⅴ至Ⅵ期最为敏感.在育性敏感期内,人工气候室以(20.0±2.0) ℃处理1 d,在自然条件下1 d日均温22.0~23.0 ℃,不育性不波动.在人工气候室以日均温23.5 ℃处理11 d,有10%的单株出现不育性波动,染色花粉率0.15%,自交结实率为零.
关键词:
水稻 温敏核不育系 育性敏感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圣贤 杨书化 李泽炳 万经猛 田亚雯
以3204S、HN5S、8906S、安湘S、1103S和9451S等6 个籼型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其异交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 个核不育系的颖花开花率均高于对照珍汕97A;柱头外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1103S、珍汕97A(CK) 、3204S、安湘S、8906S、HN5S、9451S;8906S、安湘S、9451S午前花率比对照珍汕97A高,6 个核不育系的平均张颖时间均比对照珍汕97A 短;(2) 柱头活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HN5S、1103S、安湘S、3204S、8906S、9451S;(3) 异交结实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1103S、8906S、HN5S、安湘S、9451S、32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俊英 李春海 牟同敏
在武汉自然条件下,于2003年和2004年连续2 a观察810S、M102SI、D24、M23S和M61S 5个温敏核不育系稻蔸再生苗的花粉育性变化,结合观察期的温度变化进行育性稳定性、育性对温度的敏感时期以及育性转换临界温度的分析。结果表明,M23S和M102S的育性最稳定,810S和M102S的育性转换敏感期分别在其抽穗前的13~5 d和10~7 d,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分别为24.7℃和24.0℃;ID24、M23S和M61S的育性转换敏感期分别在其抽穗前的19~10 d2、4~8 d和16~0 d,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分别24.6℃、23.7℃和25.9℃。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志全
通过阐述太阳光照射时间长度几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提出生物生理生态光敏感特性鉴定指标应为光照时间.再根据日地关系,推算出光照时间的计算方法,并按此方法计算出湖南5个和海南3个代表站每月15日的光照时间.分析比较不同气候及光照度条件下光照时间与可照时间之间的数据差异,说明可照时间在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生态光敏感特性鉴定中的不足.最后还提出了一种有效估算不同光照度下人工模拟光照时间的试验方法,并探讨光照时间在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光敏感特性鉴定中的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