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
- 2023(1710)
- 2022(1634)
- 2021(1456)
- 2020(1295)
- 2019(3052)
- 2018(2844)
- 2017(5477)
- 2016(3164)
- 2015(3280)
- 2014(3496)
- 2013(3559)
- 2012(3275)
- 2011(3131)
- 2010(3188)
- 2009(2980)
- 2008(2972)
- 2007(2614)
- 2006(2405)
- 2005(2165)
- 学科
- 济(12183)
- 经济(12175)
- 管理(6747)
- 业(6058)
- 方法(5549)
- 企(4808)
- 企业(4808)
- 理论(3882)
- 农(3519)
- 学(3421)
- 业经(3208)
- 数学(3206)
- 数学方法(3130)
- 农业(2952)
- 地方(2715)
- 经济理论(2456)
- 中国(2416)
- 财(1975)
- 和(1902)
- 环境(1880)
- 旅(1799)
- 划(1750)
- 发(1748)
- 游(1742)
- 旅游(1719)
- 贸(1603)
- 贸易(1603)
- 农业经济(1585)
- 易(1532)
- 策(1529)
- 机构
- 学院(47970)
- 大学(47312)
- 研究(17699)
- 管理(16986)
- 济(14840)
- 理学(14619)
- 经济(14417)
- 理学院(14391)
- 管理学(13994)
- 管理学院(13910)
- 科学(13097)
- 中国(12391)
- 京(10502)
- 农(10143)
- 所(9525)
- 游(9510)
- 旅(9435)
- 旅游(9332)
- 范(9134)
- 师范(9004)
- 研究所(8806)
- 农业(8096)
- 业大(7666)
- 中心(7576)
- 师范大学(7503)
- 江(7341)
- 财(7321)
- 北京(6831)
- 院(6132)
- 州(5975)
共检索到68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贤 张雪 童灵 张思文 叶德练 吴良泉
从游离氨基酸对于植物源食品风味品质的影响着手,将氨基酸对食物味道/气味的贡献、调控氨基酸含量的手段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重点概述了影响氨基酸味道的因素,包括氨基酸味觉阈值、味觉成分间的协同/抑制作用等研究结果;对游离氨基酸合成气体成分的代谢过程进行了扼要总结;分析了养分调控手段、激素喷施、田间管理措施对植物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主要进展如下:施肥、套袋、嫁接等采前措施均可通过调控鲜味、甜味、苦味氨基酸含量及游离氨基酸总量,对作物风味品质产生影响。以上措施所引起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的相关生理和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洪旭 周芸 黄善松 奚家勤 朱静 牟文君 郭建华 宋纪真 李小兰
【目的】为探索烤烟游离氨基酸与外观品质的关系。【方法】利用6个省份不同质量档次的186份烟叶样品,分析了各产区游离氨基酸含量与组成的差异性,并进行游离氨基酸指标与外观品质的简单相关分析。【结果】(1)各类游离氨基酸含量与组成在不同产区间差异较大,游离氨基酸总量以河南、四川较高,贵州、湖南居中,福建、辽宁较低;(2)同产区不同质量样品各游离氨基酸指标变异系数大多超过10%,部分超过40%;(3)一定范围内,随着烟叶颜色的加深,酸性、芳香族和脂肪族氨基酸比例降低,亚氨基酸比例升高;随着烟叶油润感变差、色度变弱
关键词:
烤烟 游离氨基酸 区域差异 外观品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建浩 周光宏 朱健辉 马爱凤
通过对金华火腿传统加工过程中游离氨基酸 (FAA)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研究确定FAA的形成变化与温度条件、NaCl含量及其传统特色风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加工过程中FAA与温度变化呈正相关 (R2 =0 91) ,高温成熟期温度升高使各种FAA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显著增加 ;成熟后期和后熟过程中 ,NaCl含量大幅度提高使蛋白质水解酶活性降低 ,其与FAA提高呈负相关 (R2 =0 98) ;特定比例的各种FAA产生金华火腿滋味和风味特性 ;来自于Maillard反应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与温度提高和FAA的显著增加呈正相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海明 王小寅
根据鳖对不同食物的嗜食试验结果及相应食物的游离氨基酸组成与含量 ,作聚类分析 ,按鳖对食物的嗜食程度在欧氏距离d >0 5 0 6 90时 ,可将食物分为鳖嗜食食物、可食食物、迫食食物和拒食食物四类。进一步分析比较鳖嗜食食物、HE中游离氨基酸组成特点 ,并进行不同配伍的游离氨基酸诱食试验验证 ,可以断定 ,Ala、Gly、Pro和Lys 4类氨基酸对鳖具有很强的诱食作用 ,是鳖的主要诱食物质
关键词:
鳖 游离氨基酸 诱食物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游文章 文华 马琳
将池塘捕获的体重(1.70±0.80)k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饲养在室内水族箱内,分别测定了空腹(禁食1 d,26样本)、饥饿15 d(15样本)、饥饿30 d(15样本)的草鱼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草鱼血清游离氨基酸总量基本恒定,空腹、饥饿15 d和饥饿30 d的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差异;处于饥饿状态的草鱼血清游离必需氨基酸总量极显著地高于空腹状态,非必需氨基酸总量极显著地低于空腹状态;血清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胱氨酸含量因饥饿显著升高,而组氨酸、苯丙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和酪氨酸因饥饿显著降低;饥饿15 d和饥饿30 d各氨基酸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正林 何光华 谢戎 郑家奎 左永树
以6个不同类型的籼、粳、爪哇水稻品种配制的5个组合的P1、P2、F1、F2、B1、B2为试材,用世代均数法研究了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基因效应值及效应平方和与百分比。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含量显性效应比加性效应重要,上位性效应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非加性类效应大于加性类效应,亲本显性基因较多。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利用杂种优势为主。
关键词:
水稻 籽粒 游离氨基酸 基因效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廖英杰 刘波 任鸣春 崔红红 谢骏 戈贤平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赖氨酸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及血清中游离必需氨基酸的影响,选用初始均重(3.34±0.03)g的团头鲂幼鱼540尾,随机分成6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赖氨酸含量为1.29%、1.71%、2.09%、2.48%、2.88%、3.27%的饲料,养殖实验为10周。研究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2.48%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了团头鲂幼鱼的鱼体末重、增重率、特定增重率、氮沉积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沉积率,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但不影响存活率;(2)2.09%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鱼体蛋白含量和降低脏体比系数,2.88%、3.27%赖氨酸实验组显著降低了粗...
关键词:
团头鲂 赖氨酸 需要量 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清 彭聪 宋超 彭镰心 赵钢
【目的】探讨苦荞不同发芽时期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苦荞的综合利用及相关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对黔苦5号、沽源苦荞、西荞1号、川荞1号4个苦荞品种种子发芽0,3,6,9,12d的游离氨基酸进行定量检测,分析氨基酸间含量变化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判断发芽过程中氨基酸总量发生变化的主要特征氨基酸;应用聚类分析,研究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规律。【结果】苦荞发芽前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较大,发芽12d后,黔苦5号、沽源苦荞、西荞1号、川荞1号总氨基酸含量分别由发芽前的5.40,5.31,4.03,3.82mg/g增加至16.26,19.27,17.91,15.79...
关键词:
苦荞 发芽 游离氨基酸 化学计量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惜燕 蒲鹏 康靖全 段慧 兰晓继
【目的】研究8种食用菌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含量及呈味效果。【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分别对香菇、白灵菇、海鲜菇、平菇、双孢菇、秀珍菇、杏鲍菇和金针菇8种食用菌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白灵菇和金针菇的游离氨基酸种类最多,均有10种,除双孢菇不含有游离必需氨基酸外,其余7种食用菌均含有游离必需氨基酸。海鲜菇的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为3.444mg/g;游离呈味氨基酸则以白灵菇含量最高,为45.680mg/g;游离限制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平菇,达0.413m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静 邹安革 王新星 常青 滕玉清 王文斌
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强化物质对卤虫体内游离氨基酸(FAA)含量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分别强化赖氨酸(Lys)、裂壶藻Schizochytrium、赖氨酸加裂壶藻以及空白对照组,试验进行16h,每4h取样1次。结果显示,试验结束时,赖氨酸组的卤虫体内游离Ly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且较强化前相比增加了4倍多,裂壶藻组的含量最低。除苏氨酸(Thr)外,赖氨酸组其他游离必需氨基酸以及天冬氨酸(Asp)、丝氨酸(Ser)、甘氨酸(Gly)、酪氨酸(Tyr)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赖氨酸加裂壶藻组,Thr、Ser、Gly、丙氨酸(Ala)、组氨酸(His)和脯氨酸(Pro)含量均有不...
关键词:
赖氨酸 卤虫 游离氨基酸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姚路 王森山 马瑞 魏江文 王文军 宋丽雯 刘磊 蒋琼
昆虫无法合成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全部的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或其它途径获取,而植物韧皮部氨基酸被认为是蚜虫生产性能的关键限制因素。为明确抗感紫花苜蓿品种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液相-质谱联用仪测定了豌豆蚜取食抗感紫花苜蓿品种(抗蚜品种“甘农5号”和感蚜品种“猎人河”)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及供试植物材料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甘农5号”色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猎人河”色氨酸含量(P<0.05),差异倍数为2.25;豌豆蚜取食“甘农5号”后天冬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豌豆蚜取食“猎人河”后天冬氨酸的含量(P<0.05),差异倍数为1.48;豌豆蚜取食“甘农5号”后脯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低于豌豆蚜取食“猎人河”后脯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P<0.05),差异倍数分别为0.31、0.81、0.61和0.86。抗感紫花苜蓿品种对豌豆蚜脯氨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豌豆蚜的防治及优质抗蚜苜蓿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关键词:
豌豆蚜 紫花苜蓿 游离氨基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成业 刘智禹 陈冰
探讨了僧帽牡蛎在低温贮藏保鲜过程中鲜度指标及游离氨基酸、牛磺酸等的变化。实验表明,在0~2℃及3~5℃的贮藏中挥发性盐基氮呈平缓上升趋势,贮藏15天分别为15.2mg/100g和20.6mg/100g;而在6~8℃下贮藏,挥发性盐基氮变化相对较快,15天后高达26.8mg/100g。在萃取液中,牛磺酸的含量最高,其在贮藏中略有下降,但基本上在357mg/100g~387mg/100g范围内波动;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较高的为丙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酸等,丝氨酸、精氨酸、赖氨酸次之,其余氨基酸初始含量相对较低,其含量的变化在不同的贮藏温度下快慢不一样,但各自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关键词:
僧帽牡蛎,保鲜,游离氨基酸,牛磺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强 王薪淇 宋轶群 赵仁贵
【目的】研究糯玉米自交系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对糯玉米种质资源的营养品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了60份糯玉米自交系籽粒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从60份糯玉米自交系中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最少的检测出14种氨基酸,其中JN57的氨基酸总量最高(25.165mg/g),JN21的氨基酸总量最低(6.403mg/g),平均为12.236mg/g,含量高于平均值的有25份。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在2.47~13.97mg/g,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29.43%~75.52%。对60份糯玉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玉蓉 金宏 王红权 肖调义 刘碧莲
为了探明脆肉鲩(脆化饲养法)肉质脆化的机理,对普通草鱼(常规饲养法)和脆肉鲩的肝胰脏进行预处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其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普通草鱼和脆肉鲩的肝胰脏游离氨基酸组成相同,但含量差异显著,100g鲜样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94.11mg和373.23mg,游离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82.62㎎和191.55mg.这种变化说明在草鱼的饲养过程中,改变其食物组成导致了草鱼肝胰脏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改变.
关键词:
普通草鱼 脆肉鲩 肝胰脏 游离氨基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