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1)
- 2023(17747)
- 2022(15217)
- 2021(14425)
- 2020(11781)
- 2019(26839)
- 2018(26793)
- 2017(50947)
- 2016(27699)
- 2015(31190)
- 2014(31023)
- 2013(30516)
- 2012(28363)
- 2011(25815)
- 2010(25841)
- 2009(23962)
- 2008(22886)
- 2007(20422)
- 2006(18308)
- 2005(15988)
- 学科
- 济(112824)
- 经济(112704)
- 业(76564)
- 管理(74815)
- 企(58598)
- 企业(58598)
- 方法(42938)
- 农(41546)
- 数学(35631)
- 数学方法(35200)
- 中国(33283)
- 地方(30723)
- 业经(28234)
- 农业(27913)
- 财(24832)
- 学(23426)
- 制(21251)
- 贸(19769)
- 贸易(19752)
- 易(19020)
- 理论(18862)
- 银(17937)
- 银行(17895)
- 环境(17789)
- 和(17710)
- 技术(17614)
- 融(17290)
- 金融(17286)
- 行(17223)
- 发(16973)
- 机构
- 学院(386270)
- 大学(382439)
- 管理(149955)
- 济(149064)
- 经济(145473)
- 研究(133361)
- 理学(128546)
- 理学院(127005)
- 管理学(124847)
- 管理学院(124132)
- 中国(99529)
- 科学(83063)
- 京(82495)
- 农(67765)
- 财(67675)
- 所(66754)
- 中心(61000)
- 研究所(60636)
- 江(59025)
- 业大(57834)
- 范(55770)
- 师范(55288)
- 财经(53166)
- 北京(52471)
- 农业(51838)
- 州(49938)
- 院(48451)
- 经(48115)
- 师范大学(44398)
- 经济学(42793)
- 基金
- 项目(260311)
- 科学(204079)
- 研究(194742)
- 基金(185209)
- 家(160467)
- 国家(158989)
- 科学基金(136190)
- 社会(120965)
- 社会科(114132)
- 社会科学(114105)
- 省(103923)
- 基金项目(98918)
- 教育(89366)
- 自然(87104)
- 划(86616)
- 自然科(85014)
- 自然科学(84993)
- 自然科学基金(83411)
- 编号(82239)
- 资助(74822)
- 成果(67187)
- 发(59285)
- 重点(58191)
- 课题(56982)
- 部(56210)
- 创(53962)
- 创新(50116)
- 项目编号(49133)
- 科研(48730)
- 国家社会(48463)
- 期刊
- 济(177209)
- 经济(177209)
- 研究(114185)
- 中国(81820)
- 农(66331)
- 学报(59592)
- 科学(56612)
- 管理(54616)
- 教育(50181)
- 财(49736)
- 农业(45195)
- 大学(45094)
- 学学(42070)
- 融(36348)
- 金融(36348)
- 技术(33820)
- 业经(33110)
- 经济研究(25910)
- 财经(24461)
- 问题(23282)
- 图书(22684)
- 业(22175)
- 经(20901)
- 科技(18998)
- 版(18930)
- 资源(18278)
- 理论(18004)
- 现代(17785)
- 商业(17567)
- 技术经济(17442)
共检索到586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巍 王录仓 王生荣 李得发
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进少数民族游牧民人口聚居区的城镇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藏区游牧民定居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是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牧民生活质量、结束牧民游牧历史、减轻政府管理成本、推进牧区走向小康的重要途径。论文在回溯合作市游牧牧民定居基础上,选择经济发展条件、社会发展条件、区位条件14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合作市41个行政村(37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管辖的2个村民小组)的综合实力进行测算,按照实力大小将全部村庄划分为四级。对比发现,其中城郊村庄实力明显优于周边乡镇,牧区优于半农半牧区;游牧民定居点选择往往选择发展实力和条件较好的村庄;根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录仓 李巍 王生荣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基础教育的载体--学校布局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合作市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由于传统游牧经济和深厚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致使人口和居民点具有高度的离散性,导致广大牧区中小学分布极不均匀,城乡之间、乡村之间教育发展差异大,办学条件有限,教师整体素质低。而牧区中小学整合必须密切结合城镇化建设、"异地搬迁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和人口分布与变化趋势,按照"合理化、规模化、效益化"的思路,分步实施,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新增教育资源向城区和乡所在地集中。
关键词:
牧区 中小学整合 甘南州合作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娟娟 高新才
在草地生态严重退化的情况下,很多牧区启动了游牧人口定居工程,因地制宜地运行相宜的定居机制是保证工程效应发挥的关键之一。本文提出甘南游牧人口定居的机制应当是由存在紧密逻辑关系的动力、运行、稳定和效益等四大机制共同组成的完整的机制体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新才 王娟娟
借助可持续发展阈值的概念,我们介绍了研究区域概况,并在分析草地类型和主导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草地退化现状、定居进展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提出多层次的游牧人口定居模式。提出甘南各地应立足实际,在完全定居、半定居和混合定居等三种模式中,进行适宜的定居模式选择。
关键词:
游牧人口定居 草地类型 草地功能 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明明
游牧民定居工程被视为改变牧区靠天养牧、加速牧区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重要举措而广泛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迅速且深刻地改变着草原牧区的自然、社会及经济形态,同时也改变了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作用时空尺度。在"成功"的定居点,牧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且对天然草场的利用减少;但是,对比相邻的村庄发现,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有足够的外部资源输入,包括草场、农田和地下水等。而从区域的生态环境来看,这种"成功"模式并不符合当地干旱地区的生态特征,有可能造成更大范围内的生态破坏。因此,游牧民定居工程应该从区域生态特征出发,对类似"成功"模板的推广更加谨慎。
关键词:
游牧民定居工程 资源输入 生态破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娟娟
基于研究人口迁移原因的推拉理论,面对甘南游牧人口生存环境的变化,笔者借助熵概念,提出游牧人口定居的动力已经存在,并构建了包括推力、拉力和中间障碍等内容的动力机制体系。继而具体论述了这一体系,笔者认为甘南游牧人口定居的推力机制由建立草原临界退偿机制、建植人工草地等内容组成,拉力机制由培育生态产业、加速城镇化进程等内容组成,且深入分析了横亘在"推"、"拉"力之间的中间障碍因素。
关键词:
推拉理论 熵 推力 拉力 中间障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生荣 何亚玲 马利邦
[目的]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具有其特殊的背景,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村庄建设的经验,有效推进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建设,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中国农村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供给,对持续推进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加快乡村转型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政策落脚点。以甘南藏族自治州曲县为例,对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的现有条件进行系统分析,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探究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方向和路径问题,对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文章采用了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Arc GIS分析法。[
关键词:
供给侧 高寒民族地区 村庄 发展 碌曲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录仓 李巍
空间转向是目前社会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郎木寺镇是甘南州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郎木寺镇的整体空间序列,依山就势,形成三重空间,即"神性的佛教寺院空间"、"静谧的传统民居空间"和"喧嚣的商业空间"。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介入,打破了传统社区演替的滞缓性,引起空间结构转向。这种转向不仅体现在外部空间形态上,更表现在内部结构上。在多元文化和多种利益的群体性渗透、参与中,三重空间开始了剧烈的入侵与演替。在旺盛的旅游需求推动下,寺院空间的纯净性遭到浊化,神圣性、主导性"塌缩",开始向世俗化转向,并衍生出与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录仓 李巍
传统聚落由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构成。受高原高寒环境和独特民族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藏族村落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地域基因",尤其是历史时期形成的部落体系和藏传佛教信仰对村落格局产生了深厚而久远的影响。因此站在历史的维度,探究部落与村落的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这种作用机制。甘南州碌曲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牧业县,具有悠久而厚重的部落历史,历史时期形成的部落体系,是村落范围和边界的基座;部落组织架构和隶属关系左右了村落的等级规模结构;部落经济基础深刻影响到"大分散、小聚合"的聚落空间组织。以血缘和亲缘为基础的部落组成,奠定了人口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全民信教的背景下,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信仰载体——寺院,而寺院发挥的综合精神向心作用,影响了聚落的精神形态。部落—寺院—村落的"共生"效应,是藏区村落形成的特殊民族和地域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彭睿娟 把多勋 梁旺兵
由于受甘肃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甘南藏族自治州发展速度较为滞后。近年来,甘南凭借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及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以甘南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就本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观感受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本地居民对旅游业的经济效应持肯定态度,但是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居民对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效应的感知是存在差异的。
关键词:
居民感知 甘南 旅游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乔观民 李彤璐
"牧改居"工程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Y村进行调查,发现牧民定居后出现以下情况:草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乡村多元驱动态势明显。但Y村在实现"安居"向"乐业"转变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新问题:生计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不适应,劳动力素质难以适应城镇化、工业化要求,发展多元经济驱动产业的同质性竞争严重,特色产业定位不准等。为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建立草畜联营合作社,合理界定草场产权,保护生态环境;加快人力资本的开发,推动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强产业联动,推动"1+2+3"产业的融合发展,探索建设新型乡村振兴之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跃西
西部大开发已经成为国人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以我国西部典型的社会经济后发展区域———贵州省为例 ,以区域关联度最大、开放程度最高的旅游产业为突破口 ,分别从战略定位、品牌创建与景区建设、旅游促销、整体开发与协调发展等方面 ,初步研究了后发展地区的发展战略问题 ,联系实际提出了后发展地区旅游产业“后发制人”的策略、措施和建议。认为创新制度和体制对后发展地区来说极其重要 ,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再造本地文化、形成品牌优势 ,寻求切入点、择优开发精品 ,注重宣传促销、拓展旅游市场 ,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城镇体系 ,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本和风险 ,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文化 ,实现观念转变等等。对西部...
关键词:
后发展地区 旅游业 发展战略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子量
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少数民族人口流入藏区城市,藏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安居乐业是藏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基于藏区城市合作市的微观调查数据,分析合作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就业状况以及生活境遇,发现合作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入生计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户籍差异和一定程度的族际差异,并且其就业层次、收入水平和家庭生活状况受到自身教育水平、公共产品供给等因素的约束,体现出城市融入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引申了这一问题存在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雪雁 巴建军
牧民是牧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其生产经营行为不仅影响着牧区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牧区草地资源的利用状态。通过对甘南牧区牧民生产经营行为的调查,研究发现:(1)牧民的投资规模小、增长缓慢,且以生活性投资为主;(2)牧民的生产经营信息来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3)牧民生产、销售各自为营,缺乏合作;(4)牧民贫困程度严重,但对未来增收充满信心;(5)牧民更加期望用新增加的收入提高自身或子女素质和扩大生产。进一步的定量分析,发现牧民收入与牧民投资行为、生产行为高度相关,但与牧民市场交易行为弱相关。基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牧民 生产经营行为 牧民收入 甘南牧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宋清洁 崔霞 张瑶瑶 孟宝平 高金龙 向宇轩
以甘南州为研究区,采用Canon数码相机和小型无人机搭载相机在不同大小样方上获取草地植被覆盖度数码照片,结合2015年5月-10月的Terra/MODIS植被指数产品MOD13Q1,分析了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草地植被覆盖度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研究区草地植被覆盖度的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精度评价,筛选出甘南州草地植被覆盖度最优遥感反演模型,并对草地生长季时期覆盖度时空上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小型无人机搭载相机获取草地大样方植被数码照片的方法能用于地面草地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态脆弱的民族地区钻石模型的适用性研究——以甘南州玛曲县为例
功能分析与角色整合:村庄治理中的村庄精英——以甘肃定西市Z村为例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村民自治的支撑分析——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草岔沟村为例
“旅游+”视角下县域村庄融合发展机制解析及规划应对研究——以西安市阎良区为例
牧区移民定居的动力机制、效益分析与政策建议——甘南藏族自治州个例分析
农民合作组织视角下的村庄治理
中国牧区村庄决策权研究——以新疆和甘肃为例
整合营销视角下清真食品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以宁夏清真食品产业为例
数字经济驱动地方经济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藏区旅游扶贫与农牧民增收问题研究——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