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29)
- 2023(5543)
- 2022(4680)
- 2021(4402)
- 2020(3876)
- 2019(8333)
- 2018(8143)
- 2017(16367)
- 2016(8726)
- 2015(9195)
- 2014(9322)
- 2013(9146)
- 2012(8446)
- 2011(7652)
- 2010(7660)
- 2009(7256)
- 2008(7401)
- 2007(6751)
- 2006(5948)
- 2005(5278)
- 学科
- 济(32731)
- 经济(32580)
- 业(24796)
- 管理(21715)
- 企(19605)
- 企业(19605)
- 方法(17901)
- 数学(13008)
- 数学方法(12873)
- 险(10946)
- 保险(10854)
- 中国(10749)
- 财(9746)
- 理论(8930)
- 农(8680)
- 业经(8481)
- 银(8310)
- 银行(8304)
- 制(8261)
- 行(7863)
- 学(7252)
- 融(7097)
- 金融(7094)
- 务(6726)
- 财务(6718)
- 财务管理(6700)
- 企业财务(6480)
- 和(6233)
- 农业(5636)
- 贸(5113)
- 机构
- 学院(122492)
- 大学(122258)
- 济(46860)
- 管理(46735)
- 经济(45756)
- 研究(40124)
- 理学(39623)
- 理学院(39103)
- 管理学(38315)
- 管理学院(38059)
- 中国(34268)
- 财(26773)
- 京(25153)
- 科学(25124)
- 财经(21135)
- 所(19864)
- 农(19403)
- 经(19201)
- 中心(19015)
- 江(18262)
- 研究所(17980)
- 范(16975)
- 师范(16790)
- 业大(16494)
- 财经大学(16018)
- 北京(15969)
- 农业(15066)
- 州(15045)
- 经济学(14655)
- 院(14295)
- 基金
- 项目(81056)
- 科学(64609)
- 基金(61325)
- 研究(56701)
- 家(53636)
- 国家(53169)
- 科学基金(46032)
- 社会(39570)
- 社会科(36331)
- 社会科学(36315)
- 基金项目(32718)
- 省(30983)
- 自然(30376)
- 自然科(29726)
- 自然科学(29713)
- 自然科学基金(29229)
- 资助(26293)
- 划(26055)
- 教育(25738)
- 编号(21187)
- 部(18087)
- 重点(17872)
- 成果(17154)
- 发(16391)
- 性(16240)
- 国家社会(16137)
- 创(16009)
- 科研(15982)
- 教育部(15698)
- 人文(15637)
共检索到182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红显
转型社会大变革、大流动的特定背景诱发了中国社会边缘群体游民意识的复苏,导致了部分社会边缘群体的游民化;游民意识及边缘群体的游民化,构成社会稳定风险的隐性来源,防范和化解游民意识复苏和社会边缘群体游民化的关键在于化解其生存危机,因此,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培育公民文化和完善法律救济以保障边缘群体的合法权益是应有之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明
公民概念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公民意识的养成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农民的公民意识薄弱,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加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扩大政治参与和推动改革发展,维护、巩固和强化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保持稳定,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淀了现实基础。教育是农民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实施农民公民意识教育,家庭、学校、社区、媒介和政府都应有所作为。
关键词:
农民 公民意识 培养 社会稳定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罗美娟 何姣
银行信贷与地方债之间的隐性互惠,表现为银行基于对地方债务的信任和对未来间接回报的期望,自主地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提供资金支持和优惠的贷款条件。中国地方债的扩张除了由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需求所致,也有银行推波助澜的作用,地方政府举债需求与银行放贷需求产生共振,促成“债务-信贷”循环扩张机制,对金融稳定有重要影响。以2008-2020年地级市的银行信贷、地方债务和金融波动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银行信贷与地方政府债务的隐性互惠关系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信贷与地方债的隐性互惠是导致金融波动的重要因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财政压力越大或金融分权程度越高的城市受影响越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隐性互惠使企业融资渠道被挤占、银行贷款集中度上升以及地方性商业银行同业负债增加,进而导致金融波动。维护金融稳定,需要对隐性互惠关系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以实现控制地方债扩张的同时稳定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银行信贷 地方债 隐性互惠 金融稳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德米
公共政策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成为经济增长、体制改革和国家转型的依赖工具、手段和路径。政策的后果也是社会不稳定的一个来源。在推进公共政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识别风险源。文章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政策缝隙"概念,用来理解社会不稳定的来源。政策缝隙体现在对实质性利益调整或再分配的过程中,政策文本出现了时间、空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不一致现象,而政策不一致即成为风险源。在评估出风险源基础上,实现源头治理的关键是以科学和民主的方式来制定精细化方案弥补政策缝隙。
关键词:
政策缝隙 社会稳定 风险评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盼文 曹协和 肖毅 李兴发 鄢斗 卢孔标 郭凯 丁攀 徐璐 王守贞
2001~2012年,我国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呈快速扩张态势。国有企业、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增加是政府隐性债务扩张的主导因素,这显示了经济增速放缓时期政府对经济的主导的特征。DSGE模型分析显示:我国政府性债务可持续性不断降低,财政风险极易传导至金融体系,不利金融稳定。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是根本,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增强政府性债务可持续性、防范主权债务风险的前提。短期内,亟需建立完善有效的政府性债务约束框架和债务风险化解机制。
关键词:
政府性债务 或有风险 金融稳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力 龙子妍
文章以禽业为例,将"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下的契约内容区分为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探索市场风险冲击下的契约稳定问题。"显性契约"指的是契约中明确订立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内容,若企业违反"显性契约"内容,则视为企业"显性违约"。"隐性契约"指的是合同中未列明的条款,外部机构难以通过条款内容判定违约责任;企业"隐性违约"指的是企业通过变更与农户间"心照不宣"的内容,却因条款不清晰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的行为。研究结果显示:隐性契约的稳定性会受到市场价格风险和农户对合同的受限程度的影响。市场价格风险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隐性违约,同时,合同受限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易遭到龙头企业的隐性违约;这种隐性违约会降低农户福利。文章认为,站在龙头企业的角度,隐性违约的存在是有利的,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冲击下,企业既避免了承担全部的风险,又不用公然违背显性契约而造成违约赔偿,维护了与农户之间的书面合作关系。但对农户来说,隐性契约的不稳定使利润空间下降,收益风险上升。因此,重点关注市场风险冲击下的"隐性契约"的稳定性对切实保障农户的福利尤为重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袁婷 熊兰兴 霍海娥 张弛 李华东 王佳音
利用ROST文本挖掘法识别风险变量,利用事故树分析风险变量的因果关系,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社会稳定风险的整体风险网络和个体风险网络特征,研究发现8个核心风险变量:不满足公众的长期利益需求、当地居民对项目的排斥效应、对当地文化的破坏性、项目导致的交通拥堵等,以及75项关键风险变量因果关系。研究成果期望为管理者设计风险应对策略提供决策基础。
关键词:
能源基础设施项目 风险网络 社会稳定风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殿伟 赵黎明
本文就社会风险发生的必然性、社会预警机制构建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阐述,在此基础上作者设计了包括生存保障系统;经济支撑系统;社会分配系统;社会控制系统;社会心理系统;外部环境系统及含35个指标在内的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对其体系的框架构建及运行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社会稳定 社会风险 预警机制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德春 张长征 Upmanu Lall 徐敏
社会系统脆弱性是社会系统稳定风险敏感性的条件,社会系统越脆弱,社会稳定风险就越大。本文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风险暴露、社会敏感性和社会应对能力三个维度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地区的社会脆弱性成因进行分析。并依据社会系统稳定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响应,构建了重大水利工程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将"三峡工程建设———万州地区"作为实证分析对象。结果表明:1999-2011年万州社会系统脆弱性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其中万州社会系统风险呈现"增—减—增"的变化、社会系统应对能力不断提升,表明万州社会系统脆弱性的下降不是来自其社会系统风险的下降,而是来自万州社会系统应对能力的提高;万州社会系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炉明
农村社会稳定风险既有原生性农村社会稳定风险也有次生性农村社会稳定风险,直接关乎农村社会稳定发展。首先界定农村社会稳定风险内涵,结合历年来农村群体性事件,基于原生性和次生性的农村社会稳定风险,聚焦风险源形成、风险传递和风险的社会放大等关键环节,深入解剖不同类型农村社会稳定风险的各个阶段生成逻辑脉络。其中,原生性农村社会稳定风险大致遵循"内部因素激发—政治权威直接受损—群体行为失序—社会稳定损害"的生成逻辑;而次生性农村社会稳定风险大致遵循"外部因素诱发—政治权威间接受损—群体心理催化—社会稳定损害"的生成逻辑。因此,农村社会稳定风险的精准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应树立整体性思维、全局观念。针对不同类型农村社会稳定风险,需精准识别与精准治理,并运用差异措施进行防范预警和精准施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琦峰
本文选用人均GDP、GDP增速、基尼系数、物价指数和失业率等5项经济指标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国际横向比较,我国社会稳定程度目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得分在高速的GDP增长、较低的物价指数和失业率方面;自身纵向比较,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近年呈加大趋势,主要失分在贫富差距扩大和通货膨胀压力上升方面。笔者的分析结果显示,确保在贫富分化项上不再失分甚至有所加分,即确保贫富差距不再扩大并力争有所缩小,对于保持社会稳定极其重要。
关键词:
社会稳定风险 中等收入隐阱 经济指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徐伟川
当前,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在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下,初步形成了由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指标、评估程序、评估方法、问责机制等内容构成的运行框架。这种做法没有严格遵循风险评估的要求,其科学性、严谨性均需大力提高。应以风险为核心设置评估指标,将风险与政府风险控制能力分别评估,在此基础上,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完善。
关键词:
社会稳定 风险评估 群体性事件 评估机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幸昆仑
针对公共项目外部效应大、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提出了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范围及内容,并构建起以基础性、构建性、互适性指标为主要架构的指标体系,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科学测算风险因素指标,准确确定项目风险等级。最后提出了地方政府公共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的关键问题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向鹏成 武雪子
基于文献分析和冲突事件逆向推演法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筛选,形成风险清单,然后根据社会网络理论构建网络拓扑结构,运用UCINE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关键风险因素主要有民意表达渠道不畅、政府监管不力和立项审批程序不合法。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关键风险因素提出具体防控措施,为政府从源头上进行风险防控和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宁 金晓斌 李珍贵 唐健 胡静 周寅康
研究目的:对现行征地风险评估制度进行分析,提出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规范征地风险评估体系进行探索。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现行征地风险评估制度多以土地管理部门为责任主体,以群众或专家意见作为风险评估结果,在实践中存在评价主体不明、功能定位不清、评价程序不科学等问题。研究结论:建议从明确征地风险评估定位、完善征地风险评估体系和优化征地风险评估程序3方面规范征地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征地风险评估配套机制与监管机制,提高操作的科学性。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征地冲突 风险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