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13)
2023(3368)
2022(2931)
2021(2841)
2020(2341)
2019(5295)
2018(5075)
2017(9203)
2016(5388)
2015(5956)
2014(6132)
2013(5970)
2012(5711)
2011(5198)
2010(5576)
2009(5161)
2008(5359)
2007(4855)
2006(4538)
2005(3960)
作者
(17984)
(15213)
(15181)
(14068)
(9573)
(7252)
(6669)
(5805)
(5668)
(5590)
(5443)
(5333)
(5215)
(4821)
(4748)
(4722)
(4683)
(4578)
(4452)
(4440)
(3894)
(3856)
(3716)
(3498)
(3496)
(3459)
(3446)
(3421)
(3174)
(3092)
学科
(18845)
经济(18825)
管理(12579)
(10174)
(8013)
企业(8013)
方法(7789)
(5886)
(5678)
数学(5338)
理论(5264)
数学方法(5154)
业经(4848)
农业(4406)
地方(4354)
中国(4309)
(3865)
环境(3424)
(3272)
(3025)
(2959)
(2805)
(2728)
教学(2632)
经济理论(2623)
(2550)
贸易(2548)
(2426)
资源(2394)
(2328)
机构
学院(82634)
大学(81642)
研究(31337)
管理(26893)
(24582)
经济(23713)
理学(22443)
科学(22252)
理学院(22025)
中国(21783)
管理学(21291)
管理学院(21141)
(18905)
(17254)
(16833)
研究所(15521)
(14696)
师范(14489)
(13987)
业大(13973)
农业(13780)
中心(13400)
(12508)
北京(12215)
师范大学(11862)
(11726)
(11187)
(10714)
(10128)
技术(10091)
基金
项目(54171)
科学(41165)
基金(37843)
研究(36284)
(35146)
国家(34880)
科学基金(28257)
(21939)
社会(21007)
基金项目(20584)
自然(20034)
社会科(19837)
社会科学(19829)
(19501)
自然科(19493)
自然科学(19476)
自然科学基金(19103)
教育(17135)
资助(16640)
编号(13723)
重点(12765)
(12362)
计划(11749)
成果(11397)
(11107)
课题(10964)
科研(10543)
(10330)
科技(10168)
创新(9709)
期刊
(32370)
经济(32370)
研究(22084)
中国(16806)
学报(16742)
(16094)
科学(15553)
大学(11972)
农业(11487)
学学(11365)
教育(10070)
管理(9981)
(9165)
技术(7166)
(6621)
(6298)
旅游(6298)
(6298)
(5987)
资源(5566)
(5521)
业经(5120)
学刊(5069)
旅游学(5064)
游学(5064)
业大(5045)
(4621)
金融(4621)
(4560)
问题(4324)
共检索到124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娴  邓昭  李浩然  刘同平  
从如何消纳垃圾以解决垃圾围城的现状入手,讨论游憩设施再生设计的问题。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应该结合社会需求,整合各个专业知识。然而国内园林设计专业与产品设计、视觉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之间严重孤立。以"大黄鸭"热潮与冰冷"航母"的对比为例,提出改善城市形象的途径是以小名片创造式还是以大地标打造式为主的问题;从城市休闲质量的角度肯定了城市名片即游憩设施的重要地位,提出整合游憩园和游憩设施的规划构想。最后根据园林设计的绿色原则演绎归纳游憩设施设计的4R原则,再次强调游憩设施在绿色环保和人文标签方面的双重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娴  胡雨霞  
体现地域特色是城市景观设计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社会学角度剖析了游憩设施存在的设计问题。在比较国内外典型游憩设施设计的特点和分析我国古代游憩空间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强调了游憩设施的品质在塑造城市精神文化面貌中的核心地位。最后以武汉典型游憩设施设计为例,阐释了游憩设施与地域特色有机结合的设计方法。目的是为城市的游憩设施提供设计参考,推动全国多样性的城市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倩  王忠君  吴殿廷  
从空气负离子和游憩规划结合的角度,在整理和借鉴国内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以圆明园公园为例,于2009年春夏两季,选取公园内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对环境空气负离子进行全天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评定;对公园内游客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公园不同游憩活动的空间规律;根据空气负离子的浓度及其分布提出公园的游憩规划建议,划定公园的适游区域和适游季节,给出了34、5、月份空气负离子健康大道线路以及游憩功能分区。对游客的游憩活动及圆明园公园的空间利用及规划管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可为城市公园的游憩规划和管理提供思考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文跃  
地方感研究为认识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南京夫子庙为案例的研究发现,①夫子庙游憩者地方感具有基于历史、认同、记忆、想象的怀旧体验特征和秦淮风情、孔圣文教、商贾文化三个维度的结构特征,孔圣文教、秦淮风情的地方性特征得到了游憩者的高度认同;②游憩者对夫子庙的历史风貌具有较高的评价,游憩者认为夫子庙景观整体上反映的是六朝和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③游憩者对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风貌的地方感,以及对夫子庙呈现的六朝风月、明清风貌和怀旧特征的地方性的认同具有普遍性;④游憩者对夫子庙历史文化的体验缘于这些景观唤起了游憩者对历史场景的记忆和想象,唤起——评价机制是夫子庙游憩者地方感形成的重要机制。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红霞  
我国城市绿色游憩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是:缺少鲜明的地域特色;空间利用不够充分;缺乏合理规划;空间功能单一,人性化设施不足。对策是:注重城市绿色游憩空间的地域特色建设;加强城市绿色游憩空间的利用;体现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的“人文关怀”;协调环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淑华  
人类诞生于自然,在生息、发展中逐渐远离自然又渴望回归自然。依托于自然环境的各种游憩活动就是这样产生、发展、兴盛起来的。游憩地环境规划设计面临的正是解决自然环境保护与游憩空间的拓展之间的协调问题,并且要做到使设计更具有游憩吸引力。为解决游憩地拓展游憩空间与资源保护所产生的矛盾,研究提出一种线形游憩空间的设计手法,通过对线形游憩空间各构成要素的深入分析,试图建立起与人的运行感知相适应的线形游憩空间秩序,使之能够对各种游憩活动与环境进行有效协调,在产生游憩吸引力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景观资源和尊重人的游憩需求。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范淑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逢军  沙润  王芳  刘佳雪  
城市游憩绿道复合设计可以将单个公园绿地、历史街区、风景名胜区、居住社区等建设依托一些线性要素(如城市河流、道路系统、文化线路等)纳入到绿道系统和城市游憩的整体框架中,形成网络化的绿色游憩开放空间系统;又可融景观、生态、游憩和文化遗产保护、社区建设等于一体,实现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对于完善现代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与城市国际化等有重要作用。以上海市为例,探讨了城市游憩绿道复合设计的理念与原则,并对不同类型的游憩绿道分别进行了设计。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国清  
随着都市生活环境的恶化、交通运输的改善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都市的游憩需求发展迅速。基于对游憩和生态旅游概念及内涵的理解,本文对都市生态游憩进行了界定,探讨了崇明岛建设生态游憩区应遵循的原则,并对崇明岛生态游憩开发及产品设计进行了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永广  阮芳施  沈旭炜  
在以SSCI和SCI核心期刊为搜索对象的前提下,对2000-2012年关于滨水区游憩空间的英文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相关研究主要围绕滨水区生态环境、游憩冲突、游憩管理及游憩价值评估四个方面。通过中外文献内容比较,评述了中国文献与外国文献在研究视角、滨水区游憩功能定位和发展历程上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中国滨水区游憩管理和开发的研究方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承忠  
首先回顾了国外不同意识形态反集体主义、勉强的集体主义、费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对休闲政策的影响,其次对国外的游憩政策如资源政策、旅游和野生生物政策、海岸游憩政策、海港游憩功能开发政策、筹措资金政策、森林游憩政策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加拿大和美国的游憩政策进行了案例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田逢军  
"游憩意象综合体"是对城市实体游憩空间的可意象性起关键作用的"意象空间单元",对城市游憩空间规划设计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游憩意象综合体"理念,探讨了"游憩意象综合体"的特征与内涵,并从目标、系统、层次、要素、途径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基于"游憩意象综合体"理念的城市游憩空间意象营造框架,为当前我国城市游憩规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启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何雨  刘顺伶  
本文综述并分析了国内外城郊游憩带研究的现状。国内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思路:探讨我国城郊游憩带形成的驱动力因素、城郊游憩带空间配置原理和配置模式、城郊游憩系统的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特征等。作者认为,应对城郊游憩系统进行系统规划,在空间上合理配置各种旅游地类型,发挥配置模式的指导作用,以适应大都市城郊旅游的迅速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华  
运用缓冲区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对居民使用者主体的游憩行为特征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服务半径及其覆盖率反映生态游憩空间的服务适宜度的区域差异,从而揭示上海城市生态游憩空间的格局分异特征,发现服务覆盖率低和分布不均的空间格局影响了市民游憩的适宜度,从而导致上海整体生态游憩空间的服务功能的较低水平。据此提出优化对策:市中心应注重空间整合的立体化与纵深化,近郊及中外圈区域的优化重点是空间布局的均匀性与渗透性,同时重视和加强多功能的生态游憩廊道系统的构建和生态游憩空间建设的近自然性与软质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