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72)
2023(2326)
2022(2027)
2021(2018)
2020(1662)
2019(3525)
2018(3356)
2017(6069)
2016(3465)
2015(3575)
2014(3601)
2013(3560)
2012(3184)
2011(3106)
2010(3313)
2009(3195)
2008(3166)
2007(2640)
2006(2690)
2005(2316)
作者
(10786)
(8949)
(8811)
(8463)
(5599)
(4429)
(3894)
(3409)
(3316)
(3198)
(3085)
(3058)
(3057)
(2894)
(2752)
(2736)
(2724)
(2609)
(2518)
(2518)
(2336)
(2299)
(2108)
(2046)
(2044)
(2009)
(2007)
(1937)
(1852)
(1851)
学科
(13854)
经济(13851)
(8635)
管理(8290)
环境(7267)
生态(5238)
(4328)
方法(4296)
理论(4070)
(4024)
地方(3802)
资源(3491)
(3458)
业经(3224)
经济学(3180)
农业(3164)
(3083)
(3014)
企业(3014)
(3006)
规划(2800)
环境规划(2628)
中国(2579)
数学(2276)
数学方法(2206)
经济理论(2202)
(2159)
区域(2150)
发展(2059)
(2046)
机构
学院(51892)
大学(50535)
研究(19924)
管理(17452)
(15312)
科学(14890)
经济(14798)
理学(14307)
理学院(14013)
管理学(13676)
中国(13568)
管理学院(13558)
(11852)
(10872)
师范(10773)
(10071)
(10047)
(10021)
旅游(9895)
研究所(9328)
师范大学(8901)
(8609)
中心(8473)
(8440)
北京(7878)
(7815)
业大(7561)
(7025)
(6909)
农业(6576)
基金
项目(34162)
科学(26379)
研究(23912)
基金(23848)
(21560)
国家(21404)
科学基金(17728)
社会(14914)
(14382)
社会科(14046)
社会科学(14043)
基金项目(13381)
(12250)
自然(11819)
自然科(11335)
自然科学(11331)
自然科学基金(11091)
教育(10086)
资助(10057)
编号(8966)
(8507)
重点(7978)
计划(6753)
成果(6741)
课题(6670)
发展(6533)
(6436)
科研(6366)
(6327)
(6264)
期刊
(22162)
经济(22162)
研究(13069)
学报(9136)
科学(9053)
中国(8948)
(7478)
(6465)
旅游(6465)
(6465)
大学(6099)
(5952)
农业(5679)
学学(5631)
教育(5404)
资源(5361)
学刊(5212)
旅游学(5208)
游学(5208)
管理(4533)
(4435)
业经(4125)
生态(3762)
(3209)
林业(3195)
图书(3180)
(3147)
(2817)
问题(2776)
地理(2599)
共检索到75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智  余颖  
山地型地貌占城市边缘地貌面积的比例达一半以上,对山地开发的研究是城市边缘规划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地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处于城乡交界区域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使得它的开发有着比平原地区更高的难度。本文从歌乐山生态旅游产业带的规划实践出发,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对山地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进行分析,着重研究水文单元和景观单元在开发项目选址和规划决策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娴  邓昭  李浩然  刘同平  
从如何消纳垃圾以解决垃圾围城的现状入手,讨论游憩设施再生设计的问题。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应该结合社会需求,整合各个专业知识。然而国内园林设计专业与产品设计、视觉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之间严重孤立。以"大黄鸭"热潮与冰冷"航母"的对比为例,提出改善城市形象的途径是以小名片创造式还是以大地标打造式为主的问题;从城市休闲质量的角度肯定了城市名片即游憩设施的重要地位,提出整合游憩园和游憩设施的规划构想。最后根据园林设计的绿色原则演绎归纳游憩设施设计的4R原则,再次强调游憩设施在绿色环保和人文标签方面的双重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海洲   翁时秀   保继刚   Jarkko Saarinen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我国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生态与旅游的现实矛盾引发了广泛社会关注,但基于社会与政治发展层面深度有效的学术解释缺乏。缘起于结构化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生态学,将社会-生态过程与政治的尺度交互作为分析对象,为生态问题提供了更加平衡与综合的理论研究进路。文章利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论深度考察了政治生态学以及相关的旅游文献,从当代现实、理论缘起、理论发展、旅游参与以及本土议题展开论述,重点分析了国际旅游政治生态学研究思想的3个重要进展趋势:保护地旅游与资源管理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生态旅游话语意识的后结构主义批判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正义的实践行动研究。进一步,文章借助政治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反思了我国生态与旅游发展的历史成就与现实问题,并结合二十大报告的政策理路探讨了本土旅游政治生态学研究的相关议题:关注保护地旅游历史过程的政治经济学、关注保护地社区资源利用与可持续生计的微观政治过程以及关注“两山论”的辩证性与生态发展的现实差距等。文章希冀通过政治生态学的引入,引导中国旅游研究转向生态-旅游人地关系的深入反思,在尊重现实与贴近实践的前提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成就向国际传播的高质量旅游学术成果转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芳  
如何通过优化旅游系统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是当今旅游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某些生态学原理可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方法和独特的视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春  李斌  
斑—廊—基—网络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区域景观空间要素。借鉴此理论,乡村旅游空间要素也可划分为斑—廊—基—缘四大部分。旅游的本质是旅游者通过对景点斑的体验获得心理慰藉,风景交通廊是架构旅游者和景点斑的通道,并且也承担了部分景观功能,旅游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乡村社会环境构成了乡村旅游的宏观环境基质,区域旅游协作要求乡村旅游空间具有开放性特征,与周边缘关系研究也就成为乡村空间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流的引入使得静止的乡村旅游空间格局研究具有动态变化性,自然力和竞争力作用使得乡村空间格局变动由无序走向有序。文章以重庆涞滩古镇为例,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演变趋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屏  欧阳雪莲  栗丽  郭晓敏  
文章选取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和中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问卷调研地,从中西方森林游憩者生态知识增长、生态体验获取、生态态度形成、生态行为产生及其整体作用角度对森林旅游生态解说效果影响进行研究,旨在运用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其解说效果的内在关联。结果显示:(1)中西方森林游憩者生态知识、体验、态度、行为整体作用与森林旅游生态解说效果存在显著回归关系;(2)中西方森林游憩者生态知识、体验、态度、行为均对森林旅游生态解说效果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屏  欧阳雪莲  栗丽  郭晓敏  
文章选取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和中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问卷调研地,从中西方森林游憩者生态知识增长、生态体验获取、生态态度形成、生态行为产生及其整体作用角度对森林旅游生态解说效果影响进行研究,旨在运用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其解说效果的内在关联。结果显示:(1)中西方森林游憩者生态知识、体验、态度、行为整体作用与森林旅游生态解说效果存在显著回归关系;(2)中西方森林游憩者生态知识、体验、态度、行为均对森林旅游生态解说效果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珊  陈可石  仝德  刘堃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城乡建设的巨大威胁。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传统规划思路面临着转变的需要。本文以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例,运用生态学方法,关注自然环境特征,提出了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的城市用地规划,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及保障措施。从而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约束城乡建设行为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目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斌  从佳琦  
森林作为重要的林业资源,有着非常大的开发优势,尤其随着如今人们愈发追求精神生活品质,森林旅游事业发展势头也愈发迅猛。但在森林旅游开发过程中,森林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同样日益凸显。如何在森林环境资源承载力范围内做好景区规划设计工作,是开发人员需要重视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由吴章文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森林旅游区环境资源评价研究》一书,以国内部分森林旅游景区为例,探讨其规划过程中所体现的生态学思想,为同类森林旅游区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英  刘思华  
环城游憩已经成为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趋势。通过对长沙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指出长沙环城游憩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旅游产品雷同、特色不鲜明;乡村景观异化、定位不清;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出了开发长沙环城游憩带的四个原则,即:生态优先原则,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利益兼顾原则,尊重历史、张扬文化的原则。最后,提出了长沙环城游憩带开发的策略和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增长极式开发;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结合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加强区域合作,拓展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红霞  
我国城市绿色游憩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是:缺少鲜明的地域特色;空间利用不够充分;缺乏合理规划;空间功能单一,人性化设施不足。对策是:注重城市绿色游憩空间的地域特色建设;加强城市绿色游憩空间的利用;体现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的“人文关怀”;协调环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喜洲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吕永龙  
分析了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认为生态旅游是旅游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条途径。阐述了生态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的一般政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一般原则、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与限制条件、生态旅游产业的结构与空间适宜性分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屏  欧阳雪莲  郭晓军  郭晓敏  
文章选取中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为问卷调研地,通过旅游解说将研究视角深入至游憩者感知层面,旨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中西方森林游憩者生态行为生成的内在关联及其一致性。结果表明:中西方森林游憩者生态知识—生态体验—生态态度—生态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链式影响,文章依此得出系列相关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