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52)
2023(5343)
2022(4631)
2021(4229)
2020(3435)
2019(7088)
2018(6899)
2017(12993)
2016(6855)
2015(7152)
2014(6681)
2013(6249)
2012(5253)
2011(4927)
2010(4886)
2009(4760)
2008(4173)
2007(3592)
2006(3193)
2005(2686)
作者
(17750)
(14914)
(14624)
(13912)
(9196)
(7191)
(6592)
(5605)
(5447)
(5205)
(5067)
(4901)
(4740)
(4597)
(4594)
(4437)
(4397)
(4354)
(4345)
(4292)
(3664)
(3470)
(3416)
(3408)
(3336)
(3282)
(3215)
(3173)
(3063)
(3001)
学科
(28349)
经济(28333)
管理(15930)
(12445)
地方(10826)
方法(9608)
(9516)
企业(9516)
(7678)
数学(7201)
数学方法(7113)
地方经济(6705)
中国(6582)
业经(6496)
农业(5626)
环境(5439)
(5216)
理论(5047)
(4423)
贸易(4421)
(4211)
(4171)
(4025)
(3871)
(3510)
(3425)
金融(3424)
(3336)
资源(3210)
产业(3140)
机构
学院(91223)
大学(85114)
管理(32978)
(31673)
经济(30885)
研究(29221)
理学(28450)
理学院(28050)
管理学(27408)
管理学院(27238)
中国(21332)
科学(20158)
(17259)
(15582)
师范(15446)
(14109)
(13782)
(13608)
中心(13470)
研究所(13040)
师范大学(12303)
(12240)
(11703)
业大(11555)
财经(11228)
(11220)
技术(10409)
北京(10399)
(10361)
(10220)
基金
项目(64450)
科学(51496)
研究(48113)
基金(45666)
(39811)
国家(39502)
科学基金(34249)
社会(31092)
社会科(29528)
社会科学(29525)
(27677)
基金项目(24830)
(22335)
教育(21537)
自然(21485)
自然科(20933)
自然科学(20928)
自然科学基金(20504)
编号(20222)
资助(18116)
(16234)
重点(14881)
成果(14710)
课题(14129)
(13506)
发展(13117)
(12912)
国家社会(12711)
创新(12607)
(12577)
期刊
(38547)
经济(38547)
研究(22068)
中国(14314)
科学(13071)
学报(12134)
(11669)
管理(10422)
教育(9779)
(9041)
业经(8917)
大学(8637)
农业(8559)
学学(8264)
技术(6929)
(6778)
经济研究(6249)
(6213)
旅游(6213)
(6213)
资源(5939)
(5547)
金融(5547)
商业(5507)
学刊(5012)
旅游学(5003)
游学(5003)
问题(4567)
科技(4390)
财经(4383)
共检索到125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曹利华  左洪涛  
黄景仁,字仲则,其诗名显著,"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他在短暂的35年生涯中创作了数千首诗歌,其诗歌以独特的文学意蕴和风格特色,在清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学成就与他的游幕生活密切相关。他在游幕期间创作的诗歌,成就颇丰。这些诗歌抒发了生活困顿之苦与身世沦落之悲,倾吐了磊落不平之气与愤世嫉俗之情。探讨其游幕与文学的关系,可以窥见游幕生涯对黄仲则诗歌创作的影响。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江少英  叶诗婕  
文章从城乡生态、文化生态、艺术生态三个方面对《陈黎诗选》中的生态书写进行了梳理。陈黎批判异化的城市环境,流露出对理想的乡村环境的挚爱;诗作对各种地域的观照、对人性自然诉求、对被殖民地的记录,探求文化生态的包容性;艺术通感、语言文字的趣味性、虚实间的转换,诗作把我们带入引人入胜的生态写作风格试验中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尼燕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起步护理、涉足财务、做好审计、专注医保、启航运营……当选河南省会计领军人才、成为卫生计生行业首批经济管理领军人、荣膺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我深知,过硬的业务实力是能打胜仗的基础,永不停歇的奔跑是担当大任的储备。在岁月年轮里,无论岗位如何变化,无论人生的轨迹如何前行,我都会用诗歌记录工作的体会、生活的况味和亲情的阳光,并以此来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尼燕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起步护理、涉足财务、做好审计、专注医保、启航运营……当选河南省会计领军人才、成为卫生计生行业首批经济管理领军人、荣膺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我深知,过硬的业务实力是能打胜仗的基础,永不停歇的奔跑是担当大任的储备。在岁月年轮里,无论岗位如何变化,无论人生的轨迹如何前行,我都会用诗歌记录工作的体会、生活的况味和亲情的阳光,并以此来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卫俏嫔  
干注册会计师这行已经大约十年了,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在无比繁忙中度过,只有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能够理理思绪,想想审计以外的事情。上大学时,曾经和几个好友疯狂地迷恋上诗歌,到处搜罗有关唐诗宋词的书籍,还喜好现代诗。记得汪国真来学校讲演时,我们几个人晚饭没吃,跑到阶梯教室占座位。至今我还保留着当年汪国真的亲笔签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哈嘉莹  
杨维桢的诗歌思想体系是以“诗本性情”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了对诗歌创作、诗歌风格以及诗歌形式的论述,并有与其诗歌思想相辅相成的诗歌实践。将“诗本情性”这一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诗歌创作规范,扭转了元代以政教为中心的诗学观念,并对后世的“性灵”文学思想有不容抹杀的开启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汤贵仁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兴衰和社会的诸因素存在着极密切的关系。唐代诗歌的繁荣,除了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思想活跃诸因素之外,还和“旅游热”密切相关。按照当代人的解释,旅游的意思是“旅行游览”,按照古人的解释,羁旅之意来源于(“庐”,庐者,寄也。也就是说,凡是离开本人的居住地而巡行寄居外地的,都可以称为“旅”。因此,举凡帝王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肖洪根  
古人云:山无奇,不足以志;无美,不足以志;无事,不足以志;无文,不足以志。山水诗歌与旅游有着一种意味隽永的渊源关系。辟风光形胜之地以专供游览观赏,这是人类的高级审美活动。人类也由此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即游观文化;确切地说,这种游观文化最早,更多的时候是以诗歌的文化形式表达出来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咏春  吕爱晶  
美国当代桂冠诗人凯·瑞安在诗歌中多处使用动物意象,构建了神秘的诗歌游戏世界。文章结合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探讨瑞安在诗歌中对水禽、飞禽和走兽类动物的细致观察和描写,认为其诗歌揭示了当今社会暗藏的危险,而动物世界中追逐、竞争等游戏的愉悦精神能给人们带来自由感。瑞安的诗歌折射了她作为当代美国知识分子对自由、创新等的思考。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蒋成浩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消费呈现出符号化、观念化的特征。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当代社会已然笼罩在消费文化语境之中,在这样的语境下,新世纪的文学有着诸多复杂的面孔,各种文学之外的无形之力在角逐。从消费文化语境入手,考察新世纪诗歌的喧哗与躁动,及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新世纪诗歌的审美特征,发现其存在的困境与超越的途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鑫  
通过分析盛唐江西诗人刘昚虚的交游、诗作及其诗歌风格,表明盛唐江西诗坛初步打破唐以前的封闭低靡状态。刘昚虚的诗歌深受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影响,这既是诗国高潮向东向南扩展的绮丽余波,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南下的又一次佐证。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于湘苏  
于鹄诗歌虽不见经传,但是细细品读其存诗,多了份清雅自然,多了些纵横清逸,与其他隐士相比确有其独特的价值。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清逸雅正,平淡自然;精于刻画,形神具备;体裁多样,诸体皆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莉娜  
朱湘作为新月派的重要诗人,曾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的济慈",他给诗坛上留下了优美和谐的《采莲曲》、《昭君出塞》等优秀诗篇,在诗歌"三美"方面努力钻研进取,给新诗留下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成果。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冷成金  
中国主流文化以人要"活着"的内在亲证为价值建构的原初动力和逻辑起点,以"人能弘道"式的自证为价值建构的基本方式,以悲剧意识的兴起作为建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保障机制,从而建构起指向审美超越的悲剧精神。李白诗歌以最本真、自然的生命与世事人生、社会历史、宇宙自然展开对话并进行追询,其诗歌的悲剧意识表现为在悲剧真相中深情地追询,追询自然、仙、梦中的精神乐园而不得的悲剧感,用"酒"来激发和超越悲剧意识,在怀古中抒写浓郁的历史悲剧意识以及由对生命存在的清晰感受而产生的生命悲剧意识,对展示中国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具有典型意义。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焦健  
王维在诗歌的起结上颇有造诣。其诗歌开头有着包容、平雅的特点,其诗结尾则有着蕴藉、消纳的特点。在王维的诗歌中,这些特点有时交替出现,有时同时出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