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1)
- 2023(15575)
- 2022(13629)
- 2021(12728)
- 2020(10601)
- 2019(24071)
- 2018(23965)
- 2017(46071)
- 2016(25124)
- 2015(28207)
- 2014(28331)
- 2013(27764)
- 2012(25280)
- 2011(22881)
- 2010(22917)
- 2009(21111)
- 2008(20675)
- 2007(18354)
- 2006(16338)
- 2005(14182)
- 学科
- 济(100872)
- 经济(100728)
- 管理(74640)
- 业(70548)
- 企(56431)
- 企业(56431)
- 方法(41994)
- 农(35652)
- 数学(35550)
- 数学方法(35156)
- 财(27062)
- 中国(26364)
- 业经(25102)
- 地方(24751)
- 农业(23719)
- 制(22592)
- 学(21017)
- 理论(16512)
- 务(16463)
- 财务(16394)
- 环境(16382)
- 财务管理(16360)
- 贸(15557)
- 贸易(15547)
- 银(15483)
- 企业财务(15477)
- 和(15455)
- 银行(15443)
- 体(15312)
- 易(15028)
- 机构
- 学院(354330)
- 大学(353690)
- 管理(140728)
- 济(137197)
- 经济(133945)
- 理学(121771)
- 理学院(120361)
- 管理学(118380)
- 管理学院(117726)
- 研究(117168)
- 中国(87960)
- 京(75333)
- 科学(72991)
- 财(65510)
- 农(58335)
- 所(57857)
- 中心(53709)
- 江(52764)
- 业大(52516)
- 研究所(52510)
- 财经(51627)
- 范(49342)
- 师范(48924)
- 北京(47504)
- 经(46702)
- 农业(44422)
- 州(43131)
- 院(42713)
- 经济学(40518)
- 师范大学(39659)
- 基金
- 项目(243907)
- 科学(192583)
- 研究(180845)
- 基金(176840)
- 家(153066)
- 国家(151741)
- 科学基金(131073)
- 社会(114494)
- 社会科(108180)
- 社会科学(108154)
- 省(95985)
- 基金项目(95235)
- 自然(84390)
- 自然科(82339)
- 自然科学(82324)
- 教育(81979)
- 自然科学基金(80820)
- 划(79999)
- 编号(74893)
- 资助(71384)
- 成果(60640)
- 重点(54162)
- 部(53342)
- 发(52470)
- 课题(51008)
- 创(50196)
- 制(47256)
- 创新(46796)
- 国家社会(46696)
- 科研(46010)
共检索到519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车震宇 楚珊珊 郑溪
本文通过对西递村、束河古镇两个典型旅游村落的调查发现,村落中不同游览区的游客数量差异较大,80%以上游客到达的主要游览区域面积占村落建成区的比例分别约为29%和35.6%,由此提出村落的主要游览区域面积可控制在45%以内。对此,本文从游客常规线路、游客观赏行为、游客疲劳限度、游客寻路和从众心理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村落的主要游览区域范围不会因为游客的增加而扩大,并得出了应减少无序无用开发、挖掘主要游览区价值、保持非主要游览区氛围三点启示。
关键词:
游客行为 村落旅游 游览区域 适度控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彬 陈园园 虞虎 刘思怡 熊启昊 王立龙
开展传统古村落研学旅行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构建以人为本的乡村研学旅行产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皖南地区典型的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例,从游客体验视角,构建了研学旅行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因素恒等性检验。结果表明:影响西递、宏村研学旅行游客满意度的旅游体验因素有文化认知、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和学习认知4种类型;从路径系数来看,案例地研学旅行者的文化认知(0.510)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程度最大,情感体验(0.340)和审美体验(0.224)次之,学习认知(0.212)位居最后;论文构建的传统古村落研学旅行游客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具有跨样本稳定性特征。研究结果可为西递、宏村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和传统古村落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唐小飞 黄兴 夏秋馨 郑杰
塑造品牌个性是企业获得消费者忠诚、保持战略优势的关键,而再游意愿是旅游业消费者忠诚最重要的维度之一,研究再游意愿与品牌个性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文章以享誉中外的束河古镇、周庄古镇、阆中古镇和平遥古镇为背景,在"仁和"、"时新"、"高雅"、"诚信"和"智慧"5个品牌个性维度上,采用单因素方差统计技术对游客的再游意愿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影响游客再游意愿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重游意愿较高的束河古镇与其余3个古镇在"仁和"和"时新"这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高雅"、"诚信"和"智慧"3个维度上并不存
关键词:
传统古村镇 品牌个性 重游意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旺盛 谭晓琳 潘理权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选取安徽三河古镇为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构建古镇旅游真实性感知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各感知维度与旅游者品牌态度和行为意向的关系,结果表明:游客对古镇旅游的真实性感知可以分为建筑要素感知、饮食要素感知、传承文化要素感知、地方文化要素感知和游览接待要素感知5个维度,它们对游客的品牌态度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建筑要素感知和饮食要素感知对游客的行为意向具有直接影响,而传承文化要素感知、地方文化要素感知和游览接待要素感知间接影响游客的行为意向。
关键词:
真实性感知 品牌态度 行为意向 古镇旅游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邵秀英 李静
古村落旅游地是以保存完整的村落为显性吸引物,以原住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形成的民俗文化为支撑,并与自然景观和谐依存而构成的原生态旅游地。因其吸引物及其赋存条件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旅游环境结构的特殊性,进而对旅游地项目的选择与开发管理模式产生影响。本文以山西碛口古镇为例,对古村落旅游地环境评价指标的构建以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旅游环境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兴平 贺涵 冯琴 胡家镜 郭凌
旅游目的地意象是目的地形象形成的前提,也是游客旅游决策的前置变量。成熟的游客将会投入更多资源参与决策过程,也更依赖目的地意象而非目的地形象作出旅游决策。本文以安徽宏村为案例地,以发表在旅游社交网站中的游客照片为研究样本,采用NVivo11软件进行内容编码,并用UCINET6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编码后的节点数据进行了共现网络的量化分析,从景观元素及元素组合两个层面解读游客对宏村的意象感知。结果表明,自然风光和建筑构成了游客凝视下宏村的主体意象元素。由徽派特色民居和古村落水景等元素构成的"水墨宏村"意象游客关注度最高。空间上,各种景观元素有机组合,人文建筑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田园景观与古村群落相互映衬,当地独特的文化元素和古村落乡村生活画卷相得益彰。本文还基于游客照片分析的目的地意象研究个案,解读了游客凝视焦点和核心诉求,总结了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及营销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研究结论有助于古村落目的地明确自身资源保护和利用方向,优化旅游产品开发和供给,精准打造古村落IP并进行市场营销。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文兵 张宏梅
古村落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乡村旅游、文化生态旅游。识别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内在维度、探明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来源,可以为古村落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构建了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概念模型,并以张谷英古村落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初步探明了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来源,并且发现,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内在维度呈三层次贡献分异,认知维显性化,情感维隐性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生东
古村落已经成为一类重要的旅游景点,然而随着旅游开发的推进,旅游者的进和原住居民的退,使古村落面临过度商业化与空心化的困境。运用生态学的共生理论,以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为案例,分析了古村落空间的演化轨迹,结合村落遗产旅游从物质景观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农业遗产的开发历程,提出了村落遗产旅游的共生整体开发模式。并认为留住村落原住居民,合理分配相关者利益,活态保护村落整体遗产是村落遗产旅游共生整体开发的保障。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古村落 遗产旅游 整体开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嘉龙
以人文生态、创新思维、人文思想为理论依据,着重从商旅文化、农耕文明、耕读文化、国学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民俗活动、节事旅游、观光农业、院落经济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大力发展古镇古村落旅游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人文生态 人文旅游 人文思想 民俗风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天颖 陆林 路幸福
Urry提出的"游客凝视"是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分析工具,"凝视"是一个多利益主体参与互动的复杂系统。徽州村落是徽文化的符号和标志,徽州村落旅游凝视的主体是游客和东道主,客体和核心是物质指向与精神指向的文化符号,两主体依托文化符号产生互动,而对文化符号的认识层次较浅。安徽黟县的西递、宏村、南屏具有丰富的徽文化特征吸引物。在案例地采用定量的问卷调查、定性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方法收集资料,分析相关定量和定性资料,并对相关网络文本及图片进行内容分析,探讨徽州村落旅游中的游客凝视行为及东道主凝视行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伟 王新新
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古村落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构建真实性评价指标和游客行为意向指标。利用SPSS16.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将真实性指标归纳为客观、建构、后现代和存在主义真实性四个维度。进而构建用于解释游客真实性感知与其满意感和忠诚行为关系的结构模型,并利用Lisrel8.70进行检验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四类真实性感知直接影响游客的满意感,游客的存在主义真实性感知对其忠诚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游客满意感与忠诚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真实性感知 满意 行为意向 古村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乾 付俊
游客感知是客观全面评价古村落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以浙江古村落为例,针对古村落旅游资源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基于游客感知设计调查问卷,在专家知识和德尔菲法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构建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可提高古村落旅游资源环境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参考。
关键词:
旅游资源 评价 游客感知 古村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梦茵 薛宝琪
以南阳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分别从知识、态度、行为三个方面构建环境解说对游客游览质量影响的指标体系,采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地质公园环境解说对游客游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解说有助于游客知识获取、态度和行为改变;游客知识获取、态度和行为改变与游览质量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环境解说尤其是专业人员解说和智能媒体解说与游客游览质量有显著的正相关,但人员解说与非人员解说对游览质量的影响差异不大;知识、态度与行为三者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有解说组游客要比无解说组游客游览质量要高,不同解说类型对游
关键词:
环境解说 游览质量 地质公园 宝天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艳冰 周明晖 贾豫霖 杜宇晴 马云
文章在厘清旅游类传统村落韧性与高质量发展关联逻辑的基础上,构建包含经济、社会、生态、制度、文化5个子系统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为例,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传统村落韧性及其子系统协调发展程度,据此探究不同韧性水平传统村落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表明:(1)河南省旅游类传统村落韧性总体处于中高水平,空间上呈现南部和北部较高、中部和东部较低的分异特征。(2)子系统评价结果为制度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文化韧性>生态韧性,表明旅游开发在完善村落治理体系、促进村民就业增收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造成了深层次干扰。(3)传统村落韧性子系统处于中低协调状态,反映出其韧性建构主要依赖于个别子系统的偏向型增长,子系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4)依据传统村落韧性水平将其分为品牌示范型、集约开发型、保护修复型三种类型,对应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品牌示范型村落宜整体开发,以“老家乡村”为主题进行旅游品牌推广,建立政策协同、产业互补、交通互联、设施共享的联动机制;集约开发型村落应促进内部要素重构、结构优化与功能互补,建立旅游风险防范机制,严格监控村落韧性水平的变化;保护修复型村落应藉由外源性要素的引领实现村落内源性要素的激活与自我修复能力的提升,尽快跨越发展困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军 赵一亭
发展乡村产业、复兴乡村传统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探讨传统村落本土特征与外来介入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提出旅游服务系统的"活态"设计原则。运用服务科学和系统设计理论,对设计要素进行梳理,构建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传统村落旅游服务系统模型,即以介入力量协助、本土力量参与的模式,运用设计思维整合优势资源并进行协同创新。以云南哈尼族古村落阿者科为例,借助服务设计工具和系统设计思维,设计以红米稻作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旅游服务系统概念设计,在丰富旅游体验的同时,帮助当地红米产业转型,重塑当地生态文化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