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5)
- 2023(11316)
- 2022(10176)
- 2021(9699)
- 2020(8263)
- 2019(19096)
- 2018(19100)
- 2017(37443)
- 2016(20349)
- 2015(22909)
- 2014(22866)
- 2013(22615)
- 2012(20771)
- 2011(18560)
- 2010(18428)
- 2009(16954)
- 2008(16217)
- 2007(13786)
- 2006(12002)
- 2005(10278)
- 学科
- 济(75763)
- 经济(75675)
- 管理(55077)
- 业(54388)
- 企(43578)
- 企业(43578)
- 方法(37014)
- 数学(31103)
- 数学方法(30760)
- 中国(20444)
- 农(20139)
- 财(18680)
- 业经(16893)
- 地方(16787)
- 学(16119)
- 贸(14851)
- 贸易(14844)
- 理论(14768)
- 易(14412)
- 制(13775)
- 农业(13699)
- 银(13267)
- 银行(13235)
- 融(13089)
- 金融(13086)
- 和(12674)
- 行(12514)
- 务(12154)
- 财务(12096)
- 财务管理(12072)
- 机构
- 大学(279361)
- 学院(278127)
- 管理(114142)
- 济(104852)
- 经济(102336)
- 理学(98594)
- 理学院(97479)
- 管理学(95861)
- 管理学院(95360)
- 研究(89167)
- 中国(69864)
- 京(59976)
- 科学(56464)
- 财(49473)
- 所(43687)
- 中心(41288)
- 农(41080)
- 业大(40604)
- 研究所(40024)
- 财经(39922)
- 江(39320)
- 北京(38279)
- 范(38039)
- 师范(37740)
- 经(36220)
- 州(33046)
- 院(32918)
- 农业(32186)
- 师范大学(30785)
- 经济学(29936)
- 基金
- 项目(192853)
- 科学(150933)
- 研究(142319)
- 基金(139236)
- 家(120162)
- 国家(119160)
- 科学基金(102914)
- 社会(87666)
- 社会科(82868)
- 社会科学(82847)
- 基金项目(75614)
- 省(74882)
- 自然(68094)
- 自然科(66441)
- 自然科学(66428)
- 自然科学基金(65209)
- 教育(64502)
- 划(63132)
- 编号(59376)
- 资助(57662)
- 成果(47406)
- 重点(42078)
- 部(41973)
- 发(40432)
- 课题(39803)
- 创(39604)
- 科研(36844)
- 创新(36792)
- 项目编号(36527)
- 大学(36082)
- 期刊
- 济(113194)
- 经济(113194)
- 研究(82320)
- 中国(48531)
- 学报(41348)
- 科学(39361)
- 管理(38838)
- 农(36504)
- 财(35454)
- 大学(31265)
- 教育(29829)
- 学学(29186)
- 融(26840)
- 金融(26840)
- 农业(25923)
- 技术(22791)
- 业经(18813)
- 财经(17676)
- 经济研究(16808)
- 图书(15899)
- 问题(15113)
- 经(14809)
- 理论(14699)
- 实践(13831)
- 践(13831)
- 业(13394)
- 资源(13307)
- 科技(13202)
- 现代(12500)
- 技术经济(12379)
共检索到400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邱淑蘋 陈楠 张云耀
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担心受到犯罪侵害,不但会影响游客的到访意愿,而且殃及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本文旨在了解游客对犯罪侵害的心理反应,探讨旅游侵害风险感知形成的相关因素。本文以到访印度的国际游客为研究对象,于2010年1月在印度德里机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在印度的国际游客认为被骚扰、诈骗及盗窃的可能性较大。女性、亚洲人明显有较高的防卫行为倾向。观光游客比商务游客感觉受侵害风险更高。旅游侵害风险感知与旅游决策间具有负向关系,旅游风险意识及旅游信息在侵害风险感知与旅游决策关系间具有调节效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岑 王晓峰 黄先超
以南宫山景区游客为研究对象,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灾害知识、防减灾态度、防减灾行为及有限理性4个方面构建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评价三级指标体系;运用微积分与高斯拟合函数通过Matlab编程进行感知理性评判;采用指数模型建立风险感知指数,对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的可信度、感知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对策。结果表明:南宫山景区游客感知理性度较高,风险感知调查结果可信度高;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减灾态度表现最优,减灾行为表现最差。据此提出了景区应完善灾前知识宣传与培训机制、建立暴雨预警系统并制定灾后游客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永昶 徐虹 郭净
导游服务质量一直是旅游服务领域中争议的焦点。文章通过构建以导游与游客交互质量的3个维度(行为、专业技能和问题解决)为前置变量、游客个人风险和非个人风险感知为中介变量、游客感知价值和满意度为结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尝试研究了导游人员与游客的交互质量与游客感知之间的作用机制。以530名使用过旅行社导游服务的旅游者作为样本,研究发现,通过提升导游人员的行为、专业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显著降低游客的个人风险感知,从而提高游客感知价值和满意度,但导游人员与游客的交互质量对游客非个人风险感知及游客非个人风险感知对游客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灯明 何彪 蔡江莹 杨璇 郭强
在森林康养旅游情境下,引入游客感知风险概念,构建计划行为理论拓展模型,运用SPSS 22.0和AMOS 17.0软件,依据247份有效问卷数据,实证分析森林康养潜在游客感知风险影响行为意向的结果表明:森林康养潜在游客的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会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意向;主观规范和感知风险会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态度;感知风险对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行为态度在感知风险与行为意向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管理方应提高森林康养旅游的曝光度,加强宣传森林康养旅游的基本产品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安全保障以达到正向口碑的效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德年 周永博 魏向东 吴建
近期,中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成为威胁公众出游安全、损害游客身心健康的一大元凶。伴随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全球媒体密集传播,雾霾天气对中国国际旅游吸引力的削弱作用已初现端倪。根据对入境游客的调研发现,现阶段,以雾霾为代表的大气污染及与之相关的行动限制、安全威胁、健康威胁、游憩限制等系列风险因素,构成入境游客对华环境风险负面感知的主要方面。为应对这一问题,文章立足入境游客环境风险感知测量,提出并运用负面IPA工具,分析入境游客对华环境风险感知规律,在对入境游客环境风险感知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入境游客对华环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天宇 乌恩
游客感知价值的强化与地方依恋的培育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游客感知价值和地方依恋的维度出发,对婺源的488位游客问卷进行分析,构建了游客感知价值对地方依恋的影响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婺源游客感知价值与地方依恋的结构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游客感知价值对地方依恋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环境价值、情感价值、品牌价值、成本价值维度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功能价值与服务价值对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的影响不显著。并对婺源旅游提出建议:加强婺源的文化内涵,增强体验性;降低交通成本,提升游客感知成本价值;加强景区环境治理,提升感知环境价值;强化品牌建设,增强感知品牌价值,进而培养游客地方依恋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莉 张宏梅 陆林 蔡利平 杨仲元
游客感知价值作为旅游目的地竞争优势的新来源,已经得到旅游学者的广泛重视。随着湿地公园作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不断增强,湿地公园之间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成为湿地公园竞争力管理的标准。文章以西溪和溱湖两大湿地公园为案例地,检验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量表,探讨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的结构特征。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得到包括23个题项6个维度的游客感知价值量表,6个维度分别是:环境价值、特色价值、服务价值、管理价值、知识教育价值和成本价值。其中,特色价值、管理价值、知识教育价值是湿地公园感
关键词:
湿地公园 游客感知价值 西溪 溱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易小力 敬露瑶 郑春晖
游客在遗产地感知到原真性后是否以及怎样引发情感的形成,有关的研究相对缺乏。同时,地方依恋与亲密关系理论是研究情感的重要理论,二者存在许多交叉域,但少有研究结合二者进行探讨。在文化遗产旅游背景下,文章以地方依恋和亲密关系理论为基础,选取情感体验、情感形象和情感依恋这一系列反映情感形成过程的构念,探究感知原真性如何影响游客情感的形成(内在作用机制),并对比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的感知原真性在机制中的不同表现。结果表明:(1)情感体验、情感形象在感知原真性与情感依恋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2)情感体验在感知原真性与情感形象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3)相较于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的感知原真性对游客情感形成的正向影响更强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东 曹忠鹏 张洁媛
游客如何选择旅游目的地是目前旅游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以访澳游客为研究对象,依据途径-目的链理论,从感知顾客价值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作者将游客顾客价值视为以旅游目的地属性、期望的旅游消费结果和实现的个人文化价值观三个层级,然后定量考察这3个层级变量之间的关系,描述了游客顾客价值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的个人文化价值观影响游客所期望的消费结果,进而影响游客旅游决策中不同目的地属性的权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杜俊瑶 彭华东
本文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广州花都为实证,探知旅游地形象对游客感知的影响。研究显示,前往花都地区旅游的人士对花都的整体形象主要聚焦于"广州山水之城""国际空港门户""商务会展之所""汽车产业基地""岭南文化名地"5个方面。根据研究发现,花都的总体形象存在形象感知不突出与交通不便利等问题。因此,花都的旅游地形象感知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就此提出了提升花都旅游地形象的建议,同时也为其它地区提升旅游地形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旅游地形象 形象塑造 感知 游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玺 叶升 王东
旅游感知形象的测量方法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化的测量方法,另一类为非结构化的测量方法。非结构化形象测量虽然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游客的感知要素和属性,但分析方法目前还停留在一般频数统计和比例分析及排序等层面,对游客在形象感知方面的特征分析及旅游目的地形象优化等方面意义不大。文章尝试将内容分析法引入旅游形象感知的非结构化测量中,用以协助挖掘非结构化形象感知的数据,从而实现提取旅游者的感知形象、解析旅游者形象感知规律,以及探讨影响旅游者对外推广旅游形象意愿的目的地形象要素等目的。具体研究上,文章以艾特纳与瑞奇
关键词:
内容分析法 感知形象 非结构化测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剑 吴晋峰 吴姗姗 王云弟
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初访客与回头客从感知形象因子评价、整体形象感知、旅游动机选择、满意度(包括重游意愿、推荐意愿)、"出行前"和"旅游中"遇到的限制因素等五大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表明:1初访客和回头客对感知印象因子评价一致但初访客的评价高于回头客的评价。2回头客对中国整体旅游形象认识比初访客深刻。3初访客和回头客的旅游动机有一定的差异。4回头客的重游意愿高于初访客,但推荐意愿却低于初访客。5初访客和回头客来华旅游限制因素总体上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但具体限制因素在初访客和回头客"出行前"和"旅游中"又有着不同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军
本文在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对游客"游后意愿"进行了理论建构,进而形成了相应的"游后意愿"测度指标体系。以古都西安为例,依据大样本一手调查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该测度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并做了深入的实证分析。以期明晰游客"游后意愿"的理论架构,进而形成科学系统的游客游后意愿测度指标体系;获悉旅西安中外游客群体各种游后意愿的具体状况,探索游客"游后意愿"的内在变量关系及其规律,并揭示两类游客群体的相关差异。
关键词:
游后意愿 理论建构 结构方程模型 西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君轶 马耀峰 杨敏
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基于GIS技术,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入境游客行为,完善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分析了旅游生态足迹的基本构成,提出了旅游生态足迹计量模型。以西安市2002年入境游客为例,对入境游客的旅游生态足迹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西安市入境游客人均生态足迹为0.015 69 hm2,约占该市现有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态足迹的1.17%。可以看出,在旅游热点城市旅游生态足迹对区域生态足迹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是区域生态赤字扩大的因素之一。进一步分析表明,旅游生态足迹结构组成中,餐饮的旅游生态足迹居绝对主导地位,约占54.09%。西安市旅游生态足迹效率很高,该市应大力发展入境旅游以提高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鹏 张宏梅
在国际旅游情境下,文章将韩国作为目的地国家,以旅韩中国游客为问卷调查对象,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国家形象、游客满意度、重游意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家形象由宏观国家形象和微观国家形象构成,宏观国家形象包括国家能力、国民特征、环境管理、宏观国家情感形象四个维度,微观国家形象包括旅游吸引物、微观国家情感形象两个维度;宏观国家形象中的国家能力因子通过游客满意度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重游意向;微观国家形象中的旅游吸引物因子既直接影响又间接影响重游意向;宏观国家形象中的国家能力因子和宏观国家情感形象因子对游客满意度有显著直接影响,微观国家形象中的微观国家情感形象因子对游客满意度有显著直接影响;旅游吸引物因子和国民特征因子显著直接影响宏观国家情感形象和微观国家情感形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