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5)
- 2023(16965)
- 2022(14694)
- 2021(13552)
- 2020(11577)
- 2019(26112)
- 2018(25616)
- 2017(49395)
- 2016(26742)
- 2015(29667)
- 2014(29196)
- 2013(28687)
- 2012(25875)
- 2011(23283)
- 2010(22818)
- 2009(20800)
- 2008(20050)
- 2007(17036)
- 2006(14709)
- 2005(12210)
- 学科
- 济(103668)
- 经济(103557)
- 管理(78515)
- 业(72661)
- 企(60241)
- 企业(60241)
- 方法(51794)
- 数学(44812)
- 数学方法(44246)
- 农(27934)
- 财(26396)
- 中国(24876)
- 学(24379)
- 业经(23339)
- 地方(19416)
- 农业(19171)
- 环境(19138)
- 贸(18733)
- 贸易(18727)
- 易(18174)
- 理论(17797)
- 务(17363)
- 财务(17293)
- 财务管理(17262)
- 技术(16699)
- 和(16582)
- 企业财务(16380)
- 制(16092)
- 划(15570)
- 银(14072)
- 机构
- 学院(375917)
- 大学(375712)
- 管理(150402)
- 济(144238)
- 经济(141255)
- 理学(132660)
- 理学院(131153)
- 管理学(128593)
- 管理学院(127941)
- 研究(121257)
- 中国(87249)
- 科学(80088)
- 京(78444)
- 农(66097)
- 财(63366)
- 业大(62216)
- 所(60032)
- 研究所(55804)
- 中心(55344)
- 财经(52768)
- 农业(52363)
- 江(51756)
- 范(49539)
- 师范(48926)
- 北京(48441)
- 经(48208)
- 院(44466)
- 经济学(43107)
- 州(42326)
- 师范大学(39794)
- 基金
- 项目(273131)
- 科学(214371)
- 基金(199544)
- 研究(191565)
- 家(176802)
- 国家(175363)
- 科学基金(150569)
- 社会(121643)
- 社会科(115246)
- 社会科学(115216)
- 基金项目(107047)
- 省(107042)
- 自然(101480)
- 自然科(99123)
- 自然科学(99093)
- 自然科学基金(97306)
- 划(90598)
- 教育(88163)
- 资助(81585)
- 编号(76510)
- 重点(61191)
- 部(59002)
- 成果(58618)
- 发(57555)
- 创(56782)
- 科研(53152)
- 创新(52941)
- 课题(51755)
- 计划(51355)
- 国家社会(50283)
- 期刊
- 济(147824)
- 经济(147824)
- 研究(99109)
- 学报(67114)
- 中国(60499)
- 科学(59269)
- 农(58222)
- 管理(51753)
- 大学(50158)
- 学学(47913)
- 财(46880)
- 农业(40382)
- 教育(35955)
- 技术(30392)
- 业经(26319)
- 融(25528)
- 金融(25528)
- 财经(24611)
- 经济研究(24236)
- 经(21007)
- 业(20631)
- 科技(19650)
- 问题(19286)
- 版(19197)
- 业大(18055)
- 资源(17814)
- 商业(17661)
- 图书(17109)
- 技术经济(16965)
- 理论(16682)
共检索到510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倩娜 姚娟 唐洪松
游客是旅游消费行为主体,研究游客生态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对保护景区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游客生态消费价值观维度和游客生态消费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生态消费价值观、消费意愿和生态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生态价值观由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意志和生态评价四个维度构成,生态情感和生态意志对生态价值观的作用更强;(2)游客生态价值观对生态消费行为有正向的直接作用,消费意愿在中间起中介作用。但是存在"知易行难"、"意强行弱"的窘境,还需要政府和旅游企业通过激励、约束、引导等措施来塑造游客的生态价值观,推动游客的生态消费行为。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晓彬 姚娟 付鹏飞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和人类的价值观与行为紧密相连,是连接自然生态与人类行为的关键纽带,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巴音布鲁克为研究区,探讨游客对不同维度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感知水平,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影响游客生态消费行为选择意愿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机理、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包括地方感、教育价值和休憩价值,游客感知水平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休憩价值、教育价值、地方感;游客生态消费行为选择意愿的排序为废弃物排放>餐食>购物>住宿;地方感和休憩价值的感知水平对游客生态消费行为选择意愿有着正向影响,但教育价值的感知水平与生态消费行为选择意愿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提高游客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感知水平,进而增强其生态消费行为选择意愿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世进 周慧颖
基于调查问卷,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加入主观规范、环境态度、感知行为控制等中介变量,考虑社会人口特征因素,构建环境价值观影响生态消费行为的理论模型。据此提出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价值观是激发消费者进行生态消费行为的直接原因,良好环境价值观的形成能够促进生态消费行为产生;环境价值观对生态消费行为有驱动作用,可直接作用于生态消费行为,也可通过主观规范、环境态度、感知行为控制等中介变量产生间接作用;生态消费行为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规模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宏亮 蒙东怡
旅游的异地性往往会导致游客消费行为失范,如冲动性购买、炫耀性消费等,这是促进绿色旅游消费行为的一大现实阻碍。旅游消费是典型的非惯常环境行为,环境改变引发的心态转变是促进旅游绿色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即伊始心态的作用。在实现旅游者绿色消费行为这一议题上,从环境变化视角提出伊始心态对游客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模型,通过向旅游者发放350份问卷获取数据,验证了相关假设,结果表明:伊始心态对绿色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生态价值观能够在伊始心态与绿色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伊始心态对绿色旅游消费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及生态价值观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均会受到绿色消费氛围的调节。在管理实践中,旅游经营商可以将伊始心态隐喻在各类旅游商品中,同时营造浓厚的绿色消费氛围,从而促发旅游者对绿色消费的关注与选择。
关键词:
伊始心态 生态价值观 绿色旅游消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宏亮 蒙东怡
旅游的异地性往往会导致游客消费行为失范,如冲动性购买、炫耀性消费等,这是促进绿色旅游消费行为的一大现实阻碍。旅游消费是典型的非惯常环境行为,环境改变引发的心态转变是促进旅游绿色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即伊始心态的作用。在实现旅游者绿色消费行为这一议题上,从环境变化视角提出伊始心态对游客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模型,通过向旅游者发放350份问卷获取数据,验证了相关假设,结果表明:伊始心态对绿色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生态价值观能够在伊始心态与绿色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伊始心态对绿色旅游消费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及生态价值观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均会受到绿色消费氛围的调节。在管理实践中,旅游经营商可以将伊始心态隐喻在各类旅游商品中,同时营造浓厚的绿色消费氛围,从而促发旅游者对绿色消费的关注与选择。
关键词:
伊始心态 生态价值观 绿色旅游消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靖
发展旅游业有助于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但也会带来负向效应,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基于此,文章结合旅游生态足迹模型,以北京市2010~2017年入境游客为例,对其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跟踪。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入境游客人均生态足迹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总体上升趋势明显,且于2017年达到人均0.1870hm~2的峰值,这充分说明入境旅游生态足迹是导致区域生态赤字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旅游生态足迹结构可知,其中74.3%为交通生态足迹,该账户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住宿账户和购物账户,而废弃物生态足迹的面积最小,仅占到0.1%的份额。此外,北京市入境游客的生态足迹效率较高,单位均值为6611美元/hm~2,是全球平均值的5.98倍,反映了北京市入境旅游经济的高效性。文章提出北京市应致力于提升区域生态承载力、扩大入境游客生态足迹效率、倡导节约型的旅游发展模式等政策建议,目的在于减缓入境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冲击,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建荣 周严严 张媛 刘飞
本文通过对环境价值观、消费者感知效力、生态消费行为相关研究文献的整理,构建了环境价值观、消费者感知效力与生态消费行为间的理论模型。以杭州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50份,收集到有效问卷525份,并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他价值观、生态价值观对生态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利己价值观对生态消费行为有负向影响。消费者感知效力在环境价值观与生态消费行为之间存在部分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消费者感知效力对生态价值观、利他价值观有正向调节作用;对利己价值观无调节作用。
关键词:
环境价值观 消费者感知效力 生态消费行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董雅丽 杜振涛 李治国
为研究我国居民的消费价值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消费文化价值观的面子导向型价值观、经济导向型价值观、时尚导向型价值观等三个外源潜变量对消费行为和消费意向等两个内生的潜变量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新消费文化观念构建"的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面子导向型价值观、时尚导向型价值观对消费意向和消费行为都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经济导向型价值观对消费行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对消费意向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参考借鉴。
关键词:
消费价值观 消费意向 结构方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强 张泽南
本文通过构建价值观导向的发展型消费价值观、时尚型消费价值观、实用性消费价值观对消费行为和消费意向影响的模型。在"新消费文化观念构建"的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展开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凤龙 黄震方 侯兵
价值观是影响旅游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内隐性价值观与外显性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路径可以归纳为"由内而外"(价值观→行为)和"由外而内"(行为→价值观)两种路径,不同研究路径的视角、目的和方法等存在一定差异。现有的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旅游者价值观的界定和度量、旅游市场细分、旅游活动偏好、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等方面,并回顾了中国旅游者价值观研究。中国消费者价值观与旅游行为关系研究应具有中国情境化特征,理论建构要嵌入中国社会文化现实和具体消费情境,从主位研究视角发展旅游者价
关键词:
价值观 旅游消费行为 情境化 进展 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凤龙 黄震方 侯兵
价值观是影响旅游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内隐性价值观与外显性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路径可以归纳为"由内而外"(价值观→行为)和"由外而内"(行为→价值观)两种路径,不同研究路径的视角、目的和方法等存在一定差异。现有的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旅游者价值观的界定和度量、旅游市场细分、旅游活动偏好、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等方面,并回顾了中国旅游者价值观研究。中国消费者价值观与旅游行为关系研究应具有中国情境化特征,理论建构要嵌入中国社会文化现实和具体消费情境,从主位研究视角发展旅游者价
关键词:
价值观 旅游消费行为 情境化 进展 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凤龙 黄震方 侯兵
价值观是影响旅游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内隐性价值观与外显性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路径可以归纳为"由内而外"(价值观→行为)和"由外而内"(行为→价值观)两种路径,不同研究路径的视角、目的和方法等存在一定差异。现有的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旅游者价值观的界定和度量、旅游市场细分、旅游活动偏好、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等方面,并回顾了中国旅游者价值观研究。中国消费者价值观与旅游行为关系研究应具有中国情境化特征,理论建构要嵌入中国社会文化现实和具体消费情境,从主位研究视角发展旅游者价值观概念,将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增强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的解释力,加强对不同群体和区域消费者个人价值观与旅游行为关系的研究。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中国情境化取向研究,有助于从价值观视角揭示中国旅游者行为的规律,为企业开展价值观驱动的旅游营销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价值观 旅游消费行为 情境化 进展 启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劭唯 陈海鹰 戴健驰 张志明
游客是国家公园多维价值感知主体及游憩利用背景下的生态补偿重要主体。基于效果阶层模型,引入自然共情、国家认同等变量构建“情理合一”的概念模型,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案例地,探讨国家公园多维感知价值对游客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国家公园感知价值能显著影响游客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尤其是游憩价值和审美价值。(2)国家公园感知价值能够显著影响自然共情和国家认同。其中,游憩价值和学习价值显著影响自然共情,审美价值、学习价值和自我参照价值对国家认同的影响较明显且强度递增。(3)自然共情和国家认同均显著影响游客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自然共情在国家公园感知价值与游客支付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明显,但国家认同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国家公园游客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形成机理,为自然保护地游客行为意愿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并为游憩利用背景下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劭唯 陈海鹰 戴健驰 张志明
游客是国家公园多维价值感知主体及游憩利用背景下的生态补偿重要主体。基于效果阶层模型,引入自然共情、国家认同等变量构建“情理合一”的概念模型,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案例地,探讨国家公园多维感知价值对游客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国家公园感知价值能显著影响游客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尤其是游憩价值和审美价值。(2)国家公园感知价值能够显著影响自然共情和国家认同。其中,游憩价值和学习价值显著影响自然共情,审美价值、学习价值和自我参照价值对国家认同的影响较明显且强度递增。(3)自然共情和国家认同均显著影响游客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自然共情在国家公园感知价值与游客支付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明显,但国家认同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国家公园游客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形成机理,为自然保护地游客行为意愿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并为游憩利用背景下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水平 汪兴东 曲振辰
目前,规范农村居民低碳产品消费行为是实现中国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372个普通农村居民样本,实证分析了农村居民低碳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认知、环境情景及环境信念是农村居民低碳产品购买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且购买意愿在农村居民低碳产品购买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中起着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积极的宣传以促使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低碳消费价值观,并制定相应的低碳消费政策,以提升农村居民的低碳产品消费行为。
关键词:
农村居民 低碳产品 购买意愿 购买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