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0)
2023(4217)
2022(3636)
2021(3467)
2020(3034)
2019(6746)
2018(6235)
2017(11976)
2016(6334)
2015(7011)
2014(6915)
2013(6549)
2012(5996)
2011(5609)
2010(5593)
2009(5318)
2008(5173)
2007(4495)
2006(4194)
2005(3806)
作者
(18061)
(15400)
(15344)
(14524)
(9538)
(7443)
(6867)
(5804)
(5540)
(5424)
(5269)
(5259)
(5056)
(4791)
(4695)
(4690)
(4509)
(4508)
(4505)
(4491)
(3825)
(3821)
(3557)
(3544)
(3521)
(3406)
(3317)
(3266)
(3143)
(3055)
学科
(25372)
经济(25316)
管理(16112)
(13819)
(11267)
企业(11267)
方法(10809)
数学(8082)
数学方法(7966)
(6586)
地方(6279)
中国(6277)
业经(6155)
(5927)
(5639)
理论(5090)
(5017)
农业(4624)
(4104)
贸易(4100)
(3945)
(3916)
环境(3779)
(3599)
(3382)
金融(3381)
(3339)
银行(3336)
(3308)
体制(3271)
机构
大学(93706)
学院(92974)
管理(35607)
(33968)
经济(33098)
研究(31102)
理学(30778)
理学院(30271)
管理学(29678)
管理学院(29477)
中国(22716)
科学(20335)
(19971)
(17092)
(16282)
师范(16161)
(14919)
中心(14668)
(14073)
财经(13641)
师范大学(13518)
研究所(13402)
(12717)
北京(12527)
(12306)
业大(12142)
(11519)
(11518)
(10706)
(10565)
基金
项目(64433)
科学(52515)
基金(49345)
研究(44849)
(43555)
国家(43287)
科学基金(37972)
社会(30934)
社会科(29326)
社会科学(29322)
基金项目(27582)
自然(25295)
自然科(24719)
自然科学(24715)
(24580)
自然科学基金(24275)
(20827)
教育(20139)
资助(19426)
编号(16995)
重点(14407)
(13872)
(13741)
国家社会(13343)
成果(13079)
(12882)
科研(12404)
人文(12228)
(12175)
创新(12066)
期刊
(39851)
经济(39851)
研究(24642)
中国(18432)
科学(14531)
学报(13635)
(11553)
(11394)
管理(11352)
大学(10270)
学学(9614)
农业(7884)
教育(7671)
业经(7072)
(6713)
(6351)
旅游(6351)
(6351)
财经(6290)
(6178)
金融(6178)
资源(5648)
技术(5613)
经济研究(5492)
问题(5471)
(5431)
学刊(5116)
旅游学(5111)
游学(5111)
图书(4998)
共检索到133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生延超  吴昕阳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使游客满意度的网络关注度成为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范围,以"游客满意度"为研究对象,对目前我国游客满意度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全国游客满意度网络关注度指数总体上呈波动态势,且每年4~5月、12~1月游客满意度网络关注度较为明显,差异显著。同时,全国各地区游客满意度网络关注度指数具有显著差异,呈现东西中地区差异减少的态势。值得关注的是,游客满意度网络关注度的区域差异巨大,但整体上呈现差异缓慢减少的趋势,这有助于经营者和监管者以游客为导向,提升游客满意程度,从供给侧层面重视需求侧诉求,形成供需联动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良好局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锦雅  段文军  
以携程网游客对漓江景区网络点评为文本素材,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满意度评价系统,并运用模糊评判和IPA分析法对漓江景区影响游客满意度的11个主要范畴展开评价。结果表明:游客总体满意度为5.71,属于基本满意水平;游客比较重视且较满意的指标为漓江景区的景观要素、旅游形式、内部环境、主体服务;不重视却满意的指标为形象和游客主体要素;而对外部整体环境、配套服务及设施、价格、管理要素等指标为不太重视且不满意。文章最后提出了水域环境保护、游船提档改造、服务质量改进等满意度提升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春艳  陈美爱  
将网络点评数据用以分析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少,文章以贵州省青岩古镇为例,以携程网游客点评文本为数据来源,利用文本内容分析法从高频词特征、语义网络及游客情感分析古镇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优化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春梅  赵原  徐西帅  李威  
“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对促进冰雪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哈尔滨冰雪旅游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数据挖掘技术,共抓取携程网、去哪儿网、猫途鹰旅游网、马蜂窝、途牛网5个网站37762条游客评论,通过文本内容分析方法从高频词特征、语义网络及游客情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冰雪旅游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满意度维度包括五个层次,分别为冰雪旅游资源及景区、冰雪旅游形象、冰雪旅游配套设施服务、冰雪旅游游客行为和冰雪旅游游客感受。在游客感知评价中,积极情绪所占比例为82.07%,中性情绪所占比例为6.04%,消极情绪所占比例为11.89%。虽然游客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消极情绪。最后,提出了提高服务质量、调整定价策略、挖掘文化内涵以打造冰雪旅游文化新形象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薄湘平  易银飞  李国伟  
基于预期不确认理论和服务质量衡量理论,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旅行社国内游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研究结果可以有效地指导旅行社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和旅行社的综合竞争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恩旭  武春友  
游客对于景区的满意程度是衡量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游客满意度现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游客满意度研究方法及评价指标,确定了数据来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沈阳14个景区的游客满意度进行测度,对测度结果进行了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天  李想  谢彦君  
在旅游体验研究中,游客满意度一直是个重要问题,游客满意度影响积极口碑、忠诚和重访。目前,游客满意度研究主要以期望-不一致模型为基础,认为满意是期望与不一致的函数,而没有从期望-不一致模型的适用条件、旅游产品享乐消费的特点出发,考虑使用该模型测量游客满意度的效度问题。文章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发现,对游客满意度的测量并不满足期望-不一致模型的前提条件,即预测性旅游期望并不总是存在。游客满意度与在场体验阶段的互动、所得收益和所做牺牲的比较、对相似产品消费经验的比较有关,而不只是表现与预测性期望相比较的结果。尽管已有研究使用其他方法测量游客满意度,但并未触及游客满意度问题的核心。研究认为,对游客满意度的测量理应测量对体验的满意度,测量旅游者的情感体验,而不只是对产品物理属性和服务质量的测量。将使用移动技术获得的实时情感数据与访谈相结合,有助于旅游目的地或企业了解旅游者在自然情境中的情感体验和满意度,进而有效地设计、管理体验,保持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琼峰  
文章基于包含6项结构变量、21项观测变量的游客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利用2010年50个样本城市的23531份国内游客现场调查问卷数据,结合方差分析、CF滤波分析、时间序列模型、Theil指数和Moran’s I指数等方法,全面分析旅游形象、游客预期、游客感知质量、游客感知价值、游客满意度和游客忠诚的内在机理和时空特征。研究发现:游客满意度模型的实际拟合效果较好,游客感知质量对游客满意度、游客满意度对未来忠诚度的作用效果较大;2010年全国样本城市国内游客的整体满意度指数为81.13,游客对景点、娱乐、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天  李想  谢彦君  
在旅游体验研究中,游客满意度一直是个重要问题,游客满意度影响积极口碑、忠诚和重访。目前,游客满意度研究主要以期望-不一致模型为基础,认为满意是期望与不一致的函数,而没有从期望-不一致模型的适用条件、旅游产品享乐消费的特点出发,考虑使用该模型测量游客满意度的效度问题。文章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发现,对游客满意度的测量并不满足期望-不一致模型的前提条件,即预测性旅游期望并不总是存在。游客满意度与在场体验阶段的互动、所得收益和所做牺牲的比较、对相似产品消费经验的比较有关,而不只是表现与预测性期望相比较的结果。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游客满意度指数"课题组  戴斌  李仲广  唐晓云  杨宏浩  何琼峰  
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旨在以旅游者视角来评价"城市旅游综合服务质量"软环境。该研究根据满意度理论和扎根理论,结合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实践需要,构建了游客满意度调查体系,并以2010年全国50个城市的大规模调查数据为基础,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中国游客满意度的总体及区域特征。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包含现场问卷调查、网络评论调查及旅游投诉与质监调查,2010年全国整体处于78.95的"基本满意"水平,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和正向空间集聚特征。建议推广"大旅游"的产业发展理念,切实提升涉旅行业服务质量和城市综合配套服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史春云  刘泽华  
如何创建令游客满意的旅游地,是旅游学者、旅游地政府和旅游从业者研究旅游地竞争力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已有研究验证了单纯感知模型要比期望差异模型更适合于游客总体满意度的测量。本文以九寨沟和庐山为例,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了两地游客感知之间的差异,两地逐步回归模型发现,游客总体满意度是由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并且不同旅游地游客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不同。两地游客总体满意度与忠诚度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游客的推荐行为比重游行为对旅游地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仲广  
基于2010年以来的全国城市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文章介绍了调查背景、调查方法,并详细分析当前我国城市游客满意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天  李想  谢彦君  
在旅游体验研究中,游客满意度一直是个重要问题,游客满意度影响积极口碑、忠诚和重访。目前,游客满意度研究主要以期望-不一致模型为基础,认为满意是期望与不一致的函数,而没有从期望-不一致模型的适用条件、旅游产品享乐消费的特点出发,考虑使用该模型测量游客满意度的效度问题。文章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发现,对游客满意度的测量并不满足期望-不一致模型的前提条件,即预测性旅游期望并不总是存在。游客满意度与在场体验阶段的互动、所得收益和所做牺牲的比较、对相似产品消费经验的比较有关,而不只是表现与预测性期望相比较的结果。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宏丽  
文章针对游客满意度问题,在现有期望-体验、旅游动机、旅游感知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游客满意度综合模型。旅游动机引起旅游期望,旅游感知带来游客体验,二者之差,是为游客满意度,游客满意度影响忠诚度。基于游客满意度综合模型,对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进行实证研究,构建满意度评价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旭  
传统的重要性绩效(IPA)分析法以受访者自述满意度和重要性评价来衡量各评价要素对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意义。多数学者指出,这种分析方法存在两个弊端:一是重要性评价受满意程度的影响,二是单个评价要素的满意与否不一定能带来整体满意度相对称的变化,因此,单个评价要素的重要性也应当有所不同。所以,采用自述重要性的分析方式并不能反映客户的真实感受,分析方法需要改进。该研究以一山地景区的游客满意度为例,使用对数转化和偏相关系数法从满意度评价计算出引申重要性评价,去除满意度的影响,从而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游客对评价指标重要性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