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2)
2023(10460)
2022(8938)
2021(8255)
2020(6702)
2019(14628)
2018(14170)
2017(26808)
2016(14400)
2015(15071)
2014(14233)
2013(13598)
2012(11909)
2011(10554)
2010(10237)
2009(9628)
2008(9124)
2007(7594)
2006(6470)
2005(5184)
作者
(39476)
(33155)
(32723)
(30783)
(20880)
(16212)
(14706)
(12758)
(12380)
(11424)
(11038)
(11030)
(10484)
(10403)
(9888)
(9844)
(9844)
(9683)
(9530)
(9471)
(8277)
(7834)
(7598)
(7479)
(7416)
(7221)
(7158)
(7129)
(6783)
(6603)
学科
(51302)
经济(51246)
管理(42176)
(40173)
(32617)
企业(32617)
方法(22277)
数学(18416)
数学方法(18229)
(16202)
(16185)
业经(13071)
中国(12832)
(11608)
贸易(11603)
农业(11494)
(11330)
财务(11317)
财务管理(11299)
地方(11281)
(11274)
企业财务(10722)
(9818)
(9425)
环境(8855)
理论(8204)
技术(7839)
(7788)
银行(7754)
(7675)
机构
学院(192357)
大学(187109)
管理(73605)
(73223)
经济(71886)
理学(64947)
理学院(64180)
管理学(62989)
管理学院(62656)
研究(61035)
中国(45325)
科学(40188)
(37379)
(35990)
(33623)
业大(31545)
(30072)
农业(28796)
中心(28767)
研究所(27796)
财经(27721)
(26453)
(25636)
师范(25239)
(25229)
北京(22357)
经济学(22296)
(22143)
(22033)
商学(20876)
基金
项目(139891)
科学(110214)
基金(102713)
研究(97571)
(92212)
国家(91436)
科学基金(78129)
社会(64441)
社会科(61110)
社会科学(61099)
基金项目(55896)
(55364)
自然(51980)
自然科(50816)
自然科学(50800)
自然科学基金(49903)
(46713)
教育(44484)
资助(40125)
编号(38329)
重点(31652)
(30837)
(29971)
(29629)
成果(28617)
创新(27856)
科研(27554)
国家社会(27154)
计划(26598)
课题(25634)
期刊
(76894)
经济(76894)
研究(47783)
学报(34252)
(32531)
科学(30921)
中国(29856)
(26074)
大学(25115)
学学(24388)
管理(24378)
农业(22385)
业经(15758)
教育(15524)
(14172)
金融(14172)
经济研究(13212)
财经(12651)
技术(12594)
(11590)
(10892)
(10506)
问题(10282)
(10127)
商业(10123)
科技(9194)
业大(9039)
资源(8731)
财会(8166)
(8049)
共检索到259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永丽  黄燕玲  罗盛锋  
旅游影响是国内外旅游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游客与旅游影响的产生密切相关。本研究以桂黔三个典型少数民族旅游地作为案例点,从游客视角出发,运用SPSS17.0软件定量研究了其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强度和差异。结果表明:游客对旅游影响整体感知较强,对正面影响的感知要强于负面影响感知;三类影响中对经济的正面影响感知最强,对社会文化影响的负面感知最弱;人口统计特征不同的游客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存在差异。本研究据此提出建立以游客为主导,涉及旅游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调控循环机制,以实现全过程管理;在调控的具体环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控制,最终达到弱化旅游负面影响、实现旅游地均衡发展的目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盛锋  刘永丽  黄燕玲  刘星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但因环境破坏、民族文化蜕变、居民生计等问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普遍下降。旅游影响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但是以游客视角进行探讨的文献不足。游客作为旅游活动的实施主体,与旅游影响的产生有密切联系,其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状况关系到他们对旅游的态度与后续行为。研究游客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不仅对推动民族地区居民增收、社会稳定及可持续发展等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该研究以桂、黔两地的3个少数民族旅游区为例,在综合调查基础上,运用SPSS19.0软件,定量研究游客在旅游环境、社会文化及经济影响上的感知异同,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析。研究发现游客对旅游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姚娟  陈飙  田世政  
游客乡村旅游质量感知是指游客在乡村旅游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对质量属性表现的综合评价。本文选择新疆昌吉州杜氏农民为实证研究对象,以游客感知理论为基础,通过访谈和游客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资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新疆城郊型乡村农庄旅游质量的游客感知主要表现在外部综合形象、核心吸引资源、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农庄旅游基础设施4个层面。游客的收入水平、家庭所在地及性别条件对感知水平有影响。通过中西部乡村旅游六要素的游客感知质量的对比研究,发现经济发展状况及乡村旅游开发形式对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健华  余建辉  
一些热门旅游景区在旅游旺季往往人满为患,如何科学合理的调控游客数量是旅游景区非常棘手的一个难题。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景区目前已经采用的各种游客数量调控技术,并从多个角度对它们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对旅游景区如何合理使用这些调控技术提出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宏盈  马耀峰  高军  赵现红  
旅游气候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的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文献大都围绕旅游气候资源的评价、旅游适宜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等内容,而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从游客实际感知角度研究旅游气候对于旅游决策的影响程度的还没有。本文以"春城"昆明市为例,以对昆明市的入境游客进行调研的一手数据资料为基础,评价分析了不同群体入境游客对昆明旅游气候的感知对其旅游决策的影响程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赖斌  
基于旅游公平理论,从政府民生活动对当地居民的影响角度提出了"旅游民生感"概念和实际民生感、期望民生感、比较民生感3个测量维度,通过问卷调研数据和对应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民族地区居民年龄越大对其实际民生感越满意,而工人和中等学历居民则倾向于不满意;对于期望民生感,学生、工人、中低收入和距离景区近的人群趋于不满意;农民的比较民生感趋于满意,而企事业人员、中低收入者、居住地与景区距离居中的人群和高学历人群则对比较民生感趋于不满意。最后,从统筹兼顾、社区公平和弱势群体改善民生诉求3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普荣  
当前不合理的旅游城镇开发对民族地区的城镇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挑战,科学预警和有效调控是实现旅游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旅游城镇开发面临的风险与危机,构建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开发预警体系。在构建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滇西北四个旅游城镇进行了预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8年,四个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警情不断改善,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各子系统数据能够较好地揭示旅游城镇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最后,对此提出了科学规划城镇开发体系、统筹推进"多规合一"、实施保护性开发和多层面综合调控的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开发调控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力  
文章综合影视旅游和旅游目的地形象两个研究领域,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把影视剧对潜在游客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的影响纳入一个整体性框架之中,深入分析潜在游客目的地形象形成过程以及影视剧对潜在游客旅游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目的地形象的认知维度显著影响情感维度,两者共同决定了目的地整体形象,但情感形象对整体形象的影响要大于认知形象对整体形象的影响;②影视剧不仅能显著影响目的地认知形象,还能显著影响情感形象,但对认知形象的影响要大于对情感形象的影响;③潜在游客目的地整体形象感知显著影响他们的旅游意向,影视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岚  周玮  朱明远  
城市重游者比率是衡量旅游目的地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重要标志。根据艾克特内&芮特科尔(Echtner&Ritchie)的城市空间感知形象的评价模型与科扎克(Kozak)重游空间决策模型,实证研究尝试提出新的理论研究框架,重点就空间视角下影响旅游者的重游意向的因素及影响效应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拥有丰富文化节庆活动以及体育文化设施的城市空间是促使游客重游的重要因素;同时城市新开发的满足游客娱乐休闲和深度体验的购物及娱乐场所也是吸引游客重游的重要因素。为塑造城市形象与可持续营销决策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成林  
黄山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黄山游客增长迅速(由1979年的104292人次增加到1990年的669770人次,年增长率达18.4%),旅游旺季时常出现人满为患、部分游客食宿无着、周转迟滞等不良状况。 产生上述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旅游旺季黄山客流强度超过黄山既有游客容量(即游客超载),或者称旅游旺季黄山旅游供给不足。黄山既有游客容量是每日进入景区3500人次,按每位游客平均游览2天计算,约每天可允许7000名游客同时在景区游览。黄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关巧玉  罗芬  
文化遗产旅游一直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资源内涵丰富,包括文物、古迹等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本文以江西省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为例,试图探讨游客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真实性感知和怀旧心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正向影响怀旧心理,其中历史特征真实性感知对历史怀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独特性真实性感知和功能性真实性感知对个人怀旧心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针对上述结论提出建议: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与规划,要注重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注重历史资源的开发,并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独特性的设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杜俊瑶  彭华东  
本文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广州花都为实证,探知旅游地形象对游客感知的影响。研究显示,前往花都地区旅游的人士对花都的整体形象主要聚焦于"广州山水之城""国际空港门户""商务会展之所""汽车产业基地""岭南文化名地"5个方面。根据研究发现,花都的总体形象存在形象感知不突出与交通不便利等问题。因此,花都的旅游地形象感知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就此提出了提升花都旅游地形象的建议,同时也为其它地区提升旅游地形象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关巧玉  罗芬  
文化遗产旅游一直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资源内涵丰富,包括文物、古迹等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本文以江西省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为例,试图探讨游客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真实性感知和怀旧心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正向影响怀旧心理,其中历史特征真实性感知对历史怀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独特性真实性感知和功能性真实性感知对个人怀旧心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针对上述结论提出建议: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与规划,要注重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注重历史资源的开发,并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独特性的设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东跃  马伊莎  
随着人们对健康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康养旅游也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康养旅游产品体系以及影响机制仍不够完善,本文主要研究品牌创新感知对游客康养旅游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品牌创新感知的三方面,即产品丰富性、从业人员知识性以及品牌形象独特性都正向影响游客的康养旅游行为。品牌创新感知也正向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游客的康养旅游行为。同时,游客的生活压力以及旅游产品的口碑传播强度在品牌创新感知对游客康养旅游行为中起调节作用。本文丰富了品牌创新感知以及康养旅游方面的理论,以期为康养旅游企业发展提供指导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余丽  杨亮  
美食旅游成为人们日益青睐的旅游方式,但存在游客对地方美食价值感知认知偏差、饮食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本文以广州美食旅游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从总体评价和13个指标的细节评价,了解游客对广州美食的价值感知。研究发现:游客对广州美食整体满意度较高,影响满意度的子因素主要有价格水平、食物分量、营养价值、卫生状况、服务态度、地方特色等,主要集中在认知价值、服务价值两个价值感知类别,并提出了提升游客对广州美食旅游价值感知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