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7)
2023(9898)
2022(8866)
2021(8376)
2020(7016)
2019(16313)
2018(16250)
2017(31693)
2016(17325)
2015(19529)
2014(19308)
2013(19237)
2012(17360)
2011(15566)
2010(15223)
2009(13943)
2008(13387)
2007(11308)
2006(9923)
2005(8283)
作者
(49097)
(40577)
(40202)
(38302)
(26102)
(19521)
(18348)
(16019)
(15334)
(14414)
(14261)
(13382)
(12771)
(12666)
(12370)
(12292)
(12212)
(12083)
(11668)
(11562)
(10154)
(9775)
(9659)
(9235)
(9061)
(9042)
(8951)
(8909)
(8083)
(8048)
学科
(66146)
经济(66077)
管理(49383)
(46569)
(39275)
企业(39275)
方法(32857)
数学(27488)
数学方法(27182)
(17875)
(15563)
业经(15375)
(15354)
中国(15296)
地方(14241)
理论(12611)
农业(12128)
(11365)
(11286)
贸易(11282)
(10912)
环境(10790)
(10676)
财务(10618)
财务管理(10603)
技术(10361)
企业财务(10040)
(9825)
教育(9633)
(9346)
机构
学院(240999)
大学(240777)
管理(100770)
(88738)
理学(88314)
理学院(87325)
经济(86702)
管理学(85886)
管理学院(85439)
研究(76651)
中国(54886)
(51190)
科学(50351)
(39027)
(37862)
(37686)
业大(37189)
研究所(34831)
中心(34535)
(33816)
(33766)
师范(33527)
财经(32357)
北京(32169)
(30809)
农业(29694)
(29373)
(28142)
师范大学(27310)
商学(25565)
基金
项目(171957)
科学(135021)
研究(126119)
基金(124294)
(107955)
国家(107042)
科学基金(92366)
社会(77812)
社会科(73550)
社会科学(73530)
(67888)
基金项目(67688)
自然(61595)
自然科(60078)
自然科学(60065)
自然科学基金(58962)
教育(57258)
(56741)
编号(52453)
资助(51050)
成果(41217)
重点(37672)
(37173)
(36375)
(35606)
课题(35130)
创新(32983)
科研(32892)
项目编号(32303)
大学(31792)
期刊
(95283)
经济(95283)
研究(66400)
中国(39544)
学报(37704)
科学(35590)
管理(34687)
(33868)
大学(27954)
(27704)
教育(26927)
学学(26249)
农业(24655)
技术(20098)
业经(17370)
(15437)
金融(15437)
财经(14325)
图书(14174)
经济研究(14141)
问题(12601)
(12460)
理论(12435)
科技(12223)
(11937)
实践(11748)
(11748)
资源(11653)
技术经济(11124)
(10795)
共检索到332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余丽  杨亮  
美食旅游成为人们日益青睐的旅游方式,但存在游客对地方美食价值感知认知偏差、饮食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本文以广州美食旅游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从总体评价和13个指标的细节评价,了解游客对广州美食的价值感知。研究发现:游客对广州美食整体满意度较高,影响满意度的子因素主要有价格水平、食物分量、营养价值、卫生状况、服务态度、地方特色等,主要集中在认知价值、服务价值两个价值感知类别,并提出了提升游客对广州美食旅游价值感知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史兴松  牛一琳  
美食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以探索品尝当地美食为旅游的一项重要目的。目前,从对比视角探讨美食旅游的研究尚少。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美两大旅游网站美食版块的用户评论进行对比分析,从美食文化、美食品质、内部环境、外部环境4大维度对中美游客关于北京美食旅游评价的异同进行对比,阐释潜在文化差异。研究发现,味道、服务、品牌3个因素均被中美游客高频论及,有关服务和价格的负面评价最多。针对北京风味美食,中国游客对“人气”“装潢”的关注度显著高于美国游客;针对其他风味美食,美国游客对“氛围”“选址特色”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中国游客。结果表明,北京美食旅游业在品牌文化内涵、食物性价比、服务质量方面仍有改善空间。文章最后依据调研结果提出相应启示和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杜俊瑶  彭华东  
本文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广州花都为实证,探知旅游地形象对游客感知的影响。研究显示,前往花都地区旅游的人士对花都的整体形象主要聚焦于"广州山水之城""国际空港门户""商务会展之所""汽车产业基地""岭南文化名地"5个方面。根据研究发现,花都的总体形象存在形象感知不突出与交通不便利等问题。因此,花都的旅游地形象感知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就此提出了提升花都旅游地形象的建议,同时也为其它地区提升旅游地形象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华  马耀峰  白凯  
以广州市外国游客为实证分析对象,尝试从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角度探讨旅游者认知行为的基本特征,期望能为旅游行为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提升广州市以及中国旅游形象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强  程兴火  
由于生态旅游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并能为旅游者解除工作压力,使其获得身心健康,一经出现便风靡全球,成为当今世界的旅游热点。我国生态系统类型众多,近年生态旅游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旅游者的个人价值取向决定其目的地选择偏好",在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开展游客感知价值研究,将有助于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以游客为中心"了解如何认识、评价旅游产品价值,进而了解游客对景区、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动机。本文对与生态景区游客感知价值有关的概念、理论及模型进行系统的论述与评价,使读者对相关研究有更深入的认识,为景区管理者分析相应的问题提供一定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芳  胡兵  
低碳旅游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色的绿色、生态和可持续的旅游。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以保护旅游的生态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降低旅游质量或忽视游客的感受。低碳旅游应该在维持甚至提升游客感知价值的前提下开展。因此,文章在低碳旅游、游客感知价值概念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针对有低碳酒店消费经验并有低碳酒店消费需求等消费特点的消费者,以广州市3家低碳酒店为例,通过202份问卷调查,对游客低碳旅游感知价值进行了规范的实证研究,最终确定了4类细分目标消费族群,并根据族群内各感知因子的影响程度给出营销策略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波  李丽玲  林琳  刘立欣  
基于188份认知地图,利用卡方检验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讨广州花城广场游客的意象感知、认知序列和感知空间结构。结果表明:(1)认知地图类型方面,游客认知地图划分为序列型、空间型、单体型、混合型4类;以单体型为主,其他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空间型、混合型和序列型。(2)意象要素方面,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标志物,然后是节点、区域、边界和道路;由于道路和边界意象单薄,标志物和节点的围合构成了游客的意象框架。(3)认知序列方面,随着游客到访次数的增加,认知地图呈现“空间型+单体型”到“序列型”的演变序列,意象空间要素呈现“标志物+节点”到“道路+边界”的演变序列。(4)感知空间结构方面,市内游客多元复杂,平面综合结构明显;省内游客趋于聚集式;省外游客则比较单一,出现明显的垂直单体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爽  甘巧林  
适应旅游发展的新形式,加强和完善节事活动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为游客提供优质、人性化的服务,已成为各级旅游管理部门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以第16届广州亚运会期间来广州旅游的国内游客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以及IPA等方法从游客感知视角出发,构建节事活动旅游公共服务的评价体系,并找出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评价因子的期望与绩效感知的差异,客观评价广州市第16届亚运会期间的旅游公共服务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广州市乃至我国其他地区举办大型节事活动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宏盈  马耀峰  高军  赵现红  
旅游气候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的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文献大都围绕旅游气候资源的评价、旅游适宜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等内容,而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从游客实际感知角度研究旅游气候对于旅游决策的影响程度的还没有。本文以"春城"昆明市为例,以对昆明市的入境游客进行调研的一手数据资料为基础,评价分析了不同群体入境游客对昆明旅游气候的感知对其旅游决策的影响程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承照  王婧  
旅游意象是游客心目中对城市的认知及其对外传播的主要载体,也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城市意象的自我表达与游客感知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直接影响城市对外营销策略与城市旅游产品的开发。本文在综述旅游意象理论及实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封闭式问卷调查法、认知地图法的结合对上海都市空间的旅游意象进行了要素分析、测量和评价,并探讨了旅游意象对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在创造上海的都市形象、提升上海都市空间价值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爱莲  
国家边界通常被作为政治、经济与文化单元的分界线,对旅游活动造成了一种事实上的感知障碍,但是边界旅游障碍问题迄今为止在学界仍然关注程度不高。通过调查发现,由于两国通关口岸规则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边境地区的通关程序、文化差异、安全问题等要素对旅游活动存在严重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国家边境管理有序进行的关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炜  
旅游产品竞争的重点是提供符合客户要求的旅游服务,即提高游客所感受到的旅游服务水平。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从旅游产品现有的市场占有率出发,建立了旅游产品服务水平的对比分析模型。通过该模型的分析,可以找出影响游客选择旅游产品服务的关键因素,以此作为改善旅游景区服务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依据,为客户提供更贴近其需求的旅游服务产品。最后以广东增城的5种旅游产品为例进行了示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应用的有效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甘露  卢天玲  王晓辉  
旅游形象对西藏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西藏旅游形象的实证研究却很有限。本文立足于Baloglu和McCleary的目的地旅游形象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对国内入藏游客的西藏旅游形象感知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游客根据动机特征分为朝圣者、游览者和深度体验者3类;游客对西藏旅游形象整体上持正面评价,但不同类型的游客对西藏旅游形象各组分间存在感知评价差异;在西藏旅游形象的三种构成中,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对整体形象感知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认知形象各个因子的影响作用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情感形象在认知形象对整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婷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实施前后都有过参团旅游经历或年参团旅游次数1次及以上的潜在旅游者进行调研,从游客感知角度探讨《旅游法》在遏制旅游乱象方面的实际效果。因子分析表明,《旅游法》遏制旅游乱象实效感知可归为7个因子,由强到弱依次是旅游市场、导游服务、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从业、旅游商品销售、旅行社削价竞争、景区经营。在此基础上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旅游者群体在《旅游法》遏制旅游乱象实效感知上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培奇  傅云新  
采用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体育旅游游客消费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首先,体育旅游动机仅次于观赏性旅游动机,成为生态体育旅游者的重要的动机之一;其次,生态体育旅游游客的体育消费意愿明显,但消费水平不高;最后,生态体育旅游游客满意度整体较高,而生态体育服务的安全指标满意度一般。因子分析相关结果显示:与游客满意度相关的4个公因子,按方差贡献率大小排序,依次为生态环境基础、生态体育旅游配套设施、生态人文条件、生态体育服务。由此提出了根据年轻客源特点,加快生态体育旅游开发和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