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92)
2023(17015)
2022(14386)
2021(13041)
2020(10910)
2019(24432)
2018(23567)
2017(44855)
2016(24080)
2015(26450)
2014(26173)
2013(25587)
2012(23183)
2011(21070)
2010(20858)
2009(19012)
2008(18283)
2007(16017)
2006(13984)
2005(12251)
作者
(69008)
(57896)
(57409)
(54512)
(36680)
(27896)
(26053)
(22473)
(21957)
(20318)
(19596)
(19547)
(18549)
(17899)
(17803)
(17509)
(17116)
(17076)
(16600)
(16570)
(14170)
(14029)
(13799)
(13366)
(13139)
(12914)
(12602)
(12306)
(11596)
(11279)
学科
(117300)
经济(117193)
管理(70611)
(63253)
(51935)
企业(51935)
方法(48731)
数学(42549)
数学方法(42098)
中国(26030)
(25846)
(25737)
地方(25441)
业经(23011)
(22003)
(18061)
贸易(18048)
农业(17787)
(17692)
(17419)
环境(17199)
理论(16245)
(16229)
财务(16186)
财务管理(16150)
(15390)
金融(15387)
企业财务(15376)
地方经济(15320)
(14991)
机构
学院(345649)
大学(343059)
(148793)
经济(145984)
管理(133666)
理学(116383)
理学院(115067)
研究(113766)
管理学(113056)
管理学院(112425)
中国(85909)
(69972)
科学(68933)
(65574)
(55636)
(54856)
财经(53724)
中心(53055)
(50702)
业大(50649)
研究所(50565)
(48912)
经济学(47093)
(44829)
师范(44287)
农业(43063)
北京(43009)
经济学院(42340)
(41389)
(40088)
基金
项目(236963)
科学(188592)
基金(175480)
研究(168284)
(154226)
国家(152991)
科学基金(132668)
社会(111530)
社会科(105915)
社会科学(105890)
基金项目(93644)
(92199)
自然(86881)
自然科(84937)
自然科学(84916)
自然科学基金(83410)
教育(77782)
(77469)
资助(70970)
编号(65607)
重点(53462)
(51992)
(51564)
成果(50220)
(49335)
国家社会(47282)
创新(46150)
科研(45825)
教育部(45114)
课题(44880)
期刊
(163103)
经济(163103)
研究(96841)
中国(60154)
学报(53234)
(51357)
科学(50281)
管理(49033)
(47220)
大学(40685)
学学(39074)
农业(31719)
(30095)
金融(30095)
技术(30003)
教育(29608)
财经(27291)
经济研究(27162)
业经(25625)
(23561)
问题(21301)
技术经济(17764)
统计(17238)
商业(16884)
(16714)
(16108)
(16096)
(15933)
资源(15848)
理论(15287)
共检索到497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玉玲  郭永锐  郑春晖  
人为因素造成的旅游地生态环境退化已成为阻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游客环保行为具有必要性。本研究选取九寨沟与青城山-都江堰为案例地,采用便利抽样法搜集数据,依据空间距离和区域经济水平划分游客样本,并构建4个游客价值观驱动保护旅游地环境行为模型。不同模型比较分析发现:(1)利他价值观、环境世界观与环保道德规范对游客环保行为的正向作用具有普遍性规律,不受空间距离与区域经济水平影响;(2)利己价值观对游客环保行为的作用机理存在区域差异,空间距离具有削弱作用,区域经济水平具有增强作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玉玲  郭永锐  郑春晖  
人为因素造成的旅游地生态环境退化已成为阻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游客环保行为具有必要性。本研究选取九寨沟与青城山-都江堰为案例地,采用便利抽样法搜集数据,依据空间距离和区域经济水平划分游客样本,并构建4个游客价值观驱动保护旅游地环境行为模型。不同模型比较分析发现:(1)利他价值观、环境世界观与环保道德规范对游客环保行为的正向作用具有普遍性规律,不受空间距离与区域经济水平影响;(2)利己价值观对游客环保行为的作用机理存在区域差异,空间距离具有削弱作用,区域经济水平具有增强作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玉玲  郭永锐  郑春晖  
人为因素造成的旅游地生态环境退化已成为阻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游客环保行为具有必要性。本研究选取九寨沟与青城山-都江堰为案例地,采用便利抽样法搜集数据,依据空间距离和区域经济水平划分游客样本,并构建4个游客价值观驱动保护旅游地环境行为模型。不同模型比较分析发现:(1)利他价值观、环境世界观与环保道德规范对游客环保行为的正向作用具有普遍性规律,不受空间距离与区域经济水平影响;(2)利己价值观对游客环保行为的作用机理存在区域差异,空间距离具有削弱作用,区域经济水平具有增强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晶  李晓颖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策机构用人类发展指数(HDI)监控和分析国家区域政策的实施力度和效果。鉴于区域差距的相对性以及HDI本身存在的缺陷,将其用于区域内部人类发展差距的分析时必然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本文借鉴空间距离法的核心思想,对HDI进行方法上的改进,提出了区域人类发展指数(RHDI)。RHDI能够计算出一个区域与全国水平最小值之间和与目标值之间的客观差距,不但提高了HDI的技术质量,而且可以准确透视中国人类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和不协调问题。通过对HDI与RHDI的全面对比分析,对中国各个地区的人类发展状况及差距给出了一个更准确的刻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韵江  刘博  
文章引入感知距离作为前置因素,通过多维度辨析以明确这一构念的内涵,随后从代际差异视角构建理论模型,对比分析不同个体特质的游客行为意愿产生机制,深度解析距离的二律背反定律。研究结果表明:(1)感知距离对青年组、壮年组游客行为意愿产生倒U形曲线影响,而实年组游客则不具备上述曲线效应;(2)感知距离对不同代际游客感知价值均产生倒U形曲线影响;(3)游客感知价值在感知距离和游客行为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4)地方依恋能够调节感知距离对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5)地方依恋在主效应中的调节作用通过游客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传导。研究所得结论能够进一步提高旅游者目的地决策模型的预测力和科学性,为全球化背景下不同代际游客的出游意愿和动机分析提供了新的解释,也为旅游目的地营销人员针对感知距离的精准营销措施的设计给予了决策参考和方法指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芳东  黄震方  吴丽敏  徐敏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0年2个时间断面数据,引入通达度指数,定量分析了城市间交通通达性的便捷程度,在此基础上,借助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测度模型,测算了基于交通可达性视域下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总量)和隶属度。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交通可达性整体上较好,呈现明显的提高态势,2个年份的可达性数值分别为0—6.577h、0—5.520h,旅游经济联系逐步加强,突出表现为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对外旅游经济联系增幅较大,以此提出了长三角城市旅游圈的空间整合策略。针对时间距离视域下的旅游经济联系测度,较好地反映了交通影响下的城市旅游发展,对于妥善处理城市旅游经济竞合关系,缩小旅游经济发展差异,促进长三角城市一体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德友  赵文亮  
采用GIS网络分析获得城市间公路交通的OD时间距离对引力模型的距离进行修正,对河南各地市间1997年和2007年的经济联系进行测算和比较,继而采用分形模型对各城市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及联系强度的分形维数进行测算,探讨了地市对外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河南各城市经济联系总量等级特征明显,地市间经济联系初步形成了"十"字形主轴的网络化发展空间结构;郑州对外经济联系趋于约束型位序-规模分布,大多数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空间分布向位序-规模分布态势演变;通过对河南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利于识别各地市对外经济联系的空间导向,有利于协调地区间经济联系与合作,为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雨  张京祥  
面对后疫情时代、逆全球化的复杂环境以及"双循环"国家发展战略新要求,消除阻碍要素流动与配置壁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更为迫切。但是如何深刻地观察和衡量制度壁垒的空间效应在实践中是一个难题,也缺乏相应的有效理论支撑。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带来了研究焦点从"物与结构"向"制度"转变,文章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距离"概念引入区域空间经济研究中,认为由于地方之间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差异所导致的"制度距离",为区域空间经济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测度方法。文章揭示了区域空间发展中制度距离的作用机制,初步构建了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经济分析解释框架,基于制度距离与空间距离建立了二维分析象限,分析了三种典型的区域空间效应表征类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媛媛   罗皓   唐波   彭文捷   林琳  
构建地理、文化、制度、经济4个维度的理论框架,通过区位熵分析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不同距离国家入境游客的时空特征,基于扩展引力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入境游客以韩国、日本、法国等为主,中、远距离国家游客的集中程度较高,且游客结构趋于均衡;(2)近距离国家游客更偏向选择区域南部的湖南、云南等省份作为旅游目的地,而中、远距离国家游客集中在区域北部。与近、远距离国家游客相比,中距离国家游客的集聚核心较为稳定且集中度更强;(3)地理、文化距离对旅游地选择具有负向作用,制度、经济距离具有正向作用,语言、气候差异显著性不强。多维距离在2015—2019年的作用显著性较2010—2014年弱,且对近、远距离国家游客的作用方向与对中距离国家大致相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蔚然  钟茂初  
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区位与工业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来刻画中国工业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现阶段中国工业污染排放表现出向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大核心城市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局部区域范围内,工业污染排放同样向区域核心城市集聚。在不同核心城市的地区中,以上海为核心的地区出现了工业污染排放再次集聚的次级高地;而以香港为核心的地区中,区域核心城市则表现出更强的工业污染排放集聚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凤霞  张玲玲  
文章以江苏省2009-2013年各地级市人均GDP和万元产值水耗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构建区域经济与用水效率的空间回归分析模型。利用Geoda空间分析软件,通过Moran’s I指数、局部Lisa图和Moran散点图探讨江苏省区域经济水平与用水效率的空间关联性,计算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用水效率存在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用水效率都存在明显的空间聚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在考虑人均GDP和万元产值水耗双因素时,HH区域不存在;LH区域为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倩娜  姚娟  唐洪松  
游客是旅游消费行为主体,研究游客生态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对保护景区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游客生态消费价值观维度和游客生态消费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生态消费价值观、消费意愿和生态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生态价值观由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意志和生态评价四个维度构成,生态情感和生态意志对生态价值观的作用更强;(2)游客生态价值观对生态消费行为有正向的直接作用,消费意愿在中间起中介作用。但是存在"知易行难"、"意强行弱"的窘境,还需要政府和旅游企业通过激励、约束、引导等措施来塑造游客的生态价值观,推动游客的生态消费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素丹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增长的集聚现象。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受区域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相邻区域经济增长状况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以河南省108个县域在2000-2015年的人均GDP为研究对象,并采用空间马尔科夫链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云  吴水龙  张媛  陈增祥  
本研究从个体认知差异角度出发,引入解释水平理论,研究时间距离与解释水平对消费者赞助评价的影响。通过采用实验法,以发生在不同时刻的赞助事件为实验材料,探讨消费者依赖不同解释水平的赞助信息对赞助事件的评价,及消费者进行赞助评价的内部机制。发现时间距离和解释水平同时对赞助评价和加工流畅性产生影响,并且,加工流畅性在消费者赞助评价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赞助评价效应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管理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姚圣  李诗依  
从公共压力传导效力的视角,研究了消除地域因素影响的空间距离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非线性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企业管理层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受空间距离影响较大,且存在一个显著的临界点。在临界点以内,出于获得性印象管理的动机,空间距离与环境信息披露呈正相关;当空间距离超过临界点后,出于保护性印象管理的动机,空间距离与环境信息披露呈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受到的外部压力增加时,企业管理层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机会主义行为所需的空间距离显著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