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37)
- 2023(2383)
- 2022(1988)
- 2021(1636)
- 2020(1239)
- 2019(2690)
- 2018(2223)
- 2017(3918)
- 2016(2321)
- 2015(2306)
- 2014(2351)
- 2013(2235)
- 2012(1964)
- 2011(1776)
- 2010(1822)
- 2009(1743)
- 2008(1712)
- 2007(1530)
- 2006(1453)
- 2005(1166)
- 学科
- 济(9078)
- 经济(9078)
- 管理(7335)
- 业(5915)
- 企(4692)
- 企业(4692)
- 方法(4219)
- 业经(2878)
- 理论(2679)
- 农(2637)
- 地方(2518)
- 数学(2419)
- 数学方法(2394)
- 农业(2379)
- 中国(2256)
- 财(1949)
- 供销(1919)
- 销(1919)
- 经济理论(1856)
- 旅(1823)
- 游(1745)
- 旅游(1721)
- 环境(1613)
- 务(1612)
- 财务(1608)
- 财务管理(1607)
- 企业财务(1566)
- 发(1504)
- 农业经济(1478)
- 贸(1387)
- 机构
- 学院(34897)
- 大学(32609)
- 管理(13837)
- 理学(11875)
- 理学院(11711)
- 管理学(11504)
- 管理学院(11428)
- 济(10434)
- 研究(10362)
- 经济(10158)
- 游(9419)
- 旅(9401)
- 旅游(9292)
- 中国(7328)
- 范(7105)
- 科学(7096)
- 师范(7042)
- 京(6840)
- 师范大学(5812)
- 财(5443)
- 江(5405)
- 中心(4701)
- 州(4629)
- 所(4582)
- 财经(4523)
- 北京(4426)
- 院(4189)
- 研究所(4186)
- 旅游学(4139)
- 游学(4139)
共检索到47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永昶 徐虹 郭净
导游服务质量一直是旅游服务领域中争议的焦点。文章通过构建以导游与游客交互质量的3个维度(行为、专业技能和问题解决)为前置变量、游客个人风险和非个人风险感知为中介变量、游客感知价值和满意度为结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尝试研究了导游人员与游客的交互质量与游客感知之间的作用机制。以530名使用过旅行社导游服务的旅游者作为样本,研究发现,通过提升导游人员的行为、专业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显著降低游客的个人风险感知,从而提高游客感知价值和满意度,但导游人员与游客的交互质量对游客非个人风险感知及游客非个人风险感知对游客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礼珊 李健仪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导游服务质量、游客对导游的满意感和信任感会影响游客行为意向的假设,并在广州市的旅行社对327名旅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假设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导游的信任感是影响游客行为意向的重要因素;导游的服务质量、游客对导游的满意感也会影响游客的行为意向。本文认为,旅行社应加强导游服务质量的管理工作,培养导游的服务意识,提高导游的服务技能,增强游客对导游的信任感和满意感,以便赢得游客有利的口头宣传。
关键词:
导游服务质量 满意感 信任感 行为意向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吴健 鲁芳 罗定提
旅游产品的优化设计问题是当今旅游企业运营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游客感知服务质量的角度针对旅游服务的六大要素以及实现要素的备选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引入期望服务质量和实际感知服务质量概念,提出了游客满意度最大、优化设计成本最小和旅游景区生态环境最优的单目标旅游产品优化设计模型,并且分析目标之间的权重,最终确定多目标的旅游产品优化设计模型。最后,通过一个亲子游产品优化设计的实际案例,对多目标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为旅游服务企业在旅游产品设计方面提供更加可行的决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鹏飞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目的地管理者希望通过提升目的地形象来吸引潜在游客。对于初次到访的游客而言,游览前目的地形象不但影响其目的地选择,还会影响其游览后评价。文章探究了游览前目的地形象对游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影响,并考虑了游客专业知识的调节效应。对752名初次到访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在游览前调查了游客感知的目的地形象和游览后调查了游客的感知服务质量。对概念模型以及研究假设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目的地认知形象与情感形象对感知服务质量均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同时,认知形象还会通过情感形象这一中介变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小燕 黄其新
根据近5年来有过文化遗产目的地旅游经历的312名游客相关数据,探索了游客契合、目的地关系质量和游客忠诚之间的路径,引入"文化智力"构念,验证其在游客契合和目的地关系质量之间是否扮演调节角色。研究深化了"顾客契合"理论在文化旅游中的应用,为文化遗产旅游提供除了开发和保护之外的其他视角,丰富了"顾客契合-关系质量"理论的内涵,探讨了"游客文化智力"的影响机制,弥补了当前学者尝试将"游客专业知识"引入旅游行业的研究不足。最后指出,不同于传统消费领域,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管理机构和相关企业应聚焦已游游客的口碑传播行为,以老推新,重在新客引入而非刺激游客复游意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文敏 张朝枝
关于参团游客对旅行社服务质量的预期和感知实绩的研究是改进旅行社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紧急事件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参团游客对旅行社服务质量的期望与实际感知进行了研究,并利用IPA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结论认为,参团游客对旅行社服务质量主要关注产品服务质量、营业点服务质量、导游服务质量和营销服务质量,其中产品设计质量尤为重要;但游客的总体感知实绩并不理想,12个要素均需进一步改进,其中导游导购服务、产品种类多样化、价格公道和导游讲解水平是目前我国旅行社服务质量改进的关键因素,这一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宝贡敏 贾跃千 胡抚生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式方法,以杭州国际游客为抽样总体,对"目的地形象→游客感知质量→游客满意度→游客未来行为意图"的影响路径进行检验,得出与以往研究并不完全一致的结论:目的地形象对游客感知质量有直接影响,并通过游客感知质量对游客满意度及未来行为意图产生间接影响,游客满意度则对游客未来行为意图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上研究结论体现出中国旅游情境下形象理论变异性,也对杭州国际旅游市场营销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文首文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游客素质对旅游地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试图从开征游客教育税的角度研究游客教育的资金保障体系,为政府及利益相关群体加大对游客污染、破坏环境行为的调控力度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关键词:
游客教育 税收 税制要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甘露 孙雪莲 王荣琳 郭彩虹
文章通过对游客西湖游记的分析,发现当代游客的西湖观看主要有3种:直观下的感官愉悦、感兴生成的意象,以及对"美"的凝视。这反映出游客的西湖观看存在着历史和当代的交织,历史观看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继承。3种观看中,直观是基础,感兴和凝视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路径实现着对直观的超越。而产生于历史的意象观看之所以在当代能够被游客继承,是因为意象的原初视域和游客的现今视域都是开放的,双方都超越各自的界限,达到"视域融合",由此达成一个创造性的、揭示性的瞬间。与此同时,对游记的分析还显示出,对意象的感兴和对"美"的凝视之间存在有相互之间的观看循环,导致二者之间的融合时有发生。
关键词:
西湖 观看 游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宁
游船不仅是长江三峡旅游活动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旅游载体,也是长江三峡总体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峡旅游中发挥着独特的主体作用。游船服务质量问题长期以来被忽视,没有得到真正重视,不仅直接影响到三峡旅游的吸引力,也影响到三峡旅游的形象。本文通过对游船服务质量游客评价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对游船服务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成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阐述
关键词:
三峡旅游 游船 服务质量 游客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佳欣
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的高低是影响旅游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作为服务生产传递过程中的协作者,游客在服务过程中的参与行为对其评价服务质量以及满意度水平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分析游客参与行为,从事前准备、信息分享、合作行为、人际互动4个维度探讨了游客参与对旅游服务质量及游客满意度的影响。通过对经由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的8家旅行社参团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了研究数据,利用LISREL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游客参与的4个维度通过不同路径对旅游服务质量以及游客满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游客 参与行为 服务质量 游客满意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军
所谓“预期”就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如个人、企业等)在决定其当前的行动以前,对未来的经济形势或经济变动所作的一种估计。而“理性预期”则是当人们的预期符合实际上发生的事实时的情形。很显然,公众要进行预期就离不开有关的信息,这种信息不仅包括了历史的统计资料,而且也包含对有关经济变量因果关系的判断等知识。卢卡斯指出,人们在预期即将发生的经济变动时,总是倾向于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根据已获得的所有信息,作出合理而明智的反应。理性预期学派关心的就是公众的这一反应对政府政策效力的影响,并认为政策的制定者不能无视这种影响,否则,政策的目标不仅实现不了,而且有时还会引发政府事先无法预料,事后又难以控制的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