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00)
2023(19905)
2022(16596)
2021(15361)
2020(13000)
2019(29779)
2018(29446)
2017(57103)
2016(30308)
2015(34158)
2014(33610)
2013(33104)
2012(30135)
2011(26696)
2010(27025)
2009(25250)
2008(23990)
2007(21208)
2006(18372)
2005(16221)
作者
(84643)
(70366)
(69851)
(66442)
(44840)
(33607)
(31924)
(27549)
(26790)
(24997)
(23894)
(23628)
(22229)
(22087)
(21779)
(21493)
(21002)
(20591)
(20197)
(20105)
(17217)
(17132)
(17091)
(16219)
(15749)
(15641)
(15530)
(15478)
(14012)
(13769)
学科
(126816)
经济(126680)
(105012)
管理(96272)
(92544)
企业(92544)
方法(58916)
数学(48530)
数学方法(47750)
(36484)
业经(36465)
(35809)
中国(35340)
(29275)
金融(29271)
(27420)
银行(27384)
(26346)
地方(26080)
农业(25644)
(25462)
(25416)
财务(25330)
财务管理(25288)
理论(24581)
企业财务(23949)
技术(23341)
(22885)
贸易(22867)
(22190)
机构
学院(427198)
大学(423391)
(174626)
管理(174047)
经济(171032)
理学(150628)
理学院(149093)
管理学(146413)
管理学院(145630)
研究(134408)
中国(107834)
(88998)
科学(80702)
(80449)
(66194)
(65095)
财经(64834)
中心(63594)
(61965)
业大(61373)
研究所(59093)
(59010)
北京(55736)
(53004)
经济学(52583)
师范(52518)
农业(51836)
(50848)
(49244)
财经大学(48297)
基金
项目(289475)
科学(229584)
研究(214173)
基金(211034)
(181936)
国家(180380)
科学基金(157728)
社会(136019)
社会科(129152)
社会科学(129118)
(113485)
基金项目(111284)
自然(102045)
自然科(99783)
自然科学(99763)
教育(98368)
自然科学基金(97976)
(94038)
编号(87641)
资助(87168)
成果(69585)
重点(64082)
(63507)
(62086)
(62056)
课题(59596)
创新(57452)
国家社会(56006)
教育部(55194)
科研(54956)
期刊
(189502)
经济(189502)
研究(123489)
中国(78231)
管理(67884)
(63563)
(60664)
学报(60611)
科学(58072)
大学(47790)
(46619)
金融(46619)
学学(45243)
教育(44608)
农业(41953)
技术(40630)
业经(33225)
财经(31578)
经济研究(30057)
(27198)
问题(24498)
(23855)
技术经济(22620)
现代(20319)
统计(20121)
商业(20056)
理论(19832)
科技(19812)
图书(19096)
(18992)
共检索到625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颖华  袁蔚  张书源  
目前国内对港航产业的成长进行研究还鲜有涉及,受金融危机影响,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大背景下,港航产业融合成长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完善、发挥和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港航业融合成长的内涵、动因进行了机理分析,提出了港航产业融合的不同模式,针对上海港航产业融合成长水平偏低的现状提出了实现港航产业成长质的飞跃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剑  姜宝  部峪佼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软实力"发展相对进展缓慢,而自贸区设立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升"软实力"提供了良好契机。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优化为研究对象,从航运主业、辅业与衍生服务业3个方面,分析了自贸区相关政策和措施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的"红利",通过与伦敦、香港、鹿特丹和新加坡等世界知名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比较与经营借鉴,提出在自贸区条件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重点发展和优化航运辅助业和航运衍生服务业,系统布局航运服务网络,提升航运服务业水平,持续完善航运金融、仲裁和信息平台发展,不断加强航运教育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剑  姜宝  部峪佼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软实力"发展相对进展缓慢,而自贸区设立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升"软实力"提供了良好契机。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优化为研究对象,从航运主业、辅业与衍生服务业3个方面,分析了自贸区相关政策和措施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的"红利",通过与伦敦、香港、鹿特丹和新加坡等世界知名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比较与经营借鉴,提出在自贸区条件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重点发展和优化航运辅助业和航运衍生服务业,系统布局航运服务网络,提升航运服务业水平,持续完善航运金融、仲裁和信息平台发展,不断加强航运教育与培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颖华  孔訸炜  邓彦龙  
文章指出港航产业成长不是一般意义的产业成长,其成长体现了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形成、提升的阶段性。借鉴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把港航产业成长分为低级、中级、高级、后高级四个阶段,并且对应于这四个阶段,提出国际航运中心也相应经历了萌芽、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转换,而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完善、竞争力的提高必须依靠港航产业这个产业载体通过改变成长方式完成成长阶段的升级来实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兰  
在国务院通过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决议后,浦东新区的航运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际遇。本文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回顾浦东新区航运服务业发展历程、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发展经验,剖析了浦东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优劣势条件,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传旭  吴健中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屠启宇  
论国际航运中心的模式变迁与上海的的选择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屠启宇1995年初李鹏总理在考察江浙沪等地时提出“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开发开放浦东,使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重要条件”,从而明确了以构建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作为近期推进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计小青  
本文首先分析了成熟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发展历史,在进行广泛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与其他国际航运中心的差距,文章最后就如何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永燊  蒋恵园  
对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熵权法与TOPSIS法结合,构建熵权TOPSIS评价模型,通过比较评价对象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对上海、天津、大连和厦门四个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进行评价,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提高航运中心竞争力、促进我国海运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炳良  
上海港口功能在空间上的正确定位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 部分之一。本文着重分析区域经济和航运技术的阶段性发展与港口城市功能转换和 拓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港口装卸、储存和转运等作业区向城市外围梯度迁移不是 仅仅出于诸如水深条件等技术因素的考虑,而更重要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结果。同时,对目前上海港口网络带雏形的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孙开钊  荆林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规模、数量到吞吐量均排在全球港口的前列。然而在港口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港口之间的竞争也从国外蔓延到国内。从宏观的视角对我国港口做出全面分析,有助于把握国内各港口之间竞争所处的状态,更好地打造我国的国际航运中心,推动我国港口物流的高效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沈烽  马英俊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洋山保税港的建设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及提高上海港口的能级和服务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合理的对于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曲建  
国家对深圳港的定位是,近斯作为香港港的补充,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将分担香港远东国际航运中心的任务。在实践中,深港两地港口具高度相关性,共同建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深化两地在全球运输服务体系中的分工合作关系,有利于巩固两港的利益统一体,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伟凯  
国际航运市场竞争态势日益激烈,我国航运产业和港口建设面临巨大压力。文章根据对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趋势、功能形态和发展条件的分析,结合天津航运产业发展实际现状,剖析了影响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各种因素,把握其发展现状及不足,探讨适合天津港口城市建设的发展定位,以充分发挥其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力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