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3)
2023(6558)
2022(5884)
2021(5447)
2020(4906)
2019(11447)
2018(11316)
2017(21901)
2016(12044)
2015(13612)
2014(13901)
2013(14011)
2012(13129)
2011(11990)
2010(12194)
2009(11428)
2008(11497)
2007(10619)
2006(9135)
2005(8048)
作者
(37077)
(31263)
(31112)
(29877)
(19878)
(15265)
(14217)
(12227)
(11487)
(11092)
(10722)
(10574)
(10196)
(9965)
(9824)
(9815)
(9686)
(9351)
(9150)
(9095)
(7846)
(7681)
(7646)
(7224)
(7107)
(7072)
(7005)
(6928)
(6368)
(6255)
学科
(52248)
经济(52204)
管理(29283)
(29035)
方法(26236)
数学(22523)
(22324)
企业(22324)
数学方法(22303)
(14330)
(12261)
中国(12031)
地方(12027)
(11988)
(10559)
贸易(10557)
业经(10244)
(10127)
农业(9779)
(8257)
理论(8074)
(7738)
(7567)
财务(7552)
财务管理(7530)
企业财务(7066)
环境(6897)
(6866)
银行(6842)
(6722)
机构
大学(179367)
学院(178954)
(69170)
经济(67525)
管理(66442)
研究(62128)
理学(56807)
理学院(56040)
管理学(54955)
管理学院(54587)
中国(46100)
科学(41168)
(38023)
(33482)
(32734)
(31883)
研究所(30078)
中心(29220)
业大(28066)
(27713)
农业(26683)
(26056)
师范(25761)
财经(25513)
北京(24150)
(23010)
(22359)
(22150)
经济学(21086)
师范大学(20908)
基金
项目(118402)
科学(91741)
基金(84693)
研究(83301)
(74875)
国家(74281)
科学基金(62211)
社会(50914)
社会科(48189)
社会科学(48171)
(47125)
基金项目(45985)
自然(41674)
自然科(40630)
自然科学(40614)
(39992)
自然科学基金(39886)
教育(38334)
资助(35531)
编号(33981)
成果(27520)
重点(27271)
(26434)
(25790)
(23695)
课题(23617)
科研(23581)
计划(22893)
创新(22175)
大学(21939)
期刊
(76035)
经济(76035)
研究(48041)
中国(31073)
学报(30181)
(29405)
科学(27803)
(24499)
大学(21786)
管理(21010)
学学(20511)
农业(19807)
教育(16531)
技术(14924)
(13786)
金融(13786)
业经(13010)
财经(11923)
经济研究(11726)
(11286)
问题(10614)
(10237)
(9508)
资源(9499)
(9145)
商业(8728)
技术经济(8611)
统计(8539)
(8392)
理论(8299)
共检索到258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奕祺  吴晋峰  任瑞萍  韩立宁  
旅游流时间特征研究是旅游地规划、市场营销和景区容量管理的基础。本文以港澳和台湾入境旅游流为研究对象,应用快速样本聚类法、基尼系数、季节变动指数和年际变动指数对1997年-2010年间港澳和台湾入境旅游流的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港澳和台湾入境旅游流的季节性均不强,其中台湾入境旅游流季节性相对较强。港澳和台湾入境旅游流季节分布模式均呈"四峰"型,但是港澳入境旅游流季节分布曲线呈现明显的"双W"型,台湾入境旅游流季节分布曲线则呈现明显的"双M"型;②港澳和台湾入境旅游市场仍是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主体,但是其占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份额呈下降趋势;③中国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受...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林德荣  
自1987年以来,台湾旅游客源市场在福建省入境旅游业中占据重要位置。该市场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直到本世纪初以来,在客源结构、游客流向和旅游消费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分析入闽台湾客源市场特征,将有助于福建省旅游企业更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适合台湾客源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台湾入闽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州  吴开军  郭莹莹  
本文采用旅游流的流质指数、游客密度指数这两个指标来评价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旅游流的特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分析各城市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第一,整体上,大湾区各城市旅游流发育状况相对较好,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第二,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整体呈现“多核集聚”的模式,澳门、香港为主要核心城市,广州、佛山、深圳、珠海为次级核心城市;第三,旅游流的发展在空间上体现出一定的扩散势态,香港、澳门仍然属于主要的核心城市,辐射带动的作用非常明显;第四,部分城市旅游流发育较差,各城市不均衡发育情况十分显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安  丁登山  马永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卉  张家榕  
本文对台湾雄狮旅行社2351条线路行程以及包含的省市级行政单位进行提取和量化分析后发现:在入境游的基本特征方面,台湾同胞倾向于选择知名度较大或和台湾本地旅游资源差异较大的旅游热点区域,并对枢纽型目的地较为依赖;在线路的空间模式方面,台湾团队客源主要选择多目的地完全环游模式和区域环游模式,并且主要以途经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路线为主;在线路的空间分布方面,在全国范围尺度中呈现出强烈的空间聚集特征,形成"三带两圈"的聚集分布特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金莹  吴晋峰  唐澜  杨新菊  
亚洲入境旅游市场是中国最重要的入境旅游市场,研究亚洲各国入境中国的旅游流在全国的分布和流动规律对于巩固和拓展亚洲入境旅游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亚洲各国入境中国的旅游流的空间分布、转移及网络结构特征,并对旅游目的地城市在网络中的位置特征、网络关系互惠性、子群内外部联系等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①亚洲入境中国的游客中以男性为主,散客居多,青少年比例较高,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大学及以上学历,同时具有重访率高、停留时间长、选择相同的城市出入境等特点;②亚洲入境旅游流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密西疏"的格局,存在明显的区域集群现象,集群内目的地城市间旅游流联系更紧密,集群间旅游...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小娟  魏雅芬  江海燕  吴韶源  
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电子商务发展强劲的势头下,旅游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建设质量参差不齐。本文选取旅游目的资讯网站和旅游电子政务网站为调研对象,梳理大湾区11个城市24个旅游网站页面、网络问卷调查旅游消费者对现有网站的建设意见与需求,文末总结出存在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对策:大湾区应当政企联动打造丰富多元的大湾区旅游网站、树立网站品牌、联合推出线下旅游产品,以更好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邱坚坚  刘毅华  陈浩然  高枫  
时空压缩背景下,城市间的空间作用转向关注要素联系视角,动态流空间主导着区域空间网络的新格局。文章从信息流和交通流出发,借助测度修正、空间计量、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从内部与外部联系两个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网络结构特征进行识别与分析。结果发现:①湾区内部联系网络呈现以广深为双核心的结构,佛、莞、珠的中心性地位较突出,其中信息流格局具有沿东岸"弧形"轴线分布的特征,网络体系兼具多中心性和扁平性,而交通流则呈"N"字型沿中部延伸,等级性功能联系较明显;②香港是湾区外部联系网络的枢纽,深、广、澳为核心节点,区域格局深受全球非局域中心联系的影响,但整体的交通外部联系较为匮乏;③湾区综合网络格局以三大枢纽为核心,但制度差异下的空间融合联系受到地方化及地缘偏向的约束,对等级关系有一定的依赖,结构上存在主导性缺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红艳  苑西恒  
进入21世纪以来,大陆与台湾、内地与港澳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但一国四币现状严重阻碍了四地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在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卡尔曼滤波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考察四地是否具备构建最优货币区的经济基础,发现内地与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存在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作用机制,适宜构建最优货币区;台湾与大陆间不存在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作用机制,二者在当前阶段不适宜构建最优货币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红艳  苑西恒  
进入21世纪以来,大陆与台湾、内地与港澳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但一国四币现状严重阻碍了四地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在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卡尔曼滤波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考察四地是否具备构建最优货币区的经济基础,发现内地与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存在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作用机制,适宜构建最优货币区;台湾与大陆间不存在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作用机制,二者在当前阶段不适宜构建最优货币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峰  刘亚洲  
基于台湾中央气象局近30a(1971~2000年)的气候统计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3个指标,对台湾25个地区全年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台湾全省旅游气候舒适期较长,大部分地区可达8个月,旅游气候最舒适月份可从11月持续到翌年3月份,不适宜期主要集中在夏季的6、7、8月,且受台风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台湾划分为北部海滨近岸岛屿区、北部-中部山地区、南部海滨近岸岛屿区、中部高山区等4个旅游气候舒适度区域。其中,北部海滨近岸岛屿区的旅游适宜期主要分布在1~5月、10~12月,全年较舒适期长达8个月;北部-中部山地区旅游气候舒适期为全年,可开展的旅游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娜  李君轶  
随着互联网在旅游中的应用不断增多,很多旅游目的地逐渐重视网络营销,以期吸引更多的游客。为了探讨区域旅游流对在线旅游信息的响应,文章提出了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概念,并以美国和加拿大的15大旅游网站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挖掘方法,测度出了中国城市的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指数。通过统计数据分析美加来华游客入境旅游流偏好值,探讨我国城市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与入境旅游流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指数较高的中国城市在国际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且旅游资源禀赋高;美加来华旅游者主要集中前往中国东部地区;我国城市外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敏  曹芳东  
在回顾中国旅游年主题发展脉络及其特征总结的基础上,对旅游年主题影响下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进行分析。1从时间维度,旅游年主题对引导入境旅游吸引力提升发挥明显作用,同时对中国旅游发展呈现的异向内增长、异向外增长、协同内增长、波动内增长阶段性梳理后发现,相对国内旅游快速发展,入境游客增长率日益趋于落后状态。2从空间维度,旅游年主办地点主题导向及凝聚分布特征,能够较好实现对主题内涵阐释及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的"双赢"目标;旅游年主办地点对入境旅游发展的空间影响存在"斑块—廊道—基质"演化特征,同时旅游年主题在国内外宣传和推广中,对增强入境旅游抵抗风险的隐性效应、优化客源结构及国际旅游形象提升等表现较好。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旅游年主题选取、活动创新等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钦安  张丽惠  
文章运用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从省域、六大区域和三大地带尺度,对我国2000—2015年入境旅游时序差异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尺度的区域间绝对差异在逐步增大,相对差异在逐步减小;三大地带、六大区域及其内部省域之间的差异趋于收敛,区域内外发展不平衡逐步趋缓;不同尺度的地位差异性、空间聚集性,呈现"南下西进"的移动趋势及由沿海向内陆扩散的演化格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张宇  郭舒  于丽艳  
以辽宁省入境旅游市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EXCELL等工具软件,对1995年至2004年间相关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初步理清了辽宁入境旅游市场的总体特征。研究发现:近十年来,辽宁入境旅游人数增长率远远高于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客源市场高度集中(75%来自日、韩两国);旅游人数与外汇收入存在巨大增长空间;旅游交通消费比重高居不下。为更好地把辽宁省旅游业培育成具有活力的支柱产业,要制订出发展辽宁省入境旅游的相应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