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8)
- 2023(7410)
- 2022(6484)
- 2021(6286)
- 2020(5075)
- 2019(11820)
- 2018(11985)
- 2017(22681)
- 2016(12728)
- 2015(14388)
- 2014(14380)
- 2013(13899)
- 2012(13170)
- 2011(11761)
- 2010(12002)
- 2009(10746)
- 2008(10688)
- 2007(9857)
- 2006(8892)
- 2005(8022)
- 学科
- 济(45485)
- 经济(45435)
- 管理(36329)
- 业(34459)
- 企(28020)
- 企业(28020)
- 农(15901)
- 地方(14480)
- 方法(14439)
- 中国(14189)
- 财(13522)
- 数学(11826)
- 数学方法(11593)
- 策(11168)
- 业经(11065)
- 农业(10514)
- 制(10464)
- 贸(9440)
- 贸易(9431)
- 易(9051)
- 理论(8647)
- 银(8056)
- 银行(8049)
- 学(8036)
- 务(7684)
- 财务(7660)
- 行(7654)
- 财务管理(7629)
- 技术(7567)
- 和(7380)
- 机构
- 学院(168711)
- 大学(164208)
- 济(65814)
- 经济(64009)
- 管理(62716)
- 研究(56817)
- 理学(52004)
- 理学院(51340)
- 管理学(50551)
- 管理学院(50165)
- 中国(45412)
- 京(35784)
- 财(33707)
- 科学(33026)
- 江(29405)
- 所(27921)
- 中心(27150)
- 财经(24829)
- 范(24718)
- 研究所(24568)
- 师范(24538)
- 农(23977)
- 州(23686)
- 北京(22735)
- 经(22165)
- 院(21358)
- 业大(20964)
- 技术(19780)
- 师范大学(19213)
- 省(18883)
- 基金
- 项目(102429)
- 研究(82343)
- 科学(79779)
- 基金(70205)
- 家(59173)
- 国家(58573)
- 科学基金(50228)
- 社会(48773)
- 社会科(46020)
- 社会科学(46009)
- 省(41681)
- 教育(38379)
- 编号(36880)
- 基金项目(36833)
- 划(34359)
- 成果(31426)
- 自然(31118)
- 自然科(30302)
- 自然科学(30297)
- 自然科学基金(29738)
- 资助(28794)
- 课题(26177)
- 发(23637)
- 重点(22755)
- 年(22309)
- 部(22114)
- 项目编号(21685)
- 性(21615)
- 创(21365)
- 规划(20025)
共检索到276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可石 娄倩 赵艳
港城界面是指港口与城市的交互地带,它先后经历了海港外迁、港区废弃、去工业化、区域真空化和滨水区再生等一系列变化,成为颇受关注的区域。特别是1950年代以来,伴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轮船吨位提高和集装箱运输发展,城市海港择址另建,旧港区废弃衰落。70年代始于北美的港城界面滨水区再生实践,促进了港城地域空间由衰败到重获人流活力而复兴的转型,并逐步扩展到西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地。90年代后,我国一些港口城市码头区也出现了位移、重构或再造现象,但部分港区的更新多以项目主导的大拆大建为主,缺乏人文性和整体性。法国马赛旧港通过传统恢复和现代重建的方式更新历史城区、文化设施、滨水岸线、道路交通等,传承...
关键词:
港城界面演变 滨水区再生 马赛旧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旭梅 赵爱君 韩文秀
港口作为一切资源信息积聚的中心地,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等一切资源的快速高效流动,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为港口提供其发展所需的一切经济、场地、人力等资源,是港口在激烈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坚实后盾。文章以港城互动发展的相互影响为出发点,在分析发展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秦皇岛港城互动发展的SWOT分析,进而得出SWOT战略组合,提出了港城互动发展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庄佩君 汪宇明
港口与城市地理边界的港—城界面,经历了海港外迁、港区废弃、去工业化、区域真空化和滨水区再生等一系列有着重大影响的变化,成为近50年来颇受关注的区域。1960年代始于北美的港—城界面滨水区的再生现象,逐步波及和影响了世界上一些主要的港口城市地区,呈现出商业港口城市港—城界面滨水区的再生与重构特征,对中国港口城市港—城界面地区的重塑和再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城市规划 港—城界面 再生 全球态势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南
在经济一体化框架下,作为后来者的新兴港口如何嵌入全球产业物流网络成为决定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在阐述经济机理的基础上专门研究了唐山市案例。设计了融合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开放型经济培育的唐山市产业系统演进整体方案,提出了唐山市嵌入全球产业物流网络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港口 城市 物流 产业 唐山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均生
日照──崛起在黄海之滨的现代化港城日照市建委主任王均生日照改地级市以来,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目前,建成区面积已由1989年的13.1平方公里增加到14.3平方公里,增加1.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1989年的10.8万人增加到12.5万人,增加1....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冬 韦颜秋
港口的繁荣对城市发展和格局演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城市为港口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平台和依托。港城之间可以实现多层面不同范围的互动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城市的空间格局。通过系统梳理港口和城市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理,以北方典型的港口城市——天津为例,探讨从近代到新中国成立后城镇化不同阶段港城互动模式下,城市规划方案和空间布局的演变历程,梳理出天津"一城双港"、"一城一港"、"双城双港"的发展脉络。最后,总结出天津总体及分区城镇化格局演进路径,指出天津城镇化由点状带动到轴线扩展,由一城一港非对称式到双城双港对称式的格局发展趋势。
关键词:
港城互动 城镇化 空间格局 天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昌盛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旅游竞争日趋激烈。本文在对连云港市目前旅游市场竞争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关于提升连云港市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连云港市 旅游竞争力 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申立
陆海统筹战略下,我国沿海城市港口功能转型逐步展开,港—城界面作为连接港口与城市的核心地带,亟待空间组织的优化。以"长江第一门户"吴淞这一典型港口为对象,基于实地调研和历史地理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随着港口功能从渔港、军港、商港、工业港到国际邮轮港不断转型,港—城界面空间组织相应呈现带层型、组团型到复合型的阶段演化;演化背后是国内外局势转变、产业空间组织变化、行政区划调整等因素的复杂作用;针对当下港—城界面的港口功能冲突、产业布局混杂、港城关系疏离等问题,通过创新管理体制、统筹岸线规划布局、提升港—城界面通达性等进行优化调控,期待对我国沿海城市的港口功能转型和陆海统筹发展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志敏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是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股权合作、财政补贴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本文通过研究中铁集团建设长沙空港城项目中存在的融资风险,发现中铁集团的融资风险主要来源于借入资金比重过高,融资结构风险过高,增大了企业在该项目中的融资风险。可见,通过风险转移的方式来控制项目融资风险,风险控制手段较为单一。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优化资金结构、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完善企业项目融资风险管理制度等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融资风险控制能力。
关键词:
PPP模式 融资风险 风险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志敏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是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股权合作、财政补贴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本文通过研究中铁集团建设长沙空港城项目中存在的融资风险,发现中铁集团的融资风险主要来源于借入资金比重过高,融资结构风险过高,增大了企业在该项目中的融资风险。可见,通过风险转移的方式来控制项目融资风险,风险控制手段较为单一。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优化资金结构、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完善企业项目融资风险管理制度等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融资风险控
关键词:
PPP模式 融资风险 风险控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成 王茂军 杨勃
文章模拟映射"丝路"沿线中外港口关联网络,引介2-模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讨论15个主要港口节点外向航运关联结构的同构性;摒弃网络结构分析时的自洽和自证不足,基于航运网络外的社会经济要素,挖掘港口城市网络关联的内在机制,讨论航运关联结构与港口城市产业结构相似性关系结构的耦合特征。研究发现:(1)沿线航运网络呈现以中国—东南亚地区紧密关联为重心的空间关联格局,上海、深圳—新加坡、巴生港共同架构起沿线港口低耗高效的轴辐式关联网络结构;(2)从个体节点中心度、整体网络格局、局部核心网络组织和主导链接群组等不同层面,分别佐证了中国港口外向关联的同构性,极易导致重复、低效、不经济的航运活动频现;(3)经关系—关系层次假设检验得到,15个港口城市外向关联结构与港城职能相似性结构存在耦合关系;(4)木制品、纸制品和运输设备制造相关行业较为发达的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运输能力、经济开放度较高的港口城市,以及劳动力和进出口规模相异的城市,航运关联结构同构性较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琰 姜晓红 薛亮 余伟
为响应低碳物流、建设绿色港口的号召,针对港口三大设备资源即岸桥、集卡、场桥的实际作业过程,在分析其运作流程的基础上,对设备的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量进行量化,从而找出港口设备产生高碳排放量的原因及其能耗结构。以江苏某港口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港口设备中岸桥的碳排放量占比最大,能源消耗中电力占比最大,并通过分析结果提出节能减排措施。
关键词:
集装箱港口 港口设备 低碳物流 碳排放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林辉 周浩明
以当前旧厂房环境再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设计方法和对策。首先,采用"问题搜寻"的方法,找出旧厂房环境再生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在可持续设计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建筑"类型学"方法,将设计行为纳入"人—机—环境"系统,提出旧厂房环境再生设计方法与策略。最后,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分析可持续理论在旧厂房环境再生设计中的思考。
关键词:
可持续设计 环境再生 旧厂房改造 设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林辉 周浩明
以当前旧厂房环境再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设计方法和对策。首先,采用"问题搜寻"的方法,找出旧厂房环境再生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在可持续设计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建筑"类型学"方法,将设计行为纳入"人—机—环境"系统,提出旧厂房环境再生设计方法与策略。最后,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分析可持续理论在旧厂房环境再生设计中的思考。
关键词:
可持续设计 环境再生 旧厂房改造 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