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35)
2023(15823)
2022(13580)
2021(12937)
2020(10426)
2019(24113)
2018(24058)
2017(46315)
2016(25094)
2015(28133)
2014(27724)
2013(26855)
2012(24099)
2011(21619)
2010(21611)
2009(19829)
2008(18601)
2007(15926)
2006(13676)
2005(11616)
作者
(68683)
(56970)
(56636)
(54126)
(36366)
(27419)
(25805)
(22309)
(21625)
(20135)
(19633)
(19087)
(17948)
(17656)
(17612)
(17079)
(17057)
(16957)
(16152)
(16115)
(14058)
(13722)
(13663)
(13018)
(12778)
(12613)
(12572)
(12552)
(11322)
(11317)
学科
(97671)
经济(97568)
管理(67925)
(62015)
(51219)
企业(51219)
方法(44893)
数学(39287)
数学方法(38560)
中国(27198)
(26431)
地方(23054)
业经(21950)
(21156)
(20458)
理论(17819)
农业(17802)
(16452)
贸易(16442)
(15813)
环境(15647)
(15432)
(15423)
技术(14382)
(13318)
(13189)
财务(13107)
财务管理(13084)
教育(13022)
(12695)
机构
学院(340661)
大学(338522)
管理(135312)
(127355)
经济(124243)
理学(118175)
理学院(116796)
管理学(114332)
管理学院(113735)
研究(109241)
中国(79539)
(71958)
科学(70485)
(56241)
(53224)
业大(50692)
(50556)
中心(49846)
研究所(48916)
(48299)
(47902)
师范(47526)
财经(45933)
北京(44989)
(41675)
(40853)
(40282)
农业(39541)
师范大学(38337)
技术(37258)
基金
项目(241452)
科学(190100)
研究(177960)
基金(173117)
(150027)
国家(148765)
科学基金(128917)
社会(110597)
社会科(104702)
社会科学(104671)
(95580)
基金项目(92579)
自然(84271)
教育(82742)
自然科(82320)
自然科学(82304)
自然科学基金(80743)
(80400)
编号(74820)
资助(70562)
成果(59489)
重点(53833)
(51698)
课题(51575)
(51479)
(50132)
创新(46630)
科研(45710)
项目编号(45569)
大学(44866)
期刊
(137218)
经济(137218)
研究(96200)
中国(61208)
学报(51074)
科学(48386)
管理(47608)
(46054)
教育(43079)
(40935)
大学(38845)
学学(36324)
农业(32468)
技术(31265)
业经(24518)
(24181)
金融(24181)
经济研究(21999)
财经(20358)
图书(19314)
问题(18800)
(17372)
科技(16673)
(16423)
资源(16321)
技术经济(15686)
(15552)
理论(15426)
现代(15383)
商业(15153)
共检索到479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冬  韦颜秋  
港口的繁荣对城市发展和格局演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城市为港口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平台和依托。港城之间可以实现多层面不同范围的互动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城市的空间格局。通过系统梳理港口和城市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理,以北方典型的港口城市——天津为例,探讨从近代到新中国成立后城镇化不同阶段港城互动模式下,城市规划方案和空间布局的演变历程,梳理出天津"一城双港"、"一城一港"、"双城双港"的发展脉络。最后,总结出天津总体及分区城镇化格局演进路径,指出天津城镇化由点状带动到轴线扩展,由一城一港非对称式到双城双港对称式的格局发展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建援  甄杰  董坤祥  杨银厂  
针对区域协同发展下如何有效实现创新资源集聚这一现实问题,文章基于产业集聚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构建了创新资源分类体系、分析了协同创新参与主体之间的基本需求和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创新资源集聚的路径和模式,并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天津市集聚和承接中关村创新资源的实践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创新资源可以按照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及创新载体进行分类;协同创新中的不同参与主体应该依据需求和功能定位相互协作,以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效应;区域协同下创新资源可以以知识链为发展路径形成平台式的集聚模式,也可以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邹芳睿  朱能  郭而郛  杜涛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中国明确提出自身发展的“双碳”目标。对于区域建设来说,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工作十分必要。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两国合作的旗舰项目自成立之初即提出了自身碳排放总量约束指标,并在建设过程中持续探索区域碳排放路径的研究。依托生态城实际案例数据,将生态城碳排放拆分为建筑、产业、交通以及碳汇四个部分进行核算,并利用情景分析法得出碳达峰路径,为生态城后续的发展规划以及同类型区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肖琳  田光进  
首先引入定量识别城市扩展模式的城市扩展面积指数,结合象限方位法和缓冲带法分析空间扩展特征;其次在栅格尺度构建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不同时间序列城市增长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1990-1995年天津城市扩展以主城区填充式、环城四区外延式为主,填充式和外延式主要分布在Ⅲ、Ⅶ、Ⅷ象限与16、56、104km缓冲带,距公路较近易发生扩展,道路沿线的城市扩展空间辐射范围广;②1995-2000年天津环城四区、塘沽、大港少量填充式扩展,集中在Ⅶ、Ⅷ象限与96~112km缓冲带,城市扩展与到城市用地距离显著负相关,主城区高密度建设用地抑制环城四区城市扩展;③2000-2005年天津城市扩展活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向前  刘洪  黄莉  王俊男  
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模型,对我国30个代表城市1989-2017年的城镇化进行社团分析,总结得出我国的城镇化模式和模式演进的路径。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模式可以归纳为8种;城镇化模式演进路径有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内在动力发展、内外力驱动发展、经济外向驱动发展、简单发展、滞后发展、曲折发展和禀赋支撑发展等八种;其中,前四种路径发展态势较好,后四种路径发展相对缓慢。各类路径的城市城镇化进程中,可依据自身特征,学习相似标杆路径城市群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席丽莎  张高洁  刘建朝  王明浩  
水系是维系自然生态和良好人居环境的核心要素。九河下梢、濒临渤海为天津聚落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优越自然条件,而水源的充沛同样促进了明清时期天津古典园林的兴盛。该时期园林以顺应自然水系的布局及走向为主要的分布特征,与区域内水系环境共荣共生,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和连续的生态廊道。在此过程中,“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促成了这种地理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固定性。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层面分析城市水系与园林地理空间分布的关系,即不仅从宏观视阈对天津明清古典园林地理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同时从中观尺度入手研究不同类型的园林在空间中的分布规律,进而从微观层面探究受区域水环境影响的园林特征。通过城市水系与园林地理空间分布格局关系研究,展现古人人工景观与区域水环境相生共荣的生态观,对当前城市景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华   方国臣   赵万民   周国华  
“山—水—城”空间格局是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山水环境交互适应所形成的空间组织关系。本文通过阐明“山—水—城”空间格局的概念内涵,从地理学视角建立其分析框架,选取典型城市万州为研究区,利用田野调查、地形位置指数模型、MCR模型等方法,综合研究三峡库区“山—水—城”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生长模式、形成机理与优化调控。研究发现:(1)三峡库区“山—水—城”空间格局演化是一个“生成—强化—解构—重组”螺旋式上升的生长过程。在对外开埠与移民搬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万州“山—水—城”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结构形态与地域功能不断演化与重组。(2)三峡库区城市扩张对山水生态网络的影响与反馈,以及山水环境变化对城市空间生长的限制与引导,形成独特的“山—水—城”空间格局与生长模式,包括6种动态生长模式与12种静态生长模式。(3)地域性空间组织关系的重构以及城市系统的选择,决定“山—水—城”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化,受“自然山水环境+社会经济转型”“地域特殊事件+山水环境变化”的综合驱动,三峡库区城市空间生长逐渐突破实体门槛的限制,并向下一阶段生长周期持续演进。由此,提出库区“山—水—城”空间格局的调控路径,为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与系统治理提供支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天龙  李泓江  王子权  
到目前为止,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互联网建构下的媒介平台也经历了多重变化。文章从价值视角系统分析了媒介平台的演进与其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需求满足机制"和"新闻内容生产主体"的改变是媒介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线索,而技术则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Web3.0的特性,指出媒介平台商业模式未来创新的可能性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天龙  李泓江  王子权  
到目前为止,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互联网建构下的媒介平台也经历了多重变化。文章从价值视角系统分析了媒介平台的演进与其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需求满足机制"和"新闻内容生产主体"的改变是媒介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线索,而技术则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Web3.0的特性,指出媒介平台商业模式未来创新的可能性路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爱萍  王立国  
智慧城市是建设人本化城市的有效路径,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提高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总量与质量,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激发城市管理的公平与正义,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天津智慧城市低效率、重复性建设问题较为突出,还存在城市创新投入高产出低、技术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城市信息共享度偏低、大数据人才紧缺等问题。要通过提出系统化、人本化建设方案,不断提高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智慧应用水平,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建立大数据人才培训基地,加速天津智慧城市建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爱萍  王立国  
智慧城市是建设人本化城市的有效路径,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提高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总量与质量,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激发城市管理的公平与正义,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天津智慧城市低效率、重复性建设问题较为突出,还存在城市创新投入高产出低、技术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城市信息共享度偏低、大数据人才紧缺等问题。要通过提出系统化、人本化建设方案,不断提高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智慧应用水平,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建立大数据人才培训基地,加速天津智慧城市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邱爽  左进  黄晶涛  
产业遗存再利用规划模式分为正式更新与非正式更新两类。对产业遗存再利用规划模式的选择尚未引起规划师和相关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天津棉纺三厂的现状梳理和再利用规划的剖析,提出产业遗存再利用中的规划模式是相关利益主体主动选择的结果,其本质是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合约安排。进而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约理论,从交易费用与风险规避两个角度对规划模式的选择进行分析,提出最优的规划模式(合约安排)是交易费用与风险之和最低的那类组合。最后运用该理论框架对天津棉纺三厂再利用所采用的规划模式进行了解释。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福祥  宋琳曦  李金凤  
互联网环境改变了服务创新的内涵和驱动因素,在宏观层面上也将对服务业创新模式及路径产生影响。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服务业创新为例,探讨互联网环境下中国服务业创新一般模式,一方面在微观上解析互联网环境下服务创新的特性及内涵,另一方面从宏观层面上分析影响服务创新的驱动因素,并提出了有益的研究结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毅  汪波  
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形生产模式,以及以资源消耗型制造业为主的滞后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作为直接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素质高低的区域产业结构,就成为了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关键。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阐述了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结构优化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各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工业生态化改造、三次产业间形成三产互动的良性体系、通过虚拟产业链的延伸和对接实现区位优势互补,加强区域合作"等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向前  刘洪  黄莉  
文章从投入、产出、驱动和影响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31个省份2004—2016年的文化产业复杂网络模型,总结我国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而探讨其演进路径。研究表明:我国省域文化产业发展在这13年里可归结为11种模式、4个梯度层级式;各个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所属子群的标杆省份而迈向高一级子群;从时序上看,省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表现出一定的梯度性,并形成了五种发展路径,其中北京、上海、广东走高效保持道路,东部地区的江苏、浙江走质量提升道路,东、中部大部分省份稳步增长,西部地区走政策扶持路径,还有少许省份走产业驱动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