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9)
- 2023(5292)
- 2022(4320)
- 2021(3608)
- 2020(2646)
- 2019(6015)
- 2018(6027)
- 2017(10912)
- 2016(5971)
- 2015(6742)
- 2014(6725)
- 2013(6739)
- 2012(6226)
- 2011(5655)
- 2010(5724)
- 2009(4805)
- 2008(4458)
- 2007(4055)
- 2006(3656)
- 2005(3127)
- 学科
- 济(27002)
- 经济(26983)
- 管理(20716)
- 环境(13851)
- 业(11760)
- 中国(10764)
- 贸(9764)
- 贸易(9762)
- 易(9517)
- 企(9396)
- 企业(9396)
- 方法(9196)
- 地方(8738)
- 数学(7999)
- 数学方法(7899)
- 学(7844)
- 出(7810)
- 口(7245)
- 出口(7235)
- 出口贸易(7234)
- 划(6806)
- 城市(6130)
- 资源(6010)
- 规划(5547)
- 环境规划(5432)
- 生态(5362)
- 发(5144)
- 农(5089)
- 和(5057)
- 业经(4573)
- 机构
- 学院(87798)
- 大学(86475)
- 济(34845)
- 经济(33906)
- 管理(33025)
- 研究(30708)
- 理学(28163)
- 理学院(27790)
- 管理学(27257)
- 管理学院(27104)
- 中国(21779)
- 科学(20227)
- 京(18866)
- 所(14783)
- 中心(14309)
- 业大(14118)
- 财(13762)
- 研究所(13676)
- 农(13472)
- 江(13162)
- 院(12067)
- 范(11607)
- 北京(11438)
- 师范(11426)
- 财经(11362)
- 经济学(10975)
- 州(10936)
- 农业(10759)
- 经(10292)
- 经济学院(10005)
- 基金
- 项目(65441)
- 科学(51964)
- 基金(47700)
- 研究(45278)
- 家(42172)
- 国家(41890)
- 科学基金(36668)
- 社会(29699)
- 社会科(28407)
- 社会科学(28397)
- 省(26534)
- 基金项目(25942)
- 自然(24353)
- 自然科(23778)
- 自然科学(23774)
- 自然科学基金(23277)
- 划(22365)
- 教育(19752)
- 资助(18374)
- 编号(16676)
- 发(15000)
- 重点(14936)
- 创(13401)
- 部(13057)
- 计划(12915)
- 国家社会(12726)
- 创新(12716)
- 科研(12494)
- 课题(12307)
- 成果(12085)
共检索到125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振峰 范厚明 崔文罡 李艳滨
通过分析港城互动构建绿色低碳港口城市系统结构,找出港口城市绿色低碳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SD)的因果关系图,建立系统流图和系统动力学方程,研究港城互动构建绿色低碳港口城市系统的内在机理。以深圳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选取工业比重、港口SO2排放系数、工业SO2排放系数等作为政策变量,分析这些因素对港城系统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可以大幅减少能耗和污染气体排放,低碳减排效果明显,辅以减排措施的实施,则可以实现港城经济发展与绿色低碳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
绿色低碳 港口城市 系统动力学 仿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瞿群臻 刘帅
港口在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绿色低碳港口是顺应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趋势的未来港口发展的主要模式。绿色低碳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绿色低碳港口建设的前提与重要保障。文章在分析绿色低碳港口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绿色低碳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方法,并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资源5个角度出发构建出包含港口绿色GDP贡献率、港区人口密度、港区废水与废气排放达标率、港区生态多样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源消耗量等25个具体评价指标的绿色低碳港口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构建出绿色低碳港口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S港口进行案例分析。此外,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推广船用岸电等绿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洪波
文章根据港城关系互动程度的不同,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港口城市的发展划分为起始、成长和功能提升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港城关系具有的特点为:港口经济带动作用明显、港城互动十分突出、港城互动范围不断扩大、港城互动层次不断提高。最后,文章从港城互动的角度总结了浙江港口城市发展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
港口关系 浙江港口城市 崛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美贤 郑琰
在简要介绍了港口竞争力评价相关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绿色低碳港口内涵特征及其发展现状,构建出一个适合我国港口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协调分析的多维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我国五大港口进行研究,利用AHP法确定所建立的15个评价指标权重,从定量及定性两个角度运用TOPSIS法对五大港口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比较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港口的绿色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上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成 王茂军 杨勃
文章模拟映射"丝路"沿线中外港口关联网络,引介2-模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讨论15个主要港口节点外向航运关联结构的同构性;摒弃网络结构分析时的自洽和自证不足,基于航运网络外的社会经济要素,挖掘港口城市网络关联的内在机制,讨论航运关联结构与港口城市产业结构相似性关系结构的耦合特征。研究发现:(1)沿线航运网络呈现以中国—东南亚地区紧密关联为重心的空间关联格局,上海、深圳—新加坡、巴生港共同架构起沿线港口低耗高效的轴辐式关联网络结构;(2)从个体节点中心度、整体网络格局、局部核心网络组织和主导链接群组等不同层面,分别佐证了中国港口外向关联的同构性,极易导致重复、低效、不经济的航运活动频现;(3)经关系—关系层次假设检验得到,15个港口城市外向关联结构与港城职能相似性结构存在耦合关系;(4)木制品、纸制品和运输设备制造相关行业较为发达的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运输能力、经济开放度较高的港口城市,以及劳动力和进出口规模相异的城市,航运关联结构同构性较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宋元
港城关系包括港城之间的经济关系、地理关系、管治关系与文化关系,这些关系具有多样化与复杂性特点,且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港口城市应准确把握港城关系演变的特点,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中,既重视港城关系,又不能夸大港口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新型港城关系构建。
关键词:
港口 港口城市 港城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秦洁 郑连虎
中国沿海城市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 ,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必须首先提高对创新港城发展观念的认识 ,破除思想和体制障碍 ,在《港口法》实施等新的历史机遇面前 ,最大限度地发挥海港城市所具有的滨海和港口的优势 ,从而实现区域全局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港口法 港城互动 第四代港口 港口体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伟 宗跃光
港口城市类型独特,区位优越。港城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建设和谐的港城关系、促进港城一体化建设是现代化港口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阐明了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基本内涵、港城关系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理论,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透视其港城发展现状,分析其港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其港城关系建设的科学途径:①进一步确立港口与城市的功能定位;②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集约利用市区岸线资源;③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④保证港口吞吐量增长的同时,注重港口吞吐结构的调优;⑤调整城区港口用地结构,优化港城用地空间布局;⑥统一规划,加强管理,促进港城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
现代化港口城市 港城关系 南通港 南通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王鸣
港城关系、港城界面的复兴、港口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地港口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分析自 90年代以来港口城市国际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便把握问题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框架。
关键词:
港口城市 港城界面 环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宇哲 周晶淼 钟逸雯 迟国泰
明晰港口城市绿色增长发展机制可为地方政府推动港口城市绿色转型提供参考。本文以地方政府的全局视角,揭示了港口城市绿色增长的增长协同与资源约束的二重机制,建立了一个非线性最优控制模型量化描述了主观、客观的控制因素作用于自然资本和实体资本以实现港口城市经济福利最大化的绿色增长过程。通过港口城市——唐山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港口城市绿色增长可期的"未来"在于增长协同机制下提高港口城市GDP与港口吞吐能力之间协同的"稳态"水平,港口城市绿色增长的必要前提在于资源约束机制下港口城市海岸线资源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勇清 许智宏
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量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的动态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货物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大于集装箱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港口城市经济对货物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大于港口城市经济对集装箱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结果表明,发展和促进重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港口物流发展,符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司增绰
港口基础设施与港口城市经济互动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和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先以连云港港和日照港为例,实证研究了港口基础设施与港口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的程度。研究表明:港口城市经济与港口基础设施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较快的港口城市,城市经济发展也较快;不同港口城市,"港口基础设施-港口城市经济"关联系统的性质存在着差异。在港口基础设施与港口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系统中,港口经济承担很重要的角色,是二者互动的节点、界面、载体、枢纽和纽带。接着,分析了港口基础设施智慧化演进背景下,港口基础设施与港口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的新内涵。智慧港口基础设施、智慧港口经济、智慧港口城市经济互动发展是港口基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勇清 许智宏
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量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的动态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货物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大于集装箱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港口城市经济对货物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大于港口城市经济对集装箱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结果表明,发展和促进重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港口物流发展,符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宗祺 昌敦虎 叶文虎
港口城市的空间结构实际上是港口空间地域与城市空间地域的结合,二者发展取向相异却结合为一体。长期以来"港兴城兴,港衰城衰"的发展思想成为各港口城市的发展与规划理念,以致我国沿海城市大量兴建港口设施和出台促进港口业发展的政策,导致城市间港口群的竞争加剧,资源重复配置。本文总结不同的港口城市发展历程,发现港口的发展与港口城市的发展不一定要保持一致,"港衰"不一定引起"城衰"。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港口功能发挥与腹地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港口功能的调整、腹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地区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三者应加以统筹考虑。当前我国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探索港口与港口城市发展差异化的可能性,...
关键词:
港口城市 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