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1)
2023(11616)
2022(9877)
2021(8733)
2020(7529)
2019(17021)
2018(16454)
2017(31659)
2016(17301)
2015(20016)
2014(20185)
2013(20315)
2012(18873)
2011(17304)
2010(17669)
2009(16571)
2008(16334)
2007(14988)
2006(13260)
2005(11964)
作者
(53613)
(45275)
(45245)
(43235)
(28805)
(21637)
(20533)
(17512)
(16868)
(15912)
(15696)
(15072)
(14604)
(14379)
(14147)
(14118)
(13564)
(13353)
(13054)
(13041)
(11317)
(11217)
(10870)
(10453)
(10249)
(10130)
(9944)
(9614)
(9084)
(9055)
学科
(98298)
经济(98219)
管理(46160)
(41889)
方法(37724)
数学(33716)
数学方法(33420)
(31690)
企业(31690)
地方(24824)
中国(23696)
(22388)
(19905)
(19253)
贸易(19248)
(18593)
业经(17971)
(17296)
地方经济(15380)
农业(15128)
环境(13857)
(13241)
(12432)
(12398)
金融(12395)
(11461)
(11326)
银行(11292)
(10850)
理论(10814)
机构
学院(269237)
大学(269068)
(122475)
经济(120137)
管理(97657)
研究(97642)
理学(84103)
理学院(82960)
管理学(81478)
管理学院(80940)
中国(70807)
科学(60240)
(56816)
(51604)
(50977)
研究所(46601)
(45976)
中心(43027)
财经(41968)
(40965)
经济学(40190)
业大(39144)
(37929)
(36406)
农业(36312)
经济学院(36274)
师范(36069)
北京(35530)
(34681)
(32015)
基金
项目(177083)
科学(139636)
基金(129551)
研究(126160)
(113610)
国家(112760)
科学基金(95643)
社会(82624)
社会科(78511)
社会科学(78487)
(68758)
基金项目(68716)
自然(60917)
自然科(59482)
自然科学(59458)
(58458)
自然科学基金(58359)
教育(56985)
资助(52999)
编号(48687)
重点(40745)
(40558)
成果(39517)
(39304)
(35846)
国家社会(35024)
课题(34784)
科研(33976)
创新(33810)
教育部(33411)
期刊
(138594)
经济(138594)
研究(80542)
中国(46835)
学报(43291)
(41232)
科学(40020)
(38522)
管理(33810)
大学(31987)
学学(30522)
农业(27862)
技术(25509)
经济研究(23706)
(22176)
金融(22176)
财经(21596)
教育(21098)
业经(20319)
问题(18824)
(18775)
(16508)
技术经济(15290)
(14697)
统计(14577)
国际(13720)
商业(13447)
世界(13387)
资源(13001)
(12829)
共检索到398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岚岚  
采用洛伦兹曲线分析港口物流集聚程度,并分析港口物流集聚的技术驱动力、区位驱动力、市场驱动力、经济驱动力和政策驱动力五大驱动力机制,然后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港口物流集聚动力空间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隋博文  
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作为全球供应链的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门户,已逐步成为我国沿海地区主动策划、组织和参与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前方调度总站、产业集聚高地和综合服务平台。港口以经济、生产、贸易、交通、法律(或政策)、人才、服务等资源要素为支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曾献东  谢科进  
金融集聚是金融资源既集中又扩散的过程。金融集聚在对核心城市经济增长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资本转移、技术扩散及带动产业调整等途径刺激周边地区经济的增长。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研究发现,上海金融集聚不仅对上海的经济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其银行业与证券业发展还对江浙经济增长起到了较为明显的带动作用。上海金融集聚对江浙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有作用,特别是对于第二产业的积极影响更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轲  
本文以中原城市群3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视角探究商贸流通业聚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原城市群商贸流通业聚集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空间效应分解来看,在地理邻接矩阵下,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在1%水平下呈正向显著性。在经济距离矩阵下,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产生的负向作用超过直接效应的正向作用。为更好推动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本文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积极展开跨区域合作、推动区域间交通运输发展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航  张雅雯  
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在对其2010-2019年的物流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运用ESDA方法对这些城市经济增长水平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判断,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且其空间关系较为稳定;城市群内空间集聚模式变化较小,呈现出较强的空间锁定性;物流产业集聚对于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荆钶迪  
本文介绍了港口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构成,分析了港口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并通过分析港口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物流一体化、临港经济发展以及腹地经济增长等的影响,阐述了港口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迅猛,尤其是2000年以后物流产业的总体规模、服务水平、经营环境均有显著的扩张与改善,到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就比2000年提高了7倍,达到了158万亿元。继中央颁布"十二五"规划纲要后,各地方政府纷纷响应"增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号召,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虽然我国的物流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空前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综合物流体系缺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敬严  陈慧青  
为解决京津冀协同战略下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京津冀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进行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GRA)进行港口物流与区域产业发展关联分析,并据此提出京津冀港口物流经济协同发展思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炜  史晋川  孙福国  
我们以长江三角洲内圈层的上海、江苏省七市和浙江省六市为分析对象,根据历年《浙江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和《上海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对74个市县基本分析单位1995年~1997年的GDP平均实际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作一比较。各市县1995年~1997年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依次从大到小排列在前10位的是新昌县(25.72%)、嘉善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景敏  
当前,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把港口作为发展物流的突破口,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临港产业的发展,并辐射周边地区,带动进出口贸易,而这些反过来又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战略的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的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成为我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彩霞  
在曹妃甸工业区的发展中,港口物流是其发展的基础,起着重要作用。曹妃甸港口物流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是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通过分析曹妃甸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促进曹妃甸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以促进二者的合作共赢。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任伟  阚连合  张忠鹏  
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在结合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印证了河北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关系,并从发展河北省特色物流业务、完善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升港口物流服务能力、增加固定资产投入以及落实协同发展资金保障等五个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北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耀华  蒋勇  付晓东  
金融集聚是当前金融发展的显著空间分布结构特征。文章以经典内生增长模型作为框架,用金融集聚因素和创新研发支出作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解释因子,就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空间效应展开实证研究。通过汇集全国285个地市11年的GDP、存贷款余额等基础数据,并采用"永续盘存法(PIM)"计算各地的实际资本存量,得到计量面板数据。计量分析部分采用SDM、SEM等模型进行空间回归,为了克服模型的内生性问题,使用动态GM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测算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金融集聚水平对当地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的金融资源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不尽相同。将全国分为四个区域开展空间计量,发现不同类型的金融集聚对于不同区域经济影响有所差别。金融集聚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促进金融集聚带动本地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海鹏  李媛媛  李瑞晶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规模方面,其对经济质量的提升作用也越来越受关注。基于2005—2013年除西藏外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金融产业集聚度、经济增长规模指数、经济增长质量指数,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考察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规模、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产业集聚度、经济增长规模指数、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均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规模和经济增长质量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经济规模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经济质量;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水平对经济规模的影响显著,而对经济质量影响不显著;技术进步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对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婉  
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都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关联特征,即地理位置相邻是影响我国金融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资本投入、创新人员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及人力资本等,均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