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1)
2023(13468)
2022(11468)
2021(10144)
2020(8789)
2019(20092)
2018(19632)
2017(37808)
2016(20529)
2015(23675)
2014(23840)
2013(23832)
2012(21826)
2011(19916)
2010(20204)
2009(19059)
2008(18748)
2007(17123)
2006(15252)
2005(13939)
作者
(61828)
(52100)
(51962)
(49767)
(32918)
(24897)
(23634)
(20090)
(19372)
(18332)
(17853)
(17197)
(16730)
(16372)
(16321)
(16220)
(15662)
(15421)
(15024)
(14979)
(13045)
(12835)
(12426)
(11826)
(11740)
(11614)
(11472)
(11289)
(10494)
(10222)
学科
(106317)
经济(106204)
管理(62100)
(56005)
(45049)
企业(45049)
方法(41408)
数学(36890)
数学方法(36599)
中国(25994)
(24951)
(24404)
地方(23981)
业经(21067)
(20527)
贸易(20520)
(20321)
(19881)
(19855)
农业(16286)
环境(15244)
(14617)
地方经济(14594)
(14528)
金融(14524)
(14328)
银行(14285)
(14198)
财务(14141)
财务管理(14103)
机构
学院(310736)
大学(310464)
(140829)
经济(138104)
管理(115532)
研究(108001)
理学(99160)
理学院(97975)
管理学(96452)
管理学院(95843)
中国(80236)
(64474)
科学(64074)
(64034)
(55244)
(51895)
财经(50750)
研究所(49880)
中心(48506)
(47774)
(45808)
经济学(45611)
业大(44984)
经济学院(41045)
农业(40760)
北京(40281)
(38962)
师范(38567)
(38246)
财经大学(37366)
基金
项目(202375)
科学(159807)
基金(148579)
研究(145713)
(129185)
国家(128170)
科学基金(109918)
社会(95995)
社会科(91271)
社会科学(91242)
基金项目(78934)
(78878)
自然(69707)
自然科(68102)
自然科学(68080)
自然科学基金(66874)
教育(66718)
(65997)
资助(60529)
编号(56814)
成果(46320)
重点(45896)
(45496)
(44438)
(41761)
国家社会(40599)
(40128)
课题(40044)
创新(39315)
教育部(39294)
期刊
(160461)
经济(160461)
研究(94798)
中国(59134)
(50524)
学报(47959)
(46985)
科学(44051)
管理(42235)
大学(36517)
学学(34811)
农业(31105)
技术(29302)
(27964)
金融(27964)
经济研究(27117)
财经(26456)
教育(25573)
业经(23689)
(22891)
问题(21361)
(18455)
技术经济(17103)
(16255)
统计(15549)
国际(15156)
世界(14822)
商业(14764)
(14374)
理论(13987)
共检索到467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隋博文  
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作为全球供应链的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门户,已逐步成为我国沿海地区主动策划、组织和参与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前方调度总站、产业集聚高地和综合服务平台。港口以经济、生产、贸易、交通、法律(或政策)、人才、服务等资源要素为支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岚岚  
采用洛伦兹曲线分析港口物流集聚程度,并分析港口物流集聚的技术驱动力、区位驱动力、市场驱动力、经济驱动力和政策驱动力五大驱动力机制,然后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港口物流集聚动力空间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本文基于日本47个行政区数据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了日本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制造业的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当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当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显著的正向效应转变为显著的负向效应。当地区运输成本较高时,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显著的正向效应转变为显著的负向效应。当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较低时,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随着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提高,制造业空间集聚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小龙  闫鹭  
全要素共享可实现资源汇集与整合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用,进而推动农产品流通业空间集聚形成。本文分别从空间溢出效应与虹吸效应两个维度出发,探讨全要素共享背景下的农产品流通业空间集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全要素共享背景下,农产品流通业空间集聚的溢出效应与虹吸效应并存。农产品流通业在空间上呈"高原中的盆地"样式分布,即空间集聚能够提升附近区域农产品流通业整体水平,但当集聚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存在抑制作用。基于此,提出相应完善的发展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治平  
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增强、塑造区域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基于此,本文以产业集群的集聚因素和动力机制为框架,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并围绕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展开研究,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双波  曹有挥  曹卫东  吴威  
以长三角14个集装箱港口为基本研究单元,选用塞尔指数对该区域近18年的港口物流经济发展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表明:①区域港口物流经济发展整体差异不断扩大,但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其中1990—1993年、1999—2001年及2004—2007年三个时段的发展差异逐步缩小;②基于不同分组的组内、组间发展差异明显,但组间差异一直是导致港口物流经济发展总差异演变的重要原因;③交通区位优化、相关产业及发展政策、信息与人力资源状况以及航运网络优化等是导致上述动态特征的成因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成斌  
由于我国政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劳动、资本、技术创新等要素的非均衡集聚的分析,提出了促进中部经济崛起的相应措施。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光溪  查贵勇  
港口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物流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物流的开展离不开港口的服务功能,而物流的兴起和发展又为港口经济的深入发展创造机遇。本文拟就港口经济和物流业的互相依存关系作一些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袁丽静  祝志杰  
已有研究指出资本、劳动和技术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却忽视了资源环境和制度因素,这成为近些年经济增长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因此,本文从循环经济视角入手,系统梳理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和制约因素,以钢铁行业为例,通过两步DEA对七个区域进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并运用截面模型考察资本、劳动、自然资源、技术和制度因素对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最后对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进一步关系进行协整检验,认为制度因素在2000年前后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技术进步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同时应弱化技术对资本投入的依赖,增强人力资本的培育和提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成金  王伟  
中国作为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大国,保障煤炭供应是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性任务,并影响着国家运输网络构建与进出口贸易。本文在回顾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煤炭进出口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刻画了中国从煤炭净出口国向净进口国转变及进出口关系的演变过程;详细分析了中国港口的煤炭进口和出口吞吐量格局的演变过程、基本特征及区域集聚性,认为近年来中国煤炭进出口"南进北出"格局向"南进北出又北进"格局迅速转变;进而绘制了中国煤炭进口的国别网络和中转配送网络,指出部分沿海港口成为煤炭一程接卸和二程配送的枢纽。然后,从煤炭供需关系与耗能产业扩张、煤炭产业政策、市场价格机制、运输瓶颈与生态文明建设等因素,深入分析了中国煤炭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齐亚伟  
文章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空间集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开放性的影响,随着贸易开放度的逐步加深,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不断凸显。同时,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使得环境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倒U或倒N型关系,表明适度集聚规模是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双赢的关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是否成立取决于集聚程度。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彭永樟  
经济集聚的外部性导致知识溢出,知识溢出会使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空间效应。通过基于结构偏离度的Hamming贴近度、夹角余弦法、PCA等测度了产业结构"两化"水平和技术创新强度,构建了基于经济集聚度的空间权重矩阵,并利用1997—2014年间30个省市(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进行SDM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强度对我国"两化"发展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效应;经济集聚是促进创新对高级化空间效应的必要条件,它能将创新对合理化的空间效应放大近4倍;就合理化维度而言,东部地区创新的边际收益高,中部地区集聚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宇鹏  
本文利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检验流通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双向通道效应。实证分析发现,在全国层面以及东中部地区,流通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的空间双向通道效应明显,且溢出效应显著;而对于西部地区,流通业集聚只表现出双向通道作用,溢出效应不显著,以上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佳  
针对交通运输促进经济集聚还是分散的问题,构建了一个交通网络主导城际贸易的空间量化模型,通过仿真技术模拟交通网络整合市场的动态演变机制,辅助结合双差分方法对交通政策进行评估,以此分析交通引发特定城市经济活动集聚还是扩散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交通作用于产品的定价机制,影响了商品进行区际贸易的可行比例和无套利价格空间的范围,体现为市场规模的阶段性变化。交通网络的改善整合了市场,具有显著扩大市场规模的效应,市场规模对交通的弹性约8.7%,而相比之下,交通中心城市的效应则要高出2.3个百分点。城市技术非对称情况下,发展交通中心的城市,其政策效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放大,且效应具有边际递减的规律,而此时与交通中心城市连接的城市则出现市场规模收缩。研究揭示交通网络调整经济活动分布的内在机理,对检验交通网络改善引起市场整合的程度与范围、预测发展交通的政策效应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彭永樟  
经济集聚的外部性导致知识溢出,知识溢出会使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空间效应。通过基于结构偏离度的Hamming贴近度、夹角余弦法、PCA等测度了产业结构"两化"水平和技术创新强度,构建了基于经济集聚度的空间权重矩阵,并利用1997—2014年间30个省市(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进行SDM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强度对我国"两化"发展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效应;经济集聚是促进创新对高级化空间效应的必要条件,它能将创新对合理化的空间效应放大近4倍;就合理化维度而言,东部地区创新的边际收益高,中部地区集聚的边际收益高,西部地区依赖政府调控,技术创新强度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效应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