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0)
2023(3935)
2022(3461)
2021(3202)
2020(2673)
2019(6355)
2018(6300)
2017(11595)
2016(6292)
2015(7792)
2014(8073)
2013(7798)
2012(6548)
2011(5576)
2010(5812)
2009(5493)
2008(5664)
2007(5119)
2006(4390)
2005(3906)
作者
(18706)
(15538)
(15440)
(14615)
(10046)
(7630)
(7191)
(6245)
(5776)
(5513)
(5271)
(5159)
(4931)
(4871)
(4733)
(4700)
(4681)
(4619)
(4552)
(4387)
(3968)
(3787)
(3660)
(3544)
(3468)
(3429)
(3385)
(3375)
(3220)
(3186)
学科
(29805)
经济(29783)
管理(22528)
(19349)
(19258)
企业(19258)
方法(15563)
数学(12914)
数学方法(12654)
(10773)
贸易(10773)
(10540)
(8108)
中国(7584)
业经(7213)
(7199)
出口(7190)
出口贸易(7190)
(6964)
理论(6921)
(6288)
地方(5741)
(5246)
(5087)
(5043)
财务(4995)
财务管理(4986)
经营(4898)
技术(4895)
(4667)
机构
学院(96021)
大学(94124)
管理(39849)
(37772)
经济(36933)
理学(34606)
理学院(34251)
管理学(33646)
管理学院(33460)
研究(27611)
中国(21009)
(20157)
科学(17458)
(16882)
(13861)
(13614)
财经(13514)
业大(12783)
中心(12625)
北京(12615)
研究所(12504)
(12095)
(11805)
(11779)
师范(11701)
(11500)
经济学(11179)
技术(10863)
商学(10664)
商学院(10574)
基金
项目(62698)
科学(49066)
研究(45771)
基金(44102)
(37607)
国家(37292)
科学基金(32842)
社会(28417)
社会科(27044)
社会科学(27036)
(25923)
基金项目(23045)
教育(21798)
自然(21438)
自然科(20958)
自然科学(20950)
(20931)
自然科学基金(20520)
资助(19162)
编号(18091)
成果(14095)
重点(14083)
(13603)
课题(13366)
(13188)
(13074)
创新(12258)
科研(12153)
教育部(11728)
人文(11544)
期刊
(40173)
经济(40173)
研究(25070)
中国(16709)
管理(14409)
(14393)
技术(13923)
学报(12351)
科学(11910)
教育(10165)
大学(9534)
(9146)
学学(8921)
经济研究(6847)
农业(6624)
财经(6398)
业经(6386)
(6337)
统计(6130)
(5805)
技术经济(5757)
物流(5688)
(5559)
决策(5122)
商业(5067)
问题(5024)
(4871)
金融(4871)
财会(4765)
国际(4719)
共检索到136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焦新龙  刘雪莲  马天山  
港口发展日渐成为经济发展所关注的焦点,推行港口物流综合评价是提升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运用Delphi法和AHP法建立了港口物流层次分析模型,构建了物流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基于"差动"原理的赋权法——Gl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绩效综合评价。采用平均加权法对评价因素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得到港口物流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最后,对宁波港港口物流绩效进行了实际验证,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其绩效状况;对青岛港、大连港、宁波港和上海港港口物流绩效作了比较性评价,评价结果与这几个港口实际发展情况基本吻合。为这些港口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黄永燊  蒋恵园  
为了弥补传统物流绩效评价方法只给出综合评价值的不足,在构建港口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熵值法和灰靶理论建立了熵权灰靶理论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港口物流绩效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上海港物流绩效水平最优,其次是天津港、青岛港、宁波港、广州港和大连港,熵权灰靶理论用于港口物流绩效评价是切实可行的。该理论在丰富港口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的同时,为今后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水平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卫成  周古欣  赵璨  
以我国主要港口为研究对象,针对港口物流绩效评价工作展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更好的方法。构建了港口物流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并确定各指标权重,应用该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对我国主要港口物流绩效进行了评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欧阳菲  
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港口物流服务客户信任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提取的三个主因子与客户信任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对客户信任度有正向推动作用;港口物流服务关系价值、感知价值的增加对客户信任度也均有一定的正向影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罗丹  谢守红  
在供应链全球化环境下,港口作为重要一环,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所关注的焦点。港口物流运作绩效作为港口管理的重点,对港口竞争力与自身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据此,从供应链视角出发,构建港口物流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弥补以往三阶段DEA的不足,创新性的使用超效率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港口物流的运作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港口物流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罗丹  谢守红  
在供应链全球化环境下,港口作为重要一环,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所关注的焦点。港口物流运作绩效作为港口管理的重点,对港口竞争力与自身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据此,从供应链视角出发,构建港口物流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弥补以往三阶段DEA的不足,创新性的使用超效率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港口物流的运作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港口物流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可学  
基于对"智慧港口物流"系统的分析,探讨了数据链基本技术及实际应用,分析了该技术在"智慧港口物流"系统架构中的应用模式,提出了在"智慧港口物流"系统中应用该技术的建议,给出了对某港口物流作业区域数据链节点群遍历访问的仿真算法。"智慧港口物流"数据链以"M2M"方式工作,构成了港口物流现场感知系统(各种智能传感器、RFID或嵌入式系统)、作业进程及机电设备、各级管理信息节点的有效链接,实现了链路平台的自动化、一体化和网络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宇  温广璐  
提出了基于信息熵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这种模型避免了主观权重的不完整性,将人工经验的主观权重和由信息熵确定的客观权重结合起来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更能科学、全面地对港口物流能力进行评价,从而为港口物流能力的提高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力卓  
以煤炭大港秦皇岛港为研究对象,从其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选取四个潜在变量,通过结构方程建立秦皇岛港口物流竞争力的研究理论模型,并进行分析和修正,找到影响秦皇岛港口物流的关键因素,以期能为提高秦皇岛港的竞争力发挥指导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崔宇昕  华美霞  李若梅  
首先,依据国内外港口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相关的研究,结合港口物流作业体系特征,建立了以投入产出值为数据支撑的物流效率评价指标。然后,选取了13家上市的港口企业,根据地理位置将其划分为华北、华中、华南三大区域港口群,对其物流作业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以选定港口在2018年的物流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建立DEA模型,借助DEAP 2.1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整理,采用港口的平均技术效率、平均纯技术效率和平均规模效率三个评价指标作为依据,对13个上市港口的资源投入和产出、港口物流技术效率及规模进行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运行结果中的冗余部分进行分析,调整港口各生产要素的投入等资源的分配,结合各港区的区位优势及发展现状等,提出提高港口的综合运营效率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云俊  张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春娟  
引入价值链理论模型,详细讨论了整合港口物流的过程,第一步是选择适合的客户,制定合理的运输方案,第二步是利用港口范围内的基础设施,第三步是利用港口范围内的物流企业开展货运代理业务,最后是维护客户的价值链群,实现利润新的增长点。最后阐述了港口物流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亚平  
结合共生理论对港口物流产业集群进行研究,通过共生本质探讨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模式,结合共生机制探究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成长。结合共生界面、系统稳定与均衡、共生能量等知识,详细分析了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的有关特性,以期为推动我国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共生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玮  
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对港口的物流产业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共生理论的研究对港口物流产业共生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在共生机制下对港口物流集群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究,对于我国港口物流产业的共生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总结,目的是能够为我国港口物流产业的共生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洁  傅培华  李进  
基于我国主要集装箱港口各大集装箱码头公司的相关数据,以各集装箱码头的岸线总长、岸桥数、行吊数、堆场面积和泊位数作为输入变量,集装箱年吞吐量为输出变量,首次采用极效率(super-efficiency)DEA模型,对我国主要的集装箱港口码头的运作绩效进行评估,给出了港口运作绩效的排名,并通过改进输入指标使得相应的决策单元有效。在得出改进目标值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港口的运营和发展建议,所得结论对于指导我国集装箱港口的绩效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