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5)
- 2023(5937)
- 2022(5048)
- 2021(4668)
- 2020(3741)
- 2019(8593)
- 2018(8801)
- 2017(15948)
- 2016(9014)
- 2015(10428)
- 2014(10479)
- 2013(10000)
- 2012(9402)
- 2011(8394)
- 2010(8375)
- 2009(7469)
- 2008(7084)
- 2007(6221)
- 2006(5369)
- 2005(4666)
- 学科
- 济(33071)
- 经济(33025)
- 管理(20622)
- 业(15183)
- 地方(13374)
- 中国(13238)
- 贸(11225)
- 贸易(11222)
- 易(10877)
- 企(10680)
- 企业(10680)
- 方法(9734)
- 农(9728)
- 数学(8458)
- 数学方法(8351)
- 出(8085)
- 学(7976)
- 口(7239)
- 出口(7229)
- 出口贸易(7229)
- 制(7074)
- 城市(6994)
- 业经(6299)
- 财(6264)
- 农业(6197)
- 体(6189)
- 理论(6131)
- 环境(5724)
- 地方经济(5256)
- 融(5245)
- 机构
- 学院(119673)
- 大学(118513)
- 研究(45302)
- 济(43165)
- 经济(41759)
- 管理(40586)
- 理学(34119)
- 理学院(33531)
- 管理学(32885)
- 管理学院(32615)
- 中国(32488)
- 科学(29922)
- 京(26682)
- 所(23268)
- 农(23125)
- 研究所(21277)
- 中心(20609)
- 财(19732)
- 江(19614)
- 业大(19192)
- 范(18864)
- 师范(18634)
- 农业(18436)
- 院(17401)
- 北京(16260)
- 州(15780)
- 财经(15234)
- 师范大学(15120)
- 技术(15095)
- 省(14375)
- 基金
- 项目(84281)
- 科学(64831)
- 研究(61726)
- 基金(58213)
- 家(51566)
- 国家(51123)
- 科学基金(42790)
- 社会(37246)
- 社会科(35102)
- 社会科学(35094)
- 省(34149)
- 基金项目(31551)
- 划(29244)
- 自然(27862)
- 教育(27829)
- 自然科(27138)
- 自然科学(27128)
- 自然科学基金(26564)
- 编号(25863)
- 资助(22918)
- 成果(21051)
- 课题(19318)
- 发(19232)
- 重点(19156)
- 部(17416)
- 创(17037)
- 创新(16006)
- 计划(15892)
- 年(15636)
- 科研(15619)
共检索到186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陆邵明 刁嘉辉 赵浩林 李钊 叶荔 汪现
拯救普遍存在于保护名录之外的富有集体记忆的历史性场所有助于维系城市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本文对国内外码头遗产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码头遗产是港口城市集体记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新现象。论文以上海为例,从遗产本体与语义两个方面阐述了黄浦江沿岸的近代码头遗产的要素与价值。论文指出,这些记忆场所不仅是上海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缩影,也是海派文化与都市生活图景的独特语言,建议从建筑遗存、历史场地、设施道具与图像资料等方面进行保护与活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程 李菁 杨波
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类型丰富、分布广泛,蕴含了大量重要历史信息。但是,长期以来相关研究匮乏,许多抗战景观遗产没有得到恰当保护,无法向公众提供系统的历史信息。文章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研究了战争景观遗产认知的流变及价值实现途径;系统梳理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现状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对现状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名录与保护体系构建、空间单元划定与记忆要素修复、遗产空间结构构建、公众体验及青少年教育体系构建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即集体记忆构建策略。
关键词:
战争景观遗产 集体记忆 遗产保护 南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程 李菁 杨波
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类型丰富、分布广泛,蕴含了大量重要历史信息。但是,长期以来相关研究匮乏,许多抗战景观遗产没有得到恰当保护,无法向公众提供系统的历史信息。文章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研究了战争景观遗产认知的流变及价值实现途径;系统梳理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现状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对现状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名录与保护体系构建、空间单元划定与记忆要素修复、遗产空间结构构建、公众体验及青少年教育体系构建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即集体记忆构建策略。
关键词:
战争景观遗产 集体记忆 遗产保护 南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锐 李早
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转型是顺应存量规划需求的重要实践。在当代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工业地块和遗产的置换再利用已成为城市更新的主题之一。通过历史论证与实践分析,以上海市为空间范围,以工业厂区的生成语境与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把握工业遗产地区的转型特征,转型前的工业遗产主要呈现为以传统生产业为主导的封闭厂区和废弃污染的工业棕地。提出经济方面产业融合、联动再生,空间方面异质同构、秩序重组,文化方面内涵延续、品位提升,以及生态方面集约协同、绿色低碳的工业遗产转型路径,进而由路径建立链接关系,形成以经济转型为基础,空间、文化和生态转型相互作用关联的再生运作机制,为工业遗产的科学转型提供指导依据,推动其向协同可持续的后工业园区的转型再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港口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本文对南通港口和上海港口深度融合的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了南通港口和上海港口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南通港口融入上海港口的可行性发展路径,包括推动双方在发展规划、运营管理、监督机构、硬件建设等方面的融合。
关键词:
南通港 上海港 融合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振鸣 周晓 程健敏 陈邦林 王天厚 王开运
基于上海市建设生态型城市的长期目标,将港口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对如何建设生态型港口提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筛选得到45项单因素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港区有所分异,整个评价体系分为5个准则层(生态环境、经济效率、污染控制、环境管理、社会评价)和10个因素层(大气/声环境、生物资源、基底质量、经济发展、生产效率、循环经济、污染排放、清洁生产、环保投入、社会参与),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次的权重分配。进而根据2005年上海港年均生产状况和2006年上半年的港区环境-资源调查,尝试对上海港7种主要类型(集装箱、件杂货/成品、多用途、干散、粮食港区、液散、客运)的15个港区进...
关键词:
生态港口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上海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王鸣
港城关系、港城界面的复兴、港口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地港口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分析自 90年代以来港口城市国际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便把握问题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框架。
关键词:
港口城市 港城界面 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伟 宗跃光
港口城市类型独特,区位优越。港城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建设和谐的港城关系、促进港城一体化建设是现代化港口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阐明了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基本内涵、港城关系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理论,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透视其港城发展现状,分析其港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其港城关系建设的科学途径:①进一步确立港口与城市的功能定位;②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集约利用市区岸线资源;③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④保证港口吞吐量增长的同时,注重港口吞吐结构的调优;⑤调整城区港口用地结构,优化港城用地空间布局;⑥统一规划,加强管理,促进港城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
现代化港口城市 港城关系 南通港 南通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双波 曹有挥 吴威
港口后勤区域是港口功能的重要拓展空间。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功能联系的角度将上海外高桥港区与临近的外高桥保税区作为完整的地域系统,通过计算港口后勤区域与城市的均值关联度,对1995年以来的外高桥港口后勤区域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综合效应总体上比较显著,但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其中1995~1998、2000~2001和2003~2005年外高桥港口后勤区域与城市关联发展的均值关联度均表现出下降态势。港口后勤区域建设规模和营运规模的扩大、服务联系的强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是导致上述动态特征的主要因素。未来从全市的角度看,随着外高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吉慧 曾欣慰
简要阐述了工业遗产的基本知识及相关背景,以上海八号桥为例探讨了旧城更新语境下以创意产业开发为模式的工业遗产再利用,并对其改造思路和设计手法进行了深入解读,以对同类工业遗产的开发改造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成 王茂军 杨勃
文章模拟映射"丝路"沿线中外港口关联网络,引介2-模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讨论15个主要港口节点外向航运关联结构的同构性;摒弃网络结构分析时的自洽和自证不足,基于航运网络外的社会经济要素,挖掘港口城市网络关联的内在机制,讨论航运关联结构与港口城市产业结构相似性关系结构的耦合特征。研究发现:(1)沿线航运网络呈现以中国—东南亚地区紧密关联为重心的空间关联格局,上海、深圳—新加坡、巴生港共同架构起沿线港口低耗高效的轴辐式关联网络结构;(2)从个体节点中心度、整体网络格局、局部核心网络组织和主导链接群组等不同层面,分别佐证了中国港口外向关联的同构性,极易导致重复、低效、不经济的航运活动频现;(3)经关系—关系层次假设检验得到,15个港口城市外向关联结构与港城职能相似性结构存在耦合关系;(4)木制品、纸制品和运输设备制造相关行业较为发达的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运输能力、经济开放度较高的港口城市,以及劳动力和进出口规模相异的城市,航运关联结构同构性较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建伟
为创新世界记忆遗产文化传承,文章构建口述梅州侨批史料数字仓储系统方案,基于深层知识发现创新口述史料的标引加工、主题索引系统,实现非结构化数字记忆资源基于知识元的深度聚合,为用户的精准资源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并实证探究该系统在梅州侨批抢救保护工作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娟 朱琳 唐昭沛 甘依霖
从社会记忆的维度,对武汉市283处文物保护单位构建"士农工商兵"的分类体系,并梳理其时间演变和空间结构特征,发现:①时间上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类型表现出由单一走向丰富的基本特性,可基本分为"远古—六朝"、"隋唐至今"的两大阶段,总体表现为"生存文化—手工文化—学士文化—本土商贸文化—机械文化—军事纪念文化"的过渡特征。②空间上呈现出从分散到集中,由外围城区向中心城区聚集的特征;总体形成"两轴—四斑—两圈层"的空间分布体系。这种社会记忆的演化特征体现了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特征的变化,以及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这说明社会记忆的演化,受到社会群体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直接影响,主流生产力决定社会记忆的构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飞 车燕 武小琛
在深入分析港口城市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港口城市规模竞争力评价模型,建立了港口城市规模竞争力指标体系,指标选取为相对量更加符合竞争力的研究,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日照市规模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港口城市 规模竞争力 相对量 因子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