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9)
- 2023(10930)
- 2022(9455)
- 2021(8592)
- 2020(7401)
- 2019(17216)
- 2018(16848)
- 2017(32701)
- 2016(17689)
- 2015(19914)
- 2014(20018)
- 2013(20096)
- 2012(19164)
- 2011(17534)
- 2010(17597)
- 2009(16538)
- 2008(16015)
- 2007(14465)
- 2006(12789)
- 2005(11605)
- 学科
- 济(95951)
- 经济(95889)
- 管理(45527)
- 业(41676)
- 方法(36078)
- 企(32276)
- 企业(32276)
- 数学(32000)
- 数学方法(31744)
- 地方(24853)
- 农(21922)
- 中国(20792)
- 学(20108)
- 贸(18149)
- 贸易(18142)
- 财(17778)
- 易(17517)
- 业经(17171)
- 地方经济(14859)
- 农业(14679)
- 制(14398)
- 环境(12930)
- 和(12295)
- 融(11729)
- 金融(11726)
- 银(11291)
- 银行(11262)
- 出(11248)
- 体(10800)
- 行(10748)
- 机构
- 大学(263244)
- 学院(262353)
- 济(117351)
- 经济(114956)
- 管理(96265)
- 研究(94621)
- 理学(82239)
- 理学院(81158)
- 管理学(79789)
- 管理学院(79280)
- 中国(70597)
- 科学(58498)
- 京(56172)
- 财(49904)
- 所(48750)
- 农(45790)
- 研究所(44417)
- 中心(43203)
- 江(40582)
- 财经(40043)
- 业大(39596)
- 经济学(37638)
- 经(36105)
- 农业(36089)
- 范(35376)
- 北京(35277)
- 师范(35015)
- 院(34014)
- 经济学院(33839)
- 州(31816)
- 基金
- 项目(172334)
- 科学(134903)
- 基金(124857)
- 研究(123730)
- 家(109346)
- 国家(108502)
- 科学基金(91991)
- 社会(79235)
- 社会科(75119)
- 社会科学(75098)
- 省(67550)
- 基金项目(67113)
- 自然(59356)
- 自然科(57880)
- 自然科学(57863)
- 自然科学基金(56812)
- 划(56761)
- 教育(55726)
- 资助(50962)
- 编号(49129)
- 成果(39478)
- 重点(39358)
- 发(39117)
- 部(37977)
- 创(34874)
- 课题(34263)
- 科研(33074)
- 国家社会(32982)
- 创新(32829)
- 教育部(32214)
- 期刊
- 济(135327)
- 经济(135327)
- 研究(78981)
- 中国(48745)
- 学报(41389)
- 农(40541)
- 财(39178)
- 科学(38690)
- 管理(33566)
- 大学(30681)
- 学学(29000)
- 农业(27279)
- 技术(23551)
- 经济研究(22341)
- 融(22318)
- 金融(22318)
- 教育(20747)
- 财经(20377)
- 业经(20087)
- 问题(18717)
- 经(17750)
- 贸(15442)
- 技术经济(14864)
- 业(14707)
- 资源(13942)
- 统计(13273)
- 国际(12671)
- 世界(12518)
- 版(12168)
- 商业(11959)
共检索到395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晓菲 王荣成 韩增林
在对国内外港口—腹地关系演变研究文献综述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系统为例,测度1997—2006年港口—经济腹地系统关联效应,并分析在空间上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系统关联度阶段性演变;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关联度格局趋向圈层结构;大连港与大连市关系进入停滞期;关联度变化受辽宁沿海港口群影响。机制为:港口的吸附功能;交通网络的"汇水"功能;腹地的海向推动功能以及市场及政策导向功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晓菲 王荣成 韩增林
在对国内外港口—腹地关系演变研究文献综述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1997—2006年大连港—辽宁腹地系统关联特性,并分析在空间上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系统关联度呈阶段性演变,表现为由中部向东西再向沿海分散的空间格局;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关联度格局趋向圈层结构;大连港与大连市关联度下降,关系进入停滞期;关联度变化受辽宁沿海港口群影响,由东西向沿海集中。
关键词:
大连港—辽宁腹地 关联特性 空间演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晓菲 韩增林 荣宏庆
以辽宁港口群内大连港与营口港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0年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度为切入点,测度两港的发展水平并分析未来发展态势。大连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虽然略有差异,但总体上均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两港与腹地经济高协同区域由沈大交通线向沿海地区转移;大连港与腹地经济中心沈阳市的协同度高于营口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有提升态势,大连港、营口港与沈阳市的经济协同度相对于其他地级市出现逐年弱化现象。进一步探究双港驱动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的内部机制,发现在不同阶段自然条件与区位条件展开博弈;出现由市场需求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主导港地位之争;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协同度受腹地中心城市的影响较大;外部环境...
关键词:
港口-腹地 经济协同比较 大连港 营口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井国 钟昌标
以宁波港为例,首先选取宁波、杭州、温州3个腹地城市进行分析,以集装箱吞吐量和直接腹地综合工业总产值两个指标来研究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关系。综合工业总产值是由这3个城市的工业总产值的加权和计算而得,权重由相对引力模型确定。实证分析表明,港口与腹地经济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它们互为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分析表明,腹地经济的增长对港口的发展存在着不太明显的正向推动效应,而港口的发展则对腹地经济增长存在着很明显的正向拉动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港口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波 朱传耿 车前进
作为江苏省唯一海洋大港和江苏北部出海口的连云港港口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亚欧间重要的水陆中转港,中西部地区乃至中亚诸国最便捷的进出海口岸和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对国内、国际贸易运输事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并以连云港港口为例探讨了港口经济腹地的空间范围从点到轴、从轴到面、从局部到纵深的带状空间层次变化规律及其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谭 王利 王瑜
以辽宁省为例,根据港口物流效率指标体系对2001—2009年辽宁省港口物流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港口物流效率较高。通过构建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指标体系,以2001年为基期计算2002—2009年辽宁省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度。分析表明:辽宁省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之间存在协同发展关系,并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加;辽宁省各地级市的均值协同度高于全省总体协同度;沿海地区均值协同度高于内陆地区。研究认为:港口物流效率的提高应该依靠技术进步作为支撑;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应考虑到地区间的差异,统筹兼顾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发展状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殷文伟 牟敦果
宁波—舟山港处于我国海岸线的中间位置,与上海港合成犄角之势。文章使用港口腹地划分的最小运输成本法分析了不同运输方式下连云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福州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腹地划分,确定了宁波—舟山港的腹地。并根据宁波—舟山港口和腹地的特点,提出了港口发展要加强对港口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和加强内陆港服务建设、扩大港口腹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运输成本 运输方式 港口腹地 港口服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琛琛 邓琪微
鉴于我国内河港口存在港口能级不高、港口与腹地之间协调性水平亟待提高的现象,构建了港口能级—腹地经济系统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求得指标权重,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重庆港2010-2019年间港口能级与腹地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特征。结果发现:(1)重庆港港口能级和腹地经济在初期处在较低水平,随着时间的增长,虽然存在波动但总体增长较为稳定;(2)港口能级与腹地经济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仍有提升空间。
关键词:
港口能级 腹地经济 耦合协调 重庆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虹 杨芊 林国龙
随着世界供应链的一体化,港口物流供应链在世界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着港口物流的发展。研究港口物流对腹地城市经济的影响,将港口物流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比较合理,二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关联。要提升港口腹地城市的经济能力,需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着手。内部需要加强港口的物流操作能力,从而提升港口综合物流能力;外部则需要加大港口基础建设的投资,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作业效率,提高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汪洋 黄雯雯
以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建立港口群/腹地区域供应链系统物流财务管理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数理模型,研究港口群/腹地区域供应链系统物流财务要素管理对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港口群/腹地区域供应链系统物流财务管理顺畅和财务要素匹配,仓储量处于适度状态,将持续地促进腹地区域经济有序增长,进而推进国民经济发展。港口群供应链系统物流阻滞,仓储物流将处于积压状态,延缓腹地区域经济发展,最终将导致国民经济衰退。同时,可运用该模型思想,排解实际物流系统库存仓储积压的困境。
关键词:
物流财务管理 供应链系统 系统动力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光宇 赵鹏军 何张源 张梦竹 封学军
运用多种运输方式下的基础设施地理空间数据和OD流量大数据,识别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港口潜在腹地和真实腹地的空间格局,评价两类腹地的空间匹配关系。结果表明:(1)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港口两类腹地的范围大致相同,腹地内部竞争力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2)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港口的潜在腹地覆盖范围较广但竞争力不强,通道对于时间价值更高的货物更具吸引潜力;(3)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港口的真实腹地覆盖范围在运输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公路腹地与港口邻近而铁路腹地与港口分离;(4)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和运输服务水平是影响两类腹地匹配关系的重要因素,大能力运输通道匮乏导致广西和通道西侧的运输供给能力较弱,班列竞争力不足制约了川渝地区的通道运输份额。未来,应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供需匹配针对性,拓展建设中缅印度洋新通道,以进一步保障我国海外战略性关键资源的供应安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跃渊 叶士琳 陈奕鑫 刘丽 蒋自然
无水港体系建设是沿海港口提升腹地货物流通效率与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论文综合运用港口体系演进理论和推拉理论剖析无水港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无水港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沿海港口群腹地无水港选址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探讨无水港体系空间组织优化路径。结果显示:福建沿海港口群腹地无水港选址适宜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距,沿海城市与内陆省会的选址适宜性较高,适宜性中等城市集中分布于腹地中东部,而适宜性较低等级城市则主要位于湖北省中部和湖南省西部地区。福建沿海港口群腹地无水港体系由区域性和地区性无水港构成,并以一般物流中心为辅,通过北线、中线和南线三条主要运输通道相互联通。最后,完善腹地集疏运体系、优化无水港空间布局、促进设施共建共享等应是今后福建沿海港口群腹地无水港体系空间组织优化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无水港 选址 发展机制 福建沿海港口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杰 陈卓 王爽
港口腹地对特定区域内港口功能的合理定位和港口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为明确山东沿海主要港口腹地的动态演化过程、特征及机制,在Huff模型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建交通运输地理信息数据库,集成网络分析法与栅格分析法,设计港口腹地动态演化模拟的技术实现路线,据此考察了山东省沿海主要港口腹地格局的动态演化。结果表明:港口腹地结构上,青岛港与日照港腹地呈现典型的以交通干线为轴线的放射型结构,烟台港腹地呈现典型的圈层结构;港口腹地演化上,2000年以来,在区域内各港腹地交相扩张的相互作用下,山东省沿海主要港口腹地格局经历了"北上—南下"的动态演化过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杰 陈卓 王爽
港口腹地对特定区域内港口功能的合理定位和港口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为明确山东沿海主要港口腹地的动态演化过程、特征及机制,在Huff模型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建交通运输地理信息数据库,集成网络分析法与栅格分析法,设计港口腹地动态演化模拟的技术实现路线,据此考察了山东省沿海主要港口腹地格局的动态演化。结果表明:港口腹地结构上,青岛港与日照港腹地呈现典型的以交通干线为轴线的放射型结构,烟台港腹地呈现典型的圈层结构;港口腹地演化上,2000年以来,在区域内各港腹地交相扩张的相互作用下,山东省沿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晓菲 韩增林
以辽宁沿海港口群—东北腹地为研究对象,在Huff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港城引力、时间成本因素,分别利用实际最短时间距离和加权时间距离,探究港口群腹地的范围划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混合腹地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营口港凭借时间成本的优势对大连港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造成威胁,腹地范围不仅局限在沈阳经济区,而且沿哈大交通线深入到东北腹地。丹东港腹地包括丹东、本溪和通化市,锦州港口腹地包括辽西地区及赤峰和通辽市,盘锦港和葫芦岛港服务于本市。2加权时间距离考虑腹地城市与港口城市的空间吸引作用,大连港腹地范围扩展至吉林、黑龙江大部,营口港腹地缩减。锦州港腹地范围为锦州市、朝阳市、阜新市。丹东港、盘锦港和葫芦岛港腹地范围为所在市。3混合腹地按照两种距离测度都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大连港与营口港混合腹地范围最广。归纳演化机理为港口综合能力主导腹地格局、港腹可达水平制约腹地格局、腹地城市综合实力抵消距离衰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