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1)
- 2023(9603)
- 2022(8586)
- 2021(8159)
- 2020(6855)
- 2019(15967)
- 2018(16101)
- 2017(30899)
- 2016(17042)
- 2015(19121)
- 2014(19084)
- 2013(18966)
- 2012(17218)
- 2011(15426)
- 2010(15301)
- 2009(13818)
- 2008(13270)
- 2007(11306)
- 2006(9773)
- 2005(8234)
- 学科
- 济(64359)
- 经济(64286)
- 管理(49257)
- 业(45248)
- 企(37985)
- 企业(37985)
- 方法(31999)
- 数学(27573)
- 数学方法(27275)
- 农(17682)
- 学(17374)
- 财(15607)
- 中国(15163)
- 业经(14330)
- 环境(14193)
- 地方(13604)
- 和(12306)
- 农业(11868)
- 理论(11340)
- 贸(10642)
- 贸易(10638)
- 务(10579)
- 财务(10522)
- 财务管理(10504)
- 划(10458)
- 技术(10378)
- 易(10307)
- 企业财务(9988)
- 制(9935)
- 教育(9028)
- 机构
- 大学(238096)
- 学院(237357)
- 管理(97641)
- 济(87188)
- 理学(85481)
- 经济(85138)
- 理学院(84533)
- 管理学(83032)
- 管理学院(82637)
- 研究(77831)
- 中国(55821)
- 科学(52568)
- 京(51231)
- 农(41547)
- 业大(39834)
- 所(39551)
- 财(38262)
- 研究所(36600)
- 中心(34981)
- 江(32998)
- 农业(32548)
- 北京(32422)
- 财经(31535)
- 范(31401)
- 师范(31114)
- 经(28653)
- 院(28423)
- 州(27457)
- 技术(25283)
- 师范大学(25226)
- 基金
- 项目(172235)
- 科学(133709)
- 基金(123582)
- 研究(123446)
- 家(108909)
- 国家(108033)
- 科学基金(91884)
- 社会(75067)
- 社会科(70983)
- 社会科学(70961)
- 省(67851)
- 基金项目(67281)
- 自然(62159)
- 自然科(60560)
- 自然科学(60542)
- 自然科学基金(59407)
- 划(57550)
- 教育(55597)
- 编号(50644)
- 资助(50578)
- 成果(39926)
- 重点(38507)
- 部(36978)
- 发(36417)
- 创(35502)
- 课题(34238)
- 科研(33266)
- 创新(33059)
- 计划(32297)
- 大学(31492)
共检索到327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秋贤 孙根年 任志远
植被保土、保肥、保水功能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生态服务 ,对于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该文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 ,以通用土壤侵蚀方程 (ULSE)及植被指数 (C)为依据 ,按裸地侵蚀模数减植被覆盖侵蚀模数 ,测算了渭北高原植被保土、保肥的物质量 ,以保土、保肥物质量为基础 ,按等效应原则测算了植被保土、保肥的价值量。结果显示 ,渭北黄土高原植被每年保持表土 3 6 45× 1 0 8t,按等效应人工保土措施计算 ,植被保土价值量合 2 5 5× 1 0 8元 ;植被在保持表土的同时也保持了土壤有机质及N、P、K等土壤养分 ,按各类土壤养分含量及面积加权计算 ,每年可保持 45...
关键词:
渭北高原 植被保土效益 物质量 价值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长江
会计概念中的生态效益外部性计量应从生态效益价值计量和生态收益计量两方面入手。生态效益价值计量将广泛运用公允价值模式,并结合生态学等学科方法,在生态效益生态因子计量基础上,分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生态防护、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游憩、保育土壤七类计量。生态收益计量基本采纳当前对收入的计量方法,分生态效益财政补偿收益计量和生态服务市场交易收益计量(后者又包括生态服务销售收入、生态服务劳务收入和生态服务合同收入)。期末对当期生态效益价值及生态收益的计量结果予以汇总,计量出当期的生态效益外部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佩武 李贵才 陈莉 袁雪竹 徐凤
依据Landsat TM影像,深圳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DEM与行政区划图,通过ERDAS软件,对深圳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解译、分类。在阐释植被径流调节机理、生态效益计算原理及模型参数获取的基础上,以ArcView为平台,运用Citygreen模型的计算预测功能,对深圳市植被径流调节作用与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自1990年至2005年以来,深圳植被(林地为主)使曲度值年均减少17.5,降低幅度为20.77%;洪峰流量年均削减219.17 m3/s,幅度在62%以上;地表径流深年均减少55.00 mm,降低幅度为29.8%;峰现时间延迟10.32 h,滞洪效应大于40%。植被径流调节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代海燕 张秋良 张翠霞 李兴华 那顺 娜日苏
【目的】对内蒙古大青山主要植被类型综合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内蒙古大青山主要植被类型综合生态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3种森林类型(油松林、白桦林、落叶松林)的20个指标进行测定,对各指标进行无纲量化处理后计算各自的权重,然后计算大青山油松林、落叶松林、白桦林3种森林类型的综合生态效益指数。【结果】3种森林类型6种评价指标的生态效益排序中,就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而言,白桦林>落叶松林>油松林;就涵养水源而言,落叶松林>白桦林>油松林;就改良小气候、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而言,白桦林>落叶松林>油松林;就固碳放氧而言,落叶松林>油松林>白桦林。【结论】内蒙古大青山...
关键词:
大青山 生态效益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胜 冯仲科
为了使人们直观地认识和了解森林所具有的全部价值,使我国的GDP尽快进入绿色GDN核算中,有必要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货币化计量.通过对森林多种生态效益的分析,确定了计量森林生态效益的因变量集和自变量集.自变量集又分为区域自变量和林分自变量.按照这样的计量体系,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的多元线性模型.通过该多元线性模型对我国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计量,得到我国森林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为7 238.16亿元,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量的合理确定提供了参考数据.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计量 多元线性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昌海 温亚利 李强 高海波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界定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概念及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及文献参考方法,建立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利用市场价值法、等效替代法以及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经济计量及分析。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总生态效益约88.16亿元/a,其中涵养水源效益为31.77亿元;水土保持效益为17.85亿元;固碳制氧效益为3.41亿元;净化环境效益为7.56亿元;调节区域气候效益为5.32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为22.25亿元。本研究...
关键词: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 生态效益内涵 计量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森林生态环境的价值越来越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广。经森林生态价值评价软件系统(FSEEVE)计算,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每年总的森林生态效益是179.1208亿元人民币。在森林生态效益货币化的基础上,根据恩格尔系数和特征系数增长曲线模型,计算了黑龙江省森工总局40多个林业局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量。每年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量是5.194503亿元人民币。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三种获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用的途径。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 生态补偿 补偿特征系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侠妹 陈媛媛 偶春 张清怡 姚晓洁
城市绿色空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城市绿色空间演变及其生态效益,揭示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能够为改善生态环境、协助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合肥市区的遥感影像图,借助ENVI、ARCGIS、ArcView等相关软件,利用监督分类法对其进行解译分类,分析绿色空间演变及其在固碳、空气净化、暴雨径流削减、热岛效应等方面的生态效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合肥市区绿色空间面积降低516.59 km~2,其中大部分转变为建设用地,转化面积占据了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的74.9%,无植物覆盖、低植被覆盖度地区增加255.5 km~2,景观格局向破碎化且异质化发展;(2)合肥市区绿色空间生态效益在总量上共计减少4.2亿元,固碳、大气污染物去除、暴雨径流削减分别减少了1.77亿元、548.9万元以及2.61亿元,同时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增至原来的700倍;(3)原围绕中心城区、长江西路等地的高温区,随城市空间扩展而不均匀的扩散到合肥市区范围内的大部分地方,同时研究区域内地表温度随区域植被覆盖度降低而增高,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合肥市区城市绿色空间面积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而降低,其产生的生态效益也随之降低,致使城市出现生态系统服务能力降低、生态供需失衡、热岛效应加强等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伟 冯永鹏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生态工程。根据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1月初,工程累计供水量超过50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7省市1.4亿人口,为优化我国水资源格局,满足沿线群众生活用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资源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近年来,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效益也日渐显现出来。南水北调一期工程通水以来,为沿线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生态用水,湖泊、湿地等水域面积明显扩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伟 冯永鹏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生态工程。根据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1月初,工程累计供水量超过50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7省市1.4亿人口,为优化我国水资源格局,满足沿线群众生活用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资源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近年来,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效益也日渐显现出来。南水北调一期工程通水以来,为沿线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生态用水,湖泊、湿地等水域面积明显扩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黎建强 张洪江 陈奇伯 周红芬
植物篱是一项具有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肥力和控制面源污染等生态效益的复合农林技术。遵循层次分析法原理,从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肥力和控制面源污染等方面建立了长江三峡库区坡耕地植物篱系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与专家评分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种类植物篱的土壤改良效益、水土保持效益、土壤养分增加效益和面源污染控制效益及综合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植物篱综合生态效益以灌木类植物篱最大,草本类植物篱综合生态效益最小,并且灌木类植物篱的土壤改良效益、水土保持效益、增加土壤养分效益和控制面源污染效益均最大;不同种类的植物篱中,黄荆+臭椿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金龙 杨伶 张大红 彭强
水源涵养林在京冀流域水源地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在野外调查与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筛选及专家咨询方法,建立了京冀水源涵养林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研究过程中采用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等对京冀水源涵养林建设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价值量估算并货币化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3年,京冀水源涵养林建设产生了可观的生态效益,总生态效益为39 343.13万元,其中涵养水源效益为20 792.87万元;水土保持效益为278.01万元;固碳制氧效益为4616.25万元;净化大气环境效益为5673.9万元;改善小气候效益为2466.8万元;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为5515.3万元。本研究的计量结果将为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晋霞 陈奇伯 王克勤 赵洋毅 佟志龙
【目的】研究滇中高原不同植被的蓄水保土效应及对土壤碳库的影响,为当地的植被建设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径流小区观测法,于2006-2012年在云南省玉溪市尖山河小流域,对云南松次生林、云南松-蓝桉人工林、灌草丛及坡耕地小区的坡面产流、产沙情况和土壤碳库变化进行观测。【结果】1)灌草丛小区和云南松次生林小区的减流率分别为91.87%和91.61%,云南松-蓝桉人工林小区的减流率为77.45%。灌草丛、云南松次生林和云南松-蓝桉人工林的减沙率分别为99.17%,98.76%和96.45%。2)5-10月4种不同类型植被小区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83%以上,土壤侵蚀量占全年土壤...
关键词:
滇中高原 植被 蓄水保土 土壤有机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郁彪 金大刚
为了研究合理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维持公益林的经营动力,该文采用林木资产评估方法和本金折息法,并以价值损失补偿计量标准,计算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额.结果表明:①如果政府一次性购买广西集体和个人经营的公益林归国家所有,对公益林经营者进行补偿所需的补偿金额为220亿元人民币;②如果公益林产权不变,仍由所有者按公益林建设规程进行经营,保证公益林正常发挥生态效益,每年对公益林经营者进行补偿所需的补偿金额为7.22亿元人民币.各树种类型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杉木236.0元/(hm2.a)、马尾松214.4元/(hm2.a)、阔叶树219.1元/(hm2.a)、桉树195.4元/(hm2.a)、竹林87...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秀兰 何勇 张丹丹 曾维忠
通过对国内森林生态恢复与重建生态效益评价指标构建和评价方法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发现:构建评价指标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方法主要是以经济学为主的计量方法和以生态学为主的计量方法。经济学的评价方法侧重于森林恢复后的显性经济效益,生态学的评价方法侧重于森林所具有的生态功能。最后,指出基于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运用数学模型加以修正的研究方法是其未来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