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2)
2023(5967)
2022(4422)
2021(3757)
2020(3152)
2019(6805)
2018(6971)
2017(13065)
2016(7661)
2015(8571)
2014(8677)
2013(8113)
2012(7134)
2011(6312)
2010(6350)
2009(5715)
2008(5595)
2007(5173)
2006(4687)
2005(4420)
作者
(23935)
(20128)
(20091)
(19043)
(12571)
(9708)
(9063)
(7932)
(7667)
(7170)
(6877)
(6776)
(6479)
(6384)
(6358)
(6287)
(6276)
(5991)
(5789)
(5705)
(5124)
(5082)
(5006)
(4634)
(4620)
(4441)
(4388)
(4374)
(4206)
(4181)
学科
(28703)
经济(28679)
(17630)
管理(16442)
(12141)
企业(12141)
(11305)
方法(10498)
中国(10304)
数学(9151)
数学方法(9076)
业经(8211)
农业(7662)
(7327)
地方(6510)
(5912)
(5283)
(5174)
(5081)
贸易(5078)
产业(4996)
(4908)
发展(4881)
(4781)
理论(4356)
环境(4339)
(4258)
信息(4244)
银行(4232)
(4140)
机构
学院(107513)
大学(106552)
研究(40701)
(40575)
经济(39668)
管理(36589)
理学(31495)
理学院(31086)
管理学(30326)
管理学院(30153)
中国(28888)
(28139)
科学(27828)
(23334)
(22350)
农业(22230)
业大(21470)
研究所(20829)
中心(17872)
(17195)
(16754)
(15101)
师范(14895)
农业大学(14548)
北京(14429)
(14222)
(14027)
财经(13536)
科学院(13433)
(13196)
基金
项目(75885)
科学(58528)
基金(53473)
研究(52371)
(49359)
国家(48926)
科学基金(40006)
社会(32440)
(31072)
社会科(30666)
社会科学(30656)
基金项目(28439)
(26555)
自然(26342)
自然科(25737)
自然科学(25729)
自然科学基金(25298)
教育(24090)
编号(21061)
资助(20777)
重点(18131)
(17637)
成果(17052)
(15834)
计划(15762)
(15626)
课题(15489)
创新(14657)
科研(14651)
科技(14352)
期刊
(45188)
经济(45188)
研究(28803)
(26853)
学报(24334)
中国(23449)
科学(19846)
农业(18395)
大学(17495)
学学(16589)
教育(13427)
管理(12668)
(11918)
(10248)
(8684)
金融(8684)
技术(8618)
业经(8272)
业大(7242)
经济研究(7125)
(6734)
问题(6512)
财经(6423)
农业大学(6082)
科技(5942)
图书(5799)
(5604)
资源(5332)
林业(5115)
现代(4938)
共检索到158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彬萌  王益权  石宗琳  李鹏  史红平  梁化学  王加旭  
【目的】针对渭北苹果主产区出现的随植果年限增加,果树过早衰老,苹果的苦痘病、水心病、痘斑病等生理性病害频繁发生的问题,对该区苹果园土壤钙素退化部位、退化趋势及退化程度等进行了研究,以期查明制约苹果品质和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为果园土壤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渭北黄土塬区分别选取20 a 3个园龄的苹果园各4个,并以土壤条件相同的农田作对照,在树冠层投影范围内距树干2/3处逐层采集剖面0—100 cm土壤样品,研究不同园龄果园土壤碳酸钙、交换性钙、水溶性钙含量及其贮量变化情况。【结果】3个不同园龄苹果园土壤碳酸钙在0—100 cm土层的总贮量随植果园龄的增加而降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汝亮  同延安  高义民  赵营  
【目的】探讨平衡施肥对渭北旱塬苹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红富士苹果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分析陕西渭北旱塬地区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的此基础上,通过连续3年(2004~2006)的平衡施肥试验,研究了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及其对苹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速效N、K、Zn和Mn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土样占全部土样的比例分别为36.1%,41.7%,80.6%和77.8%,速效P、S和Fe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土样占全部土样的比例分别为13.9%,11.1%和16.7%,表明该区苹果园土壤速效N、K、Zn和Mn含量较低,属于亏缺元素,有效P、S和Fe较丰富,但存在亏缺的风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茂盛  廖允成  李侠  黄金辉  
【目的】揭示不同覆盖方式对渭北旱作苹果园土壤贮水的影响,为该区域改进果园土壤水分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观测,对比分析秸秆覆盖、地膜覆盖、生草覆盖及裸地处理果园土壤孔隙度、土壤贮水库容及土壤贮水量等性状。【结果】秸秆覆盖明显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土壤贮水库容及贮水量。覆盖3年后,各处理0—60cm土层平均土壤孔隙度大小为秸秆覆盖>生草覆盖>裸地>地膜覆盖,地膜覆盖降低了土壤孔隙度;在0—60cm土层,秸秆覆盖处理土壤饱和贮水量、吸持贮水量及滞留贮水量分别较裸地及地膜覆盖高2.18、0.84、1.34mm及2.52、1.15、1.36mm,生草处理土壤饱和贮水量、吸持贮水量及滞...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岗栓  邹超煜  邵发琦  杨凯齐  
为了提高渭北旱塬苹果园的土壤水分,降低土壤容重,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本研究以果园清耕为对照,探讨自然生草(繁缕和牛繁缕群落)、清耕+蚯蚓和自然生草+蚯蚓处理对果园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和苹果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生草和自然生草+蚯蚓处理在苹果开花坐果期、幼果膨大期、花芽分化期、果实采前膨大期和落叶期分别提高0~100cm、0~90cm、0~130cm、0~160cm和0~100cm土层土壤水分,且在果实采前膨大期,即雨季对果园土壤水分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清耕+蚯蚓处理仅在果实采前膨大期提高0~160cm土层土壤水分;清耕+蚯蚓和自然生草+蚯蚓处理分别降低果园0~20cm和0~30cm土层土壤容重,而自然生草处理对果园土壤容重无显著影响;自然生草+蚯蚓处理果园土壤中的蚯蚓量高于清耕+蚯蚓处理;自然生草、清耕+蚯蚓和自然生草+蚯蚓处理均提高了苹果产量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但是对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着色面积和果实硬度无显著影响;不同处理中,自然生草+蚯蚓处理对果园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和苹果产量及品质影响最为显著。综上,渭北旱塬应积极推广自然生草+蚯蚓的果园土壤管理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丙智  冯焕德  张黎  张永茂  张林森  韩明玉  
采用滴灌和浇灌2种灌溉方式,结合梯度施肥和测定土壤溶液中氮含量,研究渭北旱塬矮化红富士苹果园不同氮素形态在土壤中的迁移、富集和转化特性。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显著降低氮素的迁移、富集和转化作用;在不同氮素形态中,以urea-N为主,NO-3-N次之,NH+4-N最小;当施肥量为0.32 kg·株-1时,2种灌溉方式对氮素迁移、富集和转化作用的影响差别不明显,施肥量达到1.2 kg·株-1时,浇灌施肥方式下氮素的迁移、富集和转化作用极显著高于滴灌,尤其在40~ 80 cm土层更加明显。综合比较,滴灌施肥明显降低了苹果园不同氮素形态的迁移、富集和转化作用,增加了土壤中氮素的含量,尤其是有效态氮的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熙  白岗栓  邹超煜  邵发琦  
为促进渭北旱塬果园土壤水分入渗,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促进苹果生产,以果园清耕为对照,探讨不同年限的自然生草(繁缕和牛繁缕群落,自然生草持续12、8和4年)对果园土壤孔隙、土壤保水性能、土壤水分入渗和苹果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生草对果园0~40cm土层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0~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极显著提高了土壤水分入渗速率,且自然生草持续的年限越长其影响越大。自然生草提高了苹果产量、果实着色面积、果实硬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但对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自然生草可改善果园土壤通透性,促进土壤水分入渗,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是改善渭北旱塬果园土壤蓄水保水能力的有效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翠香  张文会  夏燕飞  王荣  董彦  沈向  
选择山东栖霞等地304省道公路旁3处苹果园,采用HPLC法,分析0~ 45 cm土层的ΣPAHs含量。结果表明:汽车尾气使公路两旁10~ 150 m内果园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表层土ΣPAHs含量最高,多在1 000ng·g-1左右,0~ 15,15~ 30和30~ 45 cm 3层土壤ΣPAHs平均含量比例为1.63∶1.35∶1;根据沉降情况将11种PAHs分为渐变型、远距型、波动型3种类型:渐变型在20 m后随距离增加沉降量降低,包含菲、荧蒽和蒽,最大沉降量分别为343.93,113.06和18.11 ng·g-1,远距型随距离增加沉降量增加,包括芘、苯并[b]荧蒽、苯并[a]芘和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年文  刘志  王宏  张秀美  里程辉  
为弄清辽宁省义县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对义县22个有代表性的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合相关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分析义县苹果园土壤养分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义县苹果园土壤p H平均为6.27,68.18%的果园p H小于6.5;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锌、有效铁、交换钙、交换镁、有效锰和有效硼均值分别为1.78%、0.53 g·kg-1、8.48 mg·kg-1、98.18 mg·kg-1、6.36 mg·kg-1、29.55 mg·kg-1、2653.52 mg·kg-1、987.16 mg·kg-1、16.8 mg·kg-1和0.17 mg·kg-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灵芝  李景云  秦嗣军  葛鹏  吕德国  
为研究氨氧化细菌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预警和调控土壤微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采集2011年5月、7月、9月和11月4个不同生育时期"寒富"苹果园根区土壤,应用富集培养结合硅胶平板方法分离土壤可培养氨氧化细菌;依据氨氧化活性检测,个体形态、培养特征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具有良好硝化能力的优势氨氧化细菌菌株进行筛选与鉴定。结果表明:苹果园土壤中共分离获得33株优势氨氧化细菌菌株,4个生育时期中,11月氨氧化细菌数量最多,7月最少,各时期分离菌株的氨氧化活性随生育时期而各异。从总体上看,11月分离菌株氨氧化活性较为明显。初筛与复筛结果表明:菌株S5-4和S11-10在不同p H值培养条件下均能表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茂盛  温晓霞  黄金辉  殷瑞敬  廖允成  郑永全  
研究了耕作和残茬覆盖对果园土壤保蓄水能力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以耕作(深松、翻耕、免耕)为主处理,覆盖(秸秆覆盖、无覆盖)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翻耕无覆盖为对照,对比分析了土壤水分贮量、土壤酶活性、苹果产量及品质等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玉米秸秆覆盖与间隔深松相结合,可以增加苹果园土壤的蓄水和保水能力,降水7 d后测定1 m土层贮水量比免耕不覆盖多62.47 mm,苹果收获后1 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比免耕无覆盖多9.2%;土壤酶活性增加,特别是表层土壤,效果更加明显(P<0.01);苹果百果重有所增加,比免耕不覆盖百果重增加了16%。在渭北旱源苹果生产基地,采用秸秆覆盖加间隔深松技术能起到较好的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学军  韩张雄  马锋旺  
【目的】研究渭北旱塬地区苹果园内不同覆盖方式对果园土壤水分、养分、果树生长及结果情况的影响。【方法】以"长富2号"苹果为研究对象,设置覆黑膜、覆白膜和生草覆盖3个覆盖处理,以清耕为对照(CK),定点在果树1年内的不同生长期测定土壤0~40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同时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其养分含量;在果实成熟时,测定果树生长量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土壤体积含水率在对照、覆白膜和覆黑膜处理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先降后升最后趋于稳定,覆黑膜处理的变化相对较小;而生草覆盖处理不同,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在初始养分条件基本相等的情况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生草覆盖处理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亚莉  李军  王学春  张社红  
【目的】揭示苹果园地土壤干燥化发生规律及土壤干燥化对果园生产力的长远影响。【方法】在WinEPIC模型模拟精确度验证的基础上,应用该模型模拟研究了1960~1999年期间陇东旱塬旱作苹果园地水分生产力变化动态和土壤干燥化效应。【结果】(1)1960~1999年模拟研究期间,果树产量在10龄达到最高值26.83t/hm2后,呈显著波动下降趋势;23~40龄,低产果园(年产量小于18 t/hm2)占71%,且随降水量的变化呈不稳定波动趋势,平均值为16.47 t/hm2。(2)1~23龄苹果园地年耗水量均高于同期降水量,0~10 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呈显著降低趋势,其中,1~10龄与11~23龄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明江  费丽彬  王贺  孔令霞  王忆  许雪峰  韩振海  
为提高苹果生产中肥料利用效率以及解决大量施肥造成树体旺长、不易成花和果品品质下降的问题,本研究利用自制的生物活性素复合制剂,于2017—2019年在陕西省延安市选择正常管理下的4个不同树龄的红富士果园,采用常规施肥(对照)和增施生物活性素处理,从土壤理化性状、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等方面,去探究生物活性素对果园氮素利用及红富士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生物活性素处理后,土壤全氮含量提高4.69%~51.35%,其中幼龄树果园中提高效果更为明显;2)处理后幼龄树的花芽数量连年增加,平均增加58.42%,成花树的比例平均提高22%;3)4个参试果园中果实产量均有提高,果实香气普遍提高;4)肥料偏生产力在3个果园中平均提高11.32%,总体呈增加趋势。施用生物活性素,对幼龄树可促进早花早果,对成龄树有一定增产提质的作用。综合来看,生物活性素的施用是黄土高原地区红富士苹果高效利用肥料及高产优质生产的有效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柳莹  王延平  韩明玉  张林森  穆艳  
【目的】分析陕西洛川苹果园土壤的理化特征,为陕西乃至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的土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洛川北部、中部、南部三大区域的70个不同类型的果园,采用"X"形5点取样方法采集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指标,分析不同树龄(>1~≤5年、>5~≤10年、>10~≤15年、>15~≤20年和>20~≤30年)、土层(0~20cm、20~40cm、40~60cm、60~100cm、100~200cm)、产量(>60t/hm2的高产园,≥30~≤60t/hm2的中产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朋朋   胡雯   管增辉   王朝   马学海   邹养军  
[目的]探究陕北榆林山地苹果园种植不同草种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筛选适宜榆林山地气候条件的草种,为山地苹果园生草及土壤有效管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2年生优系苹果为试材,在行间种植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以传统清耕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草处理对苹果园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pH,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含水量,体积质量)、酶活性(β-1,4-葡萄糖苷酶(βG)、碱性磷酸酶(AKP)、纤维二糖水解酶(CBH)和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在0~20和20~40 cm土层,与清耕处理相比,生草处理降低了山地苹果园土壤pH和体积质量,其中紫花苜蓿处理土壤pH和体积质量降低幅度最大,其次是三叶草和黑麦草。在0~20和20~40 cm土层,与清耕处理相比,生草处理提高了土壤含水量以及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βG、AKP、CBH和NAG活性,其中紫花苜蓿处理的效果较佳。在0~20和20~40 cm土层,不同生草处理的OTUs数、香浓(Shannon)指数、辛普森(Simpson)指数、Chao1指数、PD指数均高于清耕处理,其中黑麦草处理各指标均较高,其次是紫花苜蓿。在0~40 cm土层,不同生草处理与清耕处理土壤细菌门和属水平优势菌群相对丰度差异较大;与清耕处理相比,黑麦草处理土壤细菌部分属水平优势菌群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对细菌优势属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紫花苜蓿次之,三叶草作用效果较差。[结论]综合来看,陕北榆林山地苹果园行间种植紫花苜蓿的处理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土壤综合肥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